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提出
游戏能开发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着一颗美的种子。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促进幼儿心灵中美好种子的开放。
2.游戏案例
游戏之前我们讨论了做沙堡需要的工具和做法。安安说:“需要找一个水桶或者沙堡玩具”淼淼说:“把沙子铲到水桶里,装满再倒出来就可以了”辰辰在一旁补充:“要在沙子里加点水,变成水泥,就粘起来了”这时满满提出了自己的异议:“沙子不能加水,加水沙子就会融化了的”……
初次尝试
带着问题孩子们来到了沙水区开始自己的初次尝试。小潘选了一个沙堡模具和小铲,先往模具里铲了两铲子的沙,然后就把模具搬到水坑边,用小铲子不停的往里加水,直到桶里水溢出来还没停止加水,嘴里还念叨:“加了这么多的水,沙子一定会黏在一起吧!”之后倒掉多余的水,又开始往模具里装沙,期间还用手不停的怕打沙子并抹平。帶着成功的期盼,小潘来到沙水区边缘准备倒出沙堡。只见他把桶倒扣在地上,还用手拍了拍桶底,但始终不拿起模具,旁边的徐瑞说:“拿出来”小潘轻抬桶口看了看说:“肯定不成功,肯定不成功”,还用手在模具下面摸了一下:“这下面怎么是空的呀?”徐瑞又催促:“拿出来看一下”,小潘拿起模具一看,唉!一部分沙子没倒出来,没成功。
接下来一次一次的再尝试,又一次一次的让小潘有点小失落,还一直和同伴说:“今天怎么这么倒霉,总是失败”!
游戏结束之后,我把小潘做沙堡的过程给孩子们看,让孩子自己讨论该怎样成功制作一个沙堡。
烧饼第一个提出:“加了太多的水了,沙子都黏在一起倒不出来”淼淼说:“只能加一点点水”辰辰还补充说:“倒的时候要快一点,不然沙子就散开了”小潘:“我觉得倒沙堡的地要平的”……一番讨论梳理下来,小朋友总结了成功制作沙堡的要点:1.沙子中的水不能加太多,但也不能不加;2.装在桶里的沙子要拍一拍;3.倒沙堡的时候速度要快一点,不然沙子就散开了。
再次尝试
第二天游戏开始,小潘继续尝试做沙堡。选择了沙堡模具和铲子,小潘在模具中装满沙,徐瑞就用铲子舀了两铲子的水进去,小潘还用铲子拍了拍沙子。徐瑞给出建议:“潘广安,你再加点沙子吧!”小潘就在原来的模具上再加点沙,用手拍平说:“我再去加点水吧!”接着又加了点沙,才把模具搬到沙池的边上,这次他把模具倒在沙池边的地板上,拿起一看有一点形状对徐瑞说着:“嗯成功了一点点了。”
接下来小潘好像找到方法,铲几铲沙再加点水,再铲点沙又加点水,装满之后拍拍平,就抱模具来到沙池边,小心快速的倒出,小心翼翼的拿起模具,哇!终于成功了!那一刻,小潘脸上洋溢着那种自豪和成功喜悦之情。
3.游戏分析:
(1)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问、好探索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孩子对沙堡十分感兴趣的,这才萌生了他不断探索成功做沙堡的游戏动力。本案例体现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主探索能力,得到发展,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
(2)小班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较弱。小班是幼儿同伴关系形成的初期,同伴之间的交往刚刚开始,交往范围比较小,交往对象比较平均,同伴地位分化很小。例如:案例中徐瑞小朋友在旁边幼儿的建议下他在沙子里加了一些水,便很容易使沙子塑形,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在玩沙游戏之后分享,教师进行适时引导,并把游戏中的问题抛给孩子,引导孩子讨论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也在无形中促进孩子游戏的积极性和持续性。玩沙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适时组织幼儿进行交流或评价。
(3)教师有效反馈幼儿的自主评价评价以幼儿为主体,但有效的教师反馈也是必要的。反馈应具有效性和针对性,而不能只是简单的“很好”真棒”大家为他鼓鼓掌”等等,而是一方面要给幼儿鼓励,肯定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幼儿交流的内容来反馈,注重幼儿交流中对活动过程的表达,教师的反馈要能有效地引起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
4.教育策略:
(1)创设玩沙游戏的精神环境。促使幼儿开展玩沙游戏的精神环境,包括心理自由的环境和心理安全的环境。激发幼儿玩沙兴趣,让孩子们身心放松,充分表现自己。
(2)适时适量提供玩沙游戏的辅助材料。在保证幼儿充裕时间去活动的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玩沙材料。通过适当的辅助材料的提供,激发幼儿的建造兴趣,丰富主题情节,并引导幼儿“玩”出更高水平。
(3)及时鼓励和协助幼儿。教师根据对幼儿观察了解,顺应幼儿的需要进行随机指导,指导的结果是推动幼儿玩沙的进程。教师在观察中会发现,一些幼儿的单独游戏之间是可以通过一些线索联系起来的,通过体验幼儿的情感,尊重幼儿的决定,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游戏过程,遵守游戏规则,更好为幼儿玩沙需要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赵琳,但菲.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1):37-38.
3.谢大莉, 周玲, 李青霞等. 幼儿游戏的观察与指导[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 (18):283-284.
4.李天珍. 画在戏中: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实施[J]. 名师在线, 2021, (2):87-90.
5.俞维. 追随儿童 智慧成长 ——创玩轮胎: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游戏案例研究[J]. 科学咨询, 2020, (34):148-149.
1.问题提出
游戏能开发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着一颗美的种子。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促进幼儿心灵中美好种子的开放。
2.游戏案例
游戏之前我们讨论了做沙堡需要的工具和做法。安安说:“需要找一个水桶或者沙堡玩具”淼淼说:“把沙子铲到水桶里,装满再倒出来就可以了”辰辰在一旁补充:“要在沙子里加点水,变成水泥,就粘起来了”这时满满提出了自己的异议:“沙子不能加水,加水沙子就会融化了的”……
初次尝试
带着问题孩子们来到了沙水区开始自己的初次尝试。小潘选了一个沙堡模具和小铲,先往模具里铲了两铲子的沙,然后就把模具搬到水坑边,用小铲子不停的往里加水,直到桶里水溢出来还没停止加水,嘴里还念叨:“加了这么多的水,沙子一定会黏在一起吧!”之后倒掉多余的水,又开始往模具里装沙,期间还用手不停的怕打沙子并抹平。帶着成功的期盼,小潘来到沙水区边缘准备倒出沙堡。只见他把桶倒扣在地上,还用手拍了拍桶底,但始终不拿起模具,旁边的徐瑞说:“拿出来”小潘轻抬桶口看了看说:“肯定不成功,肯定不成功”,还用手在模具下面摸了一下:“这下面怎么是空的呀?”徐瑞又催促:“拿出来看一下”,小潘拿起模具一看,唉!一部分沙子没倒出来,没成功。
接下来一次一次的再尝试,又一次一次的让小潘有点小失落,还一直和同伴说:“今天怎么这么倒霉,总是失败”!
游戏结束之后,我把小潘做沙堡的过程给孩子们看,让孩子自己讨论该怎样成功制作一个沙堡。
烧饼第一个提出:“加了太多的水了,沙子都黏在一起倒不出来”淼淼说:“只能加一点点水”辰辰还补充说:“倒的时候要快一点,不然沙子就散开了”小潘:“我觉得倒沙堡的地要平的”……一番讨论梳理下来,小朋友总结了成功制作沙堡的要点:1.沙子中的水不能加太多,但也不能不加;2.装在桶里的沙子要拍一拍;3.倒沙堡的时候速度要快一点,不然沙子就散开了。
再次尝试
第二天游戏开始,小潘继续尝试做沙堡。选择了沙堡模具和铲子,小潘在模具中装满沙,徐瑞就用铲子舀了两铲子的水进去,小潘还用铲子拍了拍沙子。徐瑞给出建议:“潘广安,你再加点沙子吧!”小潘就在原来的模具上再加点沙,用手拍平说:“我再去加点水吧!”接着又加了点沙,才把模具搬到沙池的边上,这次他把模具倒在沙池边的地板上,拿起一看有一点形状对徐瑞说着:“嗯成功了一点点了。”
接下来小潘好像找到方法,铲几铲沙再加点水,再铲点沙又加点水,装满之后拍拍平,就抱模具来到沙池边,小心快速的倒出,小心翼翼的拿起模具,哇!终于成功了!那一刻,小潘脸上洋溢着那种自豪和成功喜悦之情。
3.游戏分析:
(1)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问、好探索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孩子对沙堡十分感兴趣的,这才萌生了他不断探索成功做沙堡的游戏动力。本案例体现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主探索能力,得到发展,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
(2)小班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较弱。小班是幼儿同伴关系形成的初期,同伴之间的交往刚刚开始,交往范围比较小,交往对象比较平均,同伴地位分化很小。例如:案例中徐瑞小朋友在旁边幼儿的建议下他在沙子里加了一些水,便很容易使沙子塑形,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在玩沙游戏之后分享,教师进行适时引导,并把游戏中的问题抛给孩子,引导孩子讨论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也在无形中促进孩子游戏的积极性和持续性。玩沙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适时组织幼儿进行交流或评价。
(3)教师有效反馈幼儿的自主评价评价以幼儿为主体,但有效的教师反馈也是必要的。反馈应具有效性和针对性,而不能只是简单的“很好”真棒”大家为他鼓鼓掌”等等,而是一方面要给幼儿鼓励,肯定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幼儿交流的内容来反馈,注重幼儿交流中对活动过程的表达,教师的反馈要能有效地引起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
4.教育策略:
(1)创设玩沙游戏的精神环境。促使幼儿开展玩沙游戏的精神环境,包括心理自由的环境和心理安全的环境。激发幼儿玩沙兴趣,让孩子们身心放松,充分表现自己。
(2)适时适量提供玩沙游戏的辅助材料。在保证幼儿充裕时间去活动的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玩沙材料。通过适当的辅助材料的提供,激发幼儿的建造兴趣,丰富主题情节,并引导幼儿“玩”出更高水平。
(3)及时鼓励和协助幼儿。教师根据对幼儿观察了解,顺应幼儿的需要进行随机指导,指导的结果是推动幼儿玩沙的进程。教师在观察中会发现,一些幼儿的单独游戏之间是可以通过一些线索联系起来的,通过体验幼儿的情感,尊重幼儿的决定,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游戏过程,遵守游戏规则,更好为幼儿玩沙需要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赵琳,但菲.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1):37-38.
3.谢大莉, 周玲, 李青霞等. 幼儿游戏的观察与指导[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 (18):283-284.
4.李天珍. 画在戏中: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实施[J]. 名师在线, 2021, (2):87-90.
5.俞维. 追随儿童 智慧成长 ——创玩轮胎: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游戏案例研究[J]. 科学咨询, 2020, (3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