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荒野的你,也可以活得像个冠军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qtl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多么庆幸当时的他没有产生过丝毫放弃的念头,也没有怨天尤人抱怨不公,而是在每个旭日东升的清早,在每个寒月高悬的夜晚,握紧拳头坚定不移地告诉自己:即便此刻置身于荒野,我也能够活得像个冠军。
  高一入学的时候,我是全年级成绩排名倒数的同学之一。两个月之前,我以超过录取分数线0.5分的中考成绩“险上”了本市最好的重点高中。我记得当录取消息传来时,我和父母相互拥抱喜极而泣。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街坊邻居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言论:中考进入本市最好的重点高中,相当于在高考的征途上,已经有一脚迈进了重点大学的大门。可是,两个月之后,当我踌躇满志地走进重点高中的大门时,我才知道原来所有艰辛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高中开学第一次的分班考试,是我在漫漫征途上遇到的第一个沉重的打击。我从小到大都是公认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上初中时,我的成绩从未滑落到年级前10名之外。或許是来到了全市重点高中的缘故,之前一直在小县城念书的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开学的第一次分班考试,我自以为考得不错,公布的结果却令我大跌眼镜——我被分到了全年级仅有的两个慢班中的一个!我连普通班都没能进去,更不用提只收天之骄子的实验班了。
  我至今记得我在张贴着分班名单的公告栏面前恍然若失的感受,冥冥之中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离我而去:那些过去的荣耀、赞美、鲜花和钦慕的目光,纷纷被那张鲜红的分班名单击得粉碎。现实的残酷让我万分清晰地意识到:在这场新的征程中,过去的一切荣誉都已经化作往事,现在站在这条崭新跑道上的人,只能向着初升的朝阳奋力向前。
  我低头默默地擦干了在眼眶中徘徊已久的泪水,挤出熙熙攘攘的人群。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自怨自艾上,不如争分夺秒地在题海中聚集实力。开学的第一天,我在慢班靠窗的座位上坐下的那一刻,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我一定要在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用实力冲进实验班。
  高中的学习就这样开始了。一个月之后,我就清晰地感受到实现目标的不容易。慢班无论在师资力量还是学习氛围上,都和实验班相差一大截儿。给慢班讲课的老师们由于考虑到班上大部分学生接受水平有限,往往不会给知识点做过多的延伸,而是按部就班地把课本上的知识讲解清楚,给学生打牢基础即可。然而这对于想要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是完全不够的,我为此曾在每天上课时都感到非常焦虑,因为我知道,在和我同样度过宝贵的40分钟的课堂时间里,有许许多多的人比我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
  我很认真地听课,但即便我把课堂吸收率提高到百分之百,我学到的可能还没有实验班的同学多。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荒原,我乞求上天能够多赐予一点雨水,但是荒原毕竟是荒原,它在客观条件上,注定没有充沛的雨水和肥沃的土壤。
  但是置身于荒原,就注定不能开出绚烂之花吗?
  不,即便生在荒原,我相信自己也可以活得像个冠军。
  当我意识到自己和实验班同学在客观条件上的差距之后,我选择的不是自卑和哀叹,而是超越和行动。我曾读过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著作《自卑与超越》,这名心理学家用科学证明了一个道理:人的命运并非由外界环境决定,掌控我们命运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既然慢班和实验班在客观环境上的条件我无法改变,那么我就努力改变自己。为了赶上实验班同学的进度,我开始疯狂地课外自学。实验班的同学用什么样的教材,我就在学习慢班教材之外再给自己补充一套教材;实验班的同学在什么时间规定早读、上晚自习,我就规定自己比他们早半个小时开始学习。实验班的同学们上课用什么讲义,我就硬着头皮联系实验班的老师,恳求他给我一套同样的讲义。
  不仅如此,每个周末回家时我还在网上寻找更优质的课程,搜集比本市重点高中出的更难的卷子。当我积极主动地开始搜集学习资料的时候,我忽然感受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我们拥有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如此之多,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哀叹中把脚步停在了自我设定的挡板前。然而对于一个内心之光没有磨灭的人来说,即便上天将他置身于“山穷水复疑无路”之地,他也终将会有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天。
  我勤奋的学习和乐观的态度很快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或许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当你下定决心做某件事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来帮你。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下课之后,当时教我们慢班的数学老师把我叫出去,送给我一套实验班新订的模拟卷。我至今记得那套模拟卷崭新的封皮在阳光下闪烁着的耀眼光芒,如同一直在黑夜中奋力奔跑的人终于看见了希望曙光一样。
  我握着沉甸甸的卷子,情不自禁地湿润了眼眶,找不到一个词语能够表达内心的感受。那套卷子对于当时数学薄弱的我而言,已经远非一本试卷这么简单,它是一份莫大的精神鼓励。其他的任课老师或许也被我的努力所感动,在后来也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和支持。我的同班同学们对我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转变。刚入学的那一阵子,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理解我这样一名在高一刚入学就极度勤奋的“怪人”,纷纷对我敬而远之。但是慢慢地,班上一些好学的同学们开始像我一样用功读书,在我身上他们似乎重新找到了那份被深埋在心中的不甘和渴望。
  同是青春少年人,岂有谁天生甘心居于人后?重新燃起的斗志就像曾经沉睡在荒原冻土中的种子听到春雷巨响,纷纷破土而发。在高一第一学期的后半部分,我所在的慢班学习氛围格外浓厚,我们甚至组成了一个个学习互助小组,一同向冲进实验班的目标进军。
  高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如愿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排名,以年级第6名的成绩转进了实验班。我的老师告诉我,以这么靠前的排名进入实验班,这对于历届从慢班转进实验班的同学来说还是第一次。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拎着书包走进实验班,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我忽然想起半年前那个紧握着拳头在同样位置坐下的少年,只是他当时坐在了另一个教室,感觉自己如同置身荒原。但是我多么庆幸当时的他没有产生过丝毫放弃的念头,也没有怨天尤人抱怨不公,而是在每个旭日东升的清早,在每个寒月高悬的夜晚,握紧拳头坚定不移地告诉自己:即便此刻置身荒野,我也能够活得像个冠军。
其他文献
有时候,年少的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可能没有能力去保护所谓的“梦想”,但别灰心,人的梦想是永远不会停止的,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它拐一个弯。  人的梦想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这是《ONE PIECE》里黑胡子第一次见路飞时说的著名台词。  “人的梦想是不会停止的。”高一时的我被这句话深深地击中,当时我就想,我长大一定要成为像手冢治虫这样伟大的漫画家!这是排在人人都会说的当老师、当医生之后,第一个看似虚无缥缈
期刊
清晨了,阳光静静地敲开各家的门;日落了,斜阳又慵懶地依靠在那高高的马头墙上,一片金黄;上灯了,并不刺眼的光透着几分温馨。年复一年的日子,岁月缓缓流过,而老街上的生活似乎一点也没变。  窗还是精致的镂空式样,巷弄还是长着那些让人欢愉的青苔,马头墙也还是那朴素而独具江南气息的模样。婆婆姥姥坐在街道上,三三两两地聊着天,计较着今天小菜的价格和价格以外的东西,那一张一合的嘴让你觉得是她在叫着你的名字。公公
期刊
每时每刻每秒  我都在期待  你的文字乘风而来  任清风信手轻翻  笔墨盈香  我焚香沐手  悉心聆听你和花开的故事   ——致花粉  亲爱的编辑们:  你们好!我叫良雪(昵称)。时光如白驹过隙,时时刻刻都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刚上高中,一切都是懵懵懂懂的,直到去书店看到《故事家·花开不败》时,里面的励志故事使我更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一如既往地向前走。或许,我可以向它倾吐内心的忧虑
期刊
打架  小明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了,老师跟小明说:“明天叫你爸爸来学校一趟。”  小明说:“老师,不用叫我爸爸过来,我一个人打得赢。”  牧羊犬  班主任感慨道:“我就是个牧羊人,整天赶着你们来上学,晚上又赶着你们回宿舍睡觉。”  “二货”同桌问:“那班长是啥?”  角落里幽幽地传来一句:“牧羊犬呗!”  补回来  体育课上,老师叫同学们跑5圈,同学们才跑了3圈就气喘吁吁。有个胆子大的学生对老师说:“
期刊
舒翔:我最近总是有逆反心理,和关心我的家人、老师对抗着来。我明知道他们都是关心我、爱我的人,可我总是控制不住去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令他们不愉快的事。我找过原因,可能和高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有关,我破天荒地退出了年级前10名。直到高一下学期快要结束了,我还逆反着让家人失望、让老师失望,就连我自己,也对自己失望透顶了。我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做回从前,并一如既往地考进年级前10名。  六只脚:明知道说出的话
期刊
《三体》——中国科幻小说  作者:刘慈欣  刘慈欣1999年起在杂志《科幻世界》上发表作品,此后接连创作了多个中短篇小说。在2006年1月发表短篇小说《山》时,许多读者写信说希望他写成长篇,于是刘慈欣就决定不再写中短篇了。“有三颗无规则运行恒星的恒星系”这个构思他最初打算用来写短篇,后来发现能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于是与吴岩在《中国轨道》里描写人们不顾一切地探索太空的历史相结合,设定以“文革”时期为整
期刊
我深知留给我高考复习的时间只剩下半个学期了,我再也不能靠白日做梦、转发锦鲤来考上心仪的大学了,唯有勤恳地努力才是正途。在老師的帮助以及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的整体考量后,我为每天的固定时间段规划了特定的学习内容,让复习达到最高效。  早上是一天中最清新的时光,我每天五点半起床,利用上学前的清晨或是听一段英语听力,或是背一背作文素材,用新鲜的英语听力以及有深度的作文素材敲开一天的复习之门;上午、下午
期刊
每节下课的时间,我疯狂地做着两本提高类的物理试题,每一道都不会,每一道都要花上十几分钟的时间摸清楚它的原理与解题思路。我在每一道題的后面注上详细的方法,认为自己确实完全掌握了,才开始看下一道题。  我借到了物理学霸们的每次测验试卷,不是为了对答案,是为了从他们的做题痕迹中窥探他们的思维曲线。我边看边自我提问,我们为什么会想得不一样?他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的好处是什么?我将他们废弃的试卷装订成册,不
期刊
年少轻狂,总想去证明自己,于是放手一搏,在高三那一年我们变得不一样,似乎学会了成长,懂得对自己的未来负责。18岁的我们,在大人所说的人生岔路口,学会了选择和负责。就在那时,好像理解了父母当初的选择,明白了一些道理。  还能记着,老师在台上拿着粉笔和教案一点一点地把知识掰碎了讲,粉笔灰在空气中飘荡,同学们在卷子上刷刷地写,还有同学在走廊上背书,或是请教问题。早上的教室永远有包子和鸡蛋的味道,同桌之间
期刊
1  升入高三的第二个月,班主任进行了学风大整顿。他要将学习好的、有潜力的、待挖掘的、学习吃力的同学分类,又将班里的座次表画了出来,那些天,我们所有人都为此提心吊胆。  一个星期后,调位行动拉开帷幕,令我诧异的是我居然和C成了同桌。几天后,班主任找我俩谈话,他半开玩笑半严肃地说:“你以后要多向他学习,彻底改掉偏科的毛病。”  好在C成了我的同桌,我日后的学习也有了一点希望。C是我初中时的老同学,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