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颜注中的解词释义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艺文志》在学术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对《汉书·艺文志》的研究始于为《汉书》作注,在这些为《汉书》作注的书中,颜师古作的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颜注以解词释义为主,在书中对多次出现的“寝…瘛”二字都进行了注解。因此,以“寝”“癒”为例进行探讨,仔细推敲“寝…癔”的具体含义,以期对《汉书·艺文志》及颜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关键词:《汉书·艺文志》颜注寝癒
  班固所著的《汉书·艺文志》师袭刘向的《别录》、刘歆的《七略》,按六略三十八种门类,综录了先秦至西汉的著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综合性的目录书,开我国目录学之先河《汉书·艺文志》为后代学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供了可靠的文本依据,在我国学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很多学者对《汉书·艺文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自《汉书》成书以来就被认为是较为难读之书,所以对《汉书·艺文志》的研究可以说始于为《汉书》作注。在众多为《汉书》作注的书中,唐代颜师古所作的《汉书注》则可以说是不可忽视的集大成之作《汉书注》是颜师古晚年的一大力作,颜师古为《汉书》所作的注征引服虔《汉书音训》、应劭《汉书集解音义》、晋灼《汉书集注》、臣瓒《汉书集解》、蔡谟《汉书集解》等二十三家前人之作,其内容包括揭示书体例、为不易理解的字作音注、解词释义等。总的来说,虽然颜师古对《汉书·艺文志》的研究还尚未脱离对《汉书》的研究,但颜师古对《汉书·艺文志》的研究主要运用训诂的形式及方法,以为字作音注、解词释义为主,这为后世读者阅读《汉书·艺文志》消除了很多文字障碍及理解误区,为后世理解、研究《汉书·艺文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顾实在20世纪初所著的又一研究《汉书·艺文志》的经典之作——《汉书艺文志讲疏》中也收录了颜师古为《汉书·艺文志》所作的注《汉书艺文志讲疏》一方面注重学术上的“考镜源流”,另一方面注意目录版本学上的具体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顾实在书中收录了颜师古为《汉书》所作的注,可见颜师古注在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阅读《汉书》及《汉书艺文志讲疏》,可以发现颜师古不会因为一字在《汉书·艺文志》中重复出现,在前面已经作过注释、较易考知而不再注释。颜师古非常重视字的释义,注书的态度非常严谨,对于某些不易理解的古字如“寝”“瘾”等坚持作注。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颜注之“寝”
  “寝”字在《汉书·艺文志》中多次出现,虽然“寝”字在《汉书·艺文志》中都是同样的意思,但是颜师古仍坚持作注《汉书·艺文志》中有四处运用了“寝”字——
  《六艺略·小学》中提到:“盖伤其寝不正。”师古日:“寝,渐也。”《诸子略·儒》中提到:“儒学寝衰,此辟儒之患。”师古日:“寝,渐也。”《诗赋略·总序》中提到:“春秋之后,周道寝坏”。师古日:“寝,渐也。”《数术略·五行》中提到:“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寝以相乱。”师古日:“寝,渐也。”
  颜师古不厌其烦对“寝”字进行注释,体现了他非常端正、严谨的注书态度。因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经常运用古字古义,比较难读。和班固同时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寝”字指:“水。出魏郡武安,东北人呼沱水。”《说文解字》黾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汉字字形、解释字义的经典之作,然而从东汉到唐代朝代相差较远,如果颜师古不指出“寝”是逐渐、渐渐的意思,后世读者根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把书中的“寝”字理解为“水”,会使读者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不利于读者领会《汉书·艺文志》的要义。通过颜师古作的注释,读者可以理解这四句话的含义,即都是指学术风气、政令等渐渐衰微或崩坏。这有利于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各家著述的演变等。由此可见颜师古对《汉书·艺文志)冲的古字作注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二、颜注之“癔”
  “瘾”字在《汉书·艺文志》中也多次出现,但“瘾”字在《汉书·艺文志)冲的意思不完全一样《汉书·艺文志》中有三处运用了“瘾”字——
  《六艺略·礼》中提到:“及明堂阴阳、王史氏记所见,多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制,虽不能备,犹瘾仓等推士礼而致于天子之说”。师古日:“瘾与愈同。愈,胜也。”《诸子略——总序》中提到:“彼九家者,不犹癒于野乎?”师古日:“癒与愈同。愈,胜也。”
  这两句话中的“癔”字通过颜师古的作注,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汉书·艺文志》的要旨。因为在这两句话中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根据颜注,读者可以明白第一句话班固旨在通过对比,强调《六艺略》中的《明堂阴阳》《王史氏》等“礼”虽然体制不完备,但是具有后来的《士礼》等无法超越之处;第二句话班固则强调儒、道、阴阳、法、名等诸子九家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也远胜于民间的其他学说。根據颜师古的注释,读者可以更好地领会到班固的撰书意图,并意识到古典文献、各家著述的重要性。
  《方技略·医经》中则提到:“拙者失理,以癔为剧,以生为死。”师古日:“瘾读与愈同。愈,差也。”按:“愈,差也”这个注释颜师古没有给“差”字注音,容易产生歧义。因为“差”字有多种读音——dla、cha、c i、chai、chai等。
  第一,“癒”同于“愈”,如读者把“愈”理解为“差(cha)也”,这会使读者产生很大的困惑。因为“剧”字指:“尤甚也。”即更加严重、厉害的意思。如果把“愈”理解为“差(ch a)”,即情况变差,“癒”和“剧”的意思相近。“以癒为剧”这句话就和前面的“拙者失理”这句话互相矛盾。“拙者失理”即笨拙的人没有掌握医经中的道理,但把病人情况变差当作病情更加严重,这明显是掌握了道理。这无法论证“拙者失理”这句话;而且把“愈”理解为“差(cha)”,“以瘾为剧”的意思也无法和“以生为死”这句话的含义构成并列的关系。因为“以生为死”,“生”和“死”是一对反义词,意思完全相反。因此,师古没有给“愈,差也”中的“差”注音,使读者在阅读时不易于掌握句子的正确意思。
  第二,“瘾”同于“愈”,把“愈”理解为“差(chai)也”,才是符合前后文意思的正确的理解。因为“差(chai)通“瘥”。“瘥”,瘾也,指病情痊愈。所以“拙者失理,以癒为剧,以生为死”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笨拙的人没有掌握医经中的道理,把病情痊愈当作病情更加严重,把活人当作死人。这样的解释就和前后文意思一致,没有前后矛盾。因此,颜师古在“拙者失理,以瘾为剧,以生为死”这句话后应为“差”字作音注,即:“瘾读与愈同。愈,差也,差读瘥(chai)。”这将有利于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不容易产生歧义,也使颜注得以更加完善。
  三、结语
  颜师古所作的《汉书注》结束了前人为《汉书》注解意见不一、版本混乱的局面,其权威性直接导致了前人所作的《汉书注》消亡。颜师古为《汉书》巨斤作的注是研究《汉书·艺文志》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颜注非常重视解词释义,坚持对“寝”“瘾”字等注释,致力于为后世阅读《汉书·艺文志》排除疑难,但颜师古在对“以癔为剧”中的“瘾”字进行注释时,直接注释为“瘾读与愈同。愈,差也”,没有考虑到“差”字有多种读音,容易产生歧义而为“差”字作音注。因此,颜师古在为《汉书-艺文志》作注时虽然注重于解词释义,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仍有疏漏之处,有待于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借助葛浩文英译本《丰乳肥臀》,对文学作品中的描述性称谓展开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阐述描述性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并探究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语用功能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应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文化内涵,在译语中得到保留。  关键词:描述性称谓 《丰乳肥臀》  2012年10月,中国当代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随即在国内引起一阵“莫言热”。据透露,葛浩文英译本对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
摘 要: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智慧超群的鲜活生动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的阶级地位有天壤之别,性格也迥然不同,但从管理的视角出发,她们又都有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尽管所属管理地位有高低之差。以尊卑而论,贾母、王夫人、王熙凤、林黛玉同属一个阶梯,而薛姨妈、薛宝钗、李纨、邢夫人、尤氏、贾探春可归入同一级,鸳鸯、平儿、袭人亦属一类,晴雯、紫鹃、莺儿也可划入此属。旺儿家的、周瑞家的等管家婆婆可归于
摘要: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对传统历史文化日益缺乏温情与敬意。在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历史学家钱穆深入研究中国史,寻找中国不会亡的根据。在课程实践中,钱穆为传统历史课程注入了新的历史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課程内容。  关键词:钱穆 历史课程 课程思想  近代中国在与东洋、西洋的交锋中屡战屡败,固有之学问、制度和技术都不足以应对时代的挑战。对外战争的失败引发了民族文化的危机。历史学家钱穆观察到“近代
摘 要: 生活在 “审美泛化”的时代,人对美的追求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时代的审美观却似乎陷入了误区: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人们过多地借助于金钱和技术(整形美容、PS技术、美颜相机等);对美,特别是人之美的认识,却过于肤浅,忽略了人之美乃是一个复杂、暧昧的复合体。而老庄的审美智慧则提供了匡正时代审美观的另一维度,给予人们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人造美人 审美误区 消费文化 审美观 道家美学  
摘 要: “干将莫邪”的传说从西汉流传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流变时期,从原型批评的理论视野去看,它已作为一个故事原型而存在。而《铸剑》《鲜血梅花》和《刺杀小说家》这三部小说都是基于这一故事原型而创作的作品。如果说文学是移位的神话,那么在这一“移位”过程中,作家们开拓的疆域和背负的旧习都值得去深究。面对这一原型中“父报子仇”的内核,鲁迅探寻复仇价值并将其等同于行动本身,余华质疑复仇的价值并用虚无消解了复仇
摘 要: “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讲述者,是纪录片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展示了纪录片的灵魂,更传递了纪录片最重要的特质。因此,纪录片中如何对“人”的形象进行塑造并展现其特质,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人物性格的塑造应该从三个方面谈起,一是剧本创作,二是镜头拍摄,三是后期剪辑,这三个环节贯穿着电影创作的始终,环环相扣,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人物形象塑造,掌握其塑造的方法,进而探究纪录片中人物形象塑造
摘 要: 《三国演义》呈现出“尊崇刘备”整体倾向的原因,除了有传统认为的刘备“汉室宗亲”的正统出身以及对刘备、诸葛亮“仁政”的肯定,更在于 《三国演义》 广泛流传过程中,说书人广泛吸收了普通百姓对刘备白手起家、拼搏上进、与兄弟患难与共的进取精神的肯定,树立这个精神坐标,能够给当下佛系文化盛行的时代注入一股积极的清流。  关键词:尊崇刘备 白手起家 屡败屡战 肝胆相照 拼搏进取  初读《三国演义》的
课堂是什么?是有着整齐桌椅的教室?是打着急促上课铃的讲堂?是收获知识的学校?我想,这是许许多多的人对课堂的既定印象。其实不然,美丽的大自然、多元的网络……我们都可以从中受益匪浅。这不,春节前,在乡下奶奶家生火,使我不仅学到一门技能,也懂得了一个道理。   腊月二十八的早上,晨光熹微,村里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飘着袅袅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
摘 要:在中国散文史上,沈从文的散文颇具特色,这是沈从文散文中流动的生命意识所致。《湘行散记》正是他散文成就的高峰。通过“融入”和“倾听”的方法,《湘行散记》抵达了最深层的生命“诗性”,这种生命“诗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敬畏呵护生命,对生之庄严忠实的热情颂赞;一方面是感知单纯孤苦生命的隐痛。  关键词:生命“诗性” 融入 倾听 敬畏 隐痛  认识沈从文是从他的小说《边城》开始的。事实上,
工作以来,业绩平平,讲课最高奖项是省级一等奖;在一些国家、省、市级教育刊物发表了五百篇文章,有教学感悟,有教育叙事,也有课题研究,理论水平有那么一点点。省级课题《语文活动与兴趣特长培养》的主持人——该课题原计划全省推广,因领导要求做出一个系列而我坚持写作是一件个性化的事而搁置。新课改期间,曾接受县教育局要求培训全县中学语文教师,还应本县几所中小学邀请做过关于作文教学以及怎样做课题的报告,自我感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