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需要“我”的影子存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诗歌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本主要是针对诗歌而言的,其实也可用于高中生的作文写作中。
  我认为,高中生在作文中要体现学生自己的人生观价值判断以及自己独特的情感。所以,我主张高中生作文要写“有我之境”,要有“我”的影子。记叙文自不必说,当然要有“我”的影子存在,议论文也要如此。
  本文重点谈论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我”的影子问题。
  一、现状:作文只见文采,不见作者的思想或情感
  现实的情况是很多高中生一碰到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就觉得笔底枯竭,作文无从下手,于是便找来各种作文素材胡编一气;或者将一些名人事例强硬串联,并用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最终作文呈现的效果看似事实充足,很有文采,实则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根本不知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或情感。
  这些作文素材不外乎古今中外各类名人事例,很多学生在运用这些作文素材时,基本上是为素材而素材,表面看起来内容充实,实则要么凑足字数,完成任务,要么仅仅展示其文采与“博学”,这种文章最大的弊病是只见别人,不见自我,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或者关系很少。所以这种作文读起来仿佛隔靴搔痒,难以产生共鸣之感。即使是某些所谓的满分高分作文也是如此。试以一篇满分考场作文《墨香人生》为例。
  第1段是这样的:
  展一幅洁白无瑕的卷轴为地,源于宣州,质如凝脂,坚洁如玉,细落光润;置一尊古朴厚重的端砚为质细地腻,润泽净纯,晶莹平滑,纹理色秀;取一支苍颜白发的湖笔为河,羊毫狼锋,圆润坚劲,描龙刻凤,挥洒惊神。——河中流淌的,那是流动的精灵,那是文化的血,文化的神。一点如漆,香彻肌骨,那是滋养了五千年丰腴的中华文明和无数迁客骚人的墨啊。
  第2—5段列举了屈原、李白、李清照和辛弃疾的例子,分别用了四个小标题: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文章最后一段用周杰伦的歌词《兰亭序》结尾。
  这就是典型的“无我”作文。我们初看此文,觉得作者辞采华丽,学识丰厚,细想一下,问题就来了,作者举这些古人的例子做什么用呢?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在哪里?我们从文中很难看出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内心情感,所有的材料都是别人的,惟独不见自我。
  所以,笔者以为,这样的作文不是成功的作文。
  二、原因:为什么高中生作文要有“我”的影子
  高中生作文要有“我”的影子,是新课改的要求,是高考的要求,也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一个过程,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简言之,新课标对高中生写作的要求就是要学生真实表达自我情感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近几年,各地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尽管不尽相同,但都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感情真挚”。尤其是在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中,明确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意”。其中“深刻”的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有创意”的要求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这些要求都需要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进行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判断,或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当然需要在作文中有“我”的影子,让人在作文中读到“我”的存在,如果仅仅是摆弄事实,再加一些华丽的词句,怎么能够达到发展等级?
  高中生作文中要有“我”的影子,而且是“真我”的影子,也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责任感在高中生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生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要求高中生以对自己负责为起始点。怎样才能对自己负责,首先就要做一个“真人”,说“真话”,体现真感情,不要矫揉造作,弄虚作假。在作文中,也要求有“真我”的影子,要“情真”,也要“理真”。所以在作文中必须要有“真我”的影子。这也是做一个“真人”的必然要求。
  三、对策:高中生作文中怎样体现“我”的影子
  高中生作文中要有“我”的影子,就是要有真实观点和真情实感。作文中要有“我”的影子,不是不允许有虚构,不是不允许举例子,而是要“情真”、“理真”。那怎样在作文(尤其是议论文)中体现“真我”的影子呢?
  首先,作文的中心观点中要有“真我”的影子,要体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精神,也就是这个观点是“我”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它体现的应是“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与思考。
  其次,作文素材要为我所“活用”。对于作文(尤其是议论文),我们要弄清一个道理,作文举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显示“我”的文采和“我”的“博学”,而是为了更好地阐明“我”对某一观点的见解或者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我的某种情感,换句话说,就是“借古讽今”、“借外照我”,或者说“以古今中外人事自喻”,“以我观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简言之,不能为了举例子而举例子。
  怎样在作文(议论文)中“以我观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我以为至少有以下途径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一)可以想象虚构,将古今中外的人物(可以是真实的人,也可以是文学神话等中的人物)幻化为“自我”,仿佛那个人就是“我”自身,我与“那人”化二为一,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样就能让人感觉到“我”的影子无处不在,我的“情真”、“理真”尽在其中。
  以优秀作文《心灵的抉择》片段为例,此文的中心观点是要探讨当人遇到两难困境时该如何进行心灵的抉择。小作者举了《陈情表》中的李密为例,其实,他在写作时就把自己幻化成了“李密”,或者说“我”和“李密”已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其他文献
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推广了几年。毋庸讳言,使用导学案,就学生而言,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就教师而言,导学案的编制大大提高了教师理解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导学案的使用更使教师的课堂引领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从哲学意义上讲,任何一种模式化的教学,必然有其弊端。固定的模式面对着不同层级的学校,各个层面的师生,
针对厄立特里亚马萨瓦新港工程的总体规划,进行专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根据历史资料并结合工程实践,获得拟建工程的地质特征及岩土工程参数。对该工程实践中揭示的火山成因地
一、确立目标,有的放矢  说到作文课堂的有效性,就先得弄清楚“什么样的作文课堂才称得上是有效的课堂”这个关键问题。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教育界众说纷纭。就我个人的认知而言,只要写作课堂能切实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正确的理念;只要写作课堂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益;只要作文课堂能有效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全面提高,这样的作文课堂就算得上是有效的课堂。  弄清“有效性”这个关键性问题后,接下来就可以在这个
语文课堂应是宽松的、活泼的。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思维活跃,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真正融为一体。正常的语文教学,曾经感染了一代代文学巨子,也使得一些自然科学家终生受益,念念不忘。探究他们倍受感染的原因,就是他们从语文学习中寻找到了快乐。既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又增加了文学素养;既培养了形象思维的能力,又具备了幽默生动的口才;既会欣赏,也会写作。  要达到“快乐
中共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作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决策,把"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作为全省"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战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