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低段语文教学识字量的大幅度增加,教师普遍反映识字教学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效率低等问题。从课程设置的层面上来讲,我们对其编排的科学性毋庸置疑。本文尝试从教学实践层面去反思,以寻找一条既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又富有教学实效的途径。
【关键词】识字;写字;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从平时的随堂听课与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许多教师对“识字教学”的内涵认识存在着偏差。往往把“识字教学”视为课堂甚至课堂中的一个环节加以落实,狭隘的理解必然导致局限的教学行为,势必导致课堂40分钟时间不够,识字任务完成不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等现象。笔者认为:识字教学实质上应包括学生课前(预习)与初读课文时的自主识字,课堂上学生在教师集中识字教学时的学习,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的再认识,课堂生字书写时的再巩固,课外学生自主识字的拓展等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有这样的认识,将识字教学有机地落实在以上环节之中,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时间紧,任务重,形式单一,效率低的问题。
由于低段语文老师缺乏应有的识字教学的意识,结果使有的老师认为在阅读教学前,必须先进行识字教学,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扫清障碍。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普遍存在以下两种教学现象:一是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集中出现全文的生字开展生字词教学,再进行阅读教学。二是有些教师甚至完全将识字与阅读隔离开来,第一课时集中识字,第二课时集中阅读。人为地将识字与阅读分离开来,使识字与阅读成了两张皮,从而大大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真正将识字教学落实在初读课文阶段
在许多的随堂课、公开课中,不管是观课者还是做课者,似乎都将学生初读课文阶段作为一种形式,而未真正达到初读阶段的学习目标。不管是哪位老师,在这一环节都会出示类似于这样的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或是要求学生想办法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这里的想办法其实包括:借助拼音、字典、同桌、老师等。但我们在观课与上课的过程中似乎都未能真正落实到位,甚至于连初读的时间都不能保证便匆匆走过场。
因此,教师在初读课文时要舍得花时间,切不可走形式主义,并利用这样的阶段全面加强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的培养。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建议我们的老师不要向学生布置任何操作性的任务,比如要求学生用笔圈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等。虽然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讲,有一部分孩子初读时会有些困难,但让孩子凭着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速度阅读,实际上既是一次自主认字的绝好机会,又是一次复习巩固拼音,借助拼音识字的好时机。如果在初读时班里的学生真正用嘴巴去拼了,动手去查了,扭头去问了,那也意味着孩子具有了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这种意识和能力需要老师不断去强化,去引导,使之成为习惯。当学生再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再布置一些要求,这样层层递进的做法,既体现了教学的真实性,更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二、真正将识字教学统一到阅读教学过程之中
平时,我们经常提及阅读教学中生字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笔者认为应该因文而异:假如有些课文情节变化比较明显,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整体感知,在梳理课文内容后,根据文本的情节变化出示字词;假如有些课文生字比较分散,不好逐一呈现时,可以以生字词的形式集中呈现,以词带字;假如有些课文的生字恰好集中在一些重点、难点段落和语句中,教师可以结合在引导孩子读通、读正确这些语句、段落时进行;假如有的课文配有情境图,教师也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等形式来呈现。
在学生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的基础上,阅读教学时老师依然应该关注识字,这是将识字教学有效化解提高效率的做法。因为很多单个汉字本身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产生价值和意义,而且字义的教学更离不开阅读文本的语言环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文本具体的语境感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完全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并通过字、词、句、文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寓识字于阅读中,在阅读中达到进一步识字的目的。
同时,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与生字的见面机会越多,就越能增强孩子对生字的记忆。在阅读教学中,让孩子充分诵读、品味、咀嚼汉字依存的书面语言,实际上就是提高了汉字出现的频率。增加了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从而达到识记汉字音、形、义的目的。
三、重视课堂书写指导环节的有效落实
在平时的随堂课中,有许多老师因为完不成教学任务,经常将生字书写作为课外作业完成。而且为追求效果,布置了大量机械重复的抄写,由于缺乏监督与指导,极易造成学生随便应付习惯的养成,导致写字质量的下降。因此我们应该保证课堂中的书写时间,课堂上除了做好识字复习巩固外,在识字教学中还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写“我会写”中的生字,让书写不再变成孩子额外的负担,追求优质高效的效果。并务必重视、落实好以下环节:
1.保证写字时间
保证课堂孩子书写的时间,是孩子养成良好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的保证。在每一节课堂中老师要实实在在地完成教授生字的任务,同时又要确保每节课有5至8分钟的写字时间,让孩子在课堂上规规范范、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写字。
2.明确写字要求
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利于调理身心、促进健康。我们不难从低年级的课堂中发现,孩子写字姿势的准确率不会超过50%。大多数孩子在写字的前几分钟能坚持,但到后来就坐不住了。
因此,广大教师需要特别重视一年级孩子书写习惯的养成,务必达到班级学生书写工具准备不充分时不开写;班级学生心不静、身不正时不开写;老师书写要求不明确时不开写。同时,我们老师尤其要关注对孩子正确握笔姿势、写字姿势的指导,要注重孩子学习看帖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把握生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基本笔画、偏旁部首,打好写字的基础。
3.重视教师示范
示范是写字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动笔之前,通过教师的示范(一次示范),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字、笔画等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进而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使静态的范字动态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从一年级开始,教师要尤其重视笔画的书写指导,教师一开始让学生练习书写笔画时,一定得重视书写技巧。学生开始学写第一个笔画时,教学时间应放长一些,直至学生掌握书写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学习其他笔画时才能触类旁通。
4.加强巡视指导
在写前示范以后,有些学生肯定还是掌握不好正确的书写要领。这时,教师就得在课堂中加强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这是一种极为有效地补充。由于是面对面,甚至是手把手的指导,学生对老师的示范(二次示范),往往观察的比较清楚,能较快地纠正自己的书写错误,有效掌握正确的书写动作和书写要领。
5.强化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孩子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闪光点进行及时表扬激励,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写字积极性。同时,我们要在这一环节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对书写端正、整洁及坐姿和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并让大家看,让身边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二是要特别重视教师的矫正示范(三次示范),在学生书写生字出现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时,这时老师的范写比首次范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时的范写更具针对性,同时老师在示范后要着重关注孩子的自我矫正,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矫正示范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重新练写,其效果更佳。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识字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要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势必会有效激发学生课外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自主识字的空间。如:小学生对儿童食品情有独钟,教师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对食品包装纸上的字进行识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家中看电视及阅读书籍中识字;在辨认多种电器、家具中识字。这些识记过程既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识字量,又可以有效促进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大胆创新,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汉字,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好语言基础。为今后的阅读,写作乃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小)
【关键词】识字;写字;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从平时的随堂听课与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许多教师对“识字教学”的内涵认识存在着偏差。往往把“识字教学”视为课堂甚至课堂中的一个环节加以落实,狭隘的理解必然导致局限的教学行为,势必导致课堂40分钟时间不够,识字任务完成不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等现象。笔者认为:识字教学实质上应包括学生课前(预习)与初读课文时的自主识字,课堂上学生在教师集中识字教学时的学习,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的再认识,课堂生字书写时的再巩固,课外学生自主识字的拓展等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有这样的认识,将识字教学有机地落实在以上环节之中,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时间紧,任务重,形式单一,效率低的问题。
由于低段语文老师缺乏应有的识字教学的意识,结果使有的老师认为在阅读教学前,必须先进行识字教学,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扫清障碍。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普遍存在以下两种教学现象:一是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集中出现全文的生字开展生字词教学,再进行阅读教学。二是有些教师甚至完全将识字与阅读隔离开来,第一课时集中识字,第二课时集中阅读。人为地将识字与阅读分离开来,使识字与阅读成了两张皮,从而大大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真正将识字教学落实在初读课文阶段
在许多的随堂课、公开课中,不管是观课者还是做课者,似乎都将学生初读课文阶段作为一种形式,而未真正达到初读阶段的学习目标。不管是哪位老师,在这一环节都会出示类似于这样的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或是要求学生想办法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这里的想办法其实包括:借助拼音、字典、同桌、老师等。但我们在观课与上课的过程中似乎都未能真正落实到位,甚至于连初读的时间都不能保证便匆匆走过场。
因此,教师在初读课文时要舍得花时间,切不可走形式主义,并利用这样的阶段全面加强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的培养。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建议我们的老师不要向学生布置任何操作性的任务,比如要求学生用笔圈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等。虽然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讲,有一部分孩子初读时会有些困难,但让孩子凭着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速度阅读,实际上既是一次自主认字的绝好机会,又是一次复习巩固拼音,借助拼音识字的好时机。如果在初读时班里的学生真正用嘴巴去拼了,动手去查了,扭头去问了,那也意味着孩子具有了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这种意识和能力需要老师不断去强化,去引导,使之成为习惯。当学生再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再布置一些要求,这样层层递进的做法,既体现了教学的真实性,更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二、真正将识字教学统一到阅读教学过程之中
平时,我们经常提及阅读教学中生字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笔者认为应该因文而异:假如有些课文情节变化比较明显,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整体感知,在梳理课文内容后,根据文本的情节变化出示字词;假如有些课文生字比较分散,不好逐一呈现时,可以以生字词的形式集中呈现,以词带字;假如有些课文的生字恰好集中在一些重点、难点段落和语句中,教师可以结合在引导孩子读通、读正确这些语句、段落时进行;假如有的课文配有情境图,教师也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等形式来呈现。
在学生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的基础上,阅读教学时老师依然应该关注识字,这是将识字教学有效化解提高效率的做法。因为很多单个汉字本身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产生价值和意义,而且字义的教学更离不开阅读文本的语言环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文本具体的语境感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完全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并通过字、词、句、文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寓识字于阅读中,在阅读中达到进一步识字的目的。
同时,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与生字的见面机会越多,就越能增强孩子对生字的记忆。在阅读教学中,让孩子充分诵读、品味、咀嚼汉字依存的书面语言,实际上就是提高了汉字出现的频率。增加了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从而达到识记汉字音、形、义的目的。
三、重视课堂书写指导环节的有效落实
在平时的随堂课中,有许多老师因为完不成教学任务,经常将生字书写作为课外作业完成。而且为追求效果,布置了大量机械重复的抄写,由于缺乏监督与指导,极易造成学生随便应付习惯的养成,导致写字质量的下降。因此我们应该保证课堂中的书写时间,课堂上除了做好识字复习巩固外,在识字教学中还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写“我会写”中的生字,让书写不再变成孩子额外的负担,追求优质高效的效果。并务必重视、落实好以下环节:
1.保证写字时间
保证课堂孩子书写的时间,是孩子养成良好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的保证。在每一节课堂中老师要实实在在地完成教授生字的任务,同时又要确保每节课有5至8分钟的写字时间,让孩子在课堂上规规范范、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写字。
2.明确写字要求
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利于调理身心、促进健康。我们不难从低年级的课堂中发现,孩子写字姿势的准确率不会超过50%。大多数孩子在写字的前几分钟能坚持,但到后来就坐不住了。
因此,广大教师需要特别重视一年级孩子书写习惯的养成,务必达到班级学生书写工具准备不充分时不开写;班级学生心不静、身不正时不开写;老师书写要求不明确时不开写。同时,我们老师尤其要关注对孩子正确握笔姿势、写字姿势的指导,要注重孩子学习看帖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把握生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基本笔画、偏旁部首,打好写字的基础。
3.重视教师示范
示范是写字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动笔之前,通过教师的示范(一次示范),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字、笔画等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进而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使静态的范字动态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从一年级开始,教师要尤其重视笔画的书写指导,教师一开始让学生练习书写笔画时,一定得重视书写技巧。学生开始学写第一个笔画时,教学时间应放长一些,直至学生掌握书写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学习其他笔画时才能触类旁通。
4.加强巡视指导
在写前示范以后,有些学生肯定还是掌握不好正确的书写要领。这时,教师就得在课堂中加强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这是一种极为有效地补充。由于是面对面,甚至是手把手的指导,学生对老师的示范(二次示范),往往观察的比较清楚,能较快地纠正自己的书写错误,有效掌握正确的书写动作和书写要领。
5.强化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孩子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闪光点进行及时表扬激励,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写字积极性。同时,我们要在这一环节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对书写端正、整洁及坐姿和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并让大家看,让身边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二是要特别重视教师的矫正示范(三次示范),在学生书写生字出现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时,这时老师的范写比首次范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时的范写更具针对性,同时老师在示范后要着重关注孩子的自我矫正,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矫正示范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重新练写,其效果更佳。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识字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要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势必会有效激发学生课外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自主识字的空间。如:小学生对儿童食品情有独钟,教师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对食品包装纸上的字进行识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家中看电视及阅读书籍中识字;在辨认多种电器、家具中识字。这些识记过程既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识字量,又可以有效促进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大胆创新,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汉字,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好语言基础。为今后的阅读,写作乃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