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天,有一位住在以色列的朋友请我寄故事书给她的孩子。晚上快十点了,我在中华邮政的网站上翻找着邮资、保险、所需寄送天数,正一个头两个大的时候,姐姐来问我:“妈妈,我星期六可不可以到YouTube上看电影?”
“YouTube又不是给人看电影的地方,不行。”孩子找妈妈的时机不对时,得到的答案通常也不乐观。
“可是我要看的,别的地方没有……为什么不可以……”姐姐不服气地咕咕哝哝一番。即将进入青少年阶段的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意见。当时,我面对找不到数据的计算机,孩子又过了上床时间还没睡觉,一时之间烦躁得不得了,那股不耐烦的气焰,连我自己当场都感觉到了。
妈妈的不耐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有时候不同的压力,即使都是小小的,但是当它们一股脑地在同一时间朝你冲来时,“不理孩子、不想处理孩子的问题”,是很可能的自然反应。
姐姐脸很臭地走开了。我的“NO”没有讨论的余地。但是,当下没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就是妈妈该检讨的地方。二十分钟后,当我帮她盖上棉被说晚安时,我轻声地对她说:“以后有什么事要问妈妈,先问妈妈有没有空,如果妈妈说没空,就等会儿再问,因为当妈妈专心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没有办法好好想你的问题。”
当父母了解到是自己的态度不对时,也要勇于当下反省。然而,光是跟孩子说对不起,对于如何避免相同的错误再犯,并没有实质的帮助。于是我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立场帮孩子想事情,然后就对孩子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我让孩子知道:在“对的时机”提出问题,无论是现在对父母,或是将来对老板,对结果都有加分的效果。
没想到,姐姐开口说的话(在哀怨的口气下)竟然是:“妈妈,今天我在学校一整天,都很不高兴,我要妈妈抱抱。”
这时我才突然明了:原来,要求看电影只是导火线,即使我当场答应了她,她也没办法高兴地去睡觉。孩子的心理需求比生理需求还重要,于是我断然地又牺牲了她十五分钟的睡眠时间,留下来继续听她将不愉快的事告诉妈妈。
父母看似应了孩子的要求,理应有个快乐的孩子才对,但是,如果孩子不说出他心里的话……问题,往往都不在父母看得到的地方。面对小小年纪的孩子,这样的隐藏性原因,更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可能连小孩都不知道自己的脾氣来自哪里。
“保姆说我的孩子很乖啊,可是为什么等我一接他回家,就猛给我找麻烦呢?”
“为什么弟弟一出生,哥哥原本已经会的吃饭、大小便,却突然退化了?”
“我的孩子怎么这么顽皮好动呢?”当父母开始埋怨孩子时,有没有先想想:他们有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时间呢?小孩子最需要的一样东西,就是跑跑跳跳。当姐姐弟弟小的时候,每天带他们出门散步,我是把它当成老板交代的工作似的,一点不敢懈怠。如果不让孩子有足够发泄旺盛精力的地方,却老是嫌孩子调皮捣蛋,对孩子是公平的吗?
有的孩子需要平静的生活作息,有的孩子需要大量的人际互动,有的孩子喜欢看书画图,有的孩子喜欢运动跑步……孩子越小,父母陪伴他的时间就要越多,因为父母花比较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当然就可以更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变得越大越难管教时,并不表示父母送他去学校管教就会比较好。先别急着送小小孩去上学,在学校能学到的东西,不会比父母给得更多。
后记:
“为什么有些孩子喜欢唱反调?”当弟弟听完妈妈写的文章后,我拿问题反问孩子。
他用还带着童音的声调,说出了他的看法,妈妈当场吓了一大跳:“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做错事了,可能又已经被骂得很惨,被骂得很惨的时候,可能说‘我做错了’吗?”
“不可能,因为心里很沮丧,沮丧到无法承认错了,所以只好选择‘唱反调’。”弟弟说得头头是道。最后又补上一句:“我有经历过。”
“YouTube又不是给人看电影的地方,不行。”孩子找妈妈的时机不对时,得到的答案通常也不乐观。
“可是我要看的,别的地方没有……为什么不可以……”姐姐不服气地咕咕哝哝一番。即将进入青少年阶段的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意见。当时,我面对找不到数据的计算机,孩子又过了上床时间还没睡觉,一时之间烦躁得不得了,那股不耐烦的气焰,连我自己当场都感觉到了。
妈妈的不耐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有时候不同的压力,即使都是小小的,但是当它们一股脑地在同一时间朝你冲来时,“不理孩子、不想处理孩子的问题”,是很可能的自然反应。
姐姐脸很臭地走开了。我的“NO”没有讨论的余地。但是,当下没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就是妈妈该检讨的地方。二十分钟后,当我帮她盖上棉被说晚安时,我轻声地对她说:“以后有什么事要问妈妈,先问妈妈有没有空,如果妈妈说没空,就等会儿再问,因为当妈妈专心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没有办法好好想你的问题。”
当父母了解到是自己的态度不对时,也要勇于当下反省。然而,光是跟孩子说对不起,对于如何避免相同的错误再犯,并没有实质的帮助。于是我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立场帮孩子想事情,然后就对孩子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我让孩子知道:在“对的时机”提出问题,无论是现在对父母,或是将来对老板,对结果都有加分的效果。
没想到,姐姐开口说的话(在哀怨的口气下)竟然是:“妈妈,今天我在学校一整天,都很不高兴,我要妈妈抱抱。”
这时我才突然明了:原来,要求看电影只是导火线,即使我当场答应了她,她也没办法高兴地去睡觉。孩子的心理需求比生理需求还重要,于是我断然地又牺牲了她十五分钟的睡眠时间,留下来继续听她将不愉快的事告诉妈妈。
父母看似应了孩子的要求,理应有个快乐的孩子才对,但是,如果孩子不说出他心里的话……问题,往往都不在父母看得到的地方。面对小小年纪的孩子,这样的隐藏性原因,更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可能连小孩都不知道自己的脾氣来自哪里。
“保姆说我的孩子很乖啊,可是为什么等我一接他回家,就猛给我找麻烦呢?”
“为什么弟弟一出生,哥哥原本已经会的吃饭、大小便,却突然退化了?”
“我的孩子怎么这么顽皮好动呢?”当父母开始埋怨孩子时,有没有先想想:他们有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时间呢?小孩子最需要的一样东西,就是跑跑跳跳。当姐姐弟弟小的时候,每天带他们出门散步,我是把它当成老板交代的工作似的,一点不敢懈怠。如果不让孩子有足够发泄旺盛精力的地方,却老是嫌孩子调皮捣蛋,对孩子是公平的吗?
有的孩子需要平静的生活作息,有的孩子需要大量的人际互动,有的孩子喜欢看书画图,有的孩子喜欢运动跑步……孩子越小,父母陪伴他的时间就要越多,因为父母花比较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当然就可以更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变得越大越难管教时,并不表示父母送他去学校管教就会比较好。先别急着送小小孩去上学,在学校能学到的东西,不会比父母给得更多。
后记:
“为什么有些孩子喜欢唱反调?”当弟弟听完妈妈写的文章后,我拿问题反问孩子。
他用还带着童音的声调,说出了他的看法,妈妈当场吓了一大跳:“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做错事了,可能又已经被骂得很惨,被骂得很惨的时候,可能说‘我做错了’吗?”
“不可能,因为心里很沮丧,沮丧到无法承认错了,所以只好选择‘唱反调’。”弟弟说得头头是道。最后又补上一句:“我有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