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我爸爸》为例,对如何运用推测策略推进绘本阅读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绘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表情达意。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形式更多地受到师生关注,并以其融趣味性、艺术性、文学性于一体的特征赢得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作为课外阅读的新形式,不少教师积极尝试,将绘本引入课堂。在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表现有三:其一顾此失彼,图文难结合,具体表现在教师重文轻图,教学中要么忽视图文结合,要么图文结合方式单一,一不留神就把绘本阅读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其二,按部就班,受制于内容,具体表现为教师在绘本阅读中缺乏方法和策略,受绘本内容限制,一味地讲故事,谈内容,让原本轻松快乐的绘本阅读变得冗长而压抑。其三,串讲串问,空间不开放,具体到课堂中,反映为教师一言堂,以问题替代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堂统得过死,开放不够。
追本溯源,孩子们之所以喜欢绘本就是因为它有趣、好看;读绘本轻松、快乐,但我们的绘本课带给孩子的却恰恰相反。笔者专注于对绘本阅读的研究,几经琢磨,我们把推测策略作为打破绘本阅读瓶颈的法宝,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而繪本阅读中的推测策略是指学生通过已经获取的图画与文本信息,对绘本内容进行猜想和推断,并在后续阅读中加以印证的过程。
下面以《我爸爸》为例,简单谈谈如何运用推测策略推进绘本阅读。
一、激趣 引发阅读期待
绘本阅读不同于孩子们日常语文课上的文本阅读,受教材限制,教师常常通过多媒体呈现绘本内容,这为阅读推测策略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假设孩子之前在家中没有读过教师授课使用的绘本,那么整堂课的内容对孩子来讲便是陌生而新奇的,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孩子共同读绘本的过程就成了一段新鲜的奇趣之旅。
以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为例,教师在课前出示了绘本中的一些图画:卡尔·刘易斯、帕瓦罗蒂、马、黑猩猩、足球、泰迪熊、太阳……让孩子猜猜这些图画中的人物、动物、事物与爸爸有什么关系?有的孩子说爸爸可能热爱运动,是卡尔·刘易斯的粉丝,而且也爱踢足球;有的孩子猜测,爸爸还特别会骑马;还有的孩子认为爸爸可能喜欢帕瓦罗蒂的歌,也会给孩子买泰迪熊做礼物……
老师并不忙着揭示答案,只是让孩子们打开绘本,看看绘本所绘、所写,和你想的是否一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保持好奇。教学中,孩子如果对绘本有了期待,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运用猜测策略,恰到好处地变“循规蹈矩”为“别出心裁”,让孩子在“阅读期待”中,展开阅读,满足好奇。
二、调整 把握课堂节奏
如果想按照绘本内容、图文对照按部就班的上完一堂课,对老师来讲恐怕是一种煎熬。如前文所述,很多教师在教学操作中,一不留神就上成了看图说话课,同时因绘本内容的限制,绘本课变得冗长而沉闷。
在《我爸爸》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开课的推测策略,轻松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期待,而接下来的阅读节奏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孩子们通过读书,很快就发现了安东尼·布朗创编绘本的智慧和秘密,于是在师生对话中他们开始诉说自己的收获:马—他吃得像马一样多!卡尔·刘易斯—我爸爸跑步比卡尔·刘易斯都快!泰迪熊——他有时候像泰迪熊一样柔软……
教师随机追问,作者喜欢用比喻来写爸爸,除了把爸爸比成马,他还用哪些动物来比爸爸呢?由此教学直奔重点—让孩子体会作者用比喻写爸爸的匠心所在。运用推测策略,教师很好地把握了课堂节奏,让绘本阅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为语用的落实,做好了铺垫。
三、创美 营造阅读情境
绘本阅读因为图文结合,而更富感染力。在教学中,教师借助推测策略用心营造阅读情境,创设温馨美好的阅读氛围。
对全文从始至终出现的爸爸的方格睡衣,老师继续让孩子进行推测——为什么爸爸出场永远都是这一身衣服?包括绘本中的动物也都以这样经典的方格图案来绘制?
有的孩子认为,那是爸爸最喜欢的睡衣;有的孩子猜测,爸爸穿睡衣跑步都比卡尔·刘易斯厉害,说明爸爸在孩子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还有的孩子认为,这可能是爸爸送给作者的礼物……
教师结合资料,让孩子们了解到,安东尼·布朗的父亲在他17岁的时候因病故去,这件睡衣是爸爸留给孩子的遗物。因此这经典的方格子图案就充满了绘本的角角落落,这本书是安东尼·布朗献给父亲的纪念—在与生活结合的情境之中,孩子们再读绘本,更深地感受到了作家的内心对父亲的爱。
四、印证 体味文本特点
《我爸爸》一课,教师几次落实语用,在充满趣味的绘本阅读中运用推测策略,和孩子共同发现—作者不仅善于用比喻来写爸爸,还善于用对比来写爸爸,用对比来写爸爸有什么好处呢?孩子推测作者用对比是为了把爸爸写得更棒吧!
于是,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他们在绘本中快速寻找着,很快就有了答案:爸爸比大力士更有力;比卡尔·刘易斯跑得快;比帕瓦罗蒂唱得好;比坏蛋大野狼都厉害;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又像泰迪熊一样柔软。
教师顺势引导,爸爸到底是高大的还是柔软的?孩子们发现,每一位爸爸都有许多面,他们有时坚强勇敢,有时内心细腻。教师继续根据学生的推测质疑,爸爸真的比卡尔·刘易斯跑得快,比帕瓦罗蒂唱得好吗?孩子们会心地回答——在孩子的心中,爸爸永远是最棒的!这是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赞扬爸爸。教师据此小结,安东尼·布朗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写的,在他心目中,爸爸就如同太阳一般。这样,不仅讲了绘本故事,更让孩子在推测与印证中明确了作者创编绘本的初衷、思路和方法,从语用的角度把握了绘本的文本特点。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绘本也一样是个例子,在绘本阅读中,巧妙使用推测策略,能让孩子学得更有兴趣,更富情趣,更能体现他们作为读者的志趣,何乐而不为?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绘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表情达意。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形式更多地受到师生关注,并以其融趣味性、艺术性、文学性于一体的特征赢得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作为课外阅读的新形式,不少教师积极尝试,将绘本引入课堂。在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表现有三:其一顾此失彼,图文难结合,具体表现在教师重文轻图,教学中要么忽视图文结合,要么图文结合方式单一,一不留神就把绘本阅读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其二,按部就班,受制于内容,具体表现为教师在绘本阅读中缺乏方法和策略,受绘本内容限制,一味地讲故事,谈内容,让原本轻松快乐的绘本阅读变得冗长而压抑。其三,串讲串问,空间不开放,具体到课堂中,反映为教师一言堂,以问题替代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堂统得过死,开放不够。
追本溯源,孩子们之所以喜欢绘本就是因为它有趣、好看;读绘本轻松、快乐,但我们的绘本课带给孩子的却恰恰相反。笔者专注于对绘本阅读的研究,几经琢磨,我们把推测策略作为打破绘本阅读瓶颈的法宝,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而繪本阅读中的推测策略是指学生通过已经获取的图画与文本信息,对绘本内容进行猜想和推断,并在后续阅读中加以印证的过程。
下面以《我爸爸》为例,简单谈谈如何运用推测策略推进绘本阅读。
一、激趣 引发阅读期待
绘本阅读不同于孩子们日常语文课上的文本阅读,受教材限制,教师常常通过多媒体呈现绘本内容,这为阅读推测策略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假设孩子之前在家中没有读过教师授课使用的绘本,那么整堂课的内容对孩子来讲便是陌生而新奇的,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孩子共同读绘本的过程就成了一段新鲜的奇趣之旅。
以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为例,教师在课前出示了绘本中的一些图画:卡尔·刘易斯、帕瓦罗蒂、马、黑猩猩、足球、泰迪熊、太阳……让孩子猜猜这些图画中的人物、动物、事物与爸爸有什么关系?有的孩子说爸爸可能热爱运动,是卡尔·刘易斯的粉丝,而且也爱踢足球;有的孩子猜测,爸爸还特别会骑马;还有的孩子认为爸爸可能喜欢帕瓦罗蒂的歌,也会给孩子买泰迪熊做礼物……
老师并不忙着揭示答案,只是让孩子们打开绘本,看看绘本所绘、所写,和你想的是否一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保持好奇。教学中,孩子如果对绘本有了期待,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运用猜测策略,恰到好处地变“循规蹈矩”为“别出心裁”,让孩子在“阅读期待”中,展开阅读,满足好奇。
二、调整 把握课堂节奏
如果想按照绘本内容、图文对照按部就班的上完一堂课,对老师来讲恐怕是一种煎熬。如前文所述,很多教师在教学操作中,一不留神就上成了看图说话课,同时因绘本内容的限制,绘本课变得冗长而沉闷。
在《我爸爸》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开课的推测策略,轻松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期待,而接下来的阅读节奏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孩子们通过读书,很快就发现了安东尼·布朗创编绘本的智慧和秘密,于是在师生对话中他们开始诉说自己的收获:马—他吃得像马一样多!卡尔·刘易斯—我爸爸跑步比卡尔·刘易斯都快!泰迪熊——他有时候像泰迪熊一样柔软……
教师随机追问,作者喜欢用比喻来写爸爸,除了把爸爸比成马,他还用哪些动物来比爸爸呢?由此教学直奔重点—让孩子体会作者用比喻写爸爸的匠心所在。运用推测策略,教师很好地把握了课堂节奏,让绘本阅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为语用的落实,做好了铺垫。
三、创美 营造阅读情境
绘本阅读因为图文结合,而更富感染力。在教学中,教师借助推测策略用心营造阅读情境,创设温馨美好的阅读氛围。
对全文从始至终出现的爸爸的方格睡衣,老师继续让孩子进行推测——为什么爸爸出场永远都是这一身衣服?包括绘本中的动物也都以这样经典的方格图案来绘制?
有的孩子认为,那是爸爸最喜欢的睡衣;有的孩子猜测,爸爸穿睡衣跑步都比卡尔·刘易斯厉害,说明爸爸在孩子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还有的孩子认为,这可能是爸爸送给作者的礼物……
教师结合资料,让孩子们了解到,安东尼·布朗的父亲在他17岁的时候因病故去,这件睡衣是爸爸留给孩子的遗物。因此这经典的方格子图案就充满了绘本的角角落落,这本书是安东尼·布朗献给父亲的纪念—在与生活结合的情境之中,孩子们再读绘本,更深地感受到了作家的内心对父亲的爱。
四、印证 体味文本特点
《我爸爸》一课,教师几次落实语用,在充满趣味的绘本阅读中运用推测策略,和孩子共同发现—作者不仅善于用比喻来写爸爸,还善于用对比来写爸爸,用对比来写爸爸有什么好处呢?孩子推测作者用对比是为了把爸爸写得更棒吧!
于是,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他们在绘本中快速寻找着,很快就有了答案:爸爸比大力士更有力;比卡尔·刘易斯跑得快;比帕瓦罗蒂唱得好;比坏蛋大野狼都厉害;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又像泰迪熊一样柔软。
教师顺势引导,爸爸到底是高大的还是柔软的?孩子们发现,每一位爸爸都有许多面,他们有时坚强勇敢,有时内心细腻。教师继续根据学生的推测质疑,爸爸真的比卡尔·刘易斯跑得快,比帕瓦罗蒂唱得好吗?孩子们会心地回答——在孩子的心中,爸爸永远是最棒的!这是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赞扬爸爸。教师据此小结,安东尼·布朗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写的,在他心目中,爸爸就如同太阳一般。这样,不仅讲了绘本故事,更让孩子在推测与印证中明确了作者创编绘本的初衷、思路和方法,从语用的角度把握了绘本的文本特点。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绘本也一样是个例子,在绘本阅读中,巧妙使用推测策略,能让孩子学得更有兴趣,更富情趣,更能体现他们作为读者的志趣,何乐而不为?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