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支撑,从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多存在资源不足与资源闲置并存的矛盾。通过对常州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在开发、利用、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社区内教育资源闲置情况严重、社区间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缺失、社区教育资源的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四点建议:强化统筹,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培训,实现社教队伍共建;整合资源,完善资源库建设;创建平台,共享区域教育品牌。只有使各类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才能助推区域内社区教育的高品质发展。
关键词:区域社区教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常州经济开发区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共建共享——区域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S-B-2018001)
作者简介:陈啸峰,男,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社区培训学院教务处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何运耿,女,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社区培训学院院长,中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管理与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11-0068-06
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1]。近年来,政府日益重视社区教育,不断加大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投入,但其发展仍面临着资源不足与资源闲置并存的矛盾。如何破解难题、消除弊端,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共建共享,是摆在当前社区教育面前的重大课题。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开放共享学校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等积极筹办和参与社区教育,推动普通中小学有序向社区居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2]。这就要求社区教育工作者及时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共建共享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将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加以开发、整合和利用,既开发有形的社区教育资源,又开发无形的社区教育资源;既注重显性的资源开发,更重视潜在的资源开发。然而,尽管在很多学术研究中对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共享有了一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从区域层面上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实践性研究却为数不多。本研究对常州经济开发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尝试运用专业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策略,将“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发挥区域内现有各类社区教育资源优势,多元共建,以实现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助推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
一、区域社区教育资源使用情况现状
为实现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本研究以本区域内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社区培训学院、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居民学校),学校组织(辖区内的中小学、幼儿园)及部分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和影响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找出可借鉴的促进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依据。调查表明,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从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三方面来看虽然存在着差异,但配备还是比较充分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三级网络运行规范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组建以经开区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的区域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区社区培训学院—街道教育中心—社区居民学校),并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讨论阶段性工作,解决社区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则以基层社区的居民学校、活动中心等为平台,充分调动辖区内的有效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動。同时,由政府牵头,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引导广大教师、社区教育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
(二)硬件资源初具规模
近年来,以《江苏省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标准和条件》和《常州市社区教育居民(村民)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为抓手,区域内社区教育三级网络采取“以创促建”,不断推进街道教育中心及社区居民学校的建设。此外,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辖区内兴建活动场馆、特色基地等,为广大居民提供丰富的社区教育活动平台。
(三)软件资源日益丰富
调查显示,区域内社区教育软件资源通过几年的开发建设,数量众多,内涵丰富,主要有:“水汉一家亲”“七彩阳光 绚丽青春”等22个特色项目;“书香潞城 阅读活动”“助爱天下 情暖夕阳”等18个品牌活动;“王建兴——百善孝为先”“李锦涛——青少年法制教育讲座”等20个公益讲堂;“党员义工365”等29个社会团体;“我们折纸吧”“草编意趣”等课程资源;“老年人轻松玩转智能手机”“阳湖轶事”等纸质读本。此外,社区培训学院、各街道还相继推出了“圩墩学堂”“古运丁堰”等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掌上学习平台以及“希望来吧”“乐学经开”等数字化学习平台。上述资源的建成表明,区域内社区教育软件资源的开发建设已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四)人力资源得到保障
目前,区域内社区教育工作者与过去相比,在数量上有了一定的保障。社区培训学院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每个街道、社区配备至少一名专兼职社区教育管理人员,此外还形成了一支由学校教师、各领域的专家、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和在校大、中专学生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值得关注的是,区域内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成员主要来自于普通中小学、职业教育部门及民政、街道等其他部门,他们几乎没有或很少接受过系统的关于社区教育理论和知识技能的专业化教育与培训,存在着成员结构复杂、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可喜的是,近几年,经开区社区培训学院牵头持续开展了每月一次的社区教育校本培训和每季度一次的区域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通过专业化的学习来不断提升区域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 二、区域社区教育资源使用中的问题分析
调查过程中发现,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虽已初具规模,可以基本满足广大居民的学习需求,但是在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区内教育资源闲置情况严重,共享平台建设滞后
社区教育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分散性和不均衡性,在内涵品质上又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虽然区域内每个街道、社区及不同学校、企事业都拥有体现自身特色的教育资源,但由于受到各组织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因素的影响,相互间的交流渠道不畅,缺乏统一管理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共享局面难以形成,因而许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闲置情况严重。
(二)社区间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缺乏合理的共享机制
在各类资源的实际使用中,街道、社区往往只对本辖区内居民开放,区域内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往往仅局限于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的内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对本街道、社区外的居民往往采取回避与推却的态度。这种地域性的保护造成了社区教育资源区域内丰富与社区内短缺的矛盾,社区与社区之间彼此联络较少,交流机会不多。许多社区居民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想要获取更多的其他社区的教育资源,但因为社区教育的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资源的共享渠道不通畅,造成居民们良好的学习愿望难以实现。
(三)社区教育资源的管理能力不足,资源的运行机制不健全
由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其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管理能力不足,也缺乏资源共建共享的经验。目前,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中从事社区教育资源管理的人员分专职和兼职两类,他們来源于社会用工和其他单位,缺乏社区教育的专业培训,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管理上的不到位,这些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三、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策略
要解决当前区域社区教育资源使用中的弊端和问题,改善资源使用现状,提升资源使用效能,从而助推区域内社区教育的高品质发展,需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一)强化统筹,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社区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关键在于资源的流动、共享与广泛应用。只有整合离散在各处的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创新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才能使开展社区教育的每一个主体都能以更加便利的方式,获得开展社区教育所需要的资源[3]。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面对当前终身教育发展的新格局,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资源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彻底摒弃社区教育资源使用中的保守主义、本位主义思想,倡导和推行全局意识、合作意识、共享意识、双赢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构建区域社区教育共同体的高度,统筹规划、科学整合、合理共享、优势互补、物尽其用,做好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本研究通过学习、研究、宣传、报道等各种手段把上述全新理念内化为区域内所有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牢固树立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观念[4]。
2.有效沟通,达成共识。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作为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需做好前期的建设工作。首先,通过全面调研了解社区教育资源现状。我们深入社区教育的一线,走访了区域内的每个街道、社区和学校,与基层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沟通,对社区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制作出了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的目录清单,对本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有了一个客观、准确的了解。其次,统筹规划,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涉及到各个部门之间以及资源的所有者、提供者和利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还涉及到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运行管理等诸多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推动作用,搞好整体规划,做好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又依托区域社区教育共同体,积极与各方交流、达成共识,通过共享合作提升各类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效率,保证资源质量好、合作效率高、服务水平优、活动参与广、效果影响大,以促进社区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良性循环。
3.完善制度,构建机制。我们以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街道社区为主体,社区居民学校为基础,组织辖区内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各综合部门、社区志愿者参与,成立了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由区社区培训学院牵头,各联盟成员单位选派联络人1—2名,联合制定组织机构、运行保障等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角色分工和主要任务,初步设计了一套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开区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形成纵向指导、横向协调的,上下通畅、纵横贯通的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格局;成立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了《经开区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管理与运行制度》和《经开区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评估激励制度》。
(二)加强培训,实现社教队伍共建
区域社区教育工作队伍中专兼职人员流动性大,志愿者服务与社区教育需求缺乏有效对接,存在着人力资源既缺失又闲置的矛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社区培训学院为主体,组建社区教育工作者学习共同体,以学促建,以学促做,确保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开展。
1.创新培训途径,优化专兼职队伍。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培训学院的龙头作用,与街道、社区互联互通,有效利用三级网络内的资源,搭建“大校本研修”平台,以学院为基地,持续开展社区教育区域培训;以一个主体向外辐射,一张网络覆盖辖区,为辖区内社区教育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力满足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需求。通过创新培训模式,我们构建了集社区教育专兼职工作者个人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合作、专家专业引领于一体的专业网络研修平台,打造区域社区教育工作者学习共同体,确保区域内社区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人学习、合作研讨、专题交流;与此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把数字化学习和面对面教学这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的培训新模式。 2.整合各方资源,壮大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培训学院牵头,我们对区域内3个街道、19个社区以及辖区内的中小学、幼儿园的专兼职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进行排查,协同街道、社区对辖区范围内的传统文化传承人、社区能人和热心社区教育工作的志愿者进行走访座谈,整合各方资源,壮大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打造一支集学校、街道、社区和能人志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建立区域内社区教育师资库及志愿者队伍档案库,由学院管理,实现点单式服务,初步实现区域内社区教育师资信息的共享。
(三)整合资源,完善资源库建设
1.调查资源分布情况。为优化社区教育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我们深入社区与学校,对现有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和筛选,对辖区内各行业、各部门的各类潜在的、可利用的、可再开发的有效教育资源进行统计、筛选和归类,且统计的表格有利于筛选,除了资源名称以外,还要有资源说明或介绍(包括人力资源的特长)、使用期限(购置时间、人的服务期)、供给方式、适合人群(年龄段)等,为共享资源库建设作好准备。
2.建立共享资源库。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把有效的资源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硬件资源(包括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内设的运动场地、图书室、电脑房、教室等,坐落于本社区的公共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影剧院、文化馆、博物馆等,还有区域内各部门条线针对特定人群展开教育培训的机构、场所、基地等)、软件资源(包括特色项目、品牌活动、公益讲堂、课程资源、科普读物、宣传手册、社会团体、学习平台等)、人力资源(包括区域内的专、兼职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教育志愿者隊伍等)进行分类统计,按照菜单式设计,形成电子表格,内容包含资源名称、提供单位、资源等级、使用状态、使用期限、适合人群、地点、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以分级权限进行浏览与沟通,通过网络实现非实时场地使用预约和台帐记录等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网上查询与网下沟通的形式可以实现政府、学校、社区和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功能的长效发挥。资源库可以由社区培训学院协调管理,最终形成信息联合,实现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归类和体系化。
(四)创建平台,共享区域教育品牌
1.设计品牌活动项目。我们以“提升内涵,创新品牌,凸显特色,示范引领”为发展理念,依托现有的“一居一品”社区教育品牌,整合创新现有资源,共同打造一个“七彩生活,你我同行”特色品牌项目,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围绕主题并根据各个街道社区的特色策划具体活动,制定具体的共享方案,再由各个社区或街道根据本区域居民需求开展社区教育活动。(1)红色——爱国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国内外大事、重大纪念日、拥军优属、新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对社区居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2)橙色——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通过亲子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关爱生命,青春自护”的思想意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法制观念,强化安全意识。(3)金色——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以青少年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成长教育。(4)绿色——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植树节、地球日、环境日等环保主题日,开展生态文明行为规范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社区居民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引领环保时尚,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常州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的实践中。(5)蓝色——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以“科学改变生活,科学创造生活”为主题,在青少年中开展科普知识教育活动,向他们传递科学技术的新信息,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以此培养青少年创新、献身、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6)褐色——民族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农历传统节日、民间风俗习惯、地域传承文化等民族特色,向社区居民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使他们感受、认知、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引导他们培养自豪的民族情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做骄傲的中国人。(7)粉色——志愿者献爱心活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精神,开展志愿者献爱心活动。用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使广大居民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通过奉献自己、服务社会来传递爱的正能量。
2.创建共建共享平台。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入优酷自频道、腾讯视频等流媒体网站,构建开放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社区教育优秀视频的展播;与学习在线、慕课平台等更多更专业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对接,提高学习资源的知晓率和利用率,满足居民多元化学习的需求;依托社区教育资源数据库,搭建资源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合域育”,分为“资源推荐”“品牌建设”“示范引领”三大模块,分别包含区域内社区教育硬件、软件、人力资源的分类信息,实时提供区域内社区教育硬件、软件、人力资源的信息发布服务;建设社区教育品牌项目所需资源的汇总,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所需方案、报道的模板和经验反思。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信息共享,可以打破信息孤岛,解决资源有限性和不均衡性的瓶颈,有利于对现有资源的开发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让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实践,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还遇到了诸如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实际工作开展困难、资源共享不及时导致时效性缺失、信息平台建设协同化程度低、资源开发建设缺少技术支撑等问题。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信息共享、做好示范引领等举措,逐步推进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5]。
参考文献:
[1]孙奇琦,陈光耀.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教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7:18. [2]教育部等九部門.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Z]. 教职成〔2016〕4号,2016-06-28.
[3]赵君仡.新常态下城市社区教育资源体系化构建探析[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2):1-4.
[4]郑淮,邱玉婷.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资源整合实践战略思考[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4(1):36-40.
[5]李光先.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探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4.
[责任编辑 曹 稳]
A Practical Study on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Reg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Taking Ch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s an Example
CHEN Xiaofeng, HE Yungeng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needs the support of a large number of human, material,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other resource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China, most of them have the contradiction of in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idle resourc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us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s in Ch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s,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serious idl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communities, lack of sharing mechanism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mong communities, and insufficient management ability of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this, four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trengthen overall planning and establish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mechanism; strengthen training to realize the co construc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team;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library; create platform to share regional education brand. Only by making all kind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s play a maximum role can we boos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region.
Key words: reg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Ch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关键词:区域社区教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常州经济开发区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共建共享——区域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S-B-2018001)
作者简介:陈啸峰,男,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社区培训学院教务处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何运耿,女,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社区培训学院院长,中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管理与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11-0068-06
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1]。近年来,政府日益重视社区教育,不断加大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投入,但其发展仍面临着资源不足与资源闲置并存的矛盾。如何破解难题、消除弊端,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共建共享,是摆在当前社区教育面前的重大课题。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开放共享学校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等积极筹办和参与社区教育,推动普通中小学有序向社区居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2]。这就要求社区教育工作者及时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共建共享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将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加以开发、整合和利用,既开发有形的社区教育资源,又开发无形的社区教育资源;既注重显性的资源开发,更重视潜在的资源开发。然而,尽管在很多学术研究中对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共享有了一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从区域层面上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实践性研究却为数不多。本研究对常州经济开发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尝试运用专业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策略,将“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发挥区域内现有各类社区教育资源优势,多元共建,以实现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助推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
一、区域社区教育资源使用情况现状
为实现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本研究以本区域内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社区培训学院、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居民学校),学校组织(辖区内的中小学、幼儿园)及部分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和影响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找出可借鉴的促进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依据。调查表明,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从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三方面来看虽然存在着差异,但配备还是比较充分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三级网络运行规范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组建以经开区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的区域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区社区培训学院—街道教育中心—社区居民学校),并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讨论阶段性工作,解决社区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则以基层社区的居民学校、活动中心等为平台,充分调动辖区内的有效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動。同时,由政府牵头,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引导广大教师、社区教育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
(二)硬件资源初具规模
近年来,以《江苏省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标准和条件》和《常州市社区教育居民(村民)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为抓手,区域内社区教育三级网络采取“以创促建”,不断推进街道教育中心及社区居民学校的建设。此外,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辖区内兴建活动场馆、特色基地等,为广大居民提供丰富的社区教育活动平台。
(三)软件资源日益丰富
调查显示,区域内社区教育软件资源通过几年的开发建设,数量众多,内涵丰富,主要有:“水汉一家亲”“七彩阳光 绚丽青春”等22个特色项目;“书香潞城 阅读活动”“助爱天下 情暖夕阳”等18个品牌活动;“王建兴——百善孝为先”“李锦涛——青少年法制教育讲座”等20个公益讲堂;“党员义工365”等29个社会团体;“我们折纸吧”“草编意趣”等课程资源;“老年人轻松玩转智能手机”“阳湖轶事”等纸质读本。此外,社区培训学院、各街道还相继推出了“圩墩学堂”“古运丁堰”等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掌上学习平台以及“希望来吧”“乐学经开”等数字化学习平台。上述资源的建成表明,区域内社区教育软件资源的开发建设已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四)人力资源得到保障
目前,区域内社区教育工作者与过去相比,在数量上有了一定的保障。社区培训学院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每个街道、社区配备至少一名专兼职社区教育管理人员,此外还形成了一支由学校教师、各领域的专家、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和在校大、中专学生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值得关注的是,区域内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成员主要来自于普通中小学、职业教育部门及民政、街道等其他部门,他们几乎没有或很少接受过系统的关于社区教育理论和知识技能的专业化教育与培训,存在着成员结构复杂、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可喜的是,近几年,经开区社区培训学院牵头持续开展了每月一次的社区教育校本培训和每季度一次的区域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通过专业化的学习来不断提升区域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 二、区域社区教育资源使用中的问题分析
调查过程中发现,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虽已初具规模,可以基本满足广大居民的学习需求,但是在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区内教育资源闲置情况严重,共享平台建设滞后
社区教育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分散性和不均衡性,在内涵品质上又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虽然区域内每个街道、社区及不同学校、企事业都拥有体现自身特色的教育资源,但由于受到各组织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因素的影响,相互间的交流渠道不畅,缺乏统一管理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共享局面难以形成,因而许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闲置情况严重。
(二)社区间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缺乏合理的共享机制
在各类资源的实际使用中,街道、社区往往只对本辖区内居民开放,区域内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往往仅局限于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的内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对本街道、社区外的居民往往采取回避与推却的态度。这种地域性的保护造成了社区教育资源区域内丰富与社区内短缺的矛盾,社区与社区之间彼此联络较少,交流机会不多。许多社区居民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想要获取更多的其他社区的教育资源,但因为社区教育的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资源的共享渠道不通畅,造成居民们良好的学习愿望难以实现。
(三)社区教育资源的管理能力不足,资源的运行机制不健全
由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其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管理能力不足,也缺乏资源共建共享的经验。目前,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中从事社区教育资源管理的人员分专职和兼职两类,他們来源于社会用工和其他单位,缺乏社区教育的专业培训,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管理上的不到位,这些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三、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策略
要解决当前区域社区教育资源使用中的弊端和问题,改善资源使用现状,提升资源使用效能,从而助推区域内社区教育的高品质发展,需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一)强化统筹,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社区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关键在于资源的流动、共享与广泛应用。只有整合离散在各处的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创新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才能使开展社区教育的每一个主体都能以更加便利的方式,获得开展社区教育所需要的资源[3]。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面对当前终身教育发展的新格局,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资源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彻底摒弃社区教育资源使用中的保守主义、本位主义思想,倡导和推行全局意识、合作意识、共享意识、双赢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构建区域社区教育共同体的高度,统筹规划、科学整合、合理共享、优势互补、物尽其用,做好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本研究通过学习、研究、宣传、报道等各种手段把上述全新理念内化为区域内所有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牢固树立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观念[4]。
2.有效沟通,达成共识。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作为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需做好前期的建设工作。首先,通过全面调研了解社区教育资源现状。我们深入社区教育的一线,走访了区域内的每个街道、社区和学校,与基层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沟通,对社区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制作出了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的目录清单,对本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有了一个客观、准确的了解。其次,统筹规划,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涉及到各个部门之间以及资源的所有者、提供者和利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还涉及到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运行管理等诸多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推动作用,搞好整体规划,做好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又依托区域社区教育共同体,积极与各方交流、达成共识,通过共享合作提升各类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效率,保证资源质量好、合作效率高、服务水平优、活动参与广、效果影响大,以促进社区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良性循环。
3.完善制度,构建机制。我们以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街道社区为主体,社区居民学校为基础,组织辖区内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各综合部门、社区志愿者参与,成立了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由区社区培训学院牵头,各联盟成员单位选派联络人1—2名,联合制定组织机构、运行保障等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角色分工和主要任务,初步设计了一套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开区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形成纵向指导、横向协调的,上下通畅、纵横贯通的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格局;成立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了《经开区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管理与运行制度》和《经开区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评估激励制度》。
(二)加强培训,实现社教队伍共建
区域社区教育工作队伍中专兼职人员流动性大,志愿者服务与社区教育需求缺乏有效对接,存在着人力资源既缺失又闲置的矛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社区培训学院为主体,组建社区教育工作者学习共同体,以学促建,以学促做,确保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开展。
1.创新培训途径,优化专兼职队伍。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培训学院的龙头作用,与街道、社区互联互通,有效利用三级网络内的资源,搭建“大校本研修”平台,以学院为基地,持续开展社区教育区域培训;以一个主体向外辐射,一张网络覆盖辖区,为辖区内社区教育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力满足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需求。通过创新培训模式,我们构建了集社区教育专兼职工作者个人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合作、专家专业引领于一体的专业网络研修平台,打造区域社区教育工作者学习共同体,确保区域内社区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人学习、合作研讨、专题交流;与此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把数字化学习和面对面教学这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的培训新模式。 2.整合各方资源,壮大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培训学院牵头,我们对区域内3个街道、19个社区以及辖区内的中小学、幼儿园的专兼职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进行排查,协同街道、社区对辖区范围内的传统文化传承人、社区能人和热心社区教育工作的志愿者进行走访座谈,整合各方资源,壮大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打造一支集学校、街道、社区和能人志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建立区域内社区教育师资库及志愿者队伍档案库,由学院管理,实现点单式服务,初步实现区域内社区教育师资信息的共享。
(三)整合资源,完善资源库建设
1.调查资源分布情况。为优化社区教育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我们深入社区与学校,对现有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和筛选,对辖区内各行业、各部门的各类潜在的、可利用的、可再开发的有效教育资源进行统计、筛选和归类,且统计的表格有利于筛选,除了资源名称以外,还要有资源说明或介绍(包括人力资源的特长)、使用期限(购置时间、人的服务期)、供给方式、适合人群(年龄段)等,为共享资源库建设作好准备。
2.建立共享资源库。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把有效的资源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硬件资源(包括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内设的运动场地、图书室、电脑房、教室等,坐落于本社区的公共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影剧院、文化馆、博物馆等,还有区域内各部门条线针对特定人群展开教育培训的机构、场所、基地等)、软件资源(包括特色项目、品牌活动、公益讲堂、课程资源、科普读物、宣传手册、社会团体、学习平台等)、人力资源(包括区域内的专、兼职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教育志愿者隊伍等)进行分类统计,按照菜单式设计,形成电子表格,内容包含资源名称、提供单位、资源等级、使用状态、使用期限、适合人群、地点、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以分级权限进行浏览与沟通,通过网络实现非实时场地使用预约和台帐记录等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网上查询与网下沟通的形式可以实现政府、学校、社区和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功能的长效发挥。资源库可以由社区培训学院协调管理,最终形成信息联合,实现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归类和体系化。
(四)创建平台,共享区域教育品牌
1.设计品牌活动项目。我们以“提升内涵,创新品牌,凸显特色,示范引领”为发展理念,依托现有的“一居一品”社区教育品牌,整合创新现有资源,共同打造一个“七彩生活,你我同行”特色品牌项目,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围绕主题并根据各个街道社区的特色策划具体活动,制定具体的共享方案,再由各个社区或街道根据本区域居民需求开展社区教育活动。(1)红色——爱国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国内外大事、重大纪念日、拥军优属、新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对社区居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2)橙色——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通过亲子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关爱生命,青春自护”的思想意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法制观念,强化安全意识。(3)金色——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以青少年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成长教育。(4)绿色——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植树节、地球日、环境日等环保主题日,开展生态文明行为规范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社区居民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引领环保时尚,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常州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的实践中。(5)蓝色——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以“科学改变生活,科学创造生活”为主题,在青少年中开展科普知识教育活动,向他们传递科学技术的新信息,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以此培养青少年创新、献身、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6)褐色——民族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农历传统节日、民间风俗习惯、地域传承文化等民族特色,向社区居民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使他们感受、认知、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引导他们培养自豪的民族情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做骄傲的中国人。(7)粉色——志愿者献爱心活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精神,开展志愿者献爱心活动。用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使广大居民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通过奉献自己、服务社会来传递爱的正能量。
2.创建共建共享平台。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入优酷自频道、腾讯视频等流媒体网站,构建开放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社区教育优秀视频的展播;与学习在线、慕课平台等更多更专业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对接,提高学习资源的知晓率和利用率,满足居民多元化学习的需求;依托社区教育资源数据库,搭建资源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合域育”,分为“资源推荐”“品牌建设”“示范引领”三大模块,分别包含区域内社区教育硬件、软件、人力资源的分类信息,实时提供区域内社区教育硬件、软件、人力资源的信息发布服务;建设社区教育品牌项目所需资源的汇总,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所需方案、报道的模板和经验反思。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信息共享,可以打破信息孤岛,解决资源有限性和不均衡性的瓶颈,有利于对现有资源的开发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让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实践,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还遇到了诸如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实际工作开展困难、资源共享不及时导致时效性缺失、信息平台建设协同化程度低、资源开发建设缺少技术支撑等问题。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信息共享、做好示范引领等举措,逐步推进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5]。
参考文献:
[1]孙奇琦,陈光耀.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教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7:18. [2]教育部等九部門.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Z]. 教职成〔2016〕4号,2016-06-28.
[3]赵君仡.新常态下城市社区教育资源体系化构建探析[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2):1-4.
[4]郑淮,邱玉婷.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资源整合实践战略思考[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4(1):36-40.
[5]李光先.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探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4.
[责任编辑 曹 稳]
A Practical Study on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Reg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Taking Ch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s an Example
CHEN Xiaofeng, HE Yungeng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needs the support of a large number of human, material,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other resource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China, most of them have the contradiction of in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idle resourc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us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s in Ch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s,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serious idl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communities, lack of sharing mechanism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mong communities, and insufficient management ability of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this, four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trengthen overall planning and establish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mechanism; strengthen training to realize the co construc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team;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library; create platform to share regional education brand. Only by making all kind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s play a maximum role can we boos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region.
Key words: reg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Ch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