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深度报道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yn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新媒体的迅速成长给党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具有时效性、可读性的深度报道成为媒体激烈竞争下党报谋求自我突破的必然选择。
  激发读者信息时代深阅读的兴趣。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智能手机、微博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众的阅读习惯。越来越多的读者从过去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如今的信息发布者。以快餐式、搜索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被大众广泛接受。这些新的变化,促使党报进入“深读时代”,读者对新闻事件深层次阅读的需求,为党报做好、做深、做透深度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党报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时,仍保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党报具有多年来树立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它有专业化的新闻队伍、优质的信誉品牌、严密的采写流程、广阔的信息渠道,这些优点都不是新媒体在短期内可以取代的。如今,大众绝不会仅仅满足海量信息的浅阅读,他们更渴望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更能吸引读者深阅读兴趣的内容是告诉你为什么、还有什么,提供新闻的同时对热点事件进行高效策划,进行持续的系列报道、深度报道、解读报道,侧重提供新闻的背景、细节、解读、评论,发出权威的声音。正是这种以充分采访调查为基础的深度报道,使党报扬长避短,独树一帜,真正成为一张有深度的观点纸、思想纸。
  民生视角是党报深度报道的灵魂。深度報道要求我们紧扣时代脉搏,问诊社会问题,以多侧面、多视角、多方位探索事件的来龙去脉。要想写好党报的深度报道就要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调查,大量使用鲜活、有乡土味的平民化语言,通过对当前热点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度报道,挖掘新闻内核,才能揭示热点事件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真正见思想的深度报道来源于火热的生活中,出自农村的田间地头,农民的生产劳作中,因此民生视角才是党报深度报道的灵魂。河南日报(农村版)作为一份面向农村基层读者的党报,我认为要做好深度报道,记者就要沉下身去,走田埂、进农户、话家常,亲身感受农村的巨大变化,才能扎实透彻写出有思想、有内涵的深度报道来。为了挖掘新闻深度,延伸阅读空间,河南日报(农村版)专门将四版作为深读版面,刊发了许多有特色、有思想的深度报道。农村版要做好深度报道,就必须把田间地头当舞台。记者要接“地气”,新闻才能冒“热气”。手中掌握大量鲜活素材,写稿子才有底气。
  以小见大层层发掘“新闻内核”。深度报道是党报记者要积极探索和实践的目标。要做好深度报道,记者在采写稿件时一定要精准地选择切入点,进行细致入微的采访调查,选题以小见大,层层发掘新闻价值。“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后,河南日报(农村版)专门在二版开设“记者下乡”栏目。笔者采写了《现代气象给农民安上“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文后,对探索深度报道更有感触。在采写该篇现代农业气象为农服务的报道时,笔者前期做了大量案头工作,选择了做得较好的中牟县。通过对各个村子、县气象局和气象信息服务站的细致采访,笔者发现要解决农村气象“最后一公里”这一问题,村村都应建立四要素自动气象站,这样布点越多越密,发布的气象信息就能更准确、及时到达村头。正是通过走田间,到地头,亲身接触农民的生活本质,才扎实地采写好了本篇深度报道。笔者在采写该报道时体会深刻:从现代农业气象对一个村子、一户农民的影响写起,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描述,以小见大,有利于发掘和剥离新闻内核,使文章上升到对如何破解农村气象“最后一公里”这一问题的思考上来,报道分析了农村群众普遍关心的气象问题,突破了动态新闻的肤浅和表面化特点,引起热点新闻事件的持续发酵,吸引农村读者持续的思考和情感的追随,催生出新的后续报道,形成新的社会关注点,提高了报道的可读性和思想性。笔者在实践中感受到,农村的土壤中滋润着新闻的生命,要增强农村版的亲和力,提升深度报道的感染力,就必须“接着地气采新闻”、“光着脚板跑新闻”,真正深入到农村一线,呼吸田间地头芳香的泥土气息,用一个记者敏锐的触觉,敏感捕捉新时期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变化的脉搏,采写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做出有特色、有内涵、有影响的深度报道是新形势下拓宽党报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深度报道可有效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还原事件始末,有利于剖析事理,谈透问题,充分给予读者对社会问题的知情权。但要正确自如地运用这一报道方式采写出更多有思想的深度报道来,还需要我们在新闻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探索。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农村版〉)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人们了解信息、传递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而且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双向互动性变得越来越强。海量、开放、多元及网络化互动传播,信息消费的平民化、大众化,已经打破了过去的信息闭塞和垄断,改变了过去信息单向传播和单一话语权的局面,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自由互动已经改变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途径和方式。  因为网络的直接参与性、即时互动性,极大地丰富和补充了现实社会民
城市公共广告设施是城市的宣传窗口,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城市公共广告设施在城市形象战略中显示着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与活力。本文主要从长春城市公共广告设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能具体、明确、语通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但目前不少小学生一写作文就愁云满面,不知何从下笔,甚至在学生中还流传口头禅:“作文
期刊
[摘 要]田径运动是由竞技和锻炼身体的走、跑、跳跃、投掷等身体练习所组成。田径运动锻炼能提高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以及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国家非常重视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中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中小学生的田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应建构科学策略提升田径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田径项目 科学策略 教学效率 学生发展  田径项目在传统的中小
编者按:第21届中国新闻奖已经于今年8月评出(目录详见中国记协网)。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这里发表一篇赏析性文章,旨在引起新闻从业人员对中国新闻奖的学习、研究兴趣。  报纸的版面是版面编辑传达信息的手段,如何让受众优先接受自己要传播的信息,是我们组版编辑时刻要研究的问题。据统计,人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视觉成分占74%~80%。作为读图时代的产物,目前流行的报纸版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  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数的大小关系是重要且易混淆的学习内容之一,有关数的大小关系主要包括:数的相等、大于、小于的意义及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谈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尝试设置四种课型即示范课、训练课、讲评课、反刍课进行作文训练。以引导学生在品
期刊
集束报道是一种全方位、大视角、具有集束力量的报道形式,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平面媒体特别是报纸,利用集束力量的报道形式,对重大活动进行报道,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重大活动中要发挥报纸的独特优势。当前,各类媒体竞争激烈,作为报纸的平面媒体,近年来受到严重冲击,只有充分发挥好报纸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才能进一步彰显平面媒体的魅力,提升话语权,增强报社的活力。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新乡市调研时,对新
新世纪需要的是具备合作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新课改理念做先导,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两个方面论述了
期刊
“以基层的视角办基层人的报,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这是河南日报(农村版)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要办一张市场接受、农民喜爱的报纸的指示精神,2011年改版时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