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培养学力的农村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模式处于中介地位,因此,努力探索符合新形势下育人理念的语文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这就明确地指出了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育人理念应以人为本,以关注人、关注人生命成长、关注生命发展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爱。只有当我们把对人的关注和尊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时,学生才能以“每一位”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但是,“每一位”学生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的影响、同伴交往中的体会,以及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特长和独立的见解,在共性的背后还存在更多的差异和个性,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学情,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学习状态是参差不齐的,也决定了学习结果的不同,对培养学生的学力产生了障碍。
  同时,农村学生大多数为外来务工子女,缺乏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缺乏多元对话的能力。农村语文教师总体理论素养低,教学观念落后,业务能力差,尤其对动态学情的把控缺乏智慧,难以在基于不同学情状态下进行学力培养。有些农村教师在课改潮中缺乏静心思考,过分追求花哨的课堂形式,上课只讲5分钟,结果语文教学为活动而活动。有些教师则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地看重教师自身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地看重教材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学力发展;过分地看重学生的共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习潜能的发挥,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积极研究基于学情培养学力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索一套以“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让教学模式架起打通学情与学力的桥梁。教师通过对教学模式研究,构建符合“学为中心”理念、适合农村初中学生、培养学生学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农村初中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力得到应有的发展;同时,使教师理解自己教学行为改变的学理与意义,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促进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提升农村教师基于学情教学的课堂有效度,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具体达到以下三个转变:
  1.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2015年国家基础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来解决学生学习中想知的兴趣点、能知的提升点、未知的疑惑点。就学习语文而言,学生一旦享受到“学会”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学语文。因此,教学设计要基于学情、关注学法,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事。
  2.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转变。新课程提倡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发展应用意识。但语文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语文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种类型的语文试题或写某种类型的作文,却不知道为什么学语文,学语文有什么用。在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教学流程,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开展多样化的生生对话。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而课堂教学的自主合作对话,决定了学情会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发生动态变化。这就需要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是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动态学情呈现出来,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哪些地方感兴趣,哪种学习方式更有效,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很欠缺,学习的状态及气氛如何……然后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可能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效果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顺势而动,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灵感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是在合作对话、相互探究中突然闪现。变革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必定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乐学、好学、会学的良好学风,最终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学力、推进教学。
  那么如何进行研究呢?以“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围绕“如何科学把握学情”的问题,基于学情调查的途径与方法考虑,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学情,来培养学生学力。
  1.课(学)前学情把握与教学设计策略。在“预习交流”教学环节,以“预习稿”为抓手,在学生做好、教师批改后开展课前静态学情研究,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在预习稿编写上研究四点:第一,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体现“预习”的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从学生预习的视角来编写,问题要有梯度性,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教师预习稿编写应着眼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分解重难点,可将重难点问题化、预习思维过程化,引领学生预习时突破重难点。第四,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体现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预习稿内容课堂交流时,研究预习稿所反映出的学情与教学预设的融合度,并进行重组、整合、取舍教学内容,充分体现预习稿基于学情教学的辅助地位。
  2.课堂(学中)学情反馈与教学调控策略。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不仅仅是课前的学情分析,更在于课堂生成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应激的迅速反馈与分析,也就是对课中动态学情的分析。教师在“品读质疑——合作对话”环节,可从“依据学生自主回答选择教学内容,找到学生疑问与教学预设的切合点,根据学生展示调整教学,面对学情估测的差异作出调整,根据学生注意状态、情绪状态调整学习环境”等五个方面研究动态学情,教师适时介入,或点拨提示,或表扬鼓励,或组织小组内继续讨论,让他们在民主和谐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兴趣,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提升学生学力。
  当学情呈现时,为让学生学力有提高,必须进行学法的研究。在“品读质疑——合作对话”环节,重点研究“教学对话、阅读对话、小组合作、活动形式”。教学对话就是师生、生生对话,特别在师生对话时,研究教师课堂语言对学生的指向功能:过渡、小结、提升、点疑、深化等。阅读对话就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因此,重点研究不同文体的对话通道、文本细读的对话切点、前备知识的勾联关系。当疑难问题产生时,研究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共同探讨中达到共享、互助的对话目的。
  在“迁移实践”环节,重点研究迁移、实践的应用性与实效性,使学生学力从“学语文”向“用语文”转变。
  3.课(学)后学情分析与教学反思策略:根据上课的实际效果,课后进行学情、学法、学得三者关系的研究,明确得失的原因,并在作业或相关将学内容中进一步巩固。同时,要进行学生学力培养效果的研究。
  基于学情培养学力的农村语文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灵活高效为追求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重点突现语文学科教学的特质和“学为中心”下学生学习状态与培养学力的勾联,切实解决当下宁波市普通农村中学存在的学生低效学习、缺乏自主合作能力和教师以教为中心等实际问题,旨在大规模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模式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文本、作者、生师、生生之间进行深度对话,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基于语文学科的特质,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从而唤醒教师自身的生命感,唤醒学生潜在的智性与创造力,唤醒文本与知识的含量,唤醒课堂的精神活力,使“教”的智慧与“学”的智慧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使学生学力得以发展。
  许鹏浩,教师,现居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笔者以为,文本解读的学生视角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理解,二是对已有理解的超越。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并不是“一无所知”的,我们不能把孩子的学习定在“零起点”,他们已有的理解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但是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学生“一望而知”的层面,这就违背了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的“引导”职责,会导致由“一望而知”引向一望而不知的境界。因此,我们的文本解读必须有学生视角,以学生“一望
博尔赫斯写过一个句子:“仿佛水消失在水中”,虽然是用来比喻死亡的,但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概括《沙之书》的内涵与风格。  一、迷宫一般的文字和事物  博尔赫斯一生痴迷于用文字制造“迷宫”,他似乎热衷于让读者迷失方向,或者说,让读者看见自己在现实中迷失了方向的真相。相比他另外的作品,《沙之书》的内涵和主题其实是很明朗的。  我思考过很多人都思考过的这个问题:为什么博尔赫斯如此迷恋于制造“迷宫”?他怎
批点评注是我国传统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评注,即评论。这种评论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的要点以及用词造句方面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画龙点睛式地略加评议。批点,即圈点。古人读书用画“圈”断句,画“点”表示佳句。人们习惯上说的“评点”,指的是前一种,即画龙点睛式的句、段评述。批注评点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
自2014年至2016年,论者在师范院校长期开设一门新课——“国学经典名篇吟诵”课程(以下简称“国学吟诵”),这也是首次以专业必修课的方式在大学本科生中进行教学,曾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两年的授课过程中,由于缺乏范例,该课程的教材编写、授课模式和考核办法都是在摸索中慢慢制定的,尽管还有许多问题在未来的授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地改进,然而这毕竟是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的一种尝试,并以适应大学生“口味
从2012年起,翻转课堂开始在我国中小学校传播,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中最具活力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强调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主要是数字化资料,如音频、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作业。不难看出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简而言之即学习的人性化。语文是门综合性很强的
一、王晓军老师的观点  祥林死后,祥林嫂逃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当了一段时间佣人,后又被婆婆捉了回去强行卖给了贺老六。祥林嫂是从卫家山逃出来的,这本无异议,小说中也明确说明:“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可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6年第5期却刊载了王晓军老师的《祥林嫂“诚然是逃出来的”吗》一文,认为祥林嫂来到鲁镇并不是逃出来的,而是婆婆只赚不赔的精明主意。因为小儿子娶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节选了《庄子·秋水》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惠子相梁”,辛辣讽刺了醉心功名利禄者的嘴脸,同时表现了庄子鄙弃功名富贵的态度,其中的“吓”字亦笑亦骂,笑傲权贵,妙趣之至。  庄子,即庄周,战国时宋国人,古代哲学家、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老子一样,是中华民族“国民精神的源头”。但他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机敏和幽默,诙谐与恣肆。他善于讲故事,借故事来委婉地
经典导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汉语教学界的呼声,一直到目前,大陆以校本课程建设的形态仍在不遗余力地努力着。但是,收效甚微。它的病根在哪里?为什么要开展经典阅读教学?怎么开展?这是需要思考的教学论问题。  一、两个案例引起的思考  先从两个案例说起。第一个是关于语文教学的真实事件。第二个是相关语文教材建设的一个事实。  在学校教学中,择校选班一直是存在的现象。选班的核心标准是选择历届在升学考试中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核心概念——“语文素养”,他们都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课标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先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教育部华中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雷实教授认为
根据近年高考语文命题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归纳出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设置干扰项的主要手段,进而掌握阅读解题的基本技法。   1.曲解原意,无中生有   故意歪曲篡改原文的意思,甚或选项所述内容在原文中根本就找不到依据,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例如:1992年的高考题第27题的ACD三项都是对原文中“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