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监测工作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本文从法定地位、基本内容、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建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问题;建议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is not a single social problem;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ocie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legal status, basic content,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ence problem and proposal undertook analysi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
1、环境监测的法定地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环境监测实质上是一项政府行为,是各级政府部门强化环境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的重要阵地,是应用监测技术手段对一切违反环境法律、行政规章和答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监测,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其明确提出了环境监测的实质是为环境执法服务,为环境答理提供技术支持。环境监测的检测数据由各级环境监测站具体完成。环境监测站是履行环境技术监督职能并在环境执法过程中法定“举证”的资格单位;是法定的环境技术仲裁机构和技术鉴定机构;建设项日“三同时”及治理设施的竣工验收监测;必须有法定的监测机构(环境监测站)负责实施。因此,环境监测站要对所监测的数据及鉴定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2、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环境监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相关组份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环境监测分析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互相渗透,又互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组成。二是为社会服务,有效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产品,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充分反映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各类生态环境的各类环境容量,背景浓度,为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环境因素是否满足环境建设项目要求,则必须由环境质量结果来表明,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为环境监察提供准确的技术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技术保障,离开环境监测就无从谈起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早已经是一项政府行为,充分利用掌握监测信息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环境监测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网络已经成为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体系。从7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环保监测系统监测站就有2200个,行业监测站2600个。国家控制的空气质量监测站、酸雨监测网站、水质监测网站均100多个,此外还建立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区域监测网等,为实现科学监测这个目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30多年来,环境监测经历了“认识不断深化,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培增强,技术不断提高,工作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总体体现在基础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理论体系逐步得到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已经成熟形成,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制定了种类监测方法标准400多项,很多项污染因子已经有了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标准。目前,自动连续监测技术和红外遥感监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应急监测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加強和提高。监测信息日报、月报、季报和年报等定期发布,重点流域自动监测水质周报和污染源实时监控等工作产生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而开展的环境容量、污染源普查、污染源总量控制及空气污染预测预报技术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现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5、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环境监测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具体表现在生态环境监测没有成熟,土壤、生物、放射性、电磁辐射、热污染、光污染等领域的监测没有得到卓有实效的开展。目前,环境监测的对象以水、气、声、渣为主,监测手段也以手工操作为体现,监测频次低,时效性差,监测项目较少,且以综合指标为主。水质监测项目主要是常规监测项目,大气监测项目并没有开展有机物污染物及国际关注的CO、O3、CH4等项目。其次是监测水平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部分环境监测站正朝着科学监测的方向迈进,其中有的监测站已经拥有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室,而在不发达地区的监测站甚至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体监测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6、建议
环境监测的作用是如何加速及时、全面、准确地提供环境监测信息。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针对目前环境监测地区差异大,整体水平不高的现象,今后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努力促进环境监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环境监测科学化进程,掌握未来环境监测发展的趋势,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6.1监测技术科学化。努力开发监测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开展气溶胶、光化学烟雾及有害废物的焚化、填埋等处理处置安全性的监测技术;研究建立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方法;积极参与全球性环境热点问题等环境保护方面的监测理论研究。
6.2加快数据整理、分析和应用。
6.3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区域,行业部门和环境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6.4更新观念,发展高科技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及时化的监测体系,提升整体环境监测队伍的素质,大力推动环境监测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环境科学文摘.2008.01.20. [2]雪抱尘.结合环境监测实际 传授环境监测技术.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12-25. [3]孙燕.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 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10.01. [4]周涛.论环境管理启动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陕西环境1995.11.15.
[5]王文勇等2003年环境监测的作用与发展现状
[6]王志军 最新环境监督管理与检测技术标准规范实务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
[7]厉军,论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2000,65-66
[8]奚旦立,环境工作手册,环境监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问题;建议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is not a single social problem;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ocie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legal status, basic content,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ence problem and proposal undertook analysi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
1、环境监测的法定地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环境监测实质上是一项政府行为,是各级政府部门强化环境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的重要阵地,是应用监测技术手段对一切违反环境法律、行政规章和答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监测,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其明确提出了环境监测的实质是为环境执法服务,为环境答理提供技术支持。环境监测的检测数据由各级环境监测站具体完成。环境监测站是履行环境技术监督职能并在环境执法过程中法定“举证”的资格单位;是法定的环境技术仲裁机构和技术鉴定机构;建设项日“三同时”及治理设施的竣工验收监测;必须有法定的监测机构(环境监测站)负责实施。因此,环境监测站要对所监测的数据及鉴定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2、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环境监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相关组份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环境监测分析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互相渗透,又互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组成。二是为社会服务,有效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产品,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充分反映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各类生态环境的各类环境容量,背景浓度,为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环境因素是否满足环境建设项目要求,则必须由环境质量结果来表明,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为环境监察提供准确的技术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技术保障,离开环境监测就无从谈起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早已经是一项政府行为,充分利用掌握监测信息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环境监测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网络已经成为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体系。从7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环保监测系统监测站就有2200个,行业监测站2600个。国家控制的空气质量监测站、酸雨监测网站、水质监测网站均100多个,此外还建立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区域监测网等,为实现科学监测这个目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30多年来,环境监测经历了“认识不断深化,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培增强,技术不断提高,工作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总体体现在基础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理论体系逐步得到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已经成熟形成,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制定了种类监测方法标准400多项,很多项污染因子已经有了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标准。目前,自动连续监测技术和红外遥感监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应急监测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加強和提高。监测信息日报、月报、季报和年报等定期发布,重点流域自动监测水质周报和污染源实时监控等工作产生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而开展的环境容量、污染源普查、污染源总量控制及空气污染预测预报技术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现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5、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环境监测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具体表现在生态环境监测没有成熟,土壤、生物、放射性、电磁辐射、热污染、光污染等领域的监测没有得到卓有实效的开展。目前,环境监测的对象以水、气、声、渣为主,监测手段也以手工操作为体现,监测频次低,时效性差,监测项目较少,且以综合指标为主。水质监测项目主要是常规监测项目,大气监测项目并没有开展有机物污染物及国际关注的CO、O3、CH4等项目。其次是监测水平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部分环境监测站正朝着科学监测的方向迈进,其中有的监测站已经拥有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室,而在不发达地区的监测站甚至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体监测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6、建议
环境监测的作用是如何加速及时、全面、准确地提供环境监测信息。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针对目前环境监测地区差异大,整体水平不高的现象,今后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努力促进环境监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环境监测科学化进程,掌握未来环境监测发展的趋势,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6.1监测技术科学化。努力开发监测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开展气溶胶、光化学烟雾及有害废物的焚化、填埋等处理处置安全性的监测技术;研究建立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方法;积极参与全球性环境热点问题等环境保护方面的监测理论研究。
6.2加快数据整理、分析和应用。
6.3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区域,行业部门和环境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6.4更新观念,发展高科技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及时化的监测体系,提升整体环境监测队伍的素质,大力推动环境监测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环境科学文摘.2008.01.20. [2]雪抱尘.结合环境监测实际 传授环境监测技术.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12-25. [3]孙燕.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 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10.01. [4]周涛.论环境管理启动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陕西环境1995.11.15.
[5]王文勇等2003年环境监测的作用与发展现状
[6]王志军 最新环境监督管理与检测技术标准规范实务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
[7]厉军,论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2000,65-66
[8]奚旦立,环境工作手册,环境监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