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少皆宜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曾风靡一时,让我们领略了文体事业双繁荣的大宋时代。在这部电视剧中,打马球是主人公们特别喜欢的运动。这是否激起了你的兴趣,想知道马球运动到底是什么样的运动呢?它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吗?又是从何时何地起源的?现在还能玩儿吗?今天,就让我们请出三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揭开马球世界的神秘面纱吧!
马球运动,顾名思义就是在规定的场地上,马球手骑在马上用球杆击球,将球打进球门后计算得分的运动,它在我国古代十分流行,史称“毛丸”“击鞠”或“波罗球”。
马球和成年男性的拳头差不多大小。马球运动的场地宽阔、平整,表面还会涂上油,防止马儿奔跑起来尘土飞扬。比赛会设置两个球门,分两队进行比赛,射门者得分。
这样的规则和现代的许多球类运动很相似呀!咦?不对,马球运动没有守门员的!
学富五车的历史学家
关于马球运动的起源,争议可大了。根据曹植的《名都篇》中的诗句“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可以确定最晚在东汉,我国就已经出现马球运动啦。也有的说法说马球运动是在好几个地区产生的,并不是只有唯一的起源地。
在我国的唐宋元时期,马球运动最为兴盛。
在唐代,马球运动可算是全民运动哩,就像现在的乒乓球运动一样。皇亲国戚都热衷于打马球,我们熟悉的唐玄宗就是其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呢,就连后宫里的嫔妃、宫女也喜欢组织马球比赛,还因为驴的体形更小、行动较慢,相对马而言危险系数较小而演变出了“驴球”。
因为上层社会对马球运动的喜爱,打马球的风潮很快流行到民间。许多古诗都描写了当时百姓玩球、看球的场景,例如“闲闷结伴游球场”,说的就是百姓相约一起去看马球比赛的盛况,就像我们今天结伴去看足球比赛一样。百姓们没有钱修建球场,就当街击球玩耍,就像现在的青少年玩街头篮球和足球一样。
大家快看呀.这一面八瓣菱花打马球铜镜现收藏于扬州博物馆,背面装饰有4个马球手。他们的姿态各不相同,却个个栩栩如生。所骑的4匹骏马肥壮矫健,或昂首或低头,各具特色。
我们考古学家眼中的马球运动可是存在于文物中,在铜镜、墓葬壁画和唐三彩中,我们都可以见到马球运动的图案。
这幅壁画出自章怀太子(李贤,唐高宗李治的儿子)墓葬,画中的骏马疾速奔驰,马球手争先恐后,展现了皇家马球运动的壮观场面。可能你会感到奇怪,为什么马尾巴都被扎起来了呢?原来,唐代人害怕在前面奔跑的马的尾巴扫到后面的马,以致后面的马受到惊吓不受控制,为确保安全才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看,这位女俑身穿翻领胡服,左手抓握缰绳,右手貌似紧握球杆正准备击球。这种以马球运动为主题的设计还在其他类型的文物上见过,它们都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马球运动在唐代的盛行。我们常说的“透物见人”,不就是透过这些文物,来窥探唐代人的体育生活吗?
马球运动在现在的欧洲一些国家及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约旦等地仍十分流行,还曾经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我国现仅有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吉克族还保留有马球运动,然而现在大部分会打马球的塔吉克族人都已超过60岁,而许多年轻人甚至都不会骑马!2008年,塔吉克族马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对此也采取了积极措施。
现在的马球比赛多在大型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进行,如肖贡巴哈尔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除此之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每年会举办至少一次大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希望将马球运动传承下去。为了便于马球运动的开展,那里还修建了正规的马球场。
马球运动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一样,因为只是一项娱乐运动,并不能带来实际收益,且面临现代文化的冲击、年轻人无意参与的窘境,马球运动的传承困难重重。希望马球这条连接古今的纽带能发光发热,重现往昔的风采。
为马球运动担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
运动规则
马球运动,顾名思义就是在规定的场地上,马球手骑在马上用球杆击球,将球打进球门后计算得分的运动,它在我国古代十分流行,史称“毛丸”“击鞠”或“波罗球”。
马球和成年男性的拳头差不多大小。马球运动的场地宽阔、平整,表面还会涂上油,防止马儿奔跑起来尘土飞扬。比赛会设置两个球门,分两队进行比赛,射门者得分。
这样的规则和现代的许多球类运动很相似呀!咦?不对,马球运动没有守门员的!
学富五车的历史学家
关于马球运动的起源,争议可大了。根据曹植的《名都篇》中的诗句“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可以确定最晚在东汉,我国就已经出现马球运动啦。也有的说法说马球运动是在好几个地区产生的,并不是只有唯一的起源地。
全民运动
在我国的唐宋元时期,马球运动最为兴盛。
在唐代,马球运动可算是全民运动哩,就像现在的乒乓球运动一样。皇亲国戚都热衷于打马球,我们熟悉的唐玄宗就是其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呢,就连后宫里的嫔妃、宫女也喜欢组织马球比赛,还因为驴的体形更小、行动较慢,相对马而言危险系数较小而演变出了“驴球”。
因为上层社会对马球运动的喜爱,打马球的风潮很快流行到民间。许多古诗都描写了当时百姓玩球、看球的场景,例如“闲闷结伴游球场”,说的就是百姓相约一起去看马球比赛的盛况,就像我们今天结伴去看足球比赛一样。百姓们没有钱修建球场,就当街击球玩耍,就像现在的青少年玩街头篮球和足球一样。
大家快看呀.这一面八瓣菱花打马球铜镜现收藏于扬州博物馆,背面装饰有4个马球手。他们的姿态各不相同,却个个栩栩如生。所骑的4匹骏马肥壮矫健,或昂首或低头,各具特色。
我们考古学家眼中的马球运动可是存在于文物中,在铜镜、墓葬壁画和唐三彩中,我们都可以见到马球运动的图案。
这幅壁画出自章怀太子(李贤,唐高宗李治的儿子)墓葬,画中的骏马疾速奔驰,马球手争先恐后,展现了皇家马球运动的壮观场面。可能你会感到奇怪,为什么马尾巴都被扎起来了呢?原来,唐代人害怕在前面奔跑的马的尾巴扫到后面的马,以致后面的马受到惊吓不受控制,为确保安全才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看,这位女俑身穿翻领胡服,左手抓握缰绳,右手貌似紧握球杆正准备击球。这种以马球运动为主题的设计还在其他类型的文物上见过,它们都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马球运动在唐代的盛行。我们常说的“透物见人”,不就是透过这些文物,来窥探唐代人的体育生活吗?
马球运动在现在的欧洲一些国家及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约旦等地仍十分流行,还曾经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我国现仅有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吉克族还保留有马球运动,然而现在大部分会打马球的塔吉克族人都已超过60岁,而许多年轻人甚至都不会骑马!2008年,塔吉克族马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对此也采取了积极措施。
现在的马球比赛多在大型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进行,如肖贡巴哈尔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除此之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每年会举办至少一次大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希望将马球运动传承下去。为了便于马球运动的开展,那里还修建了正规的马球场。
马球运动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一样,因为只是一项娱乐运动,并不能带来实际收益,且面临现代文化的冲击、年轻人无意参与的窘境,马球运动的传承困难重重。希望马球这条连接古今的纽带能发光发热,重现往昔的风采。
为马球运动担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