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生的物理探究实验能力的做法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p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不可能让学生学会所有的知识,教师也不可能预见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由此可见,单纯的知识学习是不能满足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必须学会学习”,才有可能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所以科学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其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基础物理教育的目的定位是:物理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物理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感受到自己的失败与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学生对探究实验活动认识不到位,为了直接获取知识,他们没有探究热情,不去积极思考问题,不愿动手去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有一些学生把实验当游戏玩,不会从实验现象中找出规律,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我们在进行不同的探究实验教学活动时,对不同的学生的能力训练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探究实验教学活动并没有组织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选择几步进行,这样才能更广泛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激发不同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探究实验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实验能力.
  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为例,谈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理探究实验能力的做法.
  1 主动参与是提高学生物理探究实验能力的关键
  在进行探究实验前要设置一定的情景,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对探究实验教学的成败起到重要作用.例如,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将两个电阻不一样的小灯泡串入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明显不一样,造成假象.让对探究实验不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猜想,(这部分学生往往是一些基础好的学生,他们有的只记实验结论,对知识的获取过程没有兴趣)并说出猜想的理由,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求知欲强的学生引导他们思考: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运输电能时,它们的成员会增减吗?同时采用具体化类比: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是运送电能的车队,它们在运输过程中车辆会增减吗?由此展开讨论……这一部分学生要证明自己的猜想的正确,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探索欲望.不管猜想的结果是什么,我们都不作出评价,始终坚持了:重学生的参与过程,轻猜想结果的原则,为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打下基础,也为学生的不同猜想的验证提供平台.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护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而气馁,合作不利而失去信心,在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探究方案时,抓住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使他们自始至终有找到问题答案的激情.
  2 积极思维是提高学生物理探究实验能力的保证
  初中生由于生理及心理特点,他们往往被一些有趣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探究的目的.不善于动脑思维,这是提高学生物理探究实验能力的最大阻力.要让学生思维活跃,关键是“引导”,可以让学生猜想:或许他们会认为电荷越走越慢,电流越来越小;或许会认为电荷经过用电器会消耗一部分,所以从另一端流出时会减小……这样的“引导”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争论从而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探究的欲望.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过程中,课本中给出了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图,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学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为了让所有学生体验探究实验的成功与失败的感受,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只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时注意的一些环节,其他操作由学生之间协作完成.因此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发表见解,哪怕是错了,也是正常现象.例如,在串联电路中有一组学生测出A、B、C三点的电流A、C两点的电流相等,B点的电流小一些,他们马上又进行测量,结果三点的电流相等,分析原因时,发现拿干电池的学生使两节电池没有充分接触,这一发现使他们很兴奋,使周围的实验小组想起用新旧不同的干电池做电源进行实验……得出,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电源电压稳定,否则测出的实验数据没有可比性.因此,在测并联电路的电流时,学生首先检查电路的连接是否牢固,然后再进行实验数据的测量……由此可见作为老师一定要让学生体验:错误、挫折和成功是形影相随、永不分离的!只要他们肯动手,动脑,就会走向成功.
  3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是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最终目的
  在物理探究实验中“凑数”是不少学生的不良习惯.由于种种原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存在着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老师要鼓励实事求是的学生,对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是读数时引起的,还是电流表自身引起的,是电流不稳定引起的……从各组实验数据中得出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结论.告诉学生只有从小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品质,将来“重大发现和发明”才不会从你身边溜走.对于在实验活动中没有完成实验活动的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让这一部分学生完成实验活动,使学生增强获取知识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 交流合作,是提高学生物理探究实验能力的重要条件
  在探究实验结束后,教师为学生交流提供机会,注意培养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听取他人的谈论后,学生们的体验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各自产生的感受不尽相同,呈现出缤纷的色彩.例如,有的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感慨的说:“我终于知道并联与串联的区别了,就是看电流有没有分开……”;还有的学生:“我知道一根导线的两端电流可以从任意一端分开或汇合……”听到学生的感慨,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看到了,每个学生在交流中听取、评价他人的体验,把自己已有的经验与之进行衔接、贯通从而产生新的体验.主动交流的学生由于自己的体验得到了别的同学的认可而获得快乐,使该学生自己的进一步体验成为可能;体验行为不够深入的同学从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之体验的不足得以弥补,增强了他们进一步体验的激情.在这个探究活动环节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能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科学态度,为提高学生物理探究实验能力打下基础.
  由于学生的基础层次不齐,在探究实验活动中,按照教学计划,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想真正兼顾每一位学生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因此,要提高每一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就需要为探究能力弱的学生提供多次实验时间和场所,需要在课后对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进行强化,才能使这部分学生的物理探究实验能力逐步提高,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其他文献
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历来是高考中的重点和热点,其中求解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更是常见的问题,其可以有机地与力学、恒定电流部分结合,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论证、理解的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同一个物理问题可以从受力、运动、动量和能量等不同角度去审视和思考,得到一些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和途径,这就是高中物理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熟练掌握和运用不同的物理原理,加强学生物理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和发散性,拓展学生物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不同时期,随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