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界,孟兆祯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现年82岁的孟兆祯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惟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造诣颇深,以传统园林精髓为基础,确立了我国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新的理论框架和教学体系,并创立了该学科在全国惟一的博士点。多年来,他为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培养了大批的生力军,他指导的学生连续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在风景园林界传为美谈。孟兆祯教学的成功,得益于丰富的规划设计实践。他用丹心和妙笔,在国内外数十个城市和风景区留下充满诗情画意的佳景。近几年,他更是不辞辛劳,奔波在全国各地,为风景园林建设出谋划策。
2013年岁末,记者对孟兆祯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坐在记者面前的孟兆祯面色红润、神采奕奕,虽年过八十,但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讲起来话来滔滔不绝。
京剧和园林 孟兆祯的最爱
1951年,新中国建立初期,教育部首次建立了造园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前身)。1952年,孟兆祯在偶然的机会下,进入造园专业学习。从此,孟兆祯与风景园林结下了不解的情缘,见证了风景园林60年从一个普通专业,发展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的成长历程。
孟兆祯的家人都喜欢看京剧、唱京剧,他从3岁起就会唱几句京剧了。从重庆考到北京来读大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北京京剧名家多、剧场多、演出多,到北京好看戏。孟兆祯原本是想考戏曲大学的,但当年戏曲大学不招生;而北京当时在重庆招考的大学一个是航空发动机专业,一个就是造园专业,孟兆祯不喜欢发动机,于是便报考了园林。可谓歪打正着。
中国的园林专业是汪菊渊先生和吴良镛先生一手建立起来的。他们认为将来社会主义城市需要园林,而当时却没有有关园林的教学。所以他们就向教育部建议,成立造园专业。当时的园林专业,是清华大学和农业大学合办的,所以第一班学生的毕业证书都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两个学校共同颁发的。两所高校过硬的师资,使孟兆祯接受了较为系统、缜密的学习。这也使他终生受用。
因为喜欢看戏,本科时代的孟兆祯省吃俭用,用近半个月的生活费去看马连良的戏,曲终返校太晚,无处可宿,就与同学游荡在寒风刺骨的街头。后来一位民警看到两个年轻大学生冻得可怜,将他们领进岗亭,还脱下棉大衣盖在他们身上,才算度过了奢侈看戏后的苦难一夜。孟兆祯不仅喜欢看戏,还喜欢拉京胡,中学时代他每天要自拉自唱6个小时,大学时也要4个小时,工作后也经常自娱自乐。通过学唱京剧、绘画,孟兆祯渐渐懂得了京剧、绘画、摄影、诗词、歌舞、音乐、美食等文化艺术与风景园林艺术有着很多的内在联系。京剧和园林,一个动态,一个静态,一个拥有华丽的衣衫和绕梁三日的唱腔,而另一个则有宁静致远的气度和九曲通幽的意境。
孟兆祯说,京剧唱腔,是流淌的音乐;园林建筑,便是凝固的音乐。对于京剧艺术的喜爱,对风景园林事业的执着,成就了孟兆祯温文尔雅的艺术人生。
1956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孟兆祯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从教56年来,孟兆祯曾担任画法几何、园林史、园林工程、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园冶》例释等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其中后4门均为开课主讲教师。他主编的园林工程教材被全国广泛采用,并确立了园林艺术课程和园林设计课程以中国传统园林为特色的新框架和内容。
在任风景园林系主任和学科学术带头人期间,孟兆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性地建立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新教学体系,并在1993年建立了学科在全国惟一的博士点。
在参加国际大学生专业设计竞赛中,他亲自指导学生在竞赛总题目下具体命题、相地、认意、布局、理微和作图。自1991年起,连续3届夺得联合国教科文和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共同主持的世界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大奖的桂冠。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的国际教育资料上将本学科列人中国第一排名。
关于生态文明的思索
早已过耄耋之年的孟兆祯院士,多年来,一直关心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尤其近两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连连被雾霾袭扰,让他更是担心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谈起我国的生态现状,孟兆祯不无担心地说,“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空前发展。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水平有质的提高,我们的生产条件有质的飞跃,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不要骄傲,不用自豪,因为,这几十年来,我们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前所未有。我们的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都高居世界前列,我们消耗的各类非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等也高居世界前列。然而为了这些得到,我们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大的。如今我们的环境恶化程度已经触目惊心。沙尘暴、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台风、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泥石流、地震、地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民群众出门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河流污染严重,鱼类在品种和数量上急剧减少;淡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河流枯水期延长,部分湖泊面积锐减;土壤污染严重,全国有毒土壤面积不断增加,东北黑土地的厚度迅速变薄,土地沙化情况严重。”
说着说着,孟兆祯有些气愤。声音也不禁大了许多:“这一切都是我们在主观上对地球进行改造的结果,是我们的建设、贪婪、过度消费引起的灾难。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形势是恶劣的,任务是艰巨的。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唯利是图,根本不考虑社会责任;一些地方目光短浅,包庇、纵容企业违法乱纪;一些单位、部门徇私枉法,以罚代管,有法不依、违法不究。”
孟兆祯顿了顿,思考了片刻,眼睛里透着无限的担忧。然后又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若干类物种中的一种,和其他动物惟一的区别就在‘高级’二个字上。不论我们怎么夸大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论我们怎么赞扬自己的智慧,我们仍然还逃不出地球,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服从地球自身的规律。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威胁到子孙后代的未来,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地球对我们发出了严重警告,我们用沉重的代价明白了一件事:地球并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并不会被动的任由我们掠夺,它会将我们对它的破坏变成对我们的灾难。”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四个建设”同等的地位,首次明确提出“五个建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尤其《决定》在第十四部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特别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让这位老人看到了希望。这在孟兆祯的眼中无疑是场及时雨,他有些激动地说:“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升华,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次,这是国家之幸,也是民族之幸。”他又进一步解释说,“幸运的是,我们明白得还不算太迟。党和国家及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然后,提出科学发展观,现在,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地球规律的必然要求,这是功在千秋的决定。”
在会议精神的落实上,孟兆祯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求我们的建设尽可能少一点破坏,要求我们的决策尽可能科学、客观,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应该将保护环境放在首要的位置,应该将保障生命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要求我们的建设尽可能符合自然规律,要求我们的破坏控制在地球能够容忍的范围内。我们希望,《决定》的精神很快变成若干法律制度、变成若干措施落到实处,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让居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进入2013年12月中旬,孟兆祯的还山清水秀之愿又进一步得到实现。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孟兆祯说,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次新的诠释,提出了更具体的新要求。他说,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
这次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通俗而深情的话,触动着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的软肋。
这句话也让孟兆祯很是感动,“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也不是要消灭农村。如果农村文明消失了,那么城镇化将是单调的。过去我们是错误地把乡去掉。这次中央明确地提出了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让居民看见青山绿水,就是要打造山水城市。山水城市的规划首先要治山治水。”孟兆祯老人憧憬着,“1990年,钱学森提出了‘山水城市’概念。这个‘山水’不是真正的山与水,而是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的一个城市,是讲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强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将我国的自然山水画移植进城市建设,把中国园林构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当中。这一思想最初来源于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和谐相处,师法自然,道法自然,最根本的是要迈向生态文明,使地球村能够生存下去,繁荣下去。”孟老认为,钱学森山水城市的发展模式,对当今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孟兆祯本人是2012中国杭州·世界屋顶绿化大会的出席专家。他说,研究证实,屋顶绿化能够减少建筑耗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吸附降解PM2.5、治理雾霾、净化空气,在城市生态、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诸多积极意义,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将屋顶绿化作为治理城市病的一剂良方。它可以在不占用土地的前提下,保持水分,减少因城市化带来的雨水径流污染,减少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耗能,延长屋顶寿命,并给拥挤的城市提供更多的户外空间。
孟兆祯说:“和其他国家相比,现在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还比较偏低,中央提出不要急于求成,我觉得是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我们的园林人共同努力去完成。”
孟兆祯已为中国的风景园林教学、设计与理论事业奋斗、贡献了半个多世纪,孟老自己知道,只要生命在、事业就在,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一直工作下去、贡献下去,这就是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园林科学家、教育家的豪气与胸怀。
2013年岁末,记者对孟兆祯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坐在记者面前的孟兆祯面色红润、神采奕奕,虽年过八十,但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讲起来话来滔滔不绝。
京剧和园林 孟兆祯的最爱
1951年,新中国建立初期,教育部首次建立了造园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前身)。1952年,孟兆祯在偶然的机会下,进入造园专业学习。从此,孟兆祯与风景园林结下了不解的情缘,见证了风景园林60年从一个普通专业,发展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的成长历程。
孟兆祯的家人都喜欢看京剧、唱京剧,他从3岁起就会唱几句京剧了。从重庆考到北京来读大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北京京剧名家多、剧场多、演出多,到北京好看戏。孟兆祯原本是想考戏曲大学的,但当年戏曲大学不招生;而北京当时在重庆招考的大学一个是航空发动机专业,一个就是造园专业,孟兆祯不喜欢发动机,于是便报考了园林。可谓歪打正着。
中国的园林专业是汪菊渊先生和吴良镛先生一手建立起来的。他们认为将来社会主义城市需要园林,而当时却没有有关园林的教学。所以他们就向教育部建议,成立造园专业。当时的园林专业,是清华大学和农业大学合办的,所以第一班学生的毕业证书都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两个学校共同颁发的。两所高校过硬的师资,使孟兆祯接受了较为系统、缜密的学习。这也使他终生受用。
因为喜欢看戏,本科时代的孟兆祯省吃俭用,用近半个月的生活费去看马连良的戏,曲终返校太晚,无处可宿,就与同学游荡在寒风刺骨的街头。后来一位民警看到两个年轻大学生冻得可怜,将他们领进岗亭,还脱下棉大衣盖在他们身上,才算度过了奢侈看戏后的苦难一夜。孟兆祯不仅喜欢看戏,还喜欢拉京胡,中学时代他每天要自拉自唱6个小时,大学时也要4个小时,工作后也经常自娱自乐。通过学唱京剧、绘画,孟兆祯渐渐懂得了京剧、绘画、摄影、诗词、歌舞、音乐、美食等文化艺术与风景园林艺术有着很多的内在联系。京剧和园林,一个动态,一个静态,一个拥有华丽的衣衫和绕梁三日的唱腔,而另一个则有宁静致远的气度和九曲通幽的意境。
孟兆祯说,京剧唱腔,是流淌的音乐;园林建筑,便是凝固的音乐。对于京剧艺术的喜爱,对风景园林事业的执着,成就了孟兆祯温文尔雅的艺术人生。
1956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孟兆祯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从教56年来,孟兆祯曾担任画法几何、园林史、园林工程、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园冶》例释等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其中后4门均为开课主讲教师。他主编的园林工程教材被全国广泛采用,并确立了园林艺术课程和园林设计课程以中国传统园林为特色的新框架和内容。
在任风景园林系主任和学科学术带头人期间,孟兆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性地建立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新教学体系,并在1993年建立了学科在全国惟一的博士点。
在参加国际大学生专业设计竞赛中,他亲自指导学生在竞赛总题目下具体命题、相地、认意、布局、理微和作图。自1991年起,连续3届夺得联合国教科文和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共同主持的世界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大奖的桂冠。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的国际教育资料上将本学科列人中国第一排名。
关于生态文明的思索
早已过耄耋之年的孟兆祯院士,多年来,一直关心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尤其近两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连连被雾霾袭扰,让他更是担心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谈起我国的生态现状,孟兆祯不无担心地说,“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空前发展。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水平有质的提高,我们的生产条件有质的飞跃,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不要骄傲,不用自豪,因为,这几十年来,我们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前所未有。我们的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都高居世界前列,我们消耗的各类非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等也高居世界前列。然而为了这些得到,我们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大的。如今我们的环境恶化程度已经触目惊心。沙尘暴、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台风、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泥石流、地震、地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民群众出门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河流污染严重,鱼类在品种和数量上急剧减少;淡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河流枯水期延长,部分湖泊面积锐减;土壤污染严重,全国有毒土壤面积不断增加,东北黑土地的厚度迅速变薄,土地沙化情况严重。”
说着说着,孟兆祯有些气愤。声音也不禁大了许多:“这一切都是我们在主观上对地球进行改造的结果,是我们的建设、贪婪、过度消费引起的灾难。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形势是恶劣的,任务是艰巨的。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唯利是图,根本不考虑社会责任;一些地方目光短浅,包庇、纵容企业违法乱纪;一些单位、部门徇私枉法,以罚代管,有法不依、违法不究。”
孟兆祯顿了顿,思考了片刻,眼睛里透着无限的担忧。然后又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若干类物种中的一种,和其他动物惟一的区别就在‘高级’二个字上。不论我们怎么夸大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论我们怎么赞扬自己的智慧,我们仍然还逃不出地球,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服从地球自身的规律。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威胁到子孙后代的未来,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地球对我们发出了严重警告,我们用沉重的代价明白了一件事:地球并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并不会被动的任由我们掠夺,它会将我们对它的破坏变成对我们的灾难。”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四个建设”同等的地位,首次明确提出“五个建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尤其《决定》在第十四部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特别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让这位老人看到了希望。这在孟兆祯的眼中无疑是场及时雨,他有些激动地说:“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升华,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次,这是国家之幸,也是民族之幸。”他又进一步解释说,“幸运的是,我们明白得还不算太迟。党和国家及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然后,提出科学发展观,现在,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地球规律的必然要求,这是功在千秋的决定。”
在会议精神的落实上,孟兆祯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求我们的建设尽可能少一点破坏,要求我们的决策尽可能科学、客观,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应该将保护环境放在首要的位置,应该将保障生命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要求我们的建设尽可能符合自然规律,要求我们的破坏控制在地球能够容忍的范围内。我们希望,《决定》的精神很快变成若干法律制度、变成若干措施落到实处,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让居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进入2013年12月中旬,孟兆祯的还山清水秀之愿又进一步得到实现。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孟兆祯说,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次新的诠释,提出了更具体的新要求。他说,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
这次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通俗而深情的话,触动着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的软肋。
这句话也让孟兆祯很是感动,“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也不是要消灭农村。如果农村文明消失了,那么城镇化将是单调的。过去我们是错误地把乡去掉。这次中央明确地提出了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让居民看见青山绿水,就是要打造山水城市。山水城市的规划首先要治山治水。”孟兆祯老人憧憬着,“1990年,钱学森提出了‘山水城市’概念。这个‘山水’不是真正的山与水,而是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的一个城市,是讲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强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将我国的自然山水画移植进城市建设,把中国园林构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当中。这一思想最初来源于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和谐相处,师法自然,道法自然,最根本的是要迈向生态文明,使地球村能够生存下去,繁荣下去。”孟老认为,钱学森山水城市的发展模式,对当今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孟兆祯本人是2012中国杭州·世界屋顶绿化大会的出席专家。他说,研究证实,屋顶绿化能够减少建筑耗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吸附降解PM2.5、治理雾霾、净化空气,在城市生态、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诸多积极意义,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将屋顶绿化作为治理城市病的一剂良方。它可以在不占用土地的前提下,保持水分,减少因城市化带来的雨水径流污染,减少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耗能,延长屋顶寿命,并给拥挤的城市提供更多的户外空间。
孟兆祯说:“和其他国家相比,现在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还比较偏低,中央提出不要急于求成,我觉得是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我们的园林人共同努力去完成。”
孟兆祯已为中国的风景园林教学、设计与理论事业奋斗、贡献了半个多世纪,孟老自己知道,只要生命在、事业就在,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一直工作下去、贡献下去,这就是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园林科学家、教育家的豪气与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