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了解气温变化特点,以及及時预防气温变化尤为重要。
关键词 气候变化;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未来趋势;措施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6-0134-01
南城县位于盱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1971-2001年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41.5℃(53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10.9℃(91年12月29日)。本文采用南城县气温30年历年资料,从平均温度、极值、日较差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对南城气温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1 平均气温
1.1 年平均气温变化
近几年,年平均气温明显呈上升趋势(见图1),每10年上升0.29℃。1981-2010年30年平均气温为18.1℃(见图1),较1971-2001年30年平均上升0.4℃。因近年来城市化建设,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耕地变少,土地硬化,森林面积减少,工业大量增加和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促使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65万年来最高。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 cm和25 cm。
1.2 历年各月平均气温
各月平均气温均值线都在上升,上升的明显月份出现在冬季、春季、秋季。
冬季不冷,出现暖冬的情况,暖冬就意味病害虫、卵不易被冻死,促使土传病原菌的活动提前了,从而会导致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区域扩大,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程度加重,增加农业和除草剂的施用量,这些都会使粮食生产受到破坏。
春季提前,根据科学家的数据分析,湿润和温暖的气候条件意味着比正常情况下更适合细菌和病毒生存,而这些病菌传播到人身上的危险性也更大高温时间持续加长。
夏季太热,我县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柑橘等,高温热浪,对早稻易高温逼熟,水稻在开花期主要是花药开裂后遇到高温,花粉迅速丧失其生活力,并且高温影响花粉管伸长。温度高于35℃时,花粉管尖端大量破裂而失去受精能力,形成大量秕粒。在灌浆期,高温使籽粒内磷酸化酶的活性减弱,灌浆速度降低,影响到干物质的积累。另外,高温还增加了植株的呼吸强度,使叶温升高,植株体水分代谢失调,最终导致“高温逼熟”现象。高温逼熟灾害造成部分地区秕谷率上升、千粒重下降,影响早稻产量下降。人们也不易长期野外做业,而夏季正式我县一季稻收割,晚稻插秧时间。而高温会使晚稻秧苗“高温煮芽”情况出现。7~10月是柑桔果实膨大期,又是南城县少雨高温季节,特别是7~8月气温最高,蒸发量最大。长期的高温干旱可导致柑桔叶片卷曲和脱落,使果实膨大停滞,果皮厚,果汁少,品质差,并且影响秋梢抽生;久旱之后突然降雨可产生裂果和落果,对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利影响;夏季的强日照可使柑桔得日灼病,且出现果皮干裂等。
2 气温日极值
1952年以来,极端最低平均温度也出现了上升,最高温度多出现在1995年以后,极端气温异常度较为明显。出现极端气温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大于35℃的高温天数增多,易出现高温干旱,对二晚拔节、孕穗不利,需增加田间蓄水的工作。
3 日较差
天气和气候变化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要素,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1981年以来气温日较差≥20.0℃日数在明显增加。剧烈的温度变化影响日常生活,如温度变化太大,人体适应不过来,易生病。防御气温起伏的剧烈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越冬作物区要做好农田管理工作,避免突然的低温冻害。
4 结论
我县气温呈稳定上升趋势,每10年以0.29℃在上升,冬季、春季、秋季温度上升快,特别是1、2月份,暖冬较为常出现,夏季高温少雨天气多,极端气温异常度增加,易出现极端气候事件,对我县水稻等农作物均可造成灾害。
参考文献
[1]杨松林.抚州“柑桔工程”的气候条件分析.
[2]管建丰.广丰夏季高温低湿对早稻生产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何灵芬(1984-),女,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综合气象服务工作。
关键词 气候变化;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未来趋势;措施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6-0134-01
南城县位于盱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1971-2001年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41.5℃(53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10.9℃(91年12月29日)。本文采用南城县气温30年历年资料,从平均温度、极值、日较差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对南城气温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1 平均气温
1.1 年平均气温变化
近几年,年平均气温明显呈上升趋势(见图1),每10年上升0.29℃。1981-2010年30年平均气温为18.1℃(见图1),较1971-2001年30年平均上升0.4℃。因近年来城市化建设,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耕地变少,土地硬化,森林面积减少,工业大量增加和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促使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65万年来最高。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 cm和25 cm。
1.2 历年各月平均气温
各月平均气温均值线都在上升,上升的明显月份出现在冬季、春季、秋季。
冬季不冷,出现暖冬的情况,暖冬就意味病害虫、卵不易被冻死,促使土传病原菌的活动提前了,从而会导致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区域扩大,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程度加重,增加农业和除草剂的施用量,这些都会使粮食生产受到破坏。
春季提前,根据科学家的数据分析,湿润和温暖的气候条件意味着比正常情况下更适合细菌和病毒生存,而这些病菌传播到人身上的危险性也更大高温时间持续加长。
夏季太热,我县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柑橘等,高温热浪,对早稻易高温逼熟,水稻在开花期主要是花药开裂后遇到高温,花粉迅速丧失其生活力,并且高温影响花粉管伸长。温度高于35℃时,花粉管尖端大量破裂而失去受精能力,形成大量秕粒。在灌浆期,高温使籽粒内磷酸化酶的活性减弱,灌浆速度降低,影响到干物质的积累。另外,高温还增加了植株的呼吸强度,使叶温升高,植株体水分代谢失调,最终导致“高温逼熟”现象。高温逼熟灾害造成部分地区秕谷率上升、千粒重下降,影响早稻产量下降。人们也不易长期野外做业,而夏季正式我县一季稻收割,晚稻插秧时间。而高温会使晚稻秧苗“高温煮芽”情况出现。7~10月是柑桔果实膨大期,又是南城县少雨高温季节,特别是7~8月气温最高,蒸发量最大。长期的高温干旱可导致柑桔叶片卷曲和脱落,使果实膨大停滞,果皮厚,果汁少,品质差,并且影响秋梢抽生;久旱之后突然降雨可产生裂果和落果,对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利影响;夏季的强日照可使柑桔得日灼病,且出现果皮干裂等。
2 气温日极值
1952年以来,极端最低平均温度也出现了上升,最高温度多出现在1995年以后,极端气温异常度较为明显。出现极端气温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大于35℃的高温天数增多,易出现高温干旱,对二晚拔节、孕穗不利,需增加田间蓄水的工作。
3 日较差
天气和气候变化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要素,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1981年以来气温日较差≥20.0℃日数在明显增加。剧烈的温度变化影响日常生活,如温度变化太大,人体适应不过来,易生病。防御气温起伏的剧烈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越冬作物区要做好农田管理工作,避免突然的低温冻害。
4 结论
我县气温呈稳定上升趋势,每10年以0.29℃在上升,冬季、春季、秋季温度上升快,特别是1、2月份,暖冬较为常出现,夏季高温少雨天气多,极端气温异常度增加,易出现极端气候事件,对我县水稻等农作物均可造成灾害。
参考文献
[1]杨松林.抚州“柑桔工程”的气候条件分析.
[2]管建丰.广丰夏季高温低湿对早稻生产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何灵芬(1984-),女,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综合气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