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等院校实施博雅教育的模式探析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为应对我国高校沿袭专业细分高等教育模式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间的不相适应,各类院校渐次开始推行博雅教育以培养能够具有更强普适性与融通性的人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远景学院在实施博雅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他们主要采用以小型寄宿制文理学院为载体,实施以“七化”“三制”為模式的博雅教育。其“七化”为:小型化、小班化、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精英化、国际化,其“三制”为:选拔制、书院寄宿制、导师制。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实施;博雅教育;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8-0104-03
  博雅教育译自Liberal Arts Education,又译通识教育、素质教育或自由教育。该提法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源初是一种适合“自由民”(即公民,以区别于奴隶和外邦人)所实行的教育,旨在培养有美德、知识渊博、能言善辩的好公民,主修语法、修辞与逻辑。古罗马时期,音乐、算术、几何与天文也被列入了博雅教育的主修课程,与前三门课程合称七艺,被公认为智慧的柱石。[1]2
  一、博雅教育在国外
  文艺复兴时期,博雅教育传入英国,与当地绅士文化相融汇,逐步演绎为培养上流社会人士的精英教育。17世纪初,博雅教育随“五月花号”登陆美国。1636年诞生的哈佛学院是美国的第一所高校,亦即美国第一所文理学院,是借鉴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所建立的高校。其后自哈佛学院诞生至19世纪中叶近200年的时间里,以博雅教育为使命,不事功利的800多所文理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2]55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以1876年建立的约翰·霍斯金大学为代表的德国模式大学盛行,博雅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快,过度的专业化价值取向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担忧,他们反过来向博雅—文理教育求救。《1828耶鲁报告》、1873年纽曼《大学的理念》、191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以及1945年《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应运而生。美国一批博雅学院以及哈佛、耶鲁等一批顶级的研究型大学的本科都着力推行通识教育。如今以推行博雅教育为主的287所寄宿制文理学院被誉为“美国大学的活化石”,位列前三甲的威廉姆斯学院,阿姆斯赫特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被誉为“小三杰”,与“大三杰”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相抗衡.而文理学院的小常青藤联盟可以与研究性大学的常青藤联盟相媲美,被称作是世界上最好的本科院校。[3]
  二、博雅教育在国内
  在我国,先秦儒家强调“六艺”①,旨在培养既有德行,又有社会责任感,还有高雅的文化气质的君子。我国唐代以来的书院更是实施博雅教育的典型机构。然而,20世纪中后期以来,博雅教育因苏联模式下的专业细分而备受冷落。
  随着社会转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思考我国现有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复旦大学前校长王生洪曾如此概括当前的问题:“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创新动力不足,学生缺乏勇于探索的精神,缺乏创新的追求;素质结构失调,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适应,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学习的能力、健全的心智去适应未来的发展。”[4]华中科技大学雷洪德教授指出,中国一些本科高校,看上去很大,进去看却很小。学生一进校,就进入某学院,某专业,某班级;转学院、转专业、转班级难,跨学院,跨专业,跨班级也难。即使进的是巨型大学,接受的不过是小教育。[5]
  近10年来,我国重点高校相继提出和尝试推行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模式,以克服当前人才培养的弊端。随着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2009年中山大学成立博雅学院,博雅教育再一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精英人才孵化的重要途径。2019年,应用型大学在杭州召开通识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发出倡议: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新工业革命提速,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以专业教育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人才培养要求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通识教育打破应用型大学过于森严的学科专业壁垒,克服过分强调的技术性、实用性教育弊端,推进通识教育恰逢其时,意义深远。[3]
  三、应用型高等院校实施博雅教育的模式探析
  博雅教育在国内应用型高校的实施现状,其基本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以开设通识课程为基本模式面向全校学生实施的通识教育,亦译为General Education;二是以成立小型寄宿制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为载体实施博雅教育。本文着重对后者加以探析。
  (一)以开设通识课程为基本模式的博雅教育
  以开设通识课为基本模式面向全校学生实施博雅教育一般是在原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一定学分的通识课程,设立专门的通识课教学部来统筹课程建设与实施;课程模块设置匹配通识核心素养,每一模块详设通识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修读完成相应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近几年来,随着通识教育在国内各级各类高校渐次展开,面向全体学生通识教育也逐渐由单一的课程教学走向模式创新,从传统的课堂讲授走向与第二、第三课堂的平台融合。
  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通识教育围绕通识核心素养打造出人文精神与生命关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交流表达与理性评价、社会变迁与文明对话、道德承担与价值塑造六大模块,提供丰富的课程供学生修读。与此同时,通识教育致力于模式与平台的创新,先后搭建“通识嘉年华”“师说·经典共读”“晋商学堂”等平台,常态化举办各类实践活动。同时还将特色通识课与晋商文化资源优势相结合,开拓建立“三多堂”“乔家大院”等通识教育校外实训基地,扎根博大精深的晋商文化,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此模式自2014年起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全面推开,业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以成立小型寄宿制文理学院为载体实施的以七化三制为模式的博雅教育
  以成立小型寄宿制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为载体实施博雅教育则是在学院内部成立院中院,学生经选拔进入其中接受四年全程、精细化培养。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自2012年5月起,该校集聚全校优势教学资源,着力打造远景学院为其荣誉学生培养基地,经过8年的发展,其“七化三制”的博雅育人模式已逐渐走向成熟。
  七化即小型化,小班化、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精英化、国际化。
  1.小型化:小规模是文理学院特有的亲密学术氛围的保证。远景学院每年面向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录取新生选拔120-150名荣誉学生加入其中学习,四届在校生规模不超过600人,师生比不超过1:20。
  2.小班化:与传统的大学课堂相比,文理学院的课堂规模更小,师生的接触和交流更多,得到的关注与训练的机会也更多。远景学院主打小班授课,课程班平均规模为25人,为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个性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取向是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过于僵硬的教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一人一套”个性化培养方案。[6]远景学院打破均质化的育人传统,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去选读课程,通识课程班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没有两个同学修读的课程包完全一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个性化培养。
  4.多样化:远景所提倡的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而是互动,质疑,相互学习,以使学习经历民主化。[7]日常教学以讨论式、启发式等多模式并重,考核则以形成性为主,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各课程根据自身特点确定考核标准和方式,是对一刀切考核方式的一场彻底变革。
  5.多元化:博雅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单一的知识或职业技能,而在于提供内容广泛的课程,使其最终“能胜任任何职位,并容易掌握任何一门学科”[8]。学院从课程、师资等方面入手,致力营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氛围。同一课程、同一课堂可实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多元观点的交汇;着力培养跨学科意识。
  6.精英化:“远景学院要培养怎样的人才?”他们不是技工,这是高职和技校的任务;他们也不是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这是研究型大学的任务;他们应具有专业知识背景,能为专业人员提供管理服务。围绕该目标,远景学院持续提供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领导艺术等课程供学生修读,旨在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与素养,为最终走向管理岗位铺设基石。
  7.国际化:全球化时代,培养国际视野、多元化并存和世界公民意识是教育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在纽约市立大学威廉·麦考利荣誉学院,学生必须完成一个荣誉实习或是国外交流学习,学习新的语言,接触新的文化。[9]中国高等教育的荣誉教育同样需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这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加大教育开放提出的重要任务。
  远景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一方面大力引进有国外留学背景的专任教师与外籍教师,一方面设立远景学院荣誉生国际交流互访专项基金,每年遴选并资助师生分赴欧美等地多所合作院校进行短期交流访学,学生在国际化的平台上不懈努力,积极进取,完成了对自身教育的调度。
  三制为选拔制、书院寄宿制、导师制。
  1.选拔制:一所出色的文理学院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在那里生活和学习的学生创造的,因此,入选的学生既要能为这里创造出非同寻常的机遇,同时又要从这种非凡的机遇中获益。远景学院荣誉学生选拔着重考量学生与学院精神内涵的匹配程度。珍视申请者多种且互异的才华,在申请者中寻找具有领导气质,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合作能力、自律且有较强学习力,能充分运用学院提供的一切资源,在非凡的体验中成就自我并成就学院的优秀学生。
  2.书院寄宿制:在文理学院,住宿生活不仅是学生大学经历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0]2单独为远景学生配备的右岸书院住宿区为全面实施住宿制提供了良好的物理与心灵空间,厨房、洗衣房、图书室、会客室、健身房、瑜伽室等功能间齐备。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学生有很多机会与老师或朋辈交流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小型学术共同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3.导师制:堪萨斯大学迪安奈尔认为,在正式学习情境之外的师生互动对荣誉学生培养至关重要。[11]远景学院为每位学生配有两位指导教师,一位是学业导师,一位是辅导员,分别管理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的事务。学业导师每学期以多种形式与学生展开交流,以书院为平台指导特色活动。出色的导师在学术交流的同时将为人治学的精神传递给学生。
  作为国内应用型高校中较早的博雅教育践行者,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远景学院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有8年的历史,在“七化三制”博雅育人模式护航下,远景学生无论从境内外升学、就业创业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强劲的成长势头,其办学实践已经并将继续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人才培养提供实践依据。
  注 释:
  ①“六艺”:指中国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参考文献:
  [1]楊福家等.博雅教育(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
  [2](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3]申昌国.博雅教育的文化内涵及实践路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11).
  [4]王生洪.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6(5).
  [5]雷洪德.小学院中的大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
  [6]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做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和规格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J].高等教育研究,1996(6).
  [7]首届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会议发出杭州倡议[DB/OL].http://www.wisdomchina1.com/h-nd-2367.html
  [8]钱再见.荣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困境与路径——以荣誉教育为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9]董圣足,佘国平.博雅教育模式的引入:机遇、条件和策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6).
  [10](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11]J.klein,L.French&P.Degotardi.More than a numbr or a Gpa:Developmental Advising in Honors”,Honors in Practice-Online Archive,Paper 45,2007[DB/OL].http://digitalcommons.unl.edu/nchchip/45.
  作者简介:陈春苗(1982—),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博雅教育、跨文化交际。
  黄春有(1968—),男,汉族,浙江杭州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李直)
其他文献
尊敬的参会代表们:  大家好!  我们已经开了四天会了,此次会议开得紧凑、热烈,我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再会了许多老朋友。  此次會议是在全球信息社会发展到智能化推进的新阶段召开的。会议的主题内容,亦即会议的哲学之思,紧扣了这个全新发展的时代。  本届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收录论文46篇,有39篇论文的作者作了会议报告。  从收录论文的内容来看,紧扣会议主题,探讨“信息哲学与智能社会的发展”方面
期刊
摘要:盐业是徽商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晚清时期,盐业经营整体渐趋颓势,但是其中依然有个别盐商家族颇为活跃,绩溪西关章氏即为个中翘楚。在概述嘉庆年间两浙盐业情况,综述绩溪西关章氏宗族历史及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此家族利用章道基担任两浙盐运使司经历的职务便利迅速发展,成为绩溪颇具实力的宗族之一,是绩溪籍两浙盐商的典型代表之一。  关键词:徽商;两浙盐商;盐运使司经历;西关章氏  中图分类号:K249
期刊
摘要:在考察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公诉权的正当性基础、公诉权与被害人权益冲突形态及原因,认为应平衡公诉权与被害人权益的冲突,赋予被害人有限的起诉权、上诉权,建构被害人权益对公诉权的制约机制,从而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关键词:公诉权;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3-0074-03  伴随现代刑
期刊
摘要:以美国电影《十二怒汉》为例,论述了陪审团制度与“排除合理怀疑”原则,对生命权至上进行了价值诠释,最后指出了理性法则的叙事策略,以4号陪审员为例看对理性的追随、以2号和11号陪审员为例看对理性的执着以及理性与偏见的博弈,认为捍卫生命与保持理性两个宗旨在美国陪审团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陪审团制;生命;理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具有新闻传播、历史文化和艺术学等多元视角的学科构建模式。学术知识及理论体系构建的多样化结构、学术研究队伍的多元化分布,这既是文化产业研究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又是文化产业研究日趋成熟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拓展又包括两种思路:一是行业细分的思路,即着眼于文化产业领域的细化分支,挖掘细分领域文化
期刊
摘要:刑法适用过程中关于正当防卫时间的判断与认定,是刑法理论与实务中的难点问题。以不法侵害的暴力与否作为视角进行划分,可以更好地涵盖不法侵害行为,尽量避免重复评价或交叉分析。将暴力性不法侵害作为研究重点,从暴力的内涵、针对不法侵害人之暴力、针对不法侵害人的行为延伸之暴力、长期的压抑性暴力等方面作多视角分析,强调具体案件中的“正在进行”的语境判断,并结合实务案例,以期将刑法解释理念贯彻到正当防卫的时
期刊
摘要: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是学院的政治核心,与学院行政共同负责贯彻和落实学校党政的重要决定和决议,党政联席会议就成为二级学院党政议事的主要载体。“罗伯特议事规则”问世已100多年,其借助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将法治、民主、权利保护、权力制衡、自由与制约、效率与公平等理念融会在具体的执行细节中,其思想精髓:一是强化了权力的制衡;二是体现了民主精神;三是程序正义源于组织授权。该规则中的原则,
期刊
摘要:马克思在《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中梳理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发展逻辑,并同时解释了其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观将过程与目的相统一,反对将利益当作目的,将人当作手段,最终是要通向人的自由与发展。而德里克·艾伦等学者从马克思支持自由贸易角度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具有结果论的特征将其归为功利主义。这在价值观念上框定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是没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贸易观
期刊
摘要:看上去这是一部A村造纸厂的兴衰史,实际上是一幅历时性的环境关系演化图——通过村办企业、公社/乡办企业、私营企业时期的发展揭示了A村造纸厂的企业形态演化及其间的环境争议解决方案,可以理清施害企业、受害村民、政府部门的行动逻辑:开始时污水危害本村,后以邻为壑,上级政府直接干预作为各方经济利益的一种调适机制,并未有效地解决污染控制与环境治理,摆平矛盾、规避污染的居间裁判是其行动逻辑。而独立的环保权
期刊
摘要:2019年3月10日发生的“广州地铁要求乘客卸妆进站”和2019年8月发生的“上海迪士尼坚持翻包检查”两个热点伦理事件,反映了我国安检工作存在的安检道德共识未达成、安检制度有待规范以及传统文化对安检行为的负面影响等法规和伦理争议问题。鉴于安检工作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建议国家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安检行为;加强公共伦理建设,防止安检争议发生;提高公民素质,融洽安检环境。  关键词:安检;伦理;伦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