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探徽商与两浙盐业关系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oy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盐业是徽商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晚清时期,盐业经营整体渐趋颓势,但是其中依然有个别盐商家族颇为活跃,绩溪西关章氏即为个中翘楚。在概述嘉庆年间两浙盐业情况,综述绩溪西关章氏宗族历史及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此家族利用章道基担任两浙盐运使司经历的职务便利迅速发展,成为绩溪颇具实力的宗族之一,是绩溪籍两浙盐商的典型代表之一。
  关键词:徽商;两浙盐商;盐运使司经历;西关章氏
  中图分类号:K2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5-0060-03
  盐业是徽商经营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其经营范围主要集中于淮浙地区。明代至清乾隆时期是两浙徽商盐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乾隆、嘉庆之后,徽商在两浙的盐业经营活动已大不如前,但是绩溪西关章氏宗族在此期间却脱颖而出,成为个中翘楚。本文以绩溪西关章氏宗族为例,对徽商与两浙盐业的关系作一探讨。
  一、嘉庆年间两浙盐业概况
  清人在回溯淮浙盐分家史时说过,“两浙在唐宋时东南末盐皆兼淮而言曰江淮盐,自元至元中立都转运盐司于浙江而淮浙各有分土。”[1]614-615唐宋时浙淮盐业本为一家,直到元至元后,浙淮盐业才分离开来。“国朝因之盐?之行,自两淮外无广于浙者,东迆海北距扬子江,西尽歙信之城南暨闽粤之交,所食皆浙盐也。”[1]615由此可见两浙盐业经营范围虽较小于两淮,但其行盐地区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四省,包括十七郡以及两个州,亦不可小觑。
  “盐是国家重要资源,盐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2],我国自古就有“八政以食货为先,盐居食货之一,考盐人政令掌于周官而两浙盐官之设昉自汉代”之说[3]521,“《后汉书》百官志: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4]522-527。自汉代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开始,此后虽各有变革,但盐税均是历代王朝税收的重要来源。为保证盐业正常运转,历代均设置相应管理体制。清朝盐官制度承袭明代,而依据实际情况有所革新。
  两浙地区盐官变化甚多,“雍正四年以巡抚监理盐务,至乾隆五十八年复专设盐政”[1]468;“乾隆五十八年改为运司”[1]473,其他如同知、副使等官职或裁或并或改,不一而足,为便于论述,本文选取嘉庆五年为时间节点,分析两浙盐法职官制度。
  两浙盐业兴盛,“盐商咸萃于淮、浙”[5]108,但“清朝乾隆到嘉庆年间,徽商在两浙从事盐业经营的状况大不如前”[6]。徽人商籍进士人员变化就能体现徽人在浙势力变化,徽人利用商籍步入仕途,“浙江素称才薮,其自安徽等属来浙业鹾者贸迁既久,许其子弟附近就试,异地之才与土著无殊,此商籍所由立也。”[1]438
  通过上表可知,明代徽商在两浙盐业占据主导地位,且集中在于歙县和休宁,如休宁“邑中土不给食,大都以货殖为恒”[7]239。明代徽商请立商籍,“明万历二十三年歙人吴宪请立商学,巡盐御史叶永盛题奏徽商行销浙引,许令现行盐人并其嫡派子孙附试杭州,例由两浙驿传盐法道取送学院,岁科两世,各拔取新生五十名,内拨入杭州府学二十名,仁和钱塘两学各十五名。”[8]327徽商在两浙盐业的主导地位在清代发生改变,“乾隆四十四年奉上谕,据王亶望等奏请裁撤浙省商籍学额一折,虽交部议,但思浙省商籍与长芦山东不同,该省人文本应试人多,本地之人商籍登进者十居七八,其中人才辈出,颇有用至大僚者,是浙省商籍即仁钱士子进身之一途。”[1]524到乾隆年间,浙地本籍人士应试比例大幅增加,而有裁撤浙省商籍学额一议,虽未实行,但是徽商在两浙盐业中的地位下降却是不争事实。
  二、绩溪西关章氏宗族略考
  西关在绩溪邑西。西关章氏“出瀛川派,其先太傅公仔钧泊练氏夫人,居浦城,宋丞相郇国文简公作《书锦堂》于县南峰,子孙登科弟者百有十人,后由浦城迁昌化览村,至运之公由昌化迁绩之瀛川。”[9]711运公八世孙荣甫迁县之西关,荣甫曾孙文善、文政、文瘅又分为三房。“嘉隆见木庵公乔始定著为西关谱,醵金开雕,自十世以上尤为统谱,十一世以下乃专谱西关本族,世远人繁,合久而分,其势不得不尔也,于戏自嘉隆而来三百年于兹矣。”[10]卷1旧序西关章氏第一次编修家谱在明洪武二十二年,宣德六年又增益世系,但并未刊刻。至嘉靖时期章乔编修时始定西关谱名,至此西关章氏宗族才正式形成。
  “徽人于两浙从事盐业经营首推歙县,其次则为休宁”[6]通过浙省商籍进士人员一览表可知从事两浙盐业经营主要是歙县人和休宁人,绩溪籍商人所见无几。在没有同邑经营基础又在盐业渐趋凋零的时期,绩溪西关章氏家族又是因何发展起来的?这应该是章道基的功劳,道基“安徽绩溪贡生,嘉庆五年任两浙盐运使司经历。”[1]476
  据族谱所载,荣甫公九世孙献邦、献邠、献钰从事盐业活动。“献邦偕弟献邠营运商盐;献钰偕母舅白都公运盐于武林,家稍裕。”[10]卷24家传后其子孙于盐业经营上均未见记载,直到荣甫公十五世孙章道基、章道源才得以继续。究其原因,则是章道基所任两浙盐运使司经历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决定的。“道基(1755-1830年),号惺斋,由附贡生考取国子监,任两浙盐运使司经历,历嘉庆戊寅充浙江乡试对读官,己卯充誊录官,覃恩加二级晋阶州同知。子五必润、必尚、必馨、必璘、必謙,润、尚均早世。”[10]卷8世系道源(1760-1832年)字燧桓,候选布政司理问,例赠昭武都尉,子三,必淳、必芳、必枌。
  而道基、道源开创盐业,离不开宗族成员必焕、必林的帮助。必焕(1769-1816年)字斗南,“壮年随父兄经商往来吴越间,以诚信见重于时。父迈,家居奉养。有休宁朱姓者业盐?,闻其淳实朴诚,聘委重任,历三十年,筹运盐鹾,名著两浙,嗣是绩之业盐者以斗南为鼻祖。族叔道源始创盐业,知其熟谙盐务,亦以重任委之,于是仝行不能作梗,斗南之力居多。”[10]卷24家传除了必焕之外,同族必林也功不可没。必林“家故贫乏,偕仲兄佐伯兄外贸商于杭,暇时即讲韬略,习骑射。……族叔盐经历公需次浙江坐补原缺,历署诸场务,宦邸相从时,与数晨夕,以故得明鹾政,嗣是绩之业盐者多半出其手,而于艰难兴替之会,皆为经画得宜,感其恩者不一而足。”[10]卷24家传   除此之外,道基子必馨“道光癸未,父命学贾溧阳,经理沛溪旧业,居数年宿负扫除,积赀近万。”[10]卷24家传道源长子必淳“暇遂随父服贾而书卷未遽抛”[10]卷33补遗而三子必枌则由太学生例授修职郎候选盐课大使。因此,“西关章氏当为绩溪业盐于浙的为数不多的盐商”[6],西关章氏借助章道基两浙盐运使司经历的职务便利发展盐业经营,成为绩溪地区的代表宗族之一。
  三、章氏宗族建设考述
  绩溪西关章氏宗族利用盐业经营所获取的巨大利润进行宗族建设以联结同族,进行地方建设以提高本宗族的社会地位。编修家谱宗族则是建设的重要内容,“徽商致力于家谱编修还源于对其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帮助:一方面是利用编修家谱获得族众的支持,形成合力,保持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利用家谱编修扩大交际,减少不必要的恶性竞争。”[11]
  章道基重视编修族谱的作用,“族有世谱修自有明嘉靖之季,迄今二百余年,屡邀续辑不果。因取本支一脉上溯九世,中分八支系图于谱,序其颖末,以为统修之备。”[10]卷1谱序道光二十九年(1849),道基子必馨纂修《西关章氏族谱》。此次为了纂修家谱,特设谱局,其中维烈担任编辑一职,是族谱修订的主要人员,“在谱局八年,自备资斧,不取功食,始终其事,久而罔懈,盖尊祖敬宗之心有不容自己如此者。”[10]卷25传
  章道源建立公贮户,“家庙祭田岁时供祀之外,所余无几。遇公用辄取资无所,府君乃覆其田亩之数,得间田焉,集众置为公贮,至今公用有赖,而祀事益以修明。”[10]卷35记章氏宗族除了建立公贮户,还兴建义学,“族人有广厦一区,在家庙之前,悬价求售,府君买之以为义学,榜其厅事之壁曰:养正堂;题其门楣曰:西关书屋。将延师课读,俾族之贫者咸就学焉。规制既定,归入家庙。”[10]卷35记
  除此之外,西关章氏宗族还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建设。嘉庆十五年(1810年),章道基参与编修地方志,“与邑中名士修明志乘,山川古迹风俗诸门皆府君手笔也”[10]卷34行状。道源“先是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自五月不雨,至于七月稻梁不登,岁乃大饥。绩溪多山田,饥尤甚。邑西章君竹林手携白金如浙买米五百石以赈。明年春又出千金修治南郊孔道,以工值代赈,饥民赖其力,咸得免其死亡。今上道光三年五月大雨水,龙蛟肆虐,南郊绿杨桥倾圯,时水旱频仍之余,民情凋瘵。醵资惟艰,竹林慨然独任之,与工属役,期年桥成,又费钱四千余缗。”[10]卷25传章道源为地方建设用力颇多,为此还得到绩溪县令的赏识,“余以道光十年春,□绩溪令,甫至即闻其名,既而接见其人,言论慷慨,益信知其为义士也。”[10]卷25传并与之交好。
  通过对西关章氏在两浙经营盐业活动的考察,可以较为直观地发现徽州宗族建设与商业成功之间的内在关系,徽州宗族的盛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但其经济实力的强大与否在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清)延丰.钦定重修两浙盐法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左步青.清代盐商的盛衰述略[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1).
  [3](清)李卫.浙江通志[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清)稽曾筠.浙江通志[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唐丽丽.明清徽商与两浙盐业记地方社会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7](清)廖腾煃修.汪晋征登纂.休宁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康熙三十二年(1693)刊本.
  [8](清)张佩芳修.刘大櫆纂.歙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乾隆36年(1371)刊本.
  [9](明)戴廷明,程尚寬,朱万曙点校.新安名族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4.
  [10](清)章维烈.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一《绩溪西关章氏族谱旧序》[M].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藏复印本,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
  [11]徐彬.明清时期徽商参与家谱编修的动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作者简介:杨芳(1994—),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单位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徽学。
其他文献
摘要:洼村是西部地区一个贫困村,处于较后接收信息的区位,村民缺乏有效的信息传输载体和与外界信息交流的途径,使得外来扶贫信息难以有效流入,人际传播在洼村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人际传播信息存在偶然性和不完整性,要融合电视、手机等多种传播媒介,组建多学科专家微信群减少信息滞后性,消除信息贫困,搭建信息扶贫传播新路径。  关键词:西部地区;贫困村;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要:汉武帝时期女性的政治参与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女性自身的直接参与,总体呈现出由盛及衰的发展趋势,其二是外戚集团的政治参与,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局面。以《史记》为中心,通过分析窦太后、王太后、卫皇后、李夫人及其相关的外戚集团在武帝时期的政治活动,可以得出女性权力的盛行终于武帝,而外戚权力的盛行始于武帝的结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内朝在与外朝的权力角逐中获胜的结果,这为西汉晚年外戚乱政埋下了祸根。  关
期刊
摘要:五四运动的价值评判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政治意义。五四运动“救亡压倒启蒙”一说是错误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看法。“救亡”与“启蒙”是统一的而非对立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救亡丰富了启蒙的内容,因为“救亡”,启蒙的内容突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思想,增加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科学的内涵;启蒙的主体由青年学生扩大到工人群体;同时启蒙的刊物、著作、社团等数量猛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一切为中国共产
期刊
摘要:高职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但与大学本科生比起来,他们缺乏自豪感、成就感和优越感。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教学研究中设计了六个由浅入深的课堂活动:自我介绍、经典朗读、班级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诚信演讲、职场模拟应聘。通过这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同学们树立了自立、自律、自觉、自强意识,逐步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关键词:高职学生;项目活动;循序渐进;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
期刊
摘要:《乌龙院》是“宋江杀惜”故事敷衍成京剧后的代表剧本,在晚清民国颇受欢迎。从历史故事至小说、传奇,水浒故事主要将宋江置于忠义的框架内进行角色塑造。而双红堂藏清末民初京调折子戏《乌龙院》在选取宋江与阎婆惜的风流韵事的基础上,对宋江进行身份改造和个性突出,使他举手投足间皆远离了《水浒传》中塑造的禁欲、豪爽的形象,表现出流连女色、爱惜钱财的市民特征。《乌龙院》中的宋江形象一方面与清末以至民国纵欲风气
期刊
尊敬的参会代表们:  大家好!  根据国际信息研究学会(IS4SI)和联合发起单位的计划,第三届国际信息科学峰会如期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召开了。为此我们感到高兴并表示祝贺!  同时,在国际信息研究学会(IS4SI)、国际信息研究学会中国分会(IS4IS-CC)、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XJTU-IRCI),以及各国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第四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作为第三届国际
期刊
摘要:分析了清末庙产兴学的有关史实,特别是泰山的庙产兴学有关情况,认为通过中外学者对泰山进行气象、地质研究,博物馆在泰山创建,借助泰山神庙办学,现代科技文化融入泰山,促使科学信仰与传统信仰在泰山碰撞交融。这一现象反映了古老民族步履维艰的近代史,具有极大的隐喻色彩,标志着现代科学取代传统宗教信仰成为新的国家民族合法性的来源,成为国家民族动员和建构最有力的符号表征。关键词:庙产兴学;科学信仰;传统信仰
期刊
摘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等问题。据此,提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路径,即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参与度;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情;整合教材内容,挖掘学生兴趣点;搭建实践平台,增强思政课说服力;树立互联网思维,增强思政课实效性。 
期刊
摘要:刘三姐文化蕴含着的追求自由、平等,热爱劳动,敢于斗争,崇尚美好自然生态的价值观。深入挖掘刘三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價值,将其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刘三姐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文化价值导向,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激发文化育人的功能。关键词:刘三姐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尊敬的参会代表们:  大家好!  我们已经开了四天会了,此次会议开得紧凑、热烈,我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再会了许多老朋友。  此次會议是在全球信息社会发展到智能化推进的新阶段召开的。会议的主题内容,亦即会议的哲学之思,紧扣了这个全新发展的时代。  本届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收录论文46篇,有39篇论文的作者作了会议报告。  从收录论文的内容来看,紧扣会议主题,探讨“信息哲学与智能社会的发展”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