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疯狂,成了李宇春这一年的艺人主题。“疯狂”主题的巡演,“疯狂”主题的专辑,各种“疯狂”的话题与讨论,却并没有真的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张牙舞爪的李宇春,反倒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李宇春,这“疯狂”,就愈发让人看得疯狂了。
李宇春到底是真想疯狂,还是假“疯狂”之手,想要得到一些其他的什么?而我们所看到的李宇春所呈现出来的那些“疯狂”,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文艺为不服,疯狂为自由
从在“超级女声”赛中夺冠开始,李宇春就注定是一个不能以常理去判断或推断的歌手。正如去年一张《会跳舞的文艺青年》一出,还在让各界努力地在她与“文艺”这个词汇之间架构可以通联的空间,一年之后,她又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开始主打“疯狂”的姿态。
从文艺到疯狂之间的跨度,应该是很多人都不能在瞬间转换得过来的。这二者之间,到底哪个是江山不改的本质,哪个是擦枪走火的意外,抑或还有其他?
现在一说起来,李宇春就觉得,虽然她自己也一直觉得“文艺”这个词并不是和她完全不靠,但去年之所以要做《会跳舞的文艺青年》,看中的不是“文艺”这种潮流范儿,而是由歌词可能产生的矛盾,“会跳舞和文艺之间看起来是有矛盾的,大家一般都不太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但我的点就在这里,会跳舞的文艺青年,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都只来问我如何看待文艺,但往往会把前面的‘会跳舞的’省略掉了,但我觉得一个字都不能省,通过它,我想表达的是一种态度,会跳舞的为什么就不能是文艺青年?我当时就是想有表达一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态度。”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细说起来,李宇春在歌坛的头几年,其实更算是一个“跳舞青年”的,很多人说起她,多都在说她的舞台魅力如何、她的舞跳的如何、她的气场如何等等,多是外在的强大震撼,而《会跳舞的文艺青年》中的李宇春,通过《对不起,只是忽然很想你》《淹死的鱼》《失心疯》《入戏》这些带些文艺腔的词汇表达,开始更多让人感受到她内在的情绪,也在她的气势之外,更多地让人谈论起她的气质和气息。
在人们还没完全揣摩透李宇春的文艺味儿的时候,才一年的时间,李宇春又开始狂打“疯狂”牌,这当然不是李宇春在跟人玩折返跑的游戏,这一次,她给出的理由是:“疯狂就是想更自由一些。”而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真正追随自己的内心,“就像那个唱片文案里写到的,就是可能过去更多考虑的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我不能做什么,现在我是希望没有这个东西的。”
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李宇春最先开始尝试的自由式疯狂是什么?“单独行动。”譬如自己一个人去逛建材市场,自己一个人去看电影。这一点对于艺人,尤其是像李宇春这样著名的艺人来讲,确实会是个很疯狂的想法,在以前绝对是属于“不能做的事情”,“过去要看个电影,就总得有工作人员陪着,因为,你们也知道,总觉得被人认出来,可能会有很多麻烦,总觉得会是一个很大的事情。但当我真正试着自己一个人去看电影的时候,发现情况也没那么麻烦,是会有人认出我来,但人家也顶多就是在我背后说一句,哦,这个李宇春,然后就走过去了而已,也没遇到什么特别疯狂的人。”
韩寒李宇春,到底是谁的疯狂?
有一种比较广泛的说法,说李宇春这次的“疯狂”是由韩寒发起的,说是韩寒给了李宇春这个建议,于是才有了这张“疯狂”专辑。但李宇春说,其实在见韩寒之前,她先见的是林夕。专辑那时预备要做的主题还并不是“疯狂”,而是叫“天花乱坠”,并且前前后后都还有过其他的备选。林夕激发了李宇春的一些思路,回来后,在公司的安排下,促成了韩寒和李宇春的合作,两人碰撞之下,最后韩寒动笔为李宇春写下了《似火年华》这首歌,成为了这张专辑的主打歌。歌词中写到:“再不疯狂青春就荒了,再不疯狂我们就忘了。”于是便有了“疯狂”这个最后确定的主题。
韩寒与李宇春合作,在很多人看来,也确实是一件疯狂的事情,因为之前二人完全没有交集,合作之后,韩寒还承认,以前甚至还“黑”过李宇春。即便是确定合作之后,两个人实际上也就见过一面,“主要是通过短信联系”。关于二人的这次疯狂合作,从动机到成果,甚至包括衍生出来的绯闻,先前各大媒体早都做过很多报道,这里已经无需赘述。只是在仔细阅读过韩寒的歌词之后,我们还有一个很少被提及的疑问:常理和媒体都在说这是一次韩寒为李宇春的度身定做,那韩寒在写这首歌时,到底是在写“疯狂”,还是在写“李宇春”?
“当初确定要跟韩寒合作之后,我们就拿了一些曲子给他听,没想到他最后挑中了我写的这首,可能是他觉得这首刺激到了他的一些想法。”李宇春说,而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韩寒根据他自己对这首曲子产生的想法,写出了这样一首歌词,“实际上就相当于他以这个曲子做了一首在‘疯狂’为题的命题作文,却未必是在写我,他的歌词里,更多是在表达他眼里的疯狂,而不是在写他眼里的李宇春。至于他写出来的这些东西有多少像我?30%吧。”
在李宇春看来,她和韩寒都是属于公众形象与自我反差很大的人,“很多人都觉得他孤傲,不好接近,刚开始我也不敢找他。但实际上他并不是这样,而且他写这首歌完全没收我钱,他不是当一个商业的交易来做,而是就是他自己想这么写,想这么做了。”
虽然李宇春自己也给这首曲子填了一版歌词,歌名就叫《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但如此做法当然不是对韩寒的对抗或者否定,恰恰相反,说到韩寒的这首歌,李宇春说:“这首歌里写出了我的骄傲。”
与林夕的合与不合
然后该说到林夕了。
李宇春与林夕的合作,固然不像与韩寒的合作那样有着“疯狂”的意味,但给人的惊诧感也并没有少到哪里去。而对于这次合作的双方,他们各自予人的特质特色,他们各自对对方的认知和要求,他们最终选择一起合作的方向,也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错位。
前面讲到李宇春与韩寒合作,也不过只见了一面。李宇春也坦承,以前在找人给自己写歌的时候,都基本上是不怎么跟创作人见面的,“以前写歌都听公司的,一是自己小,没什么想法,也不敢表达想法,二是那些创作人都很大牌,像高晓松,易家杨什么的,我当然是要相信他们的。”2007年开始,她也开始尽量跟创作人面谈交流,但是想想这些年别人写的这些歌,李宇春说:“都是在写他们认为的李宇春,都不太像我,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也没见过我。” 这次做专辑,李宇春与林夕在香港见了一面。据记者了解到的信息,当时见面并非就冲着要找林夕写词,就是单纯地聊一聊。但这两个平时说话都不太主动的人那次聊了一个下午。专辑的文案中有一句话记录了这次的见面,“两人分手道别时,林夕突然问:你为什么现在才来找我?”
为什么呢?李宇春说,以前是因为自己太小,觉得林夕的歌词太美,自己还无法承受。但她还记得当时见面的一个细节:“当时桌上摆着一张陈辉阳的创作专辑,他随意看了一下歌名,就说,这些歌里面,譬如杨千女华的《少女的祈祷》就不适合我,然后我就问,那张国荣的《我》适合吗>他想了一下,说适合,因为那首歌是在唱‘孤傲’。”李宇春一下子就觉得,林夕是懂她的。
孤傲,确实算得上是林夕与李宇春之间的一个共通点。但还是会有很多落差的地方,譬如,林夕词作一个公认的特点就是,非常的“怨妇”,而“怨妇”这个词却是很难会让人联想到李宇春的。李宇春说她还真没注意到过林夕的“怨妇”之处,反倒又说出,自己先前填的一些歌词,倒总是那么“怨妇”。
而李宇春对林夕这次合作的提出的方向,竟然是“朴素”。这不免又让人诧异了:林夕用词是一个多么晦涩诡异多么曲径通幽的啊!而李宇春看到的却是,林夕的歌词很能讲出一些人生道理。这次与林夕合作的歌曲当中,《聋子》和《HELLO BABY》都是讲人生道理的歌曲,前者是讲人在面对各种声音影响时把握自己的方法,而后者则讽刺了当下人际关系的假亲热真疏离乱象。
最重要的一个错位在于:林夕最为人传诵的词句,都是关于爱情,而这次与李宇春的合作,居然不写爱情。“有啊,《聋子》就是从爱情的角度来写的。”李宇春这样说。
但爱情依然一直都是李宇春尽量回避的东西,问李宇春为何,她说:“也不是刻意回避,以前都是公司给定位,我很少能自己来表现自己,所以我的作品中,的确都不怎么唱爱情。另一方面,我可能也从来没有爱情的部分被媒体曝过,因为确实就是没有啊。”
那些曾被视为禁区的疯狂
疯狂,在很多人眼里,也代表着打破常规,打破禁区。而以“疯狂”为新主题的李宇春,显然也突破了很多从前的禁区,只是这些突破的原因,也未必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
譬如说,讽刺。在《HELLO BABY》这首歌里,“我首次开始讽刺,”李宇春说,她讽刺那些虚假的人际关系,甚至自己把林夕歌词的最后一句改成了“你好卑鄙”。而讽刺之于从前的她,是不该做的事情:“以前老得顶着各种标签,‘青年偶像’什么的,就总得让我表现得很积极很正面,但其实我内心里有很多叛逆的东西,都没有办法表现出来。”然后就此回首自己的成名之路,想到当初李宇春的成名夺冠的点,就在于为她的叛逆她的不同寻常不合常规,而真正成名之后,她反倒不能叛逆反倒得凡事合乎规矩不能有一点负面差池了,“就觉得这个事情很讽刺。”
譬如说,女性化的妆扮。从成名开始,李宇春最大的争议就是中性化的形象,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坊间都在说李宇春是不可能穿裙子了,这一话题也一度成为李宇春的话题禁区,公司严防死守不让别人问李宇春这样的问题。但是,这两年的李宇春,却实实在在地让人感觉到,她的形象渐渐有了一个从硬到柔的转化倾向,上一张《会跳舞的文艺青年》专辑上,李宇春就破天荒地穿上了裙子站在封面上,而今年举办的“疯狂世界”巡演当中,李宇春特别请到了国际大师Jean Paul Gautier为她设计演出服,其中就包括几套惊艳的裙装,李宇春的几处亮相,甚至让人想到了从前的大姐大毛阿敏。这次李宇春就很坦承的面对这个话题,她说,其实她以前也有过长发飘飘的时候,最长时留到腰际了,不过是在上中学之前,上中学之后,学校要求女生必须留短发,就只好剪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发质的原因,就再也没留过长发,也习惯了简单方便的装束,真要她穿起那种女性化特征很明显的服装,她也的确会不习惯。最近频繁开始穿得像个女孩,李宇春说,也并不是刻意要转变或者突出什么,而是开始明白一个道理:
“你在舞台上表演,所有的打扮和表现都得符合你表演的这个角色,角色要求你是什么样子就得是什么样子,角色要求你很女人,你就得很女人。”
那些未必疯狂却有价值的新尝试
只是疯狂,也未必都是那些让人触目惊心大跌眼镜的东西。李宇春所有这些疯狂的变化,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想要“自由”,更多的,还是要追求更为成熟的质感。于是,李宇春也在选择一些新的方法,并可能形成她接下来新的方向。
譬如,《海上的月亮》。基于本身的个性、声音及形象定位特点,李宇春的从前的歌曲,基本都是以动感的舞曲为主,都是中板的还是快板的,多在展现李宇春爽朗的一面。而这张专辑中的《海上的月亮》一歌,歌曲很好的把握住了李宇春声音中最好的中音区的特色,无论是从歌词、旋律还是演唱上,呈现出的却是恬静、典雅和沉稳的气质,这对于李宇春是很难得一见的。李宇春说,这一面正是担任这张专辑制作人同时也是林夕老搭档的陈辉阳发掘出来的,而李宇春坦承,这也将是接下来的一个演唱发展方向。
譬如,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李宇春这些的疯狂巡演,最为人称道的之一,就是整个演出结构的编排,有一个很清晰的逻辑线索,像一出完整的音乐剧,“刚开始是以一个皇后的身份出现,因为我第一张专辑叫《皇后与梦想》,所以就设计成为皇后加冕的段落;第二部分则表现加冕后的皇后如何被爱情唤醒,第三部分则是被唤醒后她内心的挣扎,到了第四部分,她就要放开自己,因为,再不疯狂就老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设计,李宇春说,这个巡演跟以前每年一次的WHYME演唱会不一样,“那个更像做一场与歌迷互动的联欢会,像个PARTY,而巡演则是一场大秀,需要更完整的表达。”李宇春这两年经常去国外,看了很多大秀,也看小剧场的东西,就有很多启发,也觉得以前的演唱会太常规了,她需要这让这个演唱会整体更像是她的一个作品,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把好多歌放在一起唱的演出活动。
那些想试却不能试的疯狂
“想去跳伞。但不能蹦极,因为我怕我弹不回去。”
“想给自己放假。就给自己放一个星期的假,难道会死吗?”
“想跳槽。为什么艺人就不能跳槽?但我又没想好我跳槽了能做什么。”
……
连李宇春自己都不确定,自己还会做出什么样的“疯狂”,也不确定哪些“疯狂”是切实可为的。她的疯狂,终究不是肆意,不是任性,说到底,还是试图放手一搏,找到可以让自己更高的突破点,反倒是一种理性思索的结果。而从她目前的表现来看,至少这一次,她做到了。
李宇春到底是真想疯狂,还是假“疯狂”之手,想要得到一些其他的什么?而我们所看到的李宇春所呈现出来的那些“疯狂”,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文艺为不服,疯狂为自由
从在“超级女声”赛中夺冠开始,李宇春就注定是一个不能以常理去判断或推断的歌手。正如去年一张《会跳舞的文艺青年》一出,还在让各界努力地在她与“文艺”这个词汇之间架构可以通联的空间,一年之后,她又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开始主打“疯狂”的姿态。
从文艺到疯狂之间的跨度,应该是很多人都不能在瞬间转换得过来的。这二者之间,到底哪个是江山不改的本质,哪个是擦枪走火的意外,抑或还有其他?
现在一说起来,李宇春就觉得,虽然她自己也一直觉得“文艺”这个词并不是和她完全不靠,但去年之所以要做《会跳舞的文艺青年》,看中的不是“文艺”这种潮流范儿,而是由歌词可能产生的矛盾,“会跳舞和文艺之间看起来是有矛盾的,大家一般都不太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但我的点就在这里,会跳舞的文艺青年,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都只来问我如何看待文艺,但往往会把前面的‘会跳舞的’省略掉了,但我觉得一个字都不能省,通过它,我想表达的是一种态度,会跳舞的为什么就不能是文艺青年?我当时就是想有表达一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态度。”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细说起来,李宇春在歌坛的头几年,其实更算是一个“跳舞青年”的,很多人说起她,多都在说她的舞台魅力如何、她的舞跳的如何、她的气场如何等等,多是外在的强大震撼,而《会跳舞的文艺青年》中的李宇春,通过《对不起,只是忽然很想你》《淹死的鱼》《失心疯》《入戏》这些带些文艺腔的词汇表达,开始更多让人感受到她内在的情绪,也在她的气势之外,更多地让人谈论起她的气质和气息。
在人们还没完全揣摩透李宇春的文艺味儿的时候,才一年的时间,李宇春又开始狂打“疯狂”牌,这当然不是李宇春在跟人玩折返跑的游戏,这一次,她给出的理由是:“疯狂就是想更自由一些。”而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真正追随自己的内心,“就像那个唱片文案里写到的,就是可能过去更多考虑的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我不能做什么,现在我是希望没有这个东西的。”
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李宇春最先开始尝试的自由式疯狂是什么?“单独行动。”譬如自己一个人去逛建材市场,自己一个人去看电影。这一点对于艺人,尤其是像李宇春这样著名的艺人来讲,确实会是个很疯狂的想法,在以前绝对是属于“不能做的事情”,“过去要看个电影,就总得有工作人员陪着,因为,你们也知道,总觉得被人认出来,可能会有很多麻烦,总觉得会是一个很大的事情。但当我真正试着自己一个人去看电影的时候,发现情况也没那么麻烦,是会有人认出我来,但人家也顶多就是在我背后说一句,哦,这个李宇春,然后就走过去了而已,也没遇到什么特别疯狂的人。”
韩寒李宇春,到底是谁的疯狂?
有一种比较广泛的说法,说李宇春这次的“疯狂”是由韩寒发起的,说是韩寒给了李宇春这个建议,于是才有了这张“疯狂”专辑。但李宇春说,其实在见韩寒之前,她先见的是林夕。专辑那时预备要做的主题还并不是“疯狂”,而是叫“天花乱坠”,并且前前后后都还有过其他的备选。林夕激发了李宇春的一些思路,回来后,在公司的安排下,促成了韩寒和李宇春的合作,两人碰撞之下,最后韩寒动笔为李宇春写下了《似火年华》这首歌,成为了这张专辑的主打歌。歌词中写到:“再不疯狂青春就荒了,再不疯狂我们就忘了。”于是便有了“疯狂”这个最后确定的主题。
韩寒与李宇春合作,在很多人看来,也确实是一件疯狂的事情,因为之前二人完全没有交集,合作之后,韩寒还承认,以前甚至还“黑”过李宇春。即便是确定合作之后,两个人实际上也就见过一面,“主要是通过短信联系”。关于二人的这次疯狂合作,从动机到成果,甚至包括衍生出来的绯闻,先前各大媒体早都做过很多报道,这里已经无需赘述。只是在仔细阅读过韩寒的歌词之后,我们还有一个很少被提及的疑问:常理和媒体都在说这是一次韩寒为李宇春的度身定做,那韩寒在写这首歌时,到底是在写“疯狂”,还是在写“李宇春”?
“当初确定要跟韩寒合作之后,我们就拿了一些曲子给他听,没想到他最后挑中了我写的这首,可能是他觉得这首刺激到了他的一些想法。”李宇春说,而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韩寒根据他自己对这首曲子产生的想法,写出了这样一首歌词,“实际上就相当于他以这个曲子做了一首在‘疯狂’为题的命题作文,却未必是在写我,他的歌词里,更多是在表达他眼里的疯狂,而不是在写他眼里的李宇春。至于他写出来的这些东西有多少像我?30%吧。”
在李宇春看来,她和韩寒都是属于公众形象与自我反差很大的人,“很多人都觉得他孤傲,不好接近,刚开始我也不敢找他。但实际上他并不是这样,而且他写这首歌完全没收我钱,他不是当一个商业的交易来做,而是就是他自己想这么写,想这么做了。”
虽然李宇春自己也给这首曲子填了一版歌词,歌名就叫《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但如此做法当然不是对韩寒的对抗或者否定,恰恰相反,说到韩寒的这首歌,李宇春说:“这首歌里写出了我的骄傲。”
与林夕的合与不合
然后该说到林夕了。
李宇春与林夕的合作,固然不像与韩寒的合作那样有着“疯狂”的意味,但给人的惊诧感也并没有少到哪里去。而对于这次合作的双方,他们各自予人的特质特色,他们各自对对方的认知和要求,他们最终选择一起合作的方向,也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错位。
前面讲到李宇春与韩寒合作,也不过只见了一面。李宇春也坦承,以前在找人给自己写歌的时候,都基本上是不怎么跟创作人见面的,“以前写歌都听公司的,一是自己小,没什么想法,也不敢表达想法,二是那些创作人都很大牌,像高晓松,易家杨什么的,我当然是要相信他们的。”2007年开始,她也开始尽量跟创作人面谈交流,但是想想这些年别人写的这些歌,李宇春说:“都是在写他们认为的李宇春,都不太像我,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也没见过我。” 这次做专辑,李宇春与林夕在香港见了一面。据记者了解到的信息,当时见面并非就冲着要找林夕写词,就是单纯地聊一聊。但这两个平时说话都不太主动的人那次聊了一个下午。专辑的文案中有一句话记录了这次的见面,“两人分手道别时,林夕突然问:你为什么现在才来找我?”
为什么呢?李宇春说,以前是因为自己太小,觉得林夕的歌词太美,自己还无法承受。但她还记得当时见面的一个细节:“当时桌上摆着一张陈辉阳的创作专辑,他随意看了一下歌名,就说,这些歌里面,譬如杨千女华的《少女的祈祷》就不适合我,然后我就问,那张国荣的《我》适合吗>他想了一下,说适合,因为那首歌是在唱‘孤傲’。”李宇春一下子就觉得,林夕是懂她的。
孤傲,确实算得上是林夕与李宇春之间的一个共通点。但还是会有很多落差的地方,譬如,林夕词作一个公认的特点就是,非常的“怨妇”,而“怨妇”这个词却是很难会让人联想到李宇春的。李宇春说她还真没注意到过林夕的“怨妇”之处,反倒又说出,自己先前填的一些歌词,倒总是那么“怨妇”。
而李宇春对林夕这次合作的提出的方向,竟然是“朴素”。这不免又让人诧异了:林夕用词是一个多么晦涩诡异多么曲径通幽的啊!而李宇春看到的却是,林夕的歌词很能讲出一些人生道理。这次与林夕合作的歌曲当中,《聋子》和《HELLO BABY》都是讲人生道理的歌曲,前者是讲人在面对各种声音影响时把握自己的方法,而后者则讽刺了当下人际关系的假亲热真疏离乱象。
最重要的一个错位在于:林夕最为人传诵的词句,都是关于爱情,而这次与李宇春的合作,居然不写爱情。“有啊,《聋子》就是从爱情的角度来写的。”李宇春这样说。
但爱情依然一直都是李宇春尽量回避的东西,问李宇春为何,她说:“也不是刻意回避,以前都是公司给定位,我很少能自己来表现自己,所以我的作品中,的确都不怎么唱爱情。另一方面,我可能也从来没有爱情的部分被媒体曝过,因为确实就是没有啊。”
那些曾被视为禁区的疯狂
疯狂,在很多人眼里,也代表着打破常规,打破禁区。而以“疯狂”为新主题的李宇春,显然也突破了很多从前的禁区,只是这些突破的原因,也未必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
譬如说,讽刺。在《HELLO BABY》这首歌里,“我首次开始讽刺,”李宇春说,她讽刺那些虚假的人际关系,甚至自己把林夕歌词的最后一句改成了“你好卑鄙”。而讽刺之于从前的她,是不该做的事情:“以前老得顶着各种标签,‘青年偶像’什么的,就总得让我表现得很积极很正面,但其实我内心里有很多叛逆的东西,都没有办法表现出来。”然后就此回首自己的成名之路,想到当初李宇春的成名夺冠的点,就在于为她的叛逆她的不同寻常不合常规,而真正成名之后,她反倒不能叛逆反倒得凡事合乎规矩不能有一点负面差池了,“就觉得这个事情很讽刺。”
譬如说,女性化的妆扮。从成名开始,李宇春最大的争议就是中性化的形象,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坊间都在说李宇春是不可能穿裙子了,这一话题也一度成为李宇春的话题禁区,公司严防死守不让别人问李宇春这样的问题。但是,这两年的李宇春,却实实在在地让人感觉到,她的形象渐渐有了一个从硬到柔的转化倾向,上一张《会跳舞的文艺青年》专辑上,李宇春就破天荒地穿上了裙子站在封面上,而今年举办的“疯狂世界”巡演当中,李宇春特别请到了国际大师Jean Paul Gautier为她设计演出服,其中就包括几套惊艳的裙装,李宇春的几处亮相,甚至让人想到了从前的大姐大毛阿敏。这次李宇春就很坦承的面对这个话题,她说,其实她以前也有过长发飘飘的时候,最长时留到腰际了,不过是在上中学之前,上中学之后,学校要求女生必须留短发,就只好剪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发质的原因,就再也没留过长发,也习惯了简单方便的装束,真要她穿起那种女性化特征很明显的服装,她也的确会不习惯。最近频繁开始穿得像个女孩,李宇春说,也并不是刻意要转变或者突出什么,而是开始明白一个道理:
“你在舞台上表演,所有的打扮和表现都得符合你表演的这个角色,角色要求你是什么样子就得是什么样子,角色要求你很女人,你就得很女人。”
那些未必疯狂却有价值的新尝试
只是疯狂,也未必都是那些让人触目惊心大跌眼镜的东西。李宇春所有这些疯狂的变化,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想要“自由”,更多的,还是要追求更为成熟的质感。于是,李宇春也在选择一些新的方法,并可能形成她接下来新的方向。
譬如,《海上的月亮》。基于本身的个性、声音及形象定位特点,李宇春的从前的歌曲,基本都是以动感的舞曲为主,都是中板的还是快板的,多在展现李宇春爽朗的一面。而这张专辑中的《海上的月亮》一歌,歌曲很好的把握住了李宇春声音中最好的中音区的特色,无论是从歌词、旋律还是演唱上,呈现出的却是恬静、典雅和沉稳的气质,这对于李宇春是很难得一见的。李宇春说,这一面正是担任这张专辑制作人同时也是林夕老搭档的陈辉阳发掘出来的,而李宇春坦承,这也将是接下来的一个演唱发展方向。
譬如,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李宇春这些的疯狂巡演,最为人称道的之一,就是整个演出结构的编排,有一个很清晰的逻辑线索,像一出完整的音乐剧,“刚开始是以一个皇后的身份出现,因为我第一张专辑叫《皇后与梦想》,所以就设计成为皇后加冕的段落;第二部分则表现加冕后的皇后如何被爱情唤醒,第三部分则是被唤醒后她内心的挣扎,到了第四部分,她就要放开自己,因为,再不疯狂就老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设计,李宇春说,这个巡演跟以前每年一次的WHYME演唱会不一样,“那个更像做一场与歌迷互动的联欢会,像个PARTY,而巡演则是一场大秀,需要更完整的表达。”李宇春这两年经常去国外,看了很多大秀,也看小剧场的东西,就有很多启发,也觉得以前的演唱会太常规了,她需要这让这个演唱会整体更像是她的一个作品,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把好多歌放在一起唱的演出活动。
那些想试却不能试的疯狂
“想去跳伞。但不能蹦极,因为我怕我弹不回去。”
“想给自己放假。就给自己放一个星期的假,难道会死吗?”
“想跳槽。为什么艺人就不能跳槽?但我又没想好我跳槽了能做什么。”
……
连李宇春自己都不确定,自己还会做出什么样的“疯狂”,也不确定哪些“疯狂”是切实可为的。她的疯狂,终究不是肆意,不是任性,说到底,还是试图放手一搏,找到可以让自己更高的突破点,反倒是一种理性思索的结果。而从她目前的表现来看,至少这一次,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