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写作的种子教写作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写作的种子?我这样认为: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那么生活感悟便是写作的种子。我为什么要强调带着写作的种子教写作?这要从我们的写作教学现状说起。
  我们的写作教学低效,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作文教学上,我们老师也下了一番功夫,付出了一番努力,可努力和成效好像不成正比。问题到底在哪里?
  我们不防回忆一下学生作文时的表现:作文课上,学生有的挠头苦思、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有的则停留在流水帐一般的复制生活上,语言干瘪,内容空洞;有的就是一种没有实际内容的貌似深刻实则肤浅的无病呻吟。除此之外,每年班里还总有这样几位令人头疼的学生,理科成绩遥遥领先,语文成绩却一马平川,作文成绩更是惨不忍睹。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写作的具体状况,寒假里,我利用问卷星做了一个“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和学生平时的作文来看,学生作文存在诸多问题,而最根本的问题是不知道写什么,或者是有话说不出。其实就是素材匮乏和不会表达的问题。
  所有这些,让我慢慢明白:作文有可教和不可教两个部分。30%的可教,技法可教;70%的不可教,积累、价值、情怀不可教。可教的只是“术”,不可教的是“道”。可以说,是教育的急功近利,导致了我们写作教学的急功近利。我们必须突围,用大眼光大情怀来重新设计我们的写作教学。
  如何突围?
  我认为,我们应该带着写作的种子教写作,把写作的种子播撒给学生,以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下面,我就从“道”的角度,分三个方面来谈写作种子的播撒。
  第一,要把学生“还原”为一个“真实”的人,用真诚的心去感悟生活。
  因为,我们学生平时的作文太假,学生完全是为了应对考试或应付老师的作业而写作。写作时,又在考虑怎样取悦评卷者?遵循哪些潜规则?他们一直是背着包袱在写作,不敢说真话。由于长期不敢说真话,就导致慢慢地不会说真话了,长年累月地怀着这种心态去写作,必定会失去对生活的敏感。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悲哀。
  想想那些作家,想想抗疫中那些被我们天天关注的文章,想想敢于说真话的方方日记,那些含泪带血的文字,都是从作者心里流淌出来的,是对生活最最真实的感悟。因此,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就必须要唤醒学生敏锐的生活感悟,唤醒学生内在真实的生活体验。
  我发现,如果我们让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事,写得还真不错。一次,我让学生写《哎!我们这个班》或者《哇!我们这个班》,学生写得出乎意料地好,有几位被自己认为写作不好的学生,这次居然也写得相当好。还有一次,我让学生提前观察班里的学生,然后匿名写作文,文中被描写的学生也不要出现姓名,让大家猜是谁?结果,学生既感兴趣又写得好。
  由此看来,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考试,束缚了学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学生还原为一个“真实”的人。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丢掉枷锁,解放自己,解放写作,发自内心地去写真实的故事,带着真诚的心去写,用真挚的体悟去写,写自己的生活和与自己长在一起的东西,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第二,要让学生做一个有“爱”的人,用一颗“爱”心去发现体悟生活的美好。
  我们知道,写作的好手,一定是心中有“爱”的人,他一定能够在平淡中发现出美来,只有发现了美,才有体验,才会感动,才能领悟。只有有了感动和领悟,才会有创作的冲动。因此,我们要想激发学生内在的写作激情,就要唤醒学生对世界的真爱。我们常说向生活“要”素材,其实,别向它“要”,爱它即是。
  所以,我常向学生举这样的例子。比如,杨绛写《老王》,是因为对老王的关爱和同情,而对老王的关爱与同情,又源自于杨绛自身的一颗爱心。
  我相信,只有内心有了爱,才会发现外在的爱、外在的美好。正如心理学中常提到的一句:你无法在内在看到的,也无法在外在看到。因此,有了爱,就有了发现,就有了写作的源头活水。所以说,爱的能力,就是写作力。
  因此,我們一定要告诉学生:真正的写作,就是在找心 ,找到一颗善感的心,去读懂鸟语花香,去聆听潺潺水声,去端详自然万物,去感悟人生百态。
  第三,让学生做一个“会阅读”的人,让阅读滋养生命、丰盈心灵。
  朱永新教授说“阅读能启发生命”“阅读能滋养心灵”。当前,我们很多学校都在倡导阅读,可我感觉,我们的学生不一定就是一个“会阅读”的人。据我了解,好多学生的阅读是泛阅读、伪阅读、假阅读。因为他们多是为追求故事情节或完成任务而阅读,是硬着头皮去“读”,而不是去“读懂”。这样的阅读,根本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那么,如何让学生做一个“会阅读”的人?
  我认为,首先,阅读要有选择。在学生课余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选择,否则,漫无目的地阅读,收效甚微,这也是我们一线老师的经验教训所得。那么,怎么选择?我觉得可以抓住一本书读深读透,或者抓住一位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去读,反复去读他的文字,慢慢模仿,慢慢地受到他文字气息的熏染,从而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更精致,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笔调。朱光潜先生也曾说:与其读10本无关轻重的书,不如用读10本书的时间去读一本真正值得阅读的书;与其泛泛地读10本书,不如取一部自己喜欢的书精读10遍。
  其次,要读深,读透,读出自己,读出怦然心动的感觉,要把好书化作自己的灵魂。要知道,一个人的积累、情怀和价值是悄悄潜伏在阅读中的。
  另外,还要阅读生活和大自然。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常常思考,就能在不断地与人交往中成长自己,丰富自己。生活即学习,生活即教育。例如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就是从观察生活开始积累素材的。莫泊桑写作初期,每天都要下楼看一看:遛狗的人是什么样子?买菜的人又是什么样子?他们穿什么衣服?什么神情?走路的姿势怎样?久而久之,手里就有了一个个鲜活的素材。
  学生只有在这样广义的阅读中,才能成为“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上有艺”的人。这是做人的境界,也是文的境界。
其他文献
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较早的提出了“快乐学习”的教育思想。许多数据显示人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可以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变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快乐教育、快乐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特征的教育体系。  随着我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我们经常会看到这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学中应从数学学科本身的认识开始,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成功情境,调节课堂气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等途径进行。在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途径和方法中,设置问题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数学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 兴趣 教学 培养  兴趣是人为认识某种事物并积极探索的倾向。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索了解数
期刊
摘要:在二年级的写话教学时,一些教师往往感慨“学生太小,看不懂、说不清、写不明”;许多学生学习写话时,常常觉得“没趣味,不想说,无法写”。针对“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新课标要求,在“备课一一实践一一反思一一再实践一一再反思”的工作过程后,我
期刊
一、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科学依据  从生理上讲,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而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上已经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也日趋复杂化。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这就使得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从脑电波的变化来看,研究表明,在4~20岁之间,脑电发展存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时期,第一次就在5~6岁左右,表现为枕叶α波与θ波斗争最
期刊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每天都在为祖国加油!每天都被战疫勇士的事迹感动着。全民战疫、全球战疫……2020年,这个令世人难忘的年份,终将被历史打上特殊的标记,以不同的语言文字载入史册。3月3日,我进入五年级线上直播课堂,听了池国华老师的一节阅读课《草房子》,或者是自己的童年和文中作者笔下孩子们的童年比较相似的原因,也或者是池老师的课讲的太动情,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如今细想感触颇多,无论是作品作者的文学
期刊
摘要:本园在2017年开展了幼儿小篮球活动,并结合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和幼儿发展的差异性,为幼儿设计出适宜的篮球教学方案,并通过将游戏与篮球进行很好的结合,简化了幼儿对篮球的学习。  关键词:幼儿园;小篮球;教学活动  一、不同阶段幼儿园开展篮球活动的策略分析  (一)小班幼儿篮球教学策略  对于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发展的特点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在对他们进行篮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一
期刊
多边形面积是数学四大领域中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在整个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功能。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贯通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积累丰富的研究图形面积的经验方法,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为将来快速适应初中的学习做好铺垫。如何对学生进行贯通培养呢?笔者有以下三点思考。  一、注重转化思想的渗透,关注知识体系的贯通  《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
期刊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推进的成功所在。因此,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与实施科学的争章评价机制,其目的在于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学校坚持“爱与尊重同行”的教育理念,坚持
期刊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了解并传承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那么,如何将二十四节气融于幼儿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易于接受
期刊
无论是在学术专著中还是大众媒体中,乃至日常升华中,“人文”二字屡见不鲜,它的频现往往也和一种正向的、积极的意义有关。但是,究竟何为人文?在当下的中国教育、中学教育的语境下,它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它对教育有哪些正向的、重要的价值?如何在教育这座结构复杂、体量庞大、富有生命意义的系统中,精巧细腻地融入“人文”的润滑剂和魂魄,是本文重点探讨的方向所在。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同样用“改革”和“开放”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