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写作的种子?我这样认为: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那么生活感悟便是写作的种子。我为什么要强调带着写作的种子教写作?这要从我们的写作教学现状说起。
我们的写作教学低效,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作文教学上,我们老师也下了一番功夫,付出了一番努力,可努力和成效好像不成正比。问题到底在哪里?
我们不防回忆一下学生作文时的表现:作文课上,学生有的挠头苦思、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有的则停留在流水帐一般的复制生活上,语言干瘪,内容空洞;有的就是一种没有实际内容的貌似深刻实则肤浅的无病呻吟。除此之外,每年班里还总有这样几位令人头疼的学生,理科成绩遥遥领先,语文成绩却一马平川,作文成绩更是惨不忍睹。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写作的具体状况,寒假里,我利用问卷星做了一个“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和学生平时的作文来看,学生作文存在诸多问题,而最根本的问题是不知道写什么,或者是有话说不出。其实就是素材匮乏和不会表达的问题。
所有这些,让我慢慢明白:作文有可教和不可教两个部分。30%的可教,技法可教;70%的不可教,积累、价值、情怀不可教。可教的只是“术”,不可教的是“道”。可以说,是教育的急功近利,导致了我们写作教学的急功近利。我们必须突围,用大眼光大情怀来重新设计我们的写作教学。
如何突围?
我认为,我们应该带着写作的种子教写作,把写作的种子播撒给学生,以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下面,我就从“道”的角度,分三个方面来谈写作种子的播撒。
第一,要把学生“还原”为一个“真实”的人,用真诚的心去感悟生活。
因为,我们学生平时的作文太假,学生完全是为了应对考试或应付老师的作业而写作。写作时,又在考虑怎样取悦评卷者?遵循哪些潜规则?他们一直是背着包袱在写作,不敢说真话。由于长期不敢说真话,就导致慢慢地不会说真话了,长年累月地怀着这种心态去写作,必定会失去对生活的敏感。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悲哀。
想想那些作家,想想抗疫中那些被我们天天关注的文章,想想敢于说真话的方方日记,那些含泪带血的文字,都是从作者心里流淌出来的,是对生活最最真实的感悟。因此,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就必须要唤醒学生敏锐的生活感悟,唤醒学生内在真实的生活体验。
我发现,如果我们让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事,写得还真不错。一次,我让学生写《哎!我们这个班》或者《哇!我们这个班》,学生写得出乎意料地好,有几位被自己认为写作不好的学生,这次居然也写得相当好。还有一次,我让学生提前观察班里的学生,然后匿名写作文,文中被描写的学生也不要出现姓名,让大家猜是谁?结果,学生既感兴趣又写得好。
由此看来,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考试,束缚了学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学生还原为一个“真实”的人。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丢掉枷锁,解放自己,解放写作,发自内心地去写真实的故事,带着真诚的心去写,用真挚的体悟去写,写自己的生活和与自己长在一起的东西,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第二,要让学生做一个有“爱”的人,用一颗“爱”心去发现体悟生活的美好。
我们知道,写作的好手,一定是心中有“爱”的人,他一定能够在平淡中发现出美来,只有发现了美,才有体验,才会感动,才能领悟。只有有了感动和领悟,才会有创作的冲动。因此,我们要想激发学生内在的写作激情,就要唤醒学生对世界的真爱。我们常说向生活“要”素材,其实,别向它“要”,爱它即是。
所以,我常向学生举这样的例子。比如,杨绛写《老王》,是因为对老王的关爱和同情,而对老王的关爱与同情,又源自于杨绛自身的一颗爱心。
我相信,只有内心有了爱,才会发现外在的爱、外在的美好。正如心理学中常提到的一句:你无法在内在看到的,也无法在外在看到。因此,有了爱,就有了发现,就有了写作的源头活水。所以说,爱的能力,就是写作力。
因此,我們一定要告诉学生:真正的写作,就是在找心 ,找到一颗善感的心,去读懂鸟语花香,去聆听潺潺水声,去端详自然万物,去感悟人生百态。
第三,让学生做一个“会阅读”的人,让阅读滋养生命、丰盈心灵。
朱永新教授说“阅读能启发生命”“阅读能滋养心灵”。当前,我们很多学校都在倡导阅读,可我感觉,我们的学生不一定就是一个“会阅读”的人。据我了解,好多学生的阅读是泛阅读、伪阅读、假阅读。因为他们多是为追求故事情节或完成任务而阅读,是硬着头皮去“读”,而不是去“读懂”。这样的阅读,根本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那么,如何让学生做一个“会阅读”的人?
我认为,首先,阅读要有选择。在学生课余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选择,否则,漫无目的地阅读,收效甚微,这也是我们一线老师的经验教训所得。那么,怎么选择?我觉得可以抓住一本书读深读透,或者抓住一位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去读,反复去读他的文字,慢慢模仿,慢慢地受到他文字气息的熏染,从而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更精致,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笔调。朱光潜先生也曾说:与其读10本无关轻重的书,不如用读10本书的时间去读一本真正值得阅读的书;与其泛泛地读10本书,不如取一部自己喜欢的书精读10遍。
其次,要读深,读透,读出自己,读出怦然心动的感觉,要把好书化作自己的灵魂。要知道,一个人的积累、情怀和价值是悄悄潜伏在阅读中的。
另外,还要阅读生活和大自然。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常常思考,就能在不断地与人交往中成长自己,丰富自己。生活即学习,生活即教育。例如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就是从观察生活开始积累素材的。莫泊桑写作初期,每天都要下楼看一看:遛狗的人是什么样子?买菜的人又是什么样子?他们穿什么衣服?什么神情?走路的姿势怎样?久而久之,手里就有了一个个鲜活的素材。
学生只有在这样广义的阅读中,才能成为“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上有艺”的人。这是做人的境界,也是文的境界。
我们的写作教学低效,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作文教学上,我们老师也下了一番功夫,付出了一番努力,可努力和成效好像不成正比。问题到底在哪里?
我们不防回忆一下学生作文时的表现:作文课上,学生有的挠头苦思、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有的则停留在流水帐一般的复制生活上,语言干瘪,内容空洞;有的就是一种没有实际内容的貌似深刻实则肤浅的无病呻吟。除此之外,每年班里还总有这样几位令人头疼的学生,理科成绩遥遥领先,语文成绩却一马平川,作文成绩更是惨不忍睹。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写作的具体状况,寒假里,我利用问卷星做了一个“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和学生平时的作文来看,学生作文存在诸多问题,而最根本的问题是不知道写什么,或者是有话说不出。其实就是素材匮乏和不会表达的问题。
所有这些,让我慢慢明白:作文有可教和不可教两个部分。30%的可教,技法可教;70%的不可教,积累、价值、情怀不可教。可教的只是“术”,不可教的是“道”。可以说,是教育的急功近利,导致了我们写作教学的急功近利。我们必须突围,用大眼光大情怀来重新设计我们的写作教学。
如何突围?
我认为,我们应该带着写作的种子教写作,把写作的种子播撒给学生,以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下面,我就从“道”的角度,分三个方面来谈写作种子的播撒。
第一,要把学生“还原”为一个“真实”的人,用真诚的心去感悟生活。
因为,我们学生平时的作文太假,学生完全是为了应对考试或应付老师的作业而写作。写作时,又在考虑怎样取悦评卷者?遵循哪些潜规则?他们一直是背着包袱在写作,不敢说真话。由于长期不敢说真话,就导致慢慢地不会说真话了,长年累月地怀着这种心态去写作,必定会失去对生活的敏感。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悲哀。
想想那些作家,想想抗疫中那些被我们天天关注的文章,想想敢于说真话的方方日记,那些含泪带血的文字,都是从作者心里流淌出来的,是对生活最最真实的感悟。因此,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就必须要唤醒学生敏锐的生活感悟,唤醒学生内在真实的生活体验。
我发现,如果我们让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事,写得还真不错。一次,我让学生写《哎!我们这个班》或者《哇!我们这个班》,学生写得出乎意料地好,有几位被自己认为写作不好的学生,这次居然也写得相当好。还有一次,我让学生提前观察班里的学生,然后匿名写作文,文中被描写的学生也不要出现姓名,让大家猜是谁?结果,学生既感兴趣又写得好。
由此看来,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考试,束缚了学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学生还原为一个“真实”的人。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丢掉枷锁,解放自己,解放写作,发自内心地去写真实的故事,带着真诚的心去写,用真挚的体悟去写,写自己的生活和与自己长在一起的东西,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第二,要让学生做一个有“爱”的人,用一颗“爱”心去发现体悟生活的美好。
我们知道,写作的好手,一定是心中有“爱”的人,他一定能够在平淡中发现出美来,只有发现了美,才有体验,才会感动,才能领悟。只有有了感动和领悟,才会有创作的冲动。因此,我们要想激发学生内在的写作激情,就要唤醒学生对世界的真爱。我们常说向生活“要”素材,其实,别向它“要”,爱它即是。
所以,我常向学生举这样的例子。比如,杨绛写《老王》,是因为对老王的关爱和同情,而对老王的关爱与同情,又源自于杨绛自身的一颗爱心。
我相信,只有内心有了爱,才会发现外在的爱、外在的美好。正如心理学中常提到的一句:你无法在内在看到的,也无法在外在看到。因此,有了爱,就有了发现,就有了写作的源头活水。所以说,爱的能力,就是写作力。
因此,我們一定要告诉学生:真正的写作,就是在找心 ,找到一颗善感的心,去读懂鸟语花香,去聆听潺潺水声,去端详自然万物,去感悟人生百态。
第三,让学生做一个“会阅读”的人,让阅读滋养生命、丰盈心灵。
朱永新教授说“阅读能启发生命”“阅读能滋养心灵”。当前,我们很多学校都在倡导阅读,可我感觉,我们的学生不一定就是一个“会阅读”的人。据我了解,好多学生的阅读是泛阅读、伪阅读、假阅读。因为他们多是为追求故事情节或完成任务而阅读,是硬着头皮去“读”,而不是去“读懂”。这样的阅读,根本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那么,如何让学生做一个“会阅读”的人?
我认为,首先,阅读要有选择。在学生课余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选择,否则,漫无目的地阅读,收效甚微,这也是我们一线老师的经验教训所得。那么,怎么选择?我觉得可以抓住一本书读深读透,或者抓住一位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去读,反复去读他的文字,慢慢模仿,慢慢地受到他文字气息的熏染,从而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更精致,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笔调。朱光潜先生也曾说:与其读10本无关轻重的书,不如用读10本书的时间去读一本真正值得阅读的书;与其泛泛地读10本书,不如取一部自己喜欢的书精读10遍。
其次,要读深,读透,读出自己,读出怦然心动的感觉,要把好书化作自己的灵魂。要知道,一个人的积累、情怀和价值是悄悄潜伏在阅读中的。
另外,还要阅读生活和大自然。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常常思考,就能在不断地与人交往中成长自己,丰富自己。生活即学习,生活即教育。例如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就是从观察生活开始积累素材的。莫泊桑写作初期,每天都要下楼看一看:遛狗的人是什么样子?买菜的人又是什么样子?他们穿什么衣服?什么神情?走路的姿势怎样?久而久之,手里就有了一个个鲜活的素材。
学生只有在这样广义的阅读中,才能成为“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上有艺”的人。这是做人的境界,也是文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