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我在日本访问期间,曾经在东京西武百货店的古董厅见到一件展示出售的磁州窑珍珠地刻花梅瓶,标价为8000万日元,通过翻译咨询销售人员,价钱是否还可以商量,对方的回答是,最多还可以下浮百分之五。那个时代正是中国人以“万元户”为发家致富标志的时代,故此价格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北京故宫35万件陶瓷藏品中,磁州窑精品为数不少,但是清官旧藏者十分稀少,有两件瓷枕属于清宫旧藏,一件是磁州窑白底黑花虎纹枕,另一件是珍珠地划花枕,曾经认为是磁州窑产品,现在定为磁州窑系产品,这件瓷枕在枕面有一片空白,乾隆皇帝欣赏之余,诗兴大发,令造办处工匠在空白处刻了一首御制诗:“瓷中定州犹椎轮,丹青弗籍傅色粉。懿兹芳枕质朴淳,蛤粉为釉铺以匀。铅气火气净其沦,粹然古貌如道人。通灵一穴堪眠云,信能忘忧能怡神。至人无梦方宜陈,小哉邯郸漫云云。”诗后题:“乾隆戊子仲夏月上瀚御题。”有“宋朝辰翰”一方阴文章。清官旧藏瓷器并非证明磁州窑陶瓷有官窑性质,只是表明它的人藏下限时间。清宫旧藏玉器中有红山文化的玉器,早年曾经被学者定为早商玉器,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红山文化被世人发现,学者才认识到它们的确切年代。封建社会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地方出土的宝物,地方官肯定会向皇宫献宝。清官旧藏的这两件瓷枕和清宫旧藏的红山玉器一样,应該都是早年出土,地方官为表忠心的进贡之物,只是缺少明确的文献记载而已。
北京故宫收藏的磁州窑瓷器,大部分为1949年以后国家调拨和收购。许多珍品仰赖老一辈专家的独具慧眼,尤其是被世人誉为中国“陶瓷之父”的陈万里先生,早年研究浙江青瓷,将考古学引入陶瓷史的研究,树立了陶瓷史研究的第一块里程碑,解放后调入北京故宫专门研究陶瓷史,如鱼得水,写了两本关于磁州窑陶瓷的专著:《陶枕》和《宋代北方民间瓷器》。从这两本书可以看出先生的美学观点,故宫后来征集的磁州窑珍品,更凝聚着先生的艺术结晶。如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纹枕,典型的北宋磁州窑作品,底印张家造款,枕面绘艺人倒立于马背之上。英国博物馆收藏一件磁州窑白地黑花熊戏纹枕,也是杂技题材,均是研究宋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物,由此可看出沉淀在历史年轮中沧桑端倪,千年之前吴桥杂技和宋代的市井生活,均被定格在瓷枕的画面上。故宫这件马戏纹枕,画法古朴,刚劲有力,显示出工匠创造时的自由活泼之感,生动的画面,更是将历史、科研、艺术价值融为一体,被定为一级甲等文物当之无愧。再如故宫收藏的另一件白地黑花婴戏纹枕,枕面绘两个儿童嬉戏,画法娴熟,动态盎然,栩栩如生,将儿童天真无邪的童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件瓷枕多次在故宫陶瓷馆展出,每次上手,我都反复观赏,爱不释手,甚至有时去用手抚摸画面,仿佛那上面隐藏着一种神秘的魔力,就像少年高尔基读文学名著时爱不释手,却百思不解其中的奥秘,竟然举着书到室外对着太阳光照射,想发现书中吸引他的神秘力量一样天真。还有一件瓷枕,只剩下枕面了,陈万里先生出版的《陶枕》一书中曾经著录,现存于故宫的资料库。陈万里先生当年定名为“婴戏纹”,我有幸在2004年整理资料时上手,用抹布擦去浮尘后,仔细观赏,竟然发现一个惊人的图案。原来是一个儿童在玩宋代的“击角球”,这种游戏与“捶丸”类似,与高尔夫球有渊源关系。据此我查阅文献后,写了一篇论文,曾经发表在《文物天地》。还有许多写有诗词、俗谚、对联、警句、格言等的磁州窑瓷器,以瓷枕居多,题材十分广泛,故宫的收藏品中也有不少。如有一件腰圆如意型枕,枕面题对仗诗句:“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工匠的书法虽然稚拙古朴,但也留有明显的时代风格。磁州窑及其磁州窑系这种题有诗词、俗谚、对联,警句、格言等的瓷器,一直延续到清代还在生产,文字涉猎的内容相当广泛,是研究文学、民俗学的宝贵资料,已经有学者整理出版,开拓出陶瓷史研究的新领域。
磁州窑的梅瓶,当年都是装酒的实用器皿,宋代梅瓶瘦俏挺拔,有如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宫收藏的磁州窑梅瓶主要是白地黑花和绿釉釉下黑彩两个品种,后者传世量较少,颇为珍贵,自民国就有仿品,仿得逼真者主要是用出土白地黑花产品后挂绿釉,收藏者当提高警惕。
清官旧藏瓷器中还有一个品种与磁州窑有关,即明代仿定窑白釉刻花和印花产品,台湾和北京的故宫均有不少藏品。这些藏品在民间非常少见,肯定是当年皇宫定烧之物,与景德镇官窑的胎釉有明显区别,应该是北方窑厂所烧,但是因为缺少明确的文献记载,从胎釉观察,出自明代彭城窑的可能性最大。希望感兴趣的研究者对此命题进一步研究,得出最终的结论。
明代磁州窑还有一部分白地黑花产品,为数不少的故宫藏品均是解放后收藏。其绘画风格继承前朝传统,更显飘逸潇洒,颇显文人气息。其多数产品为明代晚期之作,联系历史上的资本丰义萌芽出现,可能会使研究成果更加灿烂。
宋代磁州窑的装饰技法十分丰富,有白地黑花、黑釉铁锈花、刻花、划花、剔花、填花等十余种,而最令人叹服的也是最稀少的品种,则是绞化妆土装饰。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研究绞胎工艺时即注意到这个品种的魅力和稀少性。当时只在正式出版的图录上发现日本藏有一对梅瓶,品相完好,梅瓶腹部用绞化妆土工艺装饰,其纹路有如浮云流水,与绞胎工艺有一定的区别,更显自然流畅。此后我留心观察,陆续在博物馆和私人藏品中发现一些磁州窑及磁州窑系的产品,宋、金。元迮瓷片加上,总数不超过十件。属于宋代磁州窑的完整文物仅有4件:日本博物馆存梅瓶一对;邯郸磁州窑博物馆存瓷枕一件,枕面以绞化妆土为主,点缀花草树木,形成一幅妙趣天成的山水画,只可惜枕面略有残损;2009年自日本回流一件绞化妆土盘,出现在拍卖会上,为国内一位有识之藏家收藏,其品相相当完美,整个盘而以绞化妆土工艺装饰,妙趣天成的纹路有如蒸腾霞蔚时的浮云流水,又如层峦叠嶂的山脉,更像碧波荡漾的湖水,令人浮想联翩,给人以气象万千,巧夺天工的美感。陶瓷是土和火的艺术,其艺术真谛在于工匠巧妙驾驭土和火的变化规律,使之定格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哥窑的开片,本是烧成中的缺陷,但是陶瓷工匠却熟练的掌握变化规律,使之形成错落有致的纹路,成为一种名贵的釉色品种,国外陶瓷学者曾对中国古代陶瓷工匠这一伟大发明有过高度评价。宋代磁州窑发明的绞化妆土工艺,应该是在继承唐代绞胎工艺上的又一伟大创举,其传世品非常稀少,如果从整个陶瓷史的发展脉络角度观察,我认为绞化妆土作品,应该是中国古代陶瓷工匠创作出的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陶瓷工匠在生产实践中,观察到化妆土在工艺流程中的瞬间变化,凭借熟练的吹釉、洒釉技法,将其定格在梅瓶的腹部、枕面和盘面上,给人以天工开物,妙趣横生的美感,千年之前陶瓷工匠的“陶艺”作品,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官窑工匠按照固定的程式生产,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有民窑工匠在生产中才会有创作自由之感,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最大的民窑,观赏其作品,往往会被其中散发出的自由活泼的乡土气息所感染,表现出工匠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更可以看出凝聚在作品中工匠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像绞化妆土盘这样的经典作品,如果收藏在故宫,从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综合评定,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一级文物。
我在博物馆的陈列和出土的图录中,见到一般多将“绞化妆土”标为“绞釉”,这是对陶瓷工艺不熟悉产生的误解,“绞釉”是现代陶瓷发明的工艺,因为生产成本较高,故一般只在实验室中少量制作。只有磁州窑和磁州窑系的化妆土,才可以保证既不浪费原料又使之成功率大大提高。如果研究者到窑厂亲自操作一下,定会昭然若揭,但是要想复制一件绞化妆土瓷器,如果没有几年的实践功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北京故宫35万件陶瓷藏品中,磁州窑精品为数不少,但是清官旧藏者十分稀少,有两件瓷枕属于清宫旧藏,一件是磁州窑白底黑花虎纹枕,另一件是珍珠地划花枕,曾经认为是磁州窑产品,现在定为磁州窑系产品,这件瓷枕在枕面有一片空白,乾隆皇帝欣赏之余,诗兴大发,令造办处工匠在空白处刻了一首御制诗:“瓷中定州犹椎轮,丹青弗籍傅色粉。懿兹芳枕质朴淳,蛤粉为釉铺以匀。铅气火气净其沦,粹然古貌如道人。通灵一穴堪眠云,信能忘忧能怡神。至人无梦方宜陈,小哉邯郸漫云云。”诗后题:“乾隆戊子仲夏月上瀚御题。”有“宋朝辰翰”一方阴文章。清官旧藏瓷器并非证明磁州窑陶瓷有官窑性质,只是表明它的人藏下限时间。清宫旧藏玉器中有红山文化的玉器,早年曾经被学者定为早商玉器,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红山文化被世人发现,学者才认识到它们的确切年代。封建社会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地方出土的宝物,地方官肯定会向皇宫献宝。清官旧藏的这两件瓷枕和清宫旧藏的红山玉器一样,应該都是早年出土,地方官为表忠心的进贡之物,只是缺少明确的文献记载而已。
北京故宫收藏的磁州窑瓷器,大部分为1949年以后国家调拨和收购。许多珍品仰赖老一辈专家的独具慧眼,尤其是被世人誉为中国“陶瓷之父”的陈万里先生,早年研究浙江青瓷,将考古学引入陶瓷史的研究,树立了陶瓷史研究的第一块里程碑,解放后调入北京故宫专门研究陶瓷史,如鱼得水,写了两本关于磁州窑陶瓷的专著:《陶枕》和《宋代北方民间瓷器》。从这两本书可以看出先生的美学观点,故宫后来征集的磁州窑珍品,更凝聚着先生的艺术结晶。如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纹枕,典型的北宋磁州窑作品,底印张家造款,枕面绘艺人倒立于马背之上。英国博物馆收藏一件磁州窑白地黑花熊戏纹枕,也是杂技题材,均是研究宋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物,由此可看出沉淀在历史年轮中沧桑端倪,千年之前吴桥杂技和宋代的市井生活,均被定格在瓷枕的画面上。故宫这件马戏纹枕,画法古朴,刚劲有力,显示出工匠创造时的自由活泼之感,生动的画面,更是将历史、科研、艺术价值融为一体,被定为一级甲等文物当之无愧。再如故宫收藏的另一件白地黑花婴戏纹枕,枕面绘两个儿童嬉戏,画法娴熟,动态盎然,栩栩如生,将儿童天真无邪的童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件瓷枕多次在故宫陶瓷馆展出,每次上手,我都反复观赏,爱不释手,甚至有时去用手抚摸画面,仿佛那上面隐藏着一种神秘的魔力,就像少年高尔基读文学名著时爱不释手,却百思不解其中的奥秘,竟然举着书到室外对着太阳光照射,想发现书中吸引他的神秘力量一样天真。还有一件瓷枕,只剩下枕面了,陈万里先生出版的《陶枕》一书中曾经著录,现存于故宫的资料库。陈万里先生当年定名为“婴戏纹”,我有幸在2004年整理资料时上手,用抹布擦去浮尘后,仔细观赏,竟然发现一个惊人的图案。原来是一个儿童在玩宋代的“击角球”,这种游戏与“捶丸”类似,与高尔夫球有渊源关系。据此我查阅文献后,写了一篇论文,曾经发表在《文物天地》。还有许多写有诗词、俗谚、对联、警句、格言等的磁州窑瓷器,以瓷枕居多,题材十分广泛,故宫的收藏品中也有不少。如有一件腰圆如意型枕,枕面题对仗诗句:“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工匠的书法虽然稚拙古朴,但也留有明显的时代风格。磁州窑及其磁州窑系这种题有诗词、俗谚、对联,警句、格言等的瓷器,一直延续到清代还在生产,文字涉猎的内容相当广泛,是研究文学、民俗学的宝贵资料,已经有学者整理出版,开拓出陶瓷史研究的新领域。
磁州窑的梅瓶,当年都是装酒的实用器皿,宋代梅瓶瘦俏挺拔,有如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宫收藏的磁州窑梅瓶主要是白地黑花和绿釉釉下黑彩两个品种,后者传世量较少,颇为珍贵,自民国就有仿品,仿得逼真者主要是用出土白地黑花产品后挂绿釉,收藏者当提高警惕。
清官旧藏瓷器中还有一个品种与磁州窑有关,即明代仿定窑白釉刻花和印花产品,台湾和北京的故宫均有不少藏品。这些藏品在民间非常少见,肯定是当年皇宫定烧之物,与景德镇官窑的胎釉有明显区别,应该是北方窑厂所烧,但是因为缺少明确的文献记载,从胎釉观察,出自明代彭城窑的可能性最大。希望感兴趣的研究者对此命题进一步研究,得出最终的结论。
明代磁州窑还有一部分白地黑花产品,为数不少的故宫藏品均是解放后收藏。其绘画风格继承前朝传统,更显飘逸潇洒,颇显文人气息。其多数产品为明代晚期之作,联系历史上的资本丰义萌芽出现,可能会使研究成果更加灿烂。
宋代磁州窑的装饰技法十分丰富,有白地黑花、黑釉铁锈花、刻花、划花、剔花、填花等十余种,而最令人叹服的也是最稀少的品种,则是绞化妆土装饰。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研究绞胎工艺时即注意到这个品种的魅力和稀少性。当时只在正式出版的图录上发现日本藏有一对梅瓶,品相完好,梅瓶腹部用绞化妆土工艺装饰,其纹路有如浮云流水,与绞胎工艺有一定的区别,更显自然流畅。此后我留心观察,陆续在博物馆和私人藏品中发现一些磁州窑及磁州窑系的产品,宋、金。元迮瓷片加上,总数不超过十件。属于宋代磁州窑的完整文物仅有4件:日本博物馆存梅瓶一对;邯郸磁州窑博物馆存瓷枕一件,枕面以绞化妆土为主,点缀花草树木,形成一幅妙趣天成的山水画,只可惜枕面略有残损;2009年自日本回流一件绞化妆土盘,出现在拍卖会上,为国内一位有识之藏家收藏,其品相相当完美,整个盘而以绞化妆土工艺装饰,妙趣天成的纹路有如蒸腾霞蔚时的浮云流水,又如层峦叠嶂的山脉,更像碧波荡漾的湖水,令人浮想联翩,给人以气象万千,巧夺天工的美感。陶瓷是土和火的艺术,其艺术真谛在于工匠巧妙驾驭土和火的变化规律,使之定格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哥窑的开片,本是烧成中的缺陷,但是陶瓷工匠却熟练的掌握变化规律,使之形成错落有致的纹路,成为一种名贵的釉色品种,国外陶瓷学者曾对中国古代陶瓷工匠这一伟大发明有过高度评价。宋代磁州窑发明的绞化妆土工艺,应该是在继承唐代绞胎工艺上的又一伟大创举,其传世品非常稀少,如果从整个陶瓷史的发展脉络角度观察,我认为绞化妆土作品,应该是中国古代陶瓷工匠创作出的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陶瓷工匠在生产实践中,观察到化妆土在工艺流程中的瞬间变化,凭借熟练的吹釉、洒釉技法,将其定格在梅瓶的腹部、枕面和盘面上,给人以天工开物,妙趣横生的美感,千年之前陶瓷工匠的“陶艺”作品,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官窑工匠按照固定的程式生产,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有民窑工匠在生产中才会有创作自由之感,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最大的民窑,观赏其作品,往往会被其中散发出的自由活泼的乡土气息所感染,表现出工匠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更可以看出凝聚在作品中工匠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像绞化妆土盘这样的经典作品,如果收藏在故宫,从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综合评定,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一级文物。
我在博物馆的陈列和出土的图录中,见到一般多将“绞化妆土”标为“绞釉”,这是对陶瓷工艺不熟悉产生的误解,“绞釉”是现代陶瓷发明的工艺,因为生产成本较高,故一般只在实验室中少量制作。只有磁州窑和磁州窑系的化妆土,才可以保证既不浪费原料又使之成功率大大提高。如果研究者到窑厂亲自操作一下,定会昭然若揭,但是要想复制一件绞化妆土瓷器,如果没有几年的实践功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