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制度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保障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1569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奖励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奖励制度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奖励是对完成任务、做出成绩、取得成功以及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的肯定和鼓励,它既有激励的功能,又有教育的效应。因此,奖励制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二小学创建于1913年,当时学校属私塾;1923至1934年名为碧潭小学;1937年更名为大同第十二、三、四保国民学校;1951年学校更名为劳村公社中心小学;1981年8月24日公社初中、小学分开建制,学校更名为建德县劳村公社中心小学;1984年建立劳村乡,更名为劳村乡中心小学;1989年,撤乡建镇,学校更名为劳村镇中心小学;2001年10月劳村镇撤并为大同镇,学校最终定名为大同第二小学。
  学校几经易名,发展至今,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学校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张扬个性”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关心人类与自然,善于学习与思考,善于合作与创造;会礼仪交往,会习惯读书,会审美欣赏,会生活英语,会网上学习,会研究设计;具有正气、大气、勇气、文气”的学生为指导,并以“德治校、创特色”为总目标,开展实施工作。
  在实施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就有奖励问题。面对奖励问题,学校教职工私下有很多意见、见解,为此,学校召开了学校班子会议,就奖励问题进行讨论。
  在班子例会上,教务处根据学校制定的学科教学质量奖励办法把相关科任教师的奖教金统计表呈给校长审批,校长就这笔奖教金该奖还是不该奖让各位班子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说,该奖!学校制度有规定,在新制度未出台之前应执行原有制度。有说,该奖!奖金不多(2000多元),激励教师意义更大。特别像大同二小这样一所教学质量落后的学校激励比惩罚更重要。校长说,这样的成绩还好意思发奖金!再说,这是自己学校老师阅卷批改的,平行班少,可信度、可比性低,奖得不好会适得其反,更有甚者会影响教师的团结,不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校长的想法可谓深谋远虑,班子成员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奖还是不奖,大家陷入两难之中。
  众所周知,奖励是有效激励人们的行为,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学校奖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时越奖励,事件反而越糟糕。要使奖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助推器,学校在制定和运用奖励手段时必须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我们所奖励的行为的价值标准是什么?
  即明确什么样的行为该奖励,什么样的行为不该奖励。奖励是一种管理行为,奖励行为的价值标准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价值观。现代教育管理的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价值观。只有那些能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行为才应该给予奖励。
  问题2:我们所奖励的行为是不是所希望的行为?
  即你想要什么行为,就应该奖励什么行为。这是学校文化价值的风向标。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向教师明确昭示你的奖励价值标准,在表现与奖励之间建立起正确的连带关系,强调效率的,那就奖励追求效率的人,提倡合作的,就奖励具有合作精神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收获你所要的行为。
  问题3:奖励的方式和方法是否恰当?
  奖励行为的恰当性主要以三个“有利于”来衡量:首先,奖励是否有利于满足教师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麦克莱兰提出的“三种需要理论”都表明人的需要是复杂的、多样的。学校在实施奖励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不同教师的需要特点,用教师的需要去激发教师的动机,这样才能引发满足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行为。其次,奖励是否有利于促进团队的协作。任何矛盾的产生都是缘于利益的冲突。学校奖励要充分注意到教师劳动的特殊性,避免奖励可能带来的恶性竞争,既要考虑到教师个人的教学绩效,也要考虑到教研组、年级组的教学绩效,使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同行的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进而强化教师的团结合作精神。最后,奖励是否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没有创新,教育教学活动将会失去活力。奖励是对过去行为的一种强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墨守成规。学校奖励要避免“守株待兔”式的行为模式,而要注意奖励那些不断寻求新方法以不断获得更多“兔子”但暂时还一无所获的“狩猎者”。
  综上所述,笔者个人认为,这笔奖教金该发。理由一:该校教学质量差并不是教师工作态度不认真造成的。再说,这些成绩相对优秀、进步较大的班级都是每位教师辛勤工作的回报,2000多元的金钱奖励远远代替不了学校对他们的肯定和认可。理由二:作为一个学校,在新的制度未出台之前,一般都是按老制度执行。该校教务处是依据学校奖励制度统计出来的结果,制度是经全体教师讨论通过的,应该执行落实的,否则制度就成了摆设,成了糊弄教师的一纸废文。所以,奖励制度可以说是可行的,且势在必行,要知道,奖励制度不仅能够激发学校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更能最终实现促进学校教学工作更快更好发展的目的。
其他文献
郑志文在2013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在于找准突破口,敢啃硬骨头。也就是说,必须从老百姓最期盼最关心的热点改起,从制约教育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思想观念的束缚、体制机制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些难题形成倒逼态势,亟待破解之道。在这些硬骨头中,哪个最难啃?大概英雄所见略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改
她说,生命的姿态千姿百态,而她只选择飞翔!  走进教室,她一天又一天地警示自己:眼前,永远有她填写不完的未知,她只有飞得更高,才能让孩子们看得更远;走上讲台,她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前方,永远有她攀登不尽的高峰,只有飞得更远,才能让孩子们胸怀更宽;抚摸着心爱的钢琴,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教育、音乐——今生她将为此而飞翔,因此而美丽……她就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教师高燕婷。  生命中对音乐的
作者:周 星  出版:中国电影出版社  《激荡影史20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学术研究集成》是一本关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学术汇集的书籍。收录其中的文字都是发表在刊物和报章上的有关大学生电影节的学术调研、学术研讨、学术评价文章,基本保持原样发表的状态。  创建于1993年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
民族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介于民族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一个特殊层次,影响着民族高等教育能否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求,能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预科教育是连接民族地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在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和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对民族预科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提高预
为了提升广大青年学子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近日,辽宁医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了“绿动校园,播种希望”大学生绿植领养活动,旨在鼓励大学生亲身参与绿色植物种植行动。图为学校向师生派发绿植种子。
任何优秀教师和成功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高效能教师。调查表明:如果学生在一个高效能学校遇到一位低效能教师,他的成绩会从前50%滑落到倒数37%。但是,如果学生在一个低效能学校遇到一位高效能教师,他的成绩会从前50%上升至前37%的水平。而如果学生在一个高效能学校遇到一位高效能教师,他的成绩会从前50%上升至前3%的水平。高效能教师是塑造卓越学校文化的中坚力量,不仅善于培养兼具应试“高分”和终生学习能
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北京等19个重点大城市的义务教育在2015年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看似堵住了“递条子”“送票子”,却衍生出更加疯狂的“拼房子”。尽管多地房屋成交量下降,但各地学区房市场迅速升温。很多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周边区域的学区房价格持续上涨,没有最贵,只有更贵:300万元买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蜗居”,买了不为住,只为名校学位。(2014年4月9日新华网)  要想彻底解决择校问题,得从教育资
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竺子,擅长以诗意的语言,抒写女性在激情漩涡中几近痴狂的情感。该书是由竺子的少年日记、大学日记、青春日记组成的一部情感自传。她以诗的语言记述了童年直至当下的情感历程。其委屈深致、素朴天真,使中国现代诗歌中几近绝响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的韵律,又在她的文字中翩然响起。其对怀春少女心理情态的描摹,不啻李清照少女情怀的当下写作。可以说,这是中国现代第一本真性情诗传。她
线教平在2014年3月27日《现代教育报》撰文指出:近日,一组北京中学生穿宽松校服接待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照片在网上公布后,意外引起网友校服之争。不少网友觉得那套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太减分了”,甚至“丑到爆”。  实际上,学生们对校服的不满早已有之。去年年初,上海“问题校服”事件发生后,还一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今,奥巴马夫人访华,校服问题本与此毫不相干,却意外成为焦点,进而引爆网友们对国内
《湖南教育》2013年第10期刊登张冬秀文章指出,语文新教材的试教实验工作已推开多年,新教材坚持“早识字,多识字,快识字,开放识字,自主识字”和“在识字中加强阅读,提高自主识字能力,在阅读中巩固识字,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崭新教学理念,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书识字。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渠道。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二年级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