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歌唱的真正意义是对作品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诠释与表达。因此,声乐教学不能只注重发声方法和技能的训练,还应向学生传授歌曲艺术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如此,才能生动而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以达到感动听众并使之产生共鸣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处理;节奏韵律;休止符;行腔韵味
在我们的声乐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注重发声方法和歌唱技能训练,而忽略歌曲艺术处理的现象。其实,歌唱的真正内涵是对声乐作品思想内容的诠释和表达。歌唱者应以自己优美动听的歌喉、娴熟的发声技巧、恰如其分的艺术处理,生动而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感染听众并使之产生共鸣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歌唱技巧的传授,还应重视歌曲的艺术表现,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的方法。
一、关于节拍与节奏
节拍与节奏是音乐构成中两个极其重要的元素。节拍规定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基本规律,赋予音乐以滚滚向前的律动感;节奏则在节拍的制约下,把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机的组织起来,赋予音乐以鲜明的性格,独特的形象。正因为有了节拍、节奏的巧妙结合,才为歌曲的音乐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帮助学生对歌曲的节拍、节奏进行艺术处理时,应着重强调以下三点:
(一)把握节拍的基本韵律
当我们拿到一首歌曲时,首先要认清它的拍号,明确歌曲的基本韵律,把握歌曲节拍的准确性。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学生习惯于“一强一弱”的韵律,不论什么节拍一律照此办理。如把原本3/4拍的《北风吹》唱成了2/4拍:
这样唱,歌曲的音高、音值、歌词并没有错,但却失去了3/4拍的律动的韵味,致使歌剧主人公喜儿天真无邪的性格、喜悦期盼的心情荡然无存。
再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原为2/2拍,但有的学生以为2/2拍与4/4拍的实值比例相同,就照4/4拍唱,结果使原来柔美连绵、气息宽广的旋律变得生硬僵直,毫无美感。
更有甚者没有节拍观念,歌唱中节拍重音不突出,歌声自然毫无生气;与此相反,有的人歌唱时生怕忽略哪个音,对每个音都着力强调,结果是拍拍都重,音音皆强,节拍重音根本显现不出来,同样没有韵律感。
(二)掌握抑扬格乐句的唱法
歌唱时不仅要注意节拍的强弱规律,还要掌握抑扬格乐句的唱法。
一般说来,扬抑格(即从强拍开始)的乐句节奏较为鲜明、直露,通常表达叙述、肯定的情绪;而抑扬格(即从弱拍或强拍的弱位亦或弱拍的弱位开始)的乐句则富于内在的动力,通常表达感怀、赞叹及询问、思考的意趣。
学生唱扬抑格的乐句大多没有什么问题,但对抑扬格的乐句,有的人则显得力不从心。其实唱好弱起乐句,不仅在于起唱的及时、时值的准确,更重要的是掌握好律动的分寸。有的学生生怕唱不准弱起的拍子,便用气息打拍子;特别强调弱拍,结果把弱拍起的音唱得如强拍一样,甚至比强拍还强,以致失去了抑扬格的意义,破坏了音乐的韵律。如:
上例表达了感怀赞叹的意境,音乐是流动的,所以弱拍起时应唱得非常轻柔、富于流动感,而不宜唱得过重。
(三)“唱”好休止符
对歌曲作艺术处理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应注意“唱”好休止符。有的人也许会问,既是休止符,就不用出声,何谈“唱好休止符”?殊不知休止符与音符一样,是音乐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音符一起构成了完美的音乐,只不过它不是用嗓音而是用心声唱罢了。
休止符除因结构、句法等需要外,更重要的是为表达某种特定情绪而设计的。如:
上例“但我决不怕死”几个字中间的八分休止符,都是为刻画伊凡·苏萨宁宁死不屈的性格而刻意安排的。在歌唱中,要求演唱者不要拘泥于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更不要利用休止的时间换气,而要用心揣摩人物在规定情景中的心情,以刚毅坚定的语气,保持音的唱法,把每个字都唱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又如:
上例的休止符,不仅把并列的词语交待得一清二楚,而且具有很强的造型意义。这种带有休止符的节奏重复,仿佛使人们亲眼目睹了“笨重的麻袋、钢条、木头箱……”不断叠压在码头工人背上的情景,愤懑的情绪不断积累,最终在“都”字上如火山爆发一般迸发出来。在歌唱中,要求歌者为每个字都要加上重音记号,每个名词前都要吸气,而且一次比一次急切,力度不断加强(甚至速度也可稍稍加快),直至用f的力度唱出“都往我们身上压吧”。再如:
上例这个带延长记号的八分休止符与伴奏中的减七和弦,大大增强了音乐的张力,似乎造成了一种悬念:那“怀里的孩子已经”怎样了呢?休止后才由“讲故事的人”揭开谜底,从而突出了歌曲的悲剧性结局。在歌唱中,要求学生用自由的速度、朗诵般的语气唱出“怀里的孩子已经”几个字,休止后,以沉重、悲怆的歌声宣告孩子“死去”,还应要求歌者待伴奏的最后两个和弦弹完后,才能从规定情景中解脱出来。
由以上三例可见,歌曲的休止符也是充满感情的,有时甚至比音符更强烈。因此,在“唱”休止符时,应该是“声停情不断,无声胜有声”。
二、关于语调和语气
歌曲与乐曲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有歌词,将歌词表达清楚是歌曲演唱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运用歌唱语言来传情达意,做到“字里传情”、“字里含形”呢?这就要求学生在语言的处理上下功夫。这里,我们仅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语调
语调泛指说话的腔调,即一句话中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就语音的高低配置而言,汉语有“阴、阳、上、去”四声之分。一般说阴平字要高唱,阳平字要上扬,上声字要低回,去声字要下落。歌曲中词曲结合得好,歌词容易听得清,结合得不好(甚至“倒”字),就让人很难听懂,甚至还会出现歧义。优秀的作曲家能够十分精致地处理好词曲关系,既使旋律优美动听,又使歌词清晰易懂,二者珠联壁合,相得益彰。如: 然而歌曲的旋律毕竟有着自己的表情职能,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歌词声调的附庸,因而词曲结合不完全吻合的情况,在歌曲中是难免的。这就需要歌唱者在艺术处理时,审慎而恰如其分地加以润饰。即使是上面两个范例中也有可以加工的余地:
上例《黄河怨》可处理成:
上例《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咱永向前》可处理成:
这样唱就比呆板地照原谱唱要自然、优美得多。不过这些倚音一般都要唱得很轻很短,过则就犹如不及,效果反而不好。必须指出,这种加工润饰,仅对乐句中一些重要的字词是必要的,并非字字都须如此,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加装饰。如:
其中的“家”和“江”都是阴平字,音调本应高平,均不应由低向上滑动,
其中的“万”、“故”是去声字,音调本应下降,有的学生误以为加上倚音可使高音好唱些,或使歌声更“优美抒情”,岂不知这样不当的装饰,不仅破坏了原作的旋律美和语言美,还会给人以油滑、俗气的感觉。
此外,由于外国语跟汉语不同,只有升降两种声调,在演唱翻译歌曲时不能照汉语的四声任意装饰,以免破坏原作的韵味。
(二)语气
语气是指说话时的口气,比如说:“我唱歌。”重音在“我”,强调唱歌的是“我”,而不是别人;“我唱歌。”重音在“唱”,强调的是唱,而不是干其它事;“我唱歌。”重音在“歌”,强调所唱的是歌,而不是戏。突出强调的字不同,重音落在不同的字上,语气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了。在歌唱中也如此,必须注意语气的处理。在演唱过程中,根据歌曲感情表达的需要,要安排好词句中的层次。有时强调突出某一个重点的字,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收到特殊的艺术效果。如:《铁蹄下的歌女》中开头两句:
一下子便点出了歌曲的主人公是舞女,在演唱时抓住这一点,就要突出“我们——卖唱——献舞”几个核心词,从而将舞女不愿做奴隶,但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以及作者对舞女的同情之心充分地传递给听众。
其实有时在演唱中适当的对一些字词作轻声处理,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将某一字紧紧咬住,先不吐出,不出声,也不换气,将字悬在当中,这种咬字方法叫做“重咬轻悬”。如:
上例的“瘩”字按上述方法处理,效果非常明显、突出。然后在唱“十里里沟”时突然地把音量全部放出,在音色、音量上形成强烈对比,效果同样令人叫绝。
由此可知,咬字吐字方法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正确咬字、吐字的方法能将歌曲的内容准确无误表达给听众。我们在歌唱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1)在唱雄壮的、感情比较强烈、情绪较激动的歌曲时,字咬得较紧,咬字的喷弹力较强,字在口腔里的感觉较结实、较硬朗、较集中,咬字发音过程较快。
(2)在唱情绪欢快的歌曲时,口腔动作小而轻快、干脆利索,口腔前面部位用得较多,咬字发音的全过程较快,字点子要清楚。
(3)在唱情感内在、含蓄、深情、速度较慢的抒情歌曲时,咬字发音的全过程比较慢,口咽腔咬字动作较圆滑、柔和,比较强调字腹部分,归韵也较慢。
(4)在唱音乐节奏紧凑、情绪激烈的歌曲时,字要咬得稍紧,咬字吐字的过程较快,口咽腔各部位的感觉要集中。
总之,歌曲风格的不同,要求咬字吐字的方法也不同。而风格的关键则在于歌唱语言的处理。
三、关于行腔与韵味
如果说节奏是旋律的骨骼,行腔便是旋律的肌肤。歌唱时要求行腔圆润、细腻、流畅。教学中应引导歌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连贯
行腔的目的在于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每一首歌都有特定的中心思想,而中心思想又是由每一乐句的思想连贯而成的,只有思想连贯才能行腔流畅。也就是说,只有把每一乐句都交代清楚,才能把歌曲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所以,行腔时应以乐句为单位,一句一句地唱,而且每一句都要一气呵成。如果一拍一拍地或一字一字地唱,歌声必然是一顿一顿地,既缺乏美感又不能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感情。
(二)拖腔细腻
这里的拖腔是指一字多音的唱腔。歌曲中经常是一个字占二、三个音符,甚至更多的音符。如《草原之夜》中的“琴”字就用了十一个音符,跨越两个小节。“琴”字上第一个音符之后的其余十个音符都是拖腔。在拖腔部分应只保留“琴”字的字腹,以很轻柔、连贯的声音带过去,切勿用跟唱字同等的音量,更不宜在拖腔时有棱角,这样才唱得优美、深情、动人。如:
(三)装饰得当
为了使歌词更清楚、曲调更优美、更富于韵味,在对歌曲作艺术处理时,常可在某些音上加上适当的装饰音。下例中用了一些倚音、上下波音,听起来更显委婉、动听:
再如,下例中用了一些下滑音,使民歌的韵味更加浓郁:
上例(1)中所有装饰音和(2)中的下滑音,都是笔者在对歌曲作艺术处理时所加,并非原作,但如果去掉这些装饰音,歌唱定会显得有些呆板而缺乏韵味。
应该指出,装饰音的运用也和其它艺术表现手法一样,一定要审慎而有节制,否则,就会破坏歌曲的美感,变成画蛇添足了。
四、关于换气
有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才可能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反过来说,要想得到动听感人的歌声,必须正确地处理换气。
(一)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换气
人们讲话时的气息状态、换气情况是与人们的情绪相吻合的。激动时,气息很有弹力,换气急促、强烈;忧伤时,气息平缓,换气就深沉、缓慢。同样都是换气,但情绪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歌唱必须根据歌曲的情感要求来换气,使换气成为表达歌曲内容的一种艺术手段,绝不可因换气而破坏歌声的连贯与完整。
(二)选择恰当的换气点
歌唱中,通常是一个乐句换一口气,遇到较长的乐句,也可在乐节处换气。由于初学者缺乏气息训练,乐句实在太长时,偶尔也可在乐节中间缓一下气(即“偷气”)。缓气应选择在意群或词组中间,绝不能将词组破开,否则意思不清,更无从表达感情。 (三)减少不必要的换气
初学唱歌的人常会出现“换气多”、“换气乱”的现象。其实,为了使旋律连贯,歌唱时应尽量少换气,能按乐句换气就不要按乐节换气,并尽可能不要在中间“偷气”,力求乐句连贯完整,感情表达充分。另外,学生中还有一种值得特别注意的通病,他们为了显示自己声音的高亢、辉煌,气息的“充沛”,不顾词意的完整,总是在歌曲的最后一个音前换气。如:黄自的《点绛唇》中的最后一句:
为保持“归去”二字的完整,本应在“归”字前换气,唱作“不放春——归去”,可经常有学生在“归”字后换气,在“去”字上延长,完全破坏了意群的完整。这种牺牲内容片面追求声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五、关于情感的表达
俄国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说:“你知道什么是歌唱吗?你脑子里怎么想,心里怎么感觉,你用感情唱出来,这就是歌唱。”这就要求歌唱者将自己的全身心及灵魂都投入到歌唱中,准确表达作者赋予作品特定的情感,把握好作者的感情线索以及歌唱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再创作。用歌声把自己最真挚的感情传达给听众。这样的歌唱才能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然而歌唱中感情表达的分寸是非常微妙的。同一首歌曲,不同年龄、性别、声部的人来唱,都会有不同的感情处理。所以歌唱者应根据自身的条件仔细推敲,多加研究和比较,寻求感情表达的最佳方式。
(1) 分节歌的旋律一样、歌词不同,歌唱时应根据不同的歌词作不同的处理。如:《嘎达梅林》,虽然三段歌词的内容大致是并列的,我们仍可作不同的表情设计:第一段可设计为对英雄故事的叙述,情绪较平稳;第二段是对英雄的追忆和怀念,音量减小,情绪含蓄;第三段是对英雄的讴歌和赞颂,速度加快,音量放大,情绪激昂。像这样有对比、有层次的演唱,才能完整表达词曲的内容。
(2)歌词相同、旋律不同的乐句,应根据旋律的提示唱出不同的感情。如:意大利歌曲《我亲爱的》是一首ABA结构的歌曲,首尾两段共四次出现“我亲爱的,请你相信,如没有你,我心中忧郁”的歌词,作曲家非常精心地安排了不同的旋律。我们在演唱时,必须注意到它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将歌曲的内涵充分地表达出来。感情的内涵与深度是有区别,需要歌唱者细心地体会与表达。
(3)歌曲中重复句歌词旋律都相同,但不论重复多少遍都应有不同的处理和表达,否则重复就没有意义了。如:
这四个“您可听见”,由全曲的最高点逐渐回落,速度放慢,力度变轻,情绪由热情、激动过渡到深情、向往而又略带惆怅,意境也随之伸向遥远的九天……。
六、关于艺术表现的适度感
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时,要注意各种表现手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不同表现手法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为依存的。比如:快是相对慢而言,快慢应有度,而且要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其它如强与弱、弹跳与连贯、高亢与低回等,其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
(一)快与慢
在歌唱中,准确把握好速度非常重要,对快与慢的处理要得体、有度,如果处理不当,便不能很好地表达歌曲内容,甚至还会歪曲作品的形象。试想,如果把一首雄壮、庄严、气势宏大的颂歌唱得很快,那么就会显得轻飘、肤浅;反之,把一首轻快、活泼的曲子唱得很慢,则会显得拖沓无力、暗淡失色。
在传统民族声乐中素有“快板要稳,慢板要紧,散板要准”的说法。这三句话非常精辟地道出了歌曲中快与慢的辨证关系。唱快的曲子,内心应有稳定感,仍要强调旋律的流畅、连贯,不能一拍紧逼一拍地往前赶,否则就显得急躁慌乱,快得失去章法。唱慢的曲子,应强调流动感,要始终保持向前推进的感觉。每一个音都有明显的走向,但也不能一拍一拍的唱,更不能一拍一顿,否则显得呆板、沉重、无表现力。慢曲子中的长音不能呆滞地唱够时值完事,而应在延长音上作流动变化,体现情绪上的发展。唱速度自由的曲子时,要找出其内在规律和需要强调的部分,反复揣摩和寻找其中的感情线索,把握旋律进行中的长短比例、轻重分布,这样才不会唱得拖拖拉拉,松散无力。如:散板的引子或尾声以及歌剧咏叹调中的紧拉慢唱等等。
这一段速度可处理得较自由(Rubato),小节中各音有松有紧,如泣如诉,一层一层地将情绪推向高潮。唱的时候不可拖沓,要有紧拉慢唱的感觉,着力将一个失去丈夫和孩子,备受鬼子蹂躏的妇人悲惨、无助的心境充分展露出来。
(二)强与弱
歌唱的力度是在对比中显现的。有强才能有弱,没有弱也就无所谓强了。歌者必须学会运用力度手段,使歌唱抑扬顿挫、层次鲜明,将每个音符的内在生命力全部挖掘出来。
要使歌者明白,强音不是使蛮劲,强要恰到好处,有节制,否则就是喊叫。强音应以兴奋、尽情、使声音很松地全部放出来为度, 这样的强才轻松、从容,才能很好地表达感情。强音也不是从头到尾都一样的强,必须根据歌曲的内容有所变化。比如唱一个延长的强音,将字头弹出后,音量应略收小些,再逐渐以感情的发展为动力让声音向前运动,直至该强音结束之前才将气息与声音全部放出。这种由弱到强逐渐变化的强音很有威力,可以表达很大的气势。
强音,不仅有音量上的强音,还有感情强音、语气强音,这就不是仅用大音量所能表达的。有时用轻声表达激动的语气、强烈的感情反而能收到比用大音量表达更好的效果。这就是强的得法,强中有弱。弱声,当然声音是小的,但声音小不等于缩着唱,更不能懈气唱。相反,唱弱声应和强音一样用气,情绪一样饱满,声音一样富于共鸣,感情一样丰富,一句话,除了音量小以外,其它一切都和唱强音一样。这就是弱中有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强音放松唱,弱音放开唱”。
(三)动与静
歌曲中的“动”,主要靠旋律线的跳进和节奏的活跃来实现,常伴之以快速(或中速)和较强的力度,用以表现激动、兴奋、欢乐、愤怒的情绪。歌曲中的静,主要靠旋律的平滑、级进和节奏的宽疏来实现,常伴之以中速(或慢速)和适中的力度,用以抒发内心的各种情感。声乐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歌曲中动与静的因素,并用相应的声音来表现。一般说来,动的旋律适宜用非连音(non legato)、跳音(staccato)或清晰的强音(marcato)来歌唱;静的旋律适宜用连音(legato)来歌唱,如《大江东去》的第一段就应用非连音(甚至是marato)唱法,以饱满的声音唱出气势,这里的音乐是“动”的,歌者却是沉稳的。
第二段就应用连音、流动的声音缅怀昔日英雄,抒发万千感慨,此处音乐是“静”的,歌声却是流动的。
(四)高亢与低回
通常高亢用来表现较明亮,激昂、有力、大气、雄壮、歌颂一类的歌曲或段落,如《黄河颂》、《祖国颂》等等。而低回则一般用来表现深沉、暗淡、叙述一类的歌曲,如《老人河》、《伏尔加船夫曲》等等。
唱高亢的声音,跟唱中声区一样,气息更应下沉,力量要放下来,心胸要更坦荡。唱上行旋律时要有往下唱的感觉,唱低的旋律应将声音送到头腔而不能压,唱下行旋律要有往上唱的感觉,也就是“高音低唱,低音高唱”。这种唱法高低声区统一,表现力强。
综上所述,要唱好一首歌,仅有一副好嗓子是远远不够的,还须掌握科学的发声技能,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加工,才能以优美动听的歌声感染听众。只有做到了以情带声,声中有情,声情并茂,才算真正完成了声乐教学中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艺术处理;节奏韵律;休止符;行腔韵味
在我们的声乐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注重发声方法和歌唱技能训练,而忽略歌曲艺术处理的现象。其实,歌唱的真正内涵是对声乐作品思想内容的诠释和表达。歌唱者应以自己优美动听的歌喉、娴熟的发声技巧、恰如其分的艺术处理,生动而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感染听众并使之产生共鸣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歌唱技巧的传授,还应重视歌曲的艺术表现,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的方法。
一、关于节拍与节奏
节拍与节奏是音乐构成中两个极其重要的元素。节拍规定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基本规律,赋予音乐以滚滚向前的律动感;节奏则在节拍的制约下,把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机的组织起来,赋予音乐以鲜明的性格,独特的形象。正因为有了节拍、节奏的巧妙结合,才为歌曲的音乐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帮助学生对歌曲的节拍、节奏进行艺术处理时,应着重强调以下三点:
(一)把握节拍的基本韵律
当我们拿到一首歌曲时,首先要认清它的拍号,明确歌曲的基本韵律,把握歌曲节拍的准确性。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学生习惯于“一强一弱”的韵律,不论什么节拍一律照此办理。如把原本3/4拍的《北风吹》唱成了2/4拍:
这样唱,歌曲的音高、音值、歌词并没有错,但却失去了3/4拍的律动的韵味,致使歌剧主人公喜儿天真无邪的性格、喜悦期盼的心情荡然无存。
再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原为2/2拍,但有的学生以为2/2拍与4/4拍的实值比例相同,就照4/4拍唱,结果使原来柔美连绵、气息宽广的旋律变得生硬僵直,毫无美感。
更有甚者没有节拍观念,歌唱中节拍重音不突出,歌声自然毫无生气;与此相反,有的人歌唱时生怕忽略哪个音,对每个音都着力强调,结果是拍拍都重,音音皆强,节拍重音根本显现不出来,同样没有韵律感。
(二)掌握抑扬格乐句的唱法
歌唱时不仅要注意节拍的强弱规律,还要掌握抑扬格乐句的唱法。
一般说来,扬抑格(即从强拍开始)的乐句节奏较为鲜明、直露,通常表达叙述、肯定的情绪;而抑扬格(即从弱拍或强拍的弱位亦或弱拍的弱位开始)的乐句则富于内在的动力,通常表达感怀、赞叹及询问、思考的意趣。
学生唱扬抑格的乐句大多没有什么问题,但对抑扬格的乐句,有的人则显得力不从心。其实唱好弱起乐句,不仅在于起唱的及时、时值的准确,更重要的是掌握好律动的分寸。有的学生生怕唱不准弱起的拍子,便用气息打拍子;特别强调弱拍,结果把弱拍起的音唱得如强拍一样,甚至比强拍还强,以致失去了抑扬格的意义,破坏了音乐的韵律。如:
上例表达了感怀赞叹的意境,音乐是流动的,所以弱拍起时应唱得非常轻柔、富于流动感,而不宜唱得过重。
(三)“唱”好休止符
对歌曲作艺术处理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应注意“唱”好休止符。有的人也许会问,既是休止符,就不用出声,何谈“唱好休止符”?殊不知休止符与音符一样,是音乐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音符一起构成了完美的音乐,只不过它不是用嗓音而是用心声唱罢了。
休止符除因结构、句法等需要外,更重要的是为表达某种特定情绪而设计的。如:
上例“但我决不怕死”几个字中间的八分休止符,都是为刻画伊凡·苏萨宁宁死不屈的性格而刻意安排的。在歌唱中,要求演唱者不要拘泥于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更不要利用休止的时间换气,而要用心揣摩人物在规定情景中的心情,以刚毅坚定的语气,保持音的唱法,把每个字都唱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又如:
上例的休止符,不仅把并列的词语交待得一清二楚,而且具有很强的造型意义。这种带有休止符的节奏重复,仿佛使人们亲眼目睹了“笨重的麻袋、钢条、木头箱……”不断叠压在码头工人背上的情景,愤懑的情绪不断积累,最终在“都”字上如火山爆发一般迸发出来。在歌唱中,要求歌者为每个字都要加上重音记号,每个名词前都要吸气,而且一次比一次急切,力度不断加强(甚至速度也可稍稍加快),直至用f的力度唱出“都往我们身上压吧”。再如:
上例这个带延长记号的八分休止符与伴奏中的减七和弦,大大增强了音乐的张力,似乎造成了一种悬念:那“怀里的孩子已经”怎样了呢?休止后才由“讲故事的人”揭开谜底,从而突出了歌曲的悲剧性结局。在歌唱中,要求学生用自由的速度、朗诵般的语气唱出“怀里的孩子已经”几个字,休止后,以沉重、悲怆的歌声宣告孩子“死去”,还应要求歌者待伴奏的最后两个和弦弹完后,才能从规定情景中解脱出来。
由以上三例可见,歌曲的休止符也是充满感情的,有时甚至比音符更强烈。因此,在“唱”休止符时,应该是“声停情不断,无声胜有声”。
二、关于语调和语气
歌曲与乐曲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有歌词,将歌词表达清楚是歌曲演唱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运用歌唱语言来传情达意,做到“字里传情”、“字里含形”呢?这就要求学生在语言的处理上下功夫。这里,我们仅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语调
语调泛指说话的腔调,即一句话中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就语音的高低配置而言,汉语有“阴、阳、上、去”四声之分。一般说阴平字要高唱,阳平字要上扬,上声字要低回,去声字要下落。歌曲中词曲结合得好,歌词容易听得清,结合得不好(甚至“倒”字),就让人很难听懂,甚至还会出现歧义。优秀的作曲家能够十分精致地处理好词曲关系,既使旋律优美动听,又使歌词清晰易懂,二者珠联壁合,相得益彰。如: 然而歌曲的旋律毕竟有着自己的表情职能,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歌词声调的附庸,因而词曲结合不完全吻合的情况,在歌曲中是难免的。这就需要歌唱者在艺术处理时,审慎而恰如其分地加以润饰。即使是上面两个范例中也有可以加工的余地:
上例《黄河怨》可处理成:
上例《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咱永向前》可处理成:
这样唱就比呆板地照原谱唱要自然、优美得多。不过这些倚音一般都要唱得很轻很短,过则就犹如不及,效果反而不好。必须指出,这种加工润饰,仅对乐句中一些重要的字词是必要的,并非字字都须如此,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加装饰。如:
其中的“家”和“江”都是阴平字,音调本应高平,均不应由低向上滑动,
其中的“万”、“故”是去声字,音调本应下降,有的学生误以为加上倚音可使高音好唱些,或使歌声更“优美抒情”,岂不知这样不当的装饰,不仅破坏了原作的旋律美和语言美,还会给人以油滑、俗气的感觉。
此外,由于外国语跟汉语不同,只有升降两种声调,在演唱翻译歌曲时不能照汉语的四声任意装饰,以免破坏原作的韵味。
(二)语气
语气是指说话时的口气,比如说:“我唱歌。”重音在“我”,强调唱歌的是“我”,而不是别人;“我唱歌。”重音在“唱”,强调的是唱,而不是干其它事;“我唱歌。”重音在“歌”,强调所唱的是歌,而不是戏。突出强调的字不同,重音落在不同的字上,语气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了。在歌唱中也如此,必须注意语气的处理。在演唱过程中,根据歌曲感情表达的需要,要安排好词句中的层次。有时强调突出某一个重点的字,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收到特殊的艺术效果。如:《铁蹄下的歌女》中开头两句:
一下子便点出了歌曲的主人公是舞女,在演唱时抓住这一点,就要突出“我们——卖唱——献舞”几个核心词,从而将舞女不愿做奴隶,但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以及作者对舞女的同情之心充分地传递给听众。
其实有时在演唱中适当的对一些字词作轻声处理,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将某一字紧紧咬住,先不吐出,不出声,也不换气,将字悬在当中,这种咬字方法叫做“重咬轻悬”。如:
上例的“瘩”字按上述方法处理,效果非常明显、突出。然后在唱“十里里沟”时突然地把音量全部放出,在音色、音量上形成强烈对比,效果同样令人叫绝。
由此可知,咬字吐字方法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正确咬字、吐字的方法能将歌曲的内容准确无误表达给听众。我们在歌唱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1)在唱雄壮的、感情比较强烈、情绪较激动的歌曲时,字咬得较紧,咬字的喷弹力较强,字在口腔里的感觉较结实、较硬朗、较集中,咬字发音过程较快。
(2)在唱情绪欢快的歌曲时,口腔动作小而轻快、干脆利索,口腔前面部位用得较多,咬字发音的全过程较快,字点子要清楚。
(3)在唱情感内在、含蓄、深情、速度较慢的抒情歌曲时,咬字发音的全过程比较慢,口咽腔咬字动作较圆滑、柔和,比较强调字腹部分,归韵也较慢。
(4)在唱音乐节奏紧凑、情绪激烈的歌曲时,字要咬得稍紧,咬字吐字的过程较快,口咽腔各部位的感觉要集中。
总之,歌曲风格的不同,要求咬字吐字的方法也不同。而风格的关键则在于歌唱语言的处理。
三、关于行腔与韵味
如果说节奏是旋律的骨骼,行腔便是旋律的肌肤。歌唱时要求行腔圆润、细腻、流畅。教学中应引导歌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连贯
行腔的目的在于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每一首歌都有特定的中心思想,而中心思想又是由每一乐句的思想连贯而成的,只有思想连贯才能行腔流畅。也就是说,只有把每一乐句都交代清楚,才能把歌曲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所以,行腔时应以乐句为单位,一句一句地唱,而且每一句都要一气呵成。如果一拍一拍地或一字一字地唱,歌声必然是一顿一顿地,既缺乏美感又不能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感情。
(二)拖腔细腻
这里的拖腔是指一字多音的唱腔。歌曲中经常是一个字占二、三个音符,甚至更多的音符。如《草原之夜》中的“琴”字就用了十一个音符,跨越两个小节。“琴”字上第一个音符之后的其余十个音符都是拖腔。在拖腔部分应只保留“琴”字的字腹,以很轻柔、连贯的声音带过去,切勿用跟唱字同等的音量,更不宜在拖腔时有棱角,这样才唱得优美、深情、动人。如:
(三)装饰得当
为了使歌词更清楚、曲调更优美、更富于韵味,在对歌曲作艺术处理时,常可在某些音上加上适当的装饰音。下例中用了一些倚音、上下波音,听起来更显委婉、动听:
再如,下例中用了一些下滑音,使民歌的韵味更加浓郁:
上例(1)中所有装饰音和(2)中的下滑音,都是笔者在对歌曲作艺术处理时所加,并非原作,但如果去掉这些装饰音,歌唱定会显得有些呆板而缺乏韵味。
应该指出,装饰音的运用也和其它艺术表现手法一样,一定要审慎而有节制,否则,就会破坏歌曲的美感,变成画蛇添足了。
四、关于换气
有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才可能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反过来说,要想得到动听感人的歌声,必须正确地处理换气。
(一)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换气
人们讲话时的气息状态、换气情况是与人们的情绪相吻合的。激动时,气息很有弹力,换气急促、强烈;忧伤时,气息平缓,换气就深沉、缓慢。同样都是换气,但情绪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歌唱必须根据歌曲的情感要求来换气,使换气成为表达歌曲内容的一种艺术手段,绝不可因换气而破坏歌声的连贯与完整。
(二)选择恰当的换气点
歌唱中,通常是一个乐句换一口气,遇到较长的乐句,也可在乐节处换气。由于初学者缺乏气息训练,乐句实在太长时,偶尔也可在乐节中间缓一下气(即“偷气”)。缓气应选择在意群或词组中间,绝不能将词组破开,否则意思不清,更无从表达感情。 (三)减少不必要的换气
初学唱歌的人常会出现“换气多”、“换气乱”的现象。其实,为了使旋律连贯,歌唱时应尽量少换气,能按乐句换气就不要按乐节换气,并尽可能不要在中间“偷气”,力求乐句连贯完整,感情表达充分。另外,学生中还有一种值得特别注意的通病,他们为了显示自己声音的高亢、辉煌,气息的“充沛”,不顾词意的完整,总是在歌曲的最后一个音前换气。如:黄自的《点绛唇》中的最后一句:
为保持“归去”二字的完整,本应在“归”字前换气,唱作“不放春——归去”,可经常有学生在“归”字后换气,在“去”字上延长,完全破坏了意群的完整。这种牺牲内容片面追求声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五、关于情感的表达
俄国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说:“你知道什么是歌唱吗?你脑子里怎么想,心里怎么感觉,你用感情唱出来,这就是歌唱。”这就要求歌唱者将自己的全身心及灵魂都投入到歌唱中,准确表达作者赋予作品特定的情感,把握好作者的感情线索以及歌唱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再创作。用歌声把自己最真挚的感情传达给听众。这样的歌唱才能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然而歌唱中感情表达的分寸是非常微妙的。同一首歌曲,不同年龄、性别、声部的人来唱,都会有不同的感情处理。所以歌唱者应根据自身的条件仔细推敲,多加研究和比较,寻求感情表达的最佳方式。
(1) 分节歌的旋律一样、歌词不同,歌唱时应根据不同的歌词作不同的处理。如:《嘎达梅林》,虽然三段歌词的内容大致是并列的,我们仍可作不同的表情设计:第一段可设计为对英雄故事的叙述,情绪较平稳;第二段是对英雄的追忆和怀念,音量减小,情绪含蓄;第三段是对英雄的讴歌和赞颂,速度加快,音量放大,情绪激昂。像这样有对比、有层次的演唱,才能完整表达词曲的内容。
(2)歌词相同、旋律不同的乐句,应根据旋律的提示唱出不同的感情。如:意大利歌曲《我亲爱的》是一首ABA结构的歌曲,首尾两段共四次出现“我亲爱的,请你相信,如没有你,我心中忧郁”的歌词,作曲家非常精心地安排了不同的旋律。我们在演唱时,必须注意到它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将歌曲的内涵充分地表达出来。感情的内涵与深度是有区别,需要歌唱者细心地体会与表达。
(3)歌曲中重复句歌词旋律都相同,但不论重复多少遍都应有不同的处理和表达,否则重复就没有意义了。如:
这四个“您可听见”,由全曲的最高点逐渐回落,速度放慢,力度变轻,情绪由热情、激动过渡到深情、向往而又略带惆怅,意境也随之伸向遥远的九天……。
六、关于艺术表现的适度感
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时,要注意各种表现手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不同表现手法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为依存的。比如:快是相对慢而言,快慢应有度,而且要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其它如强与弱、弹跳与连贯、高亢与低回等,其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
(一)快与慢
在歌唱中,准确把握好速度非常重要,对快与慢的处理要得体、有度,如果处理不当,便不能很好地表达歌曲内容,甚至还会歪曲作品的形象。试想,如果把一首雄壮、庄严、气势宏大的颂歌唱得很快,那么就会显得轻飘、肤浅;反之,把一首轻快、活泼的曲子唱得很慢,则会显得拖沓无力、暗淡失色。
在传统民族声乐中素有“快板要稳,慢板要紧,散板要准”的说法。这三句话非常精辟地道出了歌曲中快与慢的辨证关系。唱快的曲子,内心应有稳定感,仍要强调旋律的流畅、连贯,不能一拍紧逼一拍地往前赶,否则就显得急躁慌乱,快得失去章法。唱慢的曲子,应强调流动感,要始终保持向前推进的感觉。每一个音都有明显的走向,但也不能一拍一拍的唱,更不能一拍一顿,否则显得呆板、沉重、无表现力。慢曲子中的长音不能呆滞地唱够时值完事,而应在延长音上作流动变化,体现情绪上的发展。唱速度自由的曲子时,要找出其内在规律和需要强调的部分,反复揣摩和寻找其中的感情线索,把握旋律进行中的长短比例、轻重分布,这样才不会唱得拖拖拉拉,松散无力。如:散板的引子或尾声以及歌剧咏叹调中的紧拉慢唱等等。
这一段速度可处理得较自由(Rubato),小节中各音有松有紧,如泣如诉,一层一层地将情绪推向高潮。唱的时候不可拖沓,要有紧拉慢唱的感觉,着力将一个失去丈夫和孩子,备受鬼子蹂躏的妇人悲惨、无助的心境充分展露出来。
(二)强与弱
歌唱的力度是在对比中显现的。有强才能有弱,没有弱也就无所谓强了。歌者必须学会运用力度手段,使歌唱抑扬顿挫、层次鲜明,将每个音符的内在生命力全部挖掘出来。
要使歌者明白,强音不是使蛮劲,强要恰到好处,有节制,否则就是喊叫。强音应以兴奋、尽情、使声音很松地全部放出来为度, 这样的强才轻松、从容,才能很好地表达感情。强音也不是从头到尾都一样的强,必须根据歌曲的内容有所变化。比如唱一个延长的强音,将字头弹出后,音量应略收小些,再逐渐以感情的发展为动力让声音向前运动,直至该强音结束之前才将气息与声音全部放出。这种由弱到强逐渐变化的强音很有威力,可以表达很大的气势。
强音,不仅有音量上的强音,还有感情强音、语气强音,这就不是仅用大音量所能表达的。有时用轻声表达激动的语气、强烈的感情反而能收到比用大音量表达更好的效果。这就是强的得法,强中有弱。弱声,当然声音是小的,但声音小不等于缩着唱,更不能懈气唱。相反,唱弱声应和强音一样用气,情绪一样饱满,声音一样富于共鸣,感情一样丰富,一句话,除了音量小以外,其它一切都和唱强音一样。这就是弱中有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强音放松唱,弱音放开唱”。
(三)动与静
歌曲中的“动”,主要靠旋律线的跳进和节奏的活跃来实现,常伴之以快速(或中速)和较强的力度,用以表现激动、兴奋、欢乐、愤怒的情绪。歌曲中的静,主要靠旋律的平滑、级进和节奏的宽疏来实现,常伴之以中速(或慢速)和适中的力度,用以抒发内心的各种情感。声乐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歌曲中动与静的因素,并用相应的声音来表现。一般说来,动的旋律适宜用非连音(non legato)、跳音(staccato)或清晰的强音(marcato)来歌唱;静的旋律适宜用连音(legato)来歌唱,如《大江东去》的第一段就应用非连音(甚至是marato)唱法,以饱满的声音唱出气势,这里的音乐是“动”的,歌者却是沉稳的。
第二段就应用连音、流动的声音缅怀昔日英雄,抒发万千感慨,此处音乐是“静”的,歌声却是流动的。
(四)高亢与低回
通常高亢用来表现较明亮,激昂、有力、大气、雄壮、歌颂一类的歌曲或段落,如《黄河颂》、《祖国颂》等等。而低回则一般用来表现深沉、暗淡、叙述一类的歌曲,如《老人河》、《伏尔加船夫曲》等等。
唱高亢的声音,跟唱中声区一样,气息更应下沉,力量要放下来,心胸要更坦荡。唱上行旋律时要有往下唱的感觉,唱低的旋律应将声音送到头腔而不能压,唱下行旋律要有往上唱的感觉,也就是“高音低唱,低音高唱”。这种唱法高低声区统一,表现力强。
综上所述,要唱好一首歌,仅有一副好嗓子是远远不够的,还须掌握科学的发声技能,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加工,才能以优美动听的歌声感染听众。只有做到了以情带声,声中有情,声情并茂,才算真正完成了声乐教学中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