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读报刊,常见一些回忆“三年困难”时期的文章,说到当年民众生活困难、食不果腹的情况时,总有“人们饥饿难耐,只好吃树皮、草根”或“以树皮、草根充饥”等语。每读到这样的话,头脑里总打个问号:树皮、草根怎么吃?
之所以对“吃树皮、草根”提出疑问,是因为笔者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对当年民众吃什么、怎么吃,非常清楚。
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的1959至1961年,笔者经历了中等城市保定的高中学生生活,大城市天津(当时是河北省会)的大学学生生活,冀南农村的大办公共食堂生活和冀中农村普通农民生活。可以说,河北大中城市和农村生活皆“尝遍”,对城市人、农村人都吃什么,应该说有一定的发言权。
如实说,“三年困难”时期无论城市人还是农村人,天天处于饥饿状态,许多人饿得患了浮肿,甚至有不正常死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笼而统之地说,“无粮可食,饿得只好吃树皮、草根”。
先说城市。城市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大中小学学生和市民,当年都是有粮食定量的,按工种、年龄每人每月有30多斤、20多斤或十斤八斤不等,且每月都有保障。这个定量若放在今天,肯定够用,因肉食、蔬菜应有尽有,主食反倒吃不多;但那时基本上见不到肉食,蔬菜也极少,天天啃那么点儿主食,肚子里没油水,当然要饥饿。笔者在保定读高中时,每月粮食定量30斤,伙食费每月8元,每天1斤粮食分3顿吃,早饭2两,午、晚饭各4两,饥饿难忍。食堂备有高价粮(不收粮票)——玉米面饼子,8分钱一个(定量内的才2分钱),可随便买,但谁也买不起。在天津读大学时,每月粮食定量36斤,伙食费每月15元,也是天天处于饥饿状态。当时天津食品商店出售高价点心(不收粮票),每斤3元,一般人都吃不起,大学生更无人问津。就是这样,也没见谁吃树皮、草根。
在广大农村,社员的生活状况比城市就惨得多了。社员没有城市干部、职工、学生、市民那样的糧食定量,据说供给社员每人每天4两粮,实际上根本达不到。“瓜菜代”是困难时期使用频率很高的名词,指人们用瓜、菜、代食品弥补粮食奇缺而渡过饥荒。那时农村粮食不够,瓜、菜也近乎零,就主要靠吃代食品。代食品最佳者是红薯蔓和红薯叶(这种东西含淀粉较多),蔓、叶吃光了,只好吃玉米棒子轴、棉花桃的壳——将这些东西轧成粉状,掺上少许玉米面,蒸成饼子,用以充饥。如此这般,公共食堂每天开两顿饭,每个社员每顿可领到两个这种代食品做的饼子,再加一勺没有任何菜的清汤。这些东西又没什么营养,怎么会不挨饿呢?
“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社员吃代食品、吃野菜、吃柳葚(柳絮未开前的籽实)是个普遍现象,但从未见过吃树皮、吃草根的。道理不言自明:树皮、草根没法吃。老树的树皮一年四季是干裂的,小树的树皮也坚硬,啃不动,除非你是铁嘴钢牙,啃下来也是吃木头。磨成面是木屑,能吃么?要吃,怎么不去吃树叶?草根是细小的短须,没啥东西,吃什么?为何不吃草叶?至于榆树皮,那倒是可以吃的,但吃榆树皮并非为了当作代食品来充饥,而是榆树皮磨成的面有特殊的功能。吃榆皮面的背景是这样的: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冀中、冀南一带雨水大,经常闹水灾,所以农村广种高粱(水灾过后,高粱有收成),高粱遂成为农民占比重很大的主食。而高粱面无黏性,做面条、包饺子成不了型,必须掺进有黏性的东西。榆皮面极有黏性,遂成为那个年代广大农村常见的一种商品,农村集市上多有出售榆皮和榆皮面的商贩。但这与有些文章说的“吃树皮”,是完全两回事儿,并非没有粮食才吃榆皮。
也许笔者孤陋寡闻,不知困难时期什么地方真有吃树皮、吃草根的。写这篇小文,愿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听听见多识广的同志,介绍一下困难时期民众为何吃树皮、草根,又是咋个吃法,以增长敝人的见识。
之所以对“吃树皮、草根”提出疑问,是因为笔者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对当年民众吃什么、怎么吃,非常清楚。
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的1959至1961年,笔者经历了中等城市保定的高中学生生活,大城市天津(当时是河北省会)的大学学生生活,冀南农村的大办公共食堂生活和冀中农村普通农民生活。可以说,河北大中城市和农村生活皆“尝遍”,对城市人、农村人都吃什么,应该说有一定的发言权。
如实说,“三年困难”时期无论城市人还是农村人,天天处于饥饿状态,许多人饿得患了浮肿,甚至有不正常死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笼而统之地说,“无粮可食,饿得只好吃树皮、草根”。
先说城市。城市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大中小学学生和市民,当年都是有粮食定量的,按工种、年龄每人每月有30多斤、20多斤或十斤八斤不等,且每月都有保障。这个定量若放在今天,肯定够用,因肉食、蔬菜应有尽有,主食反倒吃不多;但那时基本上见不到肉食,蔬菜也极少,天天啃那么点儿主食,肚子里没油水,当然要饥饿。笔者在保定读高中时,每月粮食定量30斤,伙食费每月8元,每天1斤粮食分3顿吃,早饭2两,午、晚饭各4两,饥饿难忍。食堂备有高价粮(不收粮票)——玉米面饼子,8分钱一个(定量内的才2分钱),可随便买,但谁也买不起。在天津读大学时,每月粮食定量36斤,伙食费每月15元,也是天天处于饥饿状态。当时天津食品商店出售高价点心(不收粮票),每斤3元,一般人都吃不起,大学生更无人问津。就是这样,也没见谁吃树皮、草根。
在广大农村,社员的生活状况比城市就惨得多了。社员没有城市干部、职工、学生、市民那样的糧食定量,据说供给社员每人每天4两粮,实际上根本达不到。“瓜菜代”是困难时期使用频率很高的名词,指人们用瓜、菜、代食品弥补粮食奇缺而渡过饥荒。那时农村粮食不够,瓜、菜也近乎零,就主要靠吃代食品。代食品最佳者是红薯蔓和红薯叶(这种东西含淀粉较多),蔓、叶吃光了,只好吃玉米棒子轴、棉花桃的壳——将这些东西轧成粉状,掺上少许玉米面,蒸成饼子,用以充饥。如此这般,公共食堂每天开两顿饭,每个社员每顿可领到两个这种代食品做的饼子,再加一勺没有任何菜的清汤。这些东西又没什么营养,怎么会不挨饿呢?
“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社员吃代食品、吃野菜、吃柳葚(柳絮未开前的籽实)是个普遍现象,但从未见过吃树皮、吃草根的。道理不言自明:树皮、草根没法吃。老树的树皮一年四季是干裂的,小树的树皮也坚硬,啃不动,除非你是铁嘴钢牙,啃下来也是吃木头。磨成面是木屑,能吃么?要吃,怎么不去吃树叶?草根是细小的短须,没啥东西,吃什么?为何不吃草叶?至于榆树皮,那倒是可以吃的,但吃榆树皮并非为了当作代食品来充饥,而是榆树皮磨成的面有特殊的功能。吃榆皮面的背景是这样的: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冀中、冀南一带雨水大,经常闹水灾,所以农村广种高粱(水灾过后,高粱有收成),高粱遂成为农民占比重很大的主食。而高粱面无黏性,做面条、包饺子成不了型,必须掺进有黏性的东西。榆皮面极有黏性,遂成为那个年代广大农村常见的一种商品,农村集市上多有出售榆皮和榆皮面的商贩。但这与有些文章说的“吃树皮”,是完全两回事儿,并非没有粮食才吃榆皮。
也许笔者孤陋寡闻,不知困难时期什么地方真有吃树皮、吃草根的。写这篇小文,愿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听听见多识广的同志,介绍一下困难时期民众为何吃树皮、草根,又是咋个吃法,以增长敝人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