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气滞胃痛颗粒中药制剂及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用药对于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胃轻瘫病人6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各组给予降糖药物,并控制血糖摄入,。同时,观察组使用气滞胃痛颗粒以及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经4周治疗后,记录作用效果、临床症状评分、胃排空率及副作用,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药效作用结果为93.55%,与对照组明显存在差异性(P <0.05)。经治疗后,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偏低,胃排空率偏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及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对于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作用尚可。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糖尿病胃轻瘫 作用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120-02
胃轻瘫主要症状为胃排空缓慢,上消化道无器质性病变,临床上可出现脘腹胀满、恶心等现象。在糖尿病患者中,近50%-76%人兼见胃轻瘫,多见于老年患者(>60岁)[1]。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于“痞满”类疾病,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中焦失调,应以调理中焦气机,行气健脾为主[2]。因此,我院将气滞胃痛颗粒及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既往病例中选取2009 年10 月~2010 年12 月的确诊病人,符合以下要求: ①5 年以上糖尿病史; ②餐后出现呃逆、嗳气、食欲不振、胃气上逆等临床表现; ③无机械性肠梗阻可能; ④胃排空缓慢。排除标准: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患者; ②器质性损伤严重者; ③相关药物过敏以及无法进行实验者; ④胃及十二指肠有手术史者; 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及异常功能者。
1.2 病例分组
把随机选取的62 例病人分为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中,18 例男性、13 例女性;年龄在51-73 岁之间,平均 53.6~72.8岁; 糖尿病持续6-33 年,平均病程15.3 年。对照组中,17 例男性、14 例女性; 年龄在49-74 岁之间,平均52.7~72.9岁;糖尿病持续7-35 年,平均病程16.1 年。所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等方面无差异性,存在对比意义。
1.3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降糖药物并控制血糖摄入量,达到标准血糖[3]。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进食前半小时口服,每日三次,日服30mg。观察组使用气滞胃痛颗粒及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用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用药方法同对照组,开水冲服气滞胃痛颗粒,每日三次,日服15g。治疗时间为4周。
1.4 观察作用效果和安全性
1.4.1 临床症状评分
选取脘腹胀满不舒、食欲不振等症状病例进行观察,依据临床表现程度轻重进行评分: 无临床表现为0 分,生活不受影响为1 分,生活轻度受影響为2 分,生活严重受影响为3分。治疗前后均进行评分。
1.4.2 胃排空率测定标准
12h 以上不可进食,次日上午方可进食标准餐,进餐时间在5min以内,于此同时,吞服下长10cm、直径1mm钡条10 根,取仰卧位,立刻拍取腹平片一张,确定钡条已进入胃内后每隔2h再次拍摄腹平片1 张,拍取两次,确定钡条在胃中排出时间。治疗前后计算各组胃排空率。
1.4.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上以症状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0%,胃中钡条排出率大于等于70%为治愈标准; 以症状积分减少大于等于70%,胃中钡条排出率大于等于50%为显效标准;以症状积分减少大于等于30%,胃中钡条排出率大于等于30%为好转标准;以胃中钡条排出率小于30%为无效。
1.4.4 安全性分析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要对进行各项检查。记录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有效率
观察组为93.55%,对照组为64.51%,两组具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临床症状评分与胃排空率比较
比较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具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胃排空率偏高,而对照组偏低,具有对比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胃排空率(X±s)
2.3 副作用比较
两组在药物治疗中未表现出副作用
3 讨论
在胃肠植物神经诸多并发症中包括糖尿病性胃轻瘫DGP,主要表现为腹胀、厌食、体重减轻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兼伴有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病情通常进食后加重。有学者认为[4]高血糖为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内脏自主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等的催化剂,减少胃壁表面张力并减低运动速度,继而引发糖尿病胃轻瘫。从中医角度分析,该病论大系属“痞满”,又称“消渴病胃痞”,根据中医临床辩证,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效果显著。治病因素为气滞中焦,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治法主要应通气化滞,健脾和胃。所以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应该首先将血糖调配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再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西药和针灸等疗法配合治疗。气滞胃痛颗粒可作为常用药甚至是首选药,该方由四逆散加减而来。四逆散出自于著名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肝气郁滞、脾胃失和的重要方剂。气滞胃痛颗粒在原方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临床特征新加入香附、延胡索等药,功效是调理中焦、行气健脾和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得以健运,症状自然消失。枸橼酸莫沙必利具有促进胃动力的功效,可激活选择性5-羟色胺(5-HT4) 受体,促进胃肠壁释放乙酰胆碱增多,加强上消化道的蠕动功能,加快了消化速率,使胃肠内食物消化排出时间减短,增强了胃排空率,从而减少了腹部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
由此可见,上述报告对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药物使用的临床研究具有可行性,可被临床广泛使用,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童钟杭. 糖尿病与胃轻瘫的关系[J]. 科技通报,1999,15(6):457-461.
[2]李明贤,贾林. 糖尿病胃轻瘫的流行病学及其促动力治疗进展[J]. 广州医药,2004,35(6):25-28.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771
[4]滕香宇、杨永年、谭燕等。105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131-134.
作者简介:丁吉昌 男 怀化市中方县泸阳中心卫生院 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糖尿病胃轻瘫 作用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120-02
胃轻瘫主要症状为胃排空缓慢,上消化道无器质性病变,临床上可出现脘腹胀满、恶心等现象。在糖尿病患者中,近50%-76%人兼见胃轻瘫,多见于老年患者(>60岁)[1]。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于“痞满”类疾病,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中焦失调,应以调理中焦气机,行气健脾为主[2]。因此,我院将气滞胃痛颗粒及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既往病例中选取2009 年10 月~2010 年12 月的确诊病人,符合以下要求: ①5 年以上糖尿病史; ②餐后出现呃逆、嗳气、食欲不振、胃气上逆等临床表现; ③无机械性肠梗阻可能; ④胃排空缓慢。排除标准: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患者; ②器质性损伤严重者; ③相关药物过敏以及无法进行实验者; ④胃及十二指肠有手术史者; 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及异常功能者。
1.2 病例分组
把随机选取的62 例病人分为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中,18 例男性、13 例女性;年龄在51-73 岁之间,平均 53.6~72.8岁; 糖尿病持续6-33 年,平均病程15.3 年。对照组中,17 例男性、14 例女性; 年龄在49-74 岁之间,平均52.7~72.9岁;糖尿病持续7-35 年,平均病程16.1 年。所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等方面无差异性,存在对比意义。
1.3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降糖药物并控制血糖摄入量,达到标准血糖[3]。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进食前半小时口服,每日三次,日服30mg。观察组使用气滞胃痛颗粒及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用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用药方法同对照组,开水冲服气滞胃痛颗粒,每日三次,日服15g。治疗时间为4周。
1.4 观察作用效果和安全性
1.4.1 临床症状评分
选取脘腹胀满不舒、食欲不振等症状病例进行观察,依据临床表现程度轻重进行评分: 无临床表现为0 分,生活不受影响为1 分,生活轻度受影響为2 分,生活严重受影响为3分。治疗前后均进行评分。
1.4.2 胃排空率测定标准
12h 以上不可进食,次日上午方可进食标准餐,进餐时间在5min以内,于此同时,吞服下长10cm、直径1mm钡条10 根,取仰卧位,立刻拍取腹平片一张,确定钡条已进入胃内后每隔2h再次拍摄腹平片1 张,拍取两次,确定钡条在胃中排出时间。治疗前后计算各组胃排空率。
1.4.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上以症状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0%,胃中钡条排出率大于等于70%为治愈标准; 以症状积分减少大于等于70%,胃中钡条排出率大于等于50%为显效标准;以症状积分减少大于等于30%,胃中钡条排出率大于等于30%为好转标准;以胃中钡条排出率小于30%为无效。
1.4.4 安全性分析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要对进行各项检查。记录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有效率
观察组为93.55%,对照组为64.51%,两组具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临床症状评分与胃排空率比较
比较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具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胃排空率偏高,而对照组偏低,具有对比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胃排空率(X±s)
2.3 副作用比较
两组在药物治疗中未表现出副作用
3 讨论
在胃肠植物神经诸多并发症中包括糖尿病性胃轻瘫DGP,主要表现为腹胀、厌食、体重减轻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兼伴有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病情通常进食后加重。有学者认为[4]高血糖为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内脏自主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等的催化剂,减少胃壁表面张力并减低运动速度,继而引发糖尿病胃轻瘫。从中医角度分析,该病论大系属“痞满”,又称“消渴病胃痞”,根据中医临床辩证,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效果显著。治病因素为气滞中焦,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治法主要应通气化滞,健脾和胃。所以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应该首先将血糖调配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再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西药和针灸等疗法配合治疗。气滞胃痛颗粒可作为常用药甚至是首选药,该方由四逆散加减而来。四逆散出自于著名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肝气郁滞、脾胃失和的重要方剂。气滞胃痛颗粒在原方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临床特征新加入香附、延胡索等药,功效是调理中焦、行气健脾和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得以健运,症状自然消失。枸橼酸莫沙必利具有促进胃动力的功效,可激活选择性5-羟色胺(5-HT4) 受体,促进胃肠壁释放乙酰胆碱增多,加强上消化道的蠕动功能,加快了消化速率,使胃肠内食物消化排出时间减短,增强了胃排空率,从而减少了腹部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
由此可见,上述报告对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药物使用的临床研究具有可行性,可被临床广泛使用,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童钟杭. 糖尿病与胃轻瘫的关系[J]. 科技通报,1999,15(6):457-461.
[2]李明贤,贾林. 糖尿病胃轻瘫的流行病学及其促动力治疗进展[J]. 广州医药,2004,35(6):25-28.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771
[4]滕香宇、杨永年、谭燕等。105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131-134.
作者简介:丁吉昌 男 怀化市中方县泸阳中心卫生院 研究方向: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