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依靠美国的军事援助,于1946年组建了以坦克、装甲车为主要装备的快速纵队。坦克部队大量投入国共之战的战场,给仍处于“小米加步枪”状态的解放军造成了极大压力。
国民党军队坦克进入战场之初,绝大多数解放军战士都没有见过坦克,更缺乏专用的反坦克武器,以轻型武器为主的解放军作战部队,对这个带检扛炮、不畏枪击、冒着黑烟到处跑的钢铁怪物束手无策。在后来的作战中,我军借鉴抗日战争和苏联红军有限的反坦克作战经验,逐步摸索出了阻、打、炸、烧、追等以近战为主,简单而实用的反坦克方法。并在后来的反坦克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壕沟阻截战术
1948年12月3日,解放战争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时任国军装甲兵司令的蒋纬国率领战车第2团第1营和战车第1团第4连约40辆M3A3、T-26轻型坦克,开赴蚌埠以北,支援李延年第6兵团沿铁路向西北进攻,企图打开拯救黄维兵团的通道。12月9日,蒋纬国部苦战4天,攻占距离双堆集不到40千米的火神庙南北一线。解放军担负阻击任务的是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8师第52团,由纵队副司令员皮定均直接指挥。面对国民党军队坦克的冲击,我解放军采用了设置陷坑的办法。这种被称为“双堆集陷坑”的挖掘很有学问。
一是要挖在坦克必经的道路上。在徐蚌战场的平原地区作战,坦克的前进方向和路线有较大的随机性。往往挖好的陷坑敌坦克却偏偏不来。为了让敌坦克准确入坑。解放军在陷坑两侧挖开明显的壕沟,为了防止坠沟,坦克只好沿预留的道路前进,但这条路中间就是设好的陷坑。
二是尺寸设计得当,落入陷坑的坦克要被牢牢地陷住,没有出坑摆脱的机会。根据国民党军队装备的M3A3、M24、T-26轻型坦克的外部尺寸,我军把陷坑设计成前浅后深的长方体,长度设计为坦克车体长的2倍,最大深度为坦克的1.5~2倍。坦克一冲进陷坑,就会一头冲向对面的坑墙,坦克炮管会深深地插入土中。由于采取前浅后深的设计,坦克在坑里越挣扎,就会陷得越深、越牢。这样,主炮失去作用的坦克就成了动不了的废物。对这种境遇的坦克,我军战士一般先用轻武器射击进行警告,尔后用手榴弹砸开舱盖,迫使敌投降。对于拒不投降的敌人,有的战士想出了在家种地时的办法,引来河水一通狂灌。由于那时的坦克密封性能很差,坦克快被淹没时,乘员只好开舱逃跑,但打开舱盖时,外面陷坑的四周,早已经有了一圈黑洞洞的枪口。
三是伪装巧妙,陷坑挖好后,还要采取覆盖的方法来伪装。一般用中等粗细的木棍做架子,再用苇席、玉米秸压好,最后覆土,并在土上进行自然处理,这与一些战士家中狩猎用的坑相似,只不过用途改作了抓坦克。在一些特殊而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挖陷坑时。战士们干脆根据坦克的最大爬坡角度,修一条坦克爬过不来的坡道,等到坦克在原地打转时再寻机攻击。
纵火焚烧战术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使用了装备精良的3个快速纵队,所投入的装甲机械化部队主要有战车第1团、战车第2团、装甲炮兵团和徐州“剿总”直属装甲汽车营。坦克装甲车辆总计约250辆。包括M3A3轻型坦克、M5A1轻型坦克、T-26轻型坦克、95式轻型坦克、M24中型坦克、LVT水陆输送车、36式装甲汽车等。
M3A3轻型坦克虽然火力弱(主炮口径为37毫米)、装甲防护差(装甲厚10~44.5毫米),但行驶速度高,越野能力强,使用可靠,在战争初期,用来对付缺少重武器的解放军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未暴露出弱点的M3坦克也曾经十分强悍,子弹打在钢板上啪啪作响。手榴弹只能炸出一团团烟雾,坦克照样隆隆而去。但后来的作战中,这种坦克的缺陷逐渐显露。
一是这一时期的美国坦克采用的是汽油发动机,由于汽油燃点太低,整车防火性能极差。一旦中弹或者遇到明火,汽油或者其蒸汽极容易燃烧和爆燃而导致车辆抛锚,燃烧时间稍长甚至引起弹药殉爆。二战后期,德国和苏联的坦克都使用了柴油发动机,燃点高的柴油比汽油安全,中弹后也不容易着火。因此,与同期的苏联和德国的柴油机坦克相比较,美制安全性明显不足,被称为“汽油棺材”,基本上是遇火就着,着火就炸。
二是国民党军队使用坦克作战的经验明显不足,本来作为拳头集中使用的坦克部队从未集中使用过,战车部队也都是以连为单位分散配属步兵战斗。这种使用方法造成了坦克突击速度慢、威力弱,容易被解放军分而歼击。
针对国民党军队坦克性能及在使用上的不足与不当,我军创造了纵火焚烧的战术,这种战术主要采用了两种烧法。
一是柴秸火障烧烤。淮海战役中,在双堆集阻击蒋纬国坦克部队的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8师第52团,面对敌军坦克的猛攻,除集中炮火拦阻要道、设置陷坑区外,还特别利用当地易燃的柴秸布置火阵,阻止敌坦克攻击。面对熊熊烈火,装备汽油发动机的M3A3坦克不敢贸然前冲,多次主动转向撤回,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真实地再现了这个镜头。随后,时任装甲兵司令的蒋纬国亲自督战又发起多次攻击,数辆M3A3坦克进入了火阵,但随即起火抛锚,没有停止前进的坦克由于放慢了速度,解放军战士把柴秸点燃,抱着一捆捆燃烧的高粱秸对坦克穷追不舍,背着火勉强能够前进的坦克行驶一段距离后便停在原地不动。反坦克手乘机以集束手榴弹、火箭筒对付坦克,最终坦克也没能越过解放军防线。
二是燃烧瓶摧毁。燃烧瓶俗称“莫洛托夫鸡尾酒”瓶,这种简易装备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内战中,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开始大规模应用。“莫洛托夫鸡尾酒”这个名称来自芬兰军队。燃烧瓶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比重的燃料混合而成,最常见的成份是汽油和焦油,其中汽油是主要燃烧剂,焦油的主要作用是使汽油粘在装甲板上燃烧,防止它快速向下流淌而影响燃烧效果。二战中各国士兵都使用过这种效果不错、简易的反坦克武器。解放军由于极度缺乏好用而管用的轻型反坦克武器,士兵们很快就制成了各式各样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最常见的一种是在瓶子里灌满汽油,瓶口用布条塞住并引出一截,使用时将浸有汽油的布条点燃后投出。当燃烧瓶在坦克装甲上被撞碎,流淌出的汽油被点燃后,能够引燃坦克的外置油箱,或者使油箱过热而爆裂。如果撞击部位在坦克后部上方的发动机散热口,汽油还能流进去燃烧并瘫痪坦克的动力系统,使坦克更容易被其它反坦克武器炸毁。此时乘员往往只能选择投降或逃跑。以淮海战场上,我军向老百姓收集了各种酒瓶,利用国民党军队遗弃的汽车油箱中剩余汽油,制作了大量燃烧瓶。一时间,徐蚌地区“洛阳瓶贵”。这种简便的燃烧武器在后来的反坦克作战中,与炸药包、爆破筒、集束手榴弹相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爆炸摧毁战术
炸坦克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反坦克作战最早使用的办法,至今哈马斯还在以类似方式对付以军的“梅卡瓦”坦克。
1947年,国民党军队已有1722辆各型坦克,编成1个装甲师(第200师)、6个坦克旅、1个战车群、1个战车团、1个战 车营另18个战车连。
1948年11月11日,黄伯韬第7兵团10万余人在徐州以东的碾庄圩地域被包围后,徐州“剿总”的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的第13兵团,在坦克、飞机掩护下,由徐州沿陇海铁路两侧并肩东援,企图解救黄伯韬兵团。
参加东援作战的战车第1团经历过印缅战场的实战,战斗力较强,有“国军精华”之称,准备在徐蚌地区再创一次“瓦鲁班的辉煌”负责阻援的华东野战军部队,在鲁南战役中参加过全歼战车第1团第1营的战斗,积累了丰富的打坦克经验。战士们抢在敌坦克进攻之前占领预定地区,利用河流、村庄、高地等有利地形,构筑阻击阵地。
参加救援的敌军拥有100多辆M3A3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向我军阻击阵地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攻击,解放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反坦克战就此展开。
面对气势汹汹的坦克,我军战士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炸坦克,用新缴获来的M9式60毫米火箭筒打坦克,顶住了敌人的多次进攻。16日晨8时,敌军7辆M3A3轻型坦克在4架飞机配合下。引导1个加强步兵营向防守李家桥庄阵地的8连发起猛攻。8连以火箭筒打坦克。以轻武器打敌人步兵。当敌坦克缓慢地向8连阵地接近时。步兵迅速从掩体出动,向在坦克后跟进的敌步兵猛烈射击。失去步兵掩护的坦克,吃尽了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的苦头。16日,国民党军第74军步兵在9辆坦克引导下,向解放军3连阵地发起冲击。眼看坦克距离阵地只有30米,6班班长高喊:“大家不要动。沉住气,等它再近些,冲上去用炸药包炸毁它!”4班班长举起炸药包向敌坦克喊道:“来吧!炸药包在这里!”8辆坦克不战而退,竟然转向逃走。在徐东阻击战中。国民党军战车第1团配合步兵连续攻击10天,损失30多辆坦克。只推进了20千米。
战斗中,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刚刚援助国民党军队的M24“霞飞”坦克,这种坦克比M3坦克火力和防护力更强。是国军坦克部队的王牌装备。当蒋纬国亲率战车2团100余辆坦克,气势汹汹地向解放军的阻击阵地发起了全面的猛烈进攻时,M24坦克配合54军一举攻入新桥,配合99军收复了曹老集。面对既无坦克又无反坦克火炮的对手,M24坦克如入无人之境。在姚庄的阻击阵地上,这种新型坦克首次遭遇了“坦克滑铁卢”,领教了我军血肉之躯的厉害。坦克的履带里被插进了爆破筒、木棍和步枪,履带不是被炸断就是被卡死,顶部的天线被拔掉,望远镜被砸烂,坦克又聋又瞎,战前威风凛凛的M24“霞飞”坦克被搞得灰头土脸。在12万大军覆灭之际,黄维悄悄钻进了一辆坦克,向西南方向夺路而去。只可惜坦克没开出多远就无法行驶,兵团司令官成了瓮中之鳖,坦克与将军一同作了俘虏。
骑兵、卡车追击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骠悍的波兰骑兵挥舞着马刀劈杀德军坦克,虽然显示了波兰骑兵的勇敢。但近乎愚蠢的作战方法除了用砍断的马刀来展示壮烈之外,还廉价地葬送了士兵的斗志。而在解放战争中,面对溃败的国民党军队坦克,解放军的骑兵不仅追上了坦克,还出人意料地俘虏了坦克。与波兰骑兵相比较,绝对不是解放军骑兵运气好,而是战术更加高明。
1948年11月30日,国民党军放弃徐州。数十万人在混乱中向永成方向退逃,我军追击部队连日疾进,于12月4日将杜聿明集团的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全部合围在西南的陈官庄、青龙集地区。12月6日。孙元良兵团在突围中被歼灭。12月8日,邱清泉将战车第1团和装甲炮兵团配属给第74军奋力突围,解放军凭借摸索出的反坦克战术对付坦克。激战中。国民党军坦克陷入了极度混乱,战车第1团的部分坦克在突围中迷失方向,并向第74军的步兵开火。经过近2个月苦战,我军华东野战军对杜幸明集团发起全线总攻,杜聿明集团彻底崩溃,国民党军能够开动的坦克开始各自逃窜,我军上演了追打坦克的绝技。
战士们徒步跃上1辆企图突围的坦克,用手榴弹猛砸其潜望镜和瞄准镜,迫使其停车,7名乘员缴械投降。几名担架队员遇见1辆逃跑的坦克,立即拿手榴弹冲了上去,吓得坦克乘员弃车逃跑。当战士们得知有10余辆敌坦克突出重围向西逃窜后,立即登上缴获的6辆坦克和2辆大卡车,顺着敌坦克的履带痕迹疾速追击,一鼓作气追出数十里,共缴获5辆坦克。其中,最为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解放军华东特种兵纵队骑兵部队“红马”支队。当得知有几辆敌坦克突围向西逃窜后,骑兵们翻身上马,飞驰地追了上去,很快就追上了1辆坦克。敌坦克兵被英勇神速的骑兵吓呆了,立即伸出白布投降,至下午5时共追上并俘获敌坦克6辆。被俘的国民党军战车第1团副营长说:“骑兵追坦克,这在世界战争史里还是空前第一次!”
淮海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战车第1团、战车第2团第3营、装甲炮兵团和第2、第3、第4快速纵队被歼灭。我军共缴获各型坦克215辆,这在国内战争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解放战争中,面对国民党军队优势的坦克部队,我军创造出了一系列简单而实用的反坦克战术,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对抗性能更加优异、威胁更大的美军坦克奠定了基础,许多方法在朝鲜战场上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发展,如掘壕阻挡,构筑专用反坦克阵地,先打步兵后打坦克。打、炸、烧配合使用等。解放战争中我军反坦克作战的摸索与积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反坦克战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编辑/严晓峰
国民党军队坦克进入战场之初,绝大多数解放军战士都没有见过坦克,更缺乏专用的反坦克武器,以轻型武器为主的解放军作战部队,对这个带检扛炮、不畏枪击、冒着黑烟到处跑的钢铁怪物束手无策。在后来的作战中,我军借鉴抗日战争和苏联红军有限的反坦克作战经验,逐步摸索出了阻、打、炸、烧、追等以近战为主,简单而实用的反坦克方法。并在后来的反坦克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壕沟阻截战术
1948年12月3日,解放战争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时任国军装甲兵司令的蒋纬国率领战车第2团第1营和战车第1团第4连约40辆M3A3、T-26轻型坦克,开赴蚌埠以北,支援李延年第6兵团沿铁路向西北进攻,企图打开拯救黄维兵团的通道。12月9日,蒋纬国部苦战4天,攻占距离双堆集不到40千米的火神庙南北一线。解放军担负阻击任务的是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8师第52团,由纵队副司令员皮定均直接指挥。面对国民党军队坦克的冲击,我解放军采用了设置陷坑的办法。这种被称为“双堆集陷坑”的挖掘很有学问。
一是要挖在坦克必经的道路上。在徐蚌战场的平原地区作战,坦克的前进方向和路线有较大的随机性。往往挖好的陷坑敌坦克却偏偏不来。为了让敌坦克准确入坑。解放军在陷坑两侧挖开明显的壕沟,为了防止坠沟,坦克只好沿预留的道路前进,但这条路中间就是设好的陷坑。
二是尺寸设计得当,落入陷坑的坦克要被牢牢地陷住,没有出坑摆脱的机会。根据国民党军队装备的M3A3、M24、T-26轻型坦克的外部尺寸,我军把陷坑设计成前浅后深的长方体,长度设计为坦克车体长的2倍,最大深度为坦克的1.5~2倍。坦克一冲进陷坑,就会一头冲向对面的坑墙,坦克炮管会深深地插入土中。由于采取前浅后深的设计,坦克在坑里越挣扎,就会陷得越深、越牢。这样,主炮失去作用的坦克就成了动不了的废物。对这种境遇的坦克,我军战士一般先用轻武器射击进行警告,尔后用手榴弹砸开舱盖,迫使敌投降。对于拒不投降的敌人,有的战士想出了在家种地时的办法,引来河水一通狂灌。由于那时的坦克密封性能很差,坦克快被淹没时,乘员只好开舱逃跑,但打开舱盖时,外面陷坑的四周,早已经有了一圈黑洞洞的枪口。
三是伪装巧妙,陷坑挖好后,还要采取覆盖的方法来伪装。一般用中等粗细的木棍做架子,再用苇席、玉米秸压好,最后覆土,并在土上进行自然处理,这与一些战士家中狩猎用的坑相似,只不过用途改作了抓坦克。在一些特殊而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挖陷坑时。战士们干脆根据坦克的最大爬坡角度,修一条坦克爬过不来的坡道,等到坦克在原地打转时再寻机攻击。
纵火焚烧战术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使用了装备精良的3个快速纵队,所投入的装甲机械化部队主要有战车第1团、战车第2团、装甲炮兵团和徐州“剿总”直属装甲汽车营。坦克装甲车辆总计约250辆。包括M3A3轻型坦克、M5A1轻型坦克、T-26轻型坦克、95式轻型坦克、M24中型坦克、LVT水陆输送车、36式装甲汽车等。
M3A3轻型坦克虽然火力弱(主炮口径为37毫米)、装甲防护差(装甲厚10~44.5毫米),但行驶速度高,越野能力强,使用可靠,在战争初期,用来对付缺少重武器的解放军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未暴露出弱点的M3坦克也曾经十分强悍,子弹打在钢板上啪啪作响。手榴弹只能炸出一团团烟雾,坦克照样隆隆而去。但后来的作战中,这种坦克的缺陷逐渐显露。
一是这一时期的美国坦克采用的是汽油发动机,由于汽油燃点太低,整车防火性能极差。一旦中弹或者遇到明火,汽油或者其蒸汽极容易燃烧和爆燃而导致车辆抛锚,燃烧时间稍长甚至引起弹药殉爆。二战后期,德国和苏联的坦克都使用了柴油发动机,燃点高的柴油比汽油安全,中弹后也不容易着火。因此,与同期的苏联和德国的柴油机坦克相比较,美制安全性明显不足,被称为“汽油棺材”,基本上是遇火就着,着火就炸。
二是国民党军队使用坦克作战的经验明显不足,本来作为拳头集中使用的坦克部队从未集中使用过,战车部队也都是以连为单位分散配属步兵战斗。这种使用方法造成了坦克突击速度慢、威力弱,容易被解放军分而歼击。
针对国民党军队坦克性能及在使用上的不足与不当,我军创造了纵火焚烧的战术,这种战术主要采用了两种烧法。
一是柴秸火障烧烤。淮海战役中,在双堆集阻击蒋纬国坦克部队的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8师第52团,面对敌军坦克的猛攻,除集中炮火拦阻要道、设置陷坑区外,还特别利用当地易燃的柴秸布置火阵,阻止敌坦克攻击。面对熊熊烈火,装备汽油发动机的M3A3坦克不敢贸然前冲,多次主动转向撤回,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真实地再现了这个镜头。随后,时任装甲兵司令的蒋纬国亲自督战又发起多次攻击,数辆M3A3坦克进入了火阵,但随即起火抛锚,没有停止前进的坦克由于放慢了速度,解放军战士把柴秸点燃,抱着一捆捆燃烧的高粱秸对坦克穷追不舍,背着火勉强能够前进的坦克行驶一段距离后便停在原地不动。反坦克手乘机以集束手榴弹、火箭筒对付坦克,最终坦克也没能越过解放军防线。
二是燃烧瓶摧毁。燃烧瓶俗称“莫洛托夫鸡尾酒”瓶,这种简易装备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内战中,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开始大规模应用。“莫洛托夫鸡尾酒”这个名称来自芬兰军队。燃烧瓶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比重的燃料混合而成,最常见的成份是汽油和焦油,其中汽油是主要燃烧剂,焦油的主要作用是使汽油粘在装甲板上燃烧,防止它快速向下流淌而影响燃烧效果。二战中各国士兵都使用过这种效果不错、简易的反坦克武器。解放军由于极度缺乏好用而管用的轻型反坦克武器,士兵们很快就制成了各式各样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最常见的一种是在瓶子里灌满汽油,瓶口用布条塞住并引出一截,使用时将浸有汽油的布条点燃后投出。当燃烧瓶在坦克装甲上被撞碎,流淌出的汽油被点燃后,能够引燃坦克的外置油箱,或者使油箱过热而爆裂。如果撞击部位在坦克后部上方的发动机散热口,汽油还能流进去燃烧并瘫痪坦克的动力系统,使坦克更容易被其它反坦克武器炸毁。此时乘员往往只能选择投降或逃跑。以淮海战场上,我军向老百姓收集了各种酒瓶,利用国民党军队遗弃的汽车油箱中剩余汽油,制作了大量燃烧瓶。一时间,徐蚌地区“洛阳瓶贵”。这种简便的燃烧武器在后来的反坦克作战中,与炸药包、爆破筒、集束手榴弹相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爆炸摧毁战术
炸坦克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反坦克作战最早使用的办法,至今哈马斯还在以类似方式对付以军的“梅卡瓦”坦克。
1947年,国民党军队已有1722辆各型坦克,编成1个装甲师(第200师)、6个坦克旅、1个战车群、1个战车团、1个战 车营另18个战车连。
1948年11月11日,黄伯韬第7兵团10万余人在徐州以东的碾庄圩地域被包围后,徐州“剿总”的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的第13兵团,在坦克、飞机掩护下,由徐州沿陇海铁路两侧并肩东援,企图解救黄伯韬兵团。
参加东援作战的战车第1团经历过印缅战场的实战,战斗力较强,有“国军精华”之称,准备在徐蚌地区再创一次“瓦鲁班的辉煌”负责阻援的华东野战军部队,在鲁南战役中参加过全歼战车第1团第1营的战斗,积累了丰富的打坦克经验。战士们抢在敌坦克进攻之前占领预定地区,利用河流、村庄、高地等有利地形,构筑阻击阵地。
参加救援的敌军拥有100多辆M3A3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向我军阻击阵地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攻击,解放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反坦克战就此展开。
面对气势汹汹的坦克,我军战士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炸坦克,用新缴获来的M9式60毫米火箭筒打坦克,顶住了敌人的多次进攻。16日晨8时,敌军7辆M3A3轻型坦克在4架飞机配合下。引导1个加强步兵营向防守李家桥庄阵地的8连发起猛攻。8连以火箭筒打坦克。以轻武器打敌人步兵。当敌坦克缓慢地向8连阵地接近时。步兵迅速从掩体出动,向在坦克后跟进的敌步兵猛烈射击。失去步兵掩护的坦克,吃尽了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的苦头。16日,国民党军第74军步兵在9辆坦克引导下,向解放军3连阵地发起冲击。眼看坦克距离阵地只有30米,6班班长高喊:“大家不要动。沉住气,等它再近些,冲上去用炸药包炸毁它!”4班班长举起炸药包向敌坦克喊道:“来吧!炸药包在这里!”8辆坦克不战而退,竟然转向逃走。在徐东阻击战中。国民党军战车第1团配合步兵连续攻击10天,损失30多辆坦克。只推进了20千米。
战斗中,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刚刚援助国民党军队的M24“霞飞”坦克,这种坦克比M3坦克火力和防护力更强。是国军坦克部队的王牌装备。当蒋纬国亲率战车2团100余辆坦克,气势汹汹地向解放军的阻击阵地发起了全面的猛烈进攻时,M24坦克配合54军一举攻入新桥,配合99军收复了曹老集。面对既无坦克又无反坦克火炮的对手,M24坦克如入无人之境。在姚庄的阻击阵地上,这种新型坦克首次遭遇了“坦克滑铁卢”,领教了我军血肉之躯的厉害。坦克的履带里被插进了爆破筒、木棍和步枪,履带不是被炸断就是被卡死,顶部的天线被拔掉,望远镜被砸烂,坦克又聋又瞎,战前威风凛凛的M24“霞飞”坦克被搞得灰头土脸。在12万大军覆灭之际,黄维悄悄钻进了一辆坦克,向西南方向夺路而去。只可惜坦克没开出多远就无法行驶,兵团司令官成了瓮中之鳖,坦克与将军一同作了俘虏。
骑兵、卡车追击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骠悍的波兰骑兵挥舞着马刀劈杀德军坦克,虽然显示了波兰骑兵的勇敢。但近乎愚蠢的作战方法除了用砍断的马刀来展示壮烈之外,还廉价地葬送了士兵的斗志。而在解放战争中,面对溃败的国民党军队坦克,解放军的骑兵不仅追上了坦克,还出人意料地俘虏了坦克。与波兰骑兵相比较,绝对不是解放军骑兵运气好,而是战术更加高明。
1948年11月30日,国民党军放弃徐州。数十万人在混乱中向永成方向退逃,我军追击部队连日疾进,于12月4日将杜聿明集团的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全部合围在西南的陈官庄、青龙集地区。12月6日。孙元良兵团在突围中被歼灭。12月8日,邱清泉将战车第1团和装甲炮兵团配属给第74军奋力突围,解放军凭借摸索出的反坦克战术对付坦克。激战中。国民党军坦克陷入了极度混乱,战车第1团的部分坦克在突围中迷失方向,并向第74军的步兵开火。经过近2个月苦战,我军华东野战军对杜幸明集团发起全线总攻,杜聿明集团彻底崩溃,国民党军能够开动的坦克开始各自逃窜,我军上演了追打坦克的绝技。
战士们徒步跃上1辆企图突围的坦克,用手榴弹猛砸其潜望镜和瞄准镜,迫使其停车,7名乘员缴械投降。几名担架队员遇见1辆逃跑的坦克,立即拿手榴弹冲了上去,吓得坦克乘员弃车逃跑。当战士们得知有10余辆敌坦克突出重围向西逃窜后,立即登上缴获的6辆坦克和2辆大卡车,顺着敌坦克的履带痕迹疾速追击,一鼓作气追出数十里,共缴获5辆坦克。其中,最为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解放军华东特种兵纵队骑兵部队“红马”支队。当得知有几辆敌坦克突围向西逃窜后,骑兵们翻身上马,飞驰地追了上去,很快就追上了1辆坦克。敌坦克兵被英勇神速的骑兵吓呆了,立即伸出白布投降,至下午5时共追上并俘获敌坦克6辆。被俘的国民党军战车第1团副营长说:“骑兵追坦克,这在世界战争史里还是空前第一次!”
淮海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战车第1团、战车第2团第3营、装甲炮兵团和第2、第3、第4快速纵队被歼灭。我军共缴获各型坦克215辆,这在国内战争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解放战争中,面对国民党军队优势的坦克部队,我军创造出了一系列简单而实用的反坦克战术,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对抗性能更加优异、威胁更大的美军坦克奠定了基础,许多方法在朝鲜战场上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发展,如掘壕阻挡,构筑专用反坦克阵地,先打步兵后打坦克。打、炸、烧配合使用等。解放战争中我军反坦克作战的摸索与积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反坦克战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编辑/严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