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定位于闽西南部与粤东交界的丘陵地带,名字的寓意不言自明,同时也折射出这里历经变乱的历史。帝国时代,这里旱涝更迭,也曾爆发过数次农民起义,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被称作“白眉起义”,最终翕然无事,安居边陲。如今的情形与以往有天壤之别,它的繁华程度比肩漳州城,或许在名气上过之而无不及。一切都因为这里有“勾魂夺魄”的土楼。客家漂泊的传统因日益蓬勃的旅游业而褪去,土楼成为了守望者的新家园。
根据一则民间流传的故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的侦察卫星在这片山岭间扫描到形似核反应堆的建筑,实地探访才发现是“东方古城堡”。到2008年7月,在加拿大举办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土楼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没过几年,国内外游客便纷至沓来。根据当地旅游局的统计,在旅游旺季,永定的游客每天多达上万人。
省外的游客多从厦门出发,长约180公里的道路上奔跑着55部旅游大巴。由于山路蜿蜒曲折,打盹的游客不时就要睁开朦胧的睡眼,而导游的小喇叭时常会发出颤音,这当然也因为解说词有些激动人心:土楼就像天外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后面这句话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顾问,而对于侨居异地的永定客家人来说,土楼唤醒的则是浓郁的乡愁。一位祖籍永定的侨胞在台湾桃园小人国看到土楼模型,写诗咏叹说:“圆寨模型好,乡愁不乡愁?”
这多少印证了日本学者茂木计一郎和稻次敏郎的话:“这引人怀恋,动人肺腑的土楼与其说是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整个家族的城寨——家族之城”。而渊博的导游在车上就会向游人普及关于土楼的一些常识:客家人视土楼为家园,这种夯土墙为承重结构、聚族而居的大型群体楼房建筑,除了基本的圆形、方形等造型,还有五凤楼、半月楼等独具匠心的设计。在永定全县20多个乡镇、1800多个自然村共有大小土楼两万多座。它们既为动乱时代的防御城堡,也是平静时期的族地。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在永定县城外的西溪,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最大、名气也最为响亮的一座当属高头的承启楼,被人们誉为“楼王”,已居住了28代人。由于宗族人口繁衍,加上土楼内生活有诸多不便,陆续有人迁出了土楼。
今年50多岁的江培洋是高北村五云楼江氏宗族的第16代人,他在三十多年前就携全家搬出了土楼,如今在土楼外经营一家“天助农家餐馆”——名字来自对面的承启楼,这座宏伟的土楼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开始动工,三年后才完成。从破土到完工异常顺利,都赶上了好天气,所以最早取名为“天助楼”。在土楼景区,像“天助”的农家餐馆并不少见,农家与野味是主打的两种特色,除此以外便是当地被称作“土楼红美人”的红茶。
江培洋在餐厅外架起了一个鸡笼,里面饲养着十多只山鸡。他在山上还有一处更大的饲养场,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游客。一只野鸡能为他带来40多元的收入。他每天用锤头对鸡笼修修补补,闲下来便在大棚下面抽烟。他的爱人来自附近的乡村,早已适应土楼景区的生活,她看着土楼周围簇拥的游人,心情十分愉快。儿媳就坐在摇椅上认真阅读《客家永定讲解员培训教材》,以应付不久到来的讲解员等级考试——在这里,讲解员或者导游成为主流的职业,不同等级每月会有3000至5000不等的收入。另外还有摄影师、茶叶店与烟摊老板、画廊与木雕手艺人等等。“十几年前,土楼远远没有这么热闹,年轻人出去打工或者上学,很少回来,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江培洋吐出一口烟圈,好像又回到了过去的生活画面中。
“我就是这里五云楼出生、长大的,这是一座后建的土楼,比承启楼晚一点。一族人都姓江,人丁比较兴旺,一座土楼人住不下就要另起新楼。格局大致差不多,四层圆楼围着天井,中间有树木和两口井,因为人多,一天24小时你都能听到有人在打水。小时候我就跟同龄的小孩子在楼里捉迷藏,有时也去村外的小溪洗澡。溪水边有洗衣坝,阿婆阿婶都在那边洗衣捶衣。日子很苦,很多人种水稻、烤烟、茶叶,经常为几两米饭发愁。到读书的年纪,我就和土楼的孩子一起,步行一公里到山上的学校读书。虽然日子很苦,但一族人生活在一起,日子非常和睦,很少会有争吵,长辈们会起到约束作用,这里的伦理观念是很重的。我们客家人很重视教育,这都是日子穷困所逼迫的。”
他用骄傲的语气说提到他的堂弟——中山大学教授、生物学家江静波,他后来补题了承启楼的门联:“承前祖德勤与俭,启后孙谋读与耕。”诸如此类的对联在永定土楼中处处可见,作为无声的教诲,恪守伦常与家规持续起到训诫、警策的作用。譬如振成楼院内石柱上写着:“振乃家声,好久孝悌一边做去;成就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在江培洋看来,客家人取得的成就与这些传统的教诲有着莫大的关联,虽然他本人在初中一年级时便辍学在家,并未完成家族的期望,但这并未影响他的家族和地域荣耀感,除了耕读传家,他提到了永定客家人的另一个传统。
永定诞生过许多成功的大商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胡文虎。胡的父亲早年离乡出洋谋生,在缅甸仰光开设一家中药铺,取名永安堂。尽管异乡事业顺利,他仍执拗地将儿子胡文虎送回永定,接受客家的传统教育。胡文虎长大后返回仰光,帮助父亲打理药铺的生意,并四处游历寻访民间医生和药方,在香港成立永安堂虎豹行,研制“万金油”、“八卦丹”、“清快水”等药物,以物廉价美、疗效迅速而占领东南亚市场,胡文虎也一跃成为华侨中的“药业大王”。1913年,他开始投资传媒业,与人合办《仰光日报》、《晨报》以及星系报业集团,成为了“报业巨子”。而在永定的商业传统中,一直存在着对知识和技术的敬重。在这里,人们笃信“学以致用”,并以行动将所学的东西效益最大化。
但如今永定的商业模式已与以往大不相同。江培洋和他的同代人都不再选择外出漂泊了,甚至他们的下一代人也在陆续回归,成为土楼的守望者,这与从前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从前留守的人们多数是因为并没有多少机会,现在人们则是看到了新的机遇——土楼的大门敞开了,新家园迎接四方宾客。热情好客的客家人发现迎来送往其实也可以是一门生意,土楼既是安身立命之地,也是温情的经商场所。许多人家在土楼一层的小屋内摆起了茶桌,桌前往往放着反映客家人制作茶叶工艺的雕像,随时欢迎游人进来喝一杯,然后语气柔和地劝说人们不妨买一些茶叶或烤烟作为纪念。 今年34岁的林丽春,来自洪坑村的振承楼,从出生到结婚生子,从未离开过土楼。她7岁开始就在村内的集体茶厂——红旗茶厂工作,后来家族又把整个厂承包下来,生产销售铁观音,并从武夷山嫁接过来金骏眉与正山小种。现在,她将茶摊摆在了旅游大巴必停的饭店门前。这家“红土楼”餐厅的房子也归她家所有,与旅游公司达成了协议,为“土楼一日游”的游客们提供午餐。十人围一张圆桌,共享八菜一汤,很多人抱怨菜多肉少,饭量也远远不够。但考虑到这已经包含在88元的团购价格中,也只好将就一番,事后悄悄地在满意度调查问卷上给予“中评”。林丽春并不管饭菜如何,她只专注于茶叶,用标准的普通话招呼游人来品尝。她享受着这种在待客中经商的生活方式,要比种茶来得轻松而有趣。
林丽春对游客们怀着感激之情:“他们到来为我们增加了收入,但重要的还是发展旅游业改善了村里的环境,现在洪坑的交通、卫生等条件都改善很多,跟游客们交流,村民的素质也大大提高了,比如说讲普通话,注重文明礼貌的细节。”她对新家园充满期待,从前对城市的向往渐渐褪去,包括永定县城——“如果不是办事,也很少去。” 尽管县城境内,从九一路、东大街、南门街到永定河两岸,每到夜晚灯光旖旎,总比不上土楼内一家团聚的灯光。
土楼“新家园”的诞生则要归功于整个县城的发展目标。尤其在胡锦涛在2010年考察过土楼以后,永定县确定了打造“福建优秀旅游县”和“国家5A级景区”的目标,先后投入近5亿元,建成了4条环土楼景区旅游公路,把三大土楼景区连成了一片,6个土楼乡镇“景区化”;同时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客家美食中心、温泉旅游度假区、客家博览园等配套设施。“文化舞动土楼”的各项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歌舞集《土楼神韵》、歌剧《土楼》等作品被创作出来,后者在2012年4月还曾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虽然家园旧貌换了新颜,人们的关系却大不相同了。江培洋记忆中充满温情的生活场景早已被熙攘的游客所打破,偌大的旅游市场无形中也把土楼人纳入到一个竞争体系中。在高北土楼群专门为游人拍快照的小江说:“现在游客虽然多,但是愿意花10块钱拍留念照的其实不多,因为大部分都带着相机;另外,村里的拍照师傅也比较多。大家都是一个地方的,面子上不好意思抢客人,但是看着客人跟别人走了,心里还是有那个情绪的。”他和大部分摄影师一样,在土楼里也有自己一处小小的隔间,老婆在里面招呼客人喝茶,顺便卖点本地烤烟和工艺品。“一条龙的服务嘛,各家都搞这些。家里有导游的会好些,客人会跟着他(她)过去,也比较有信赖感。”他希望土楼旅游公司能多介入管理,“三个和尚没水喝,现在大家还算谦让,但照这样发展下去,谁知道呢?”
对于大多数游客们来说,永定土楼的“新家园”多少有些商业化了。“而且是比较初级的商业化,拍摄快照,兜售茶叶、烤烟,包括民宿,看起来比较热闹,其实这种旅游给我的印象不算太好。”来自北京的一对情侣说,他们是想看到原汁原味的土楼和客家人的生活,但眼前景象却令他们有些失望,“土楼本身还是让人惊叹的,遗憾就是人太多,多个导游带N堆人在一间土楼里,大喇叭吵得人耳朵难受,所以就只顾着看人,走马观花拍几张照片就完事了。本来要买点茶叶,结果发现制作工序太过粗糙,喝完一杯,杯底许多残渣。”他们花120元在土楼里住了一晚,只在夜深人静时分享到一些从前客家人的感受。
这注定是个悖论:人们旅游时,总希望看到最原始、纯正的风景和生活片段。但当众多游人蜂拥而至,却难免颠覆了原有的味道和自己的想象力。这就是现代旅游的普遍现实。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真正的旅行当然是感性的,但旅行的至高等级,却展示了有关生命和环境厮磨的精神层面。”照此说法,土楼给旅行者两重感受:一来是参与感,强烈感受到自己的到来在改变这里的生态;二来是惊叹,客家人在如此环境中创造出伟大的建筑奇迹,从前清苦但不失诗意的栖居模式终于被拉回到现代。
相比之下,县城本身的景象在土楼光环下略显黯淡,但在许多居民看来这并非坏事。正像土楼本身的结构所暗示的那样,它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引起人们莫名的崇拜,也饱含乡情,土楼也是他们内心的家园。但县城里的人很少前往土楼,尽管他们也来自那里。在永定县城经营超市的林玉和,曾经在土楼里生活了18年,最终选择了离开,他辗转于广州、上海等地,从打工到自己开店,再返回永定县城定居,到40岁完成了一个常规的人生循环,却不再想借助当前红火的旅游业回土楼分一杯羹。“土楼现在发展得不错,但我回去也就是卖东西,茶叶或者工艺品;我不懂拍照,也没法做导游;其实无非就那些事情。”他轻描淡写地说:“以前土楼里的人想出来,现在出来的人又回去,出发点都一样。我就时不时带孩子回去看看,但归根到底,那里还是家。”
这种对家的眷恋之情将最终决定土楼的形态,不管是守望者还是逃离者,在每年春节到来时都会济济一堂。除夕日,土楼庭院已洒扫一新,春联也已贴好,大木甑蒸的“岁饭”和锅里的肉丸已飘出香味,长辈喝完热气腾腾的“年汤”,然后带一家人焚香祭祀祖宗,孩子们亢奋地点燃爆竹,浑然不觉又长大了一岁,然后被大人叫回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夜饭。白天,有闲情到访的旅行者也加入恭喜者的行列,土楼内外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这气氛仿佛加固了土墙,也使它更增添了新的魅力,成为开放、包容、有序的家园。不是贴着金边儿,而是在温煦的阳光下自然地释放着古老的光辉。
根据一则民间流传的故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的侦察卫星在这片山岭间扫描到形似核反应堆的建筑,实地探访才发现是“东方古城堡”。到2008年7月,在加拿大举办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土楼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没过几年,国内外游客便纷至沓来。根据当地旅游局的统计,在旅游旺季,永定的游客每天多达上万人。
省外的游客多从厦门出发,长约180公里的道路上奔跑着55部旅游大巴。由于山路蜿蜒曲折,打盹的游客不时就要睁开朦胧的睡眼,而导游的小喇叭时常会发出颤音,这当然也因为解说词有些激动人心:土楼就像天外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后面这句话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顾问,而对于侨居异地的永定客家人来说,土楼唤醒的则是浓郁的乡愁。一位祖籍永定的侨胞在台湾桃园小人国看到土楼模型,写诗咏叹说:“圆寨模型好,乡愁不乡愁?”
这多少印证了日本学者茂木计一郎和稻次敏郎的话:“这引人怀恋,动人肺腑的土楼与其说是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整个家族的城寨——家族之城”。而渊博的导游在车上就会向游人普及关于土楼的一些常识:客家人视土楼为家园,这种夯土墙为承重结构、聚族而居的大型群体楼房建筑,除了基本的圆形、方形等造型,还有五凤楼、半月楼等独具匠心的设计。在永定全县20多个乡镇、1800多个自然村共有大小土楼两万多座。它们既为动乱时代的防御城堡,也是平静时期的族地。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在永定县城外的西溪,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最大、名气也最为响亮的一座当属高头的承启楼,被人们誉为“楼王”,已居住了28代人。由于宗族人口繁衍,加上土楼内生活有诸多不便,陆续有人迁出了土楼。
今年50多岁的江培洋是高北村五云楼江氏宗族的第16代人,他在三十多年前就携全家搬出了土楼,如今在土楼外经营一家“天助农家餐馆”——名字来自对面的承启楼,这座宏伟的土楼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开始动工,三年后才完成。从破土到完工异常顺利,都赶上了好天气,所以最早取名为“天助楼”。在土楼景区,像“天助”的农家餐馆并不少见,农家与野味是主打的两种特色,除此以外便是当地被称作“土楼红美人”的红茶。
江培洋在餐厅外架起了一个鸡笼,里面饲养着十多只山鸡。他在山上还有一处更大的饲养场,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游客。一只野鸡能为他带来40多元的收入。他每天用锤头对鸡笼修修补补,闲下来便在大棚下面抽烟。他的爱人来自附近的乡村,早已适应土楼景区的生活,她看着土楼周围簇拥的游人,心情十分愉快。儿媳就坐在摇椅上认真阅读《客家永定讲解员培训教材》,以应付不久到来的讲解员等级考试——在这里,讲解员或者导游成为主流的职业,不同等级每月会有3000至5000不等的收入。另外还有摄影师、茶叶店与烟摊老板、画廊与木雕手艺人等等。“十几年前,土楼远远没有这么热闹,年轻人出去打工或者上学,很少回来,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江培洋吐出一口烟圈,好像又回到了过去的生活画面中。
“我就是这里五云楼出生、长大的,这是一座后建的土楼,比承启楼晚一点。一族人都姓江,人丁比较兴旺,一座土楼人住不下就要另起新楼。格局大致差不多,四层圆楼围着天井,中间有树木和两口井,因为人多,一天24小时你都能听到有人在打水。小时候我就跟同龄的小孩子在楼里捉迷藏,有时也去村外的小溪洗澡。溪水边有洗衣坝,阿婆阿婶都在那边洗衣捶衣。日子很苦,很多人种水稻、烤烟、茶叶,经常为几两米饭发愁。到读书的年纪,我就和土楼的孩子一起,步行一公里到山上的学校读书。虽然日子很苦,但一族人生活在一起,日子非常和睦,很少会有争吵,长辈们会起到约束作用,这里的伦理观念是很重的。我们客家人很重视教育,这都是日子穷困所逼迫的。”
他用骄傲的语气说提到他的堂弟——中山大学教授、生物学家江静波,他后来补题了承启楼的门联:“承前祖德勤与俭,启后孙谋读与耕。”诸如此类的对联在永定土楼中处处可见,作为无声的教诲,恪守伦常与家规持续起到训诫、警策的作用。譬如振成楼院内石柱上写着:“振乃家声,好久孝悌一边做去;成就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在江培洋看来,客家人取得的成就与这些传统的教诲有着莫大的关联,虽然他本人在初中一年级时便辍学在家,并未完成家族的期望,但这并未影响他的家族和地域荣耀感,除了耕读传家,他提到了永定客家人的另一个传统。
永定诞生过许多成功的大商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胡文虎。胡的父亲早年离乡出洋谋生,在缅甸仰光开设一家中药铺,取名永安堂。尽管异乡事业顺利,他仍执拗地将儿子胡文虎送回永定,接受客家的传统教育。胡文虎长大后返回仰光,帮助父亲打理药铺的生意,并四处游历寻访民间医生和药方,在香港成立永安堂虎豹行,研制“万金油”、“八卦丹”、“清快水”等药物,以物廉价美、疗效迅速而占领东南亚市场,胡文虎也一跃成为华侨中的“药业大王”。1913年,他开始投资传媒业,与人合办《仰光日报》、《晨报》以及星系报业集团,成为了“报业巨子”。而在永定的商业传统中,一直存在着对知识和技术的敬重。在这里,人们笃信“学以致用”,并以行动将所学的东西效益最大化。
但如今永定的商业模式已与以往大不相同。江培洋和他的同代人都不再选择外出漂泊了,甚至他们的下一代人也在陆续回归,成为土楼的守望者,这与从前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从前留守的人们多数是因为并没有多少机会,现在人们则是看到了新的机遇——土楼的大门敞开了,新家园迎接四方宾客。热情好客的客家人发现迎来送往其实也可以是一门生意,土楼既是安身立命之地,也是温情的经商场所。许多人家在土楼一层的小屋内摆起了茶桌,桌前往往放着反映客家人制作茶叶工艺的雕像,随时欢迎游人进来喝一杯,然后语气柔和地劝说人们不妨买一些茶叶或烤烟作为纪念。 今年34岁的林丽春,来自洪坑村的振承楼,从出生到结婚生子,从未离开过土楼。她7岁开始就在村内的集体茶厂——红旗茶厂工作,后来家族又把整个厂承包下来,生产销售铁观音,并从武夷山嫁接过来金骏眉与正山小种。现在,她将茶摊摆在了旅游大巴必停的饭店门前。这家“红土楼”餐厅的房子也归她家所有,与旅游公司达成了协议,为“土楼一日游”的游客们提供午餐。十人围一张圆桌,共享八菜一汤,很多人抱怨菜多肉少,饭量也远远不够。但考虑到这已经包含在88元的团购价格中,也只好将就一番,事后悄悄地在满意度调查问卷上给予“中评”。林丽春并不管饭菜如何,她只专注于茶叶,用标准的普通话招呼游人来品尝。她享受着这种在待客中经商的生活方式,要比种茶来得轻松而有趣。
林丽春对游客们怀着感激之情:“他们到来为我们增加了收入,但重要的还是发展旅游业改善了村里的环境,现在洪坑的交通、卫生等条件都改善很多,跟游客们交流,村民的素质也大大提高了,比如说讲普通话,注重文明礼貌的细节。”她对新家园充满期待,从前对城市的向往渐渐褪去,包括永定县城——“如果不是办事,也很少去。” 尽管县城境内,从九一路、东大街、南门街到永定河两岸,每到夜晚灯光旖旎,总比不上土楼内一家团聚的灯光。
土楼“新家园”的诞生则要归功于整个县城的发展目标。尤其在胡锦涛在2010年考察过土楼以后,永定县确定了打造“福建优秀旅游县”和“国家5A级景区”的目标,先后投入近5亿元,建成了4条环土楼景区旅游公路,把三大土楼景区连成了一片,6个土楼乡镇“景区化”;同时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客家美食中心、温泉旅游度假区、客家博览园等配套设施。“文化舞动土楼”的各项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歌舞集《土楼神韵》、歌剧《土楼》等作品被创作出来,后者在2012年4月还曾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虽然家园旧貌换了新颜,人们的关系却大不相同了。江培洋记忆中充满温情的生活场景早已被熙攘的游客所打破,偌大的旅游市场无形中也把土楼人纳入到一个竞争体系中。在高北土楼群专门为游人拍快照的小江说:“现在游客虽然多,但是愿意花10块钱拍留念照的其实不多,因为大部分都带着相机;另外,村里的拍照师傅也比较多。大家都是一个地方的,面子上不好意思抢客人,但是看着客人跟别人走了,心里还是有那个情绪的。”他和大部分摄影师一样,在土楼里也有自己一处小小的隔间,老婆在里面招呼客人喝茶,顺便卖点本地烤烟和工艺品。“一条龙的服务嘛,各家都搞这些。家里有导游的会好些,客人会跟着他(她)过去,也比较有信赖感。”他希望土楼旅游公司能多介入管理,“三个和尚没水喝,现在大家还算谦让,但照这样发展下去,谁知道呢?”
对于大多数游客们来说,永定土楼的“新家园”多少有些商业化了。“而且是比较初级的商业化,拍摄快照,兜售茶叶、烤烟,包括民宿,看起来比较热闹,其实这种旅游给我的印象不算太好。”来自北京的一对情侣说,他们是想看到原汁原味的土楼和客家人的生活,但眼前景象却令他们有些失望,“土楼本身还是让人惊叹的,遗憾就是人太多,多个导游带N堆人在一间土楼里,大喇叭吵得人耳朵难受,所以就只顾着看人,走马观花拍几张照片就完事了。本来要买点茶叶,结果发现制作工序太过粗糙,喝完一杯,杯底许多残渣。”他们花120元在土楼里住了一晚,只在夜深人静时分享到一些从前客家人的感受。
这注定是个悖论:人们旅游时,总希望看到最原始、纯正的风景和生活片段。但当众多游人蜂拥而至,却难免颠覆了原有的味道和自己的想象力。这就是现代旅游的普遍现实。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真正的旅行当然是感性的,但旅行的至高等级,却展示了有关生命和环境厮磨的精神层面。”照此说法,土楼给旅行者两重感受:一来是参与感,强烈感受到自己的到来在改变这里的生态;二来是惊叹,客家人在如此环境中创造出伟大的建筑奇迹,从前清苦但不失诗意的栖居模式终于被拉回到现代。
相比之下,县城本身的景象在土楼光环下略显黯淡,但在许多居民看来这并非坏事。正像土楼本身的结构所暗示的那样,它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引起人们莫名的崇拜,也饱含乡情,土楼也是他们内心的家园。但县城里的人很少前往土楼,尽管他们也来自那里。在永定县城经营超市的林玉和,曾经在土楼里生活了18年,最终选择了离开,他辗转于广州、上海等地,从打工到自己开店,再返回永定县城定居,到40岁完成了一个常规的人生循环,却不再想借助当前红火的旅游业回土楼分一杯羹。“土楼现在发展得不错,但我回去也就是卖东西,茶叶或者工艺品;我不懂拍照,也没法做导游;其实无非就那些事情。”他轻描淡写地说:“以前土楼里的人想出来,现在出来的人又回去,出发点都一样。我就时不时带孩子回去看看,但归根到底,那里还是家。”
这种对家的眷恋之情将最终决定土楼的形态,不管是守望者还是逃离者,在每年春节到来时都会济济一堂。除夕日,土楼庭院已洒扫一新,春联也已贴好,大木甑蒸的“岁饭”和锅里的肉丸已飘出香味,长辈喝完热气腾腾的“年汤”,然后带一家人焚香祭祀祖宗,孩子们亢奋地点燃爆竹,浑然不觉又长大了一岁,然后被大人叫回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夜饭。白天,有闲情到访的旅行者也加入恭喜者的行列,土楼内外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这气氛仿佛加固了土墙,也使它更增添了新的魅力,成为开放、包容、有序的家园。不是贴着金边儿,而是在温煦的阳光下自然地释放着古老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