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上下班必经过一座桥,每一个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的时候,桥的人行道一侧,几乎都被独具“商”眼的摊贩们给占领了。他们借助路灯的亮光,或在地上铺个摊子卖些小物件,或支个架子给手机贴膜,甚至还有些八卦算命者也夹杂其中。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多是一瞥而过,但总有些人或驻足其间探腰问价,或蹲在摊前摸来捏去。常因价格谈不拢欲走又止,却是三步一回眸状,若卖者看似无奈地喊了一句:“算了,回来回来,不赚钱卖给你吧”,那一回眸多半变成一个缓慢的转身,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生意就此达成。摊贩和行人,买者和卖者,他们并不留意那些不断穿梭而过的车流,和桥下那无声流淌的大河,却在乎这种原生态下的市井生活是否和谐顺意。
这些临时摊贩多数很年轻,能出来练摊,是需要勇气的。如果换作是我,可能就自叹弗如了。因为我年少时曾经有过一次“摆摊”经历,但结果很失败。
那是在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吹响不久,农村仍在大集体时代,我家依然处于极度贫困状态。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要维持七口之家的生活,仅凭母亲的工分和父亲微薄的民师工资度日,是非常困难的,借钱借粮是常态,加上那一年父亲因患哮喘病又欠下一屁股债务,日子更是难上加难。父亲的苦往往都是一个人面对的,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的操劳奔波也从未停下脚步。
一个春天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父亲喊上我,说要和他一起上街去,而且是去贩卖生姜。作为十来岁的孩童,能上街当然是件令人兴奋的事了,因为梦想着父亲可以买个油条或狮子头之类的零食给我吃,至于卖生姜肯定不是我的事,于是屁颠屁颠地跟着父亲上路了。
一路上,父亲背着一袋约二三十斤重的生姜,我扛着一杆小秤,紧走慢跑跟在父亲后面,秤砣碰着秤杆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沙沙的脚步声与沉重的喘气声交替登场。五六里的羊肠小路,父亲弯腰曲背,一路负重前行,终于顶着一头汗水赶到街上。此时的大街已是熙熙攘攘,挑担子的、拉板车的,一路喊着“让一让,让一让,油来了哦”,那其实是在提醒行人让道,挑的、拉的根本不是油品,而是其他交易物,因为油一旦沾上衣服很难洗掉,所以行人唯恐躲之不及。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父亲看到一个卖黄豆老头的摊位边还有点空位,于是就一脚跨了过去,随即卸下肩上的生姜,然后倚着墙壁,一手掐腰、一手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算是简单的休息了。稍后又蹲下身子把生姜口袋打开,从我手里把秤杆接过去放在口袋上,一屁股坐在墙根之下,标志着今天的买卖正式开始了。
我原以为,东西到街上就会有人买的,所以心里只盼着父亲早点把生姜卖掉,我就可以搞到点零食吃了。哪知,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们的生姜摊子就是没人过问。隔壁卖黄豆的老头像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对着父亲说:“今天这买卖怕是不好做啊!”我听了心里就更加泄气,这才注意到这位说话的老头。他坐在一个矮凳子上,佝偻着腰,兩手抱在胸前,沟壑纵横的额头上戴着一顶高高的黑棉帽子,枯瘦的眼睛却非常有神,一刻不停地盯着来往的行人,下巴的胡子稀稀拉拉长短不一,和山羊的须子差不了多少,鼻子下面总有点亮亮的东西,仔细一看,是擦不完的鼻涕堆在那儿。
我有点讨厌这位卖黄豆的老头,包括他说的那句话。
渐渐不耐烦的我,一会儿坐在地下,一会又站起来拍拍屁股伸伸懒腰,无奈的眼睛盯着那些来往的行人,却就是没人愿意多看一眼我们的摊子。已是接近中午,父亲看来也觉得没啥希望了,说是去找熟人看看可有人要,但又怕有人来买,所以就现场教我认秤,并告诉我七毛钱一斤的价格。我心里巴望着父亲能找到熟人把我们的生姜全给收掉,至于叫自己零卖,实际上几乎完全失去了信心,没办法,只能等着。
当父亲消失在人群中时,我坐在摊前的地下,一点做买卖的心思都没有,也不敢抬头看行人,哪怕与行人一个简单交流的眼神都没有,只顾低着头看着来来往往的脚步在眼前走来走去,奢望着脚步能在我的摊前停下。多次失望之下,我几乎放弃卖的念头,有时干脆把身子扭到侧面,脸对着墙壁,似乎那生姜与我无关,心里却在想着今天的油条是没指望了,还不如早点回家找小伙伴们打弹子玩。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我“心有旁骛”之时,突然听到一声:“这生姜怎卖的啊?”
“嗯,是问我吗?”我这才回过神来,却有点不相信。
“生姜是你在卖吗?”眼前问话的是个中年人,肩上搭着个蛇皮袋,两只手互插在袖孔里,嘴上叼的烟沾着上嘴唇,稳当得很,正似笑非笑地看着我。
“是啊,七毛一斤。”我怯怯地回道。
“可还能再少点?”中年人想还点价。
“我不晓得呢!”我这一回答,反倒惹得中年人嘿嘿笑了起来,显然,我那时不知道什么叫还价。中年人的眼神充满怀疑,蹲下身来从袖孔里抽出一只手来把生姜扒了扒、捏了捏,又问了一句:“你家大人呢?你小家伙可识秤啊!”那口气倒还温和。
看他要买的样子,我赶紧说:“我识秤,你买了不要紧。”
中年人嘴里的烟似乎要烧到嘴皮了,才不慌不忙地吐掉烟屁股,腾出两只手来捡了几块生姜,我用带来的细稻草扎好上秤,哆哆嗦嗦地在秤杆上来回捻了半天,大概在一斤半处,秤杆比较平衡了,却又不敢确认,就用手捏紧准星让中年人看。
“太寒了!(不足斤的意思)”中年人边说边从我的生姜口袋里又拿出一块生姜要放上。
“够了哎,你看秤啊!”我想据理力争,但声音太小,一点威慑力量都没有,只得巴巴地瞅着中年人掏钱。中年人解开上衣的一粒扣子,伸出手来在里面摸索了许久,才抽出几张毛票,数了几遍后递给我,“正好一块钱,拿着。”
“不对,缺五分呢!”已经读到小学四年级的我,这点账是算得出来的,心想,我还指望着五分钱买根油条吃呢。中年人似乎并不在乎我的声音,站起身来就要走。我一时间急得脸都红了,眼泪都快下来了,伸手抓住中年人的衣角不让走。
“站住别走!欺负人家小孩有用吗?”几乎是一声断喝,却出自我讨厌的卖黄豆老头之口。 “啊……你?”中年人一时语塞。
“啊什么呢?秤都掀掀的(足斤的意思),我都看到了,还少给人家五分钱,把人家搞哭了,你快活啊!他这一上午一两也没卖掉呢!”一直没说话的卖黄豆老头,忽然开口为我主持公道,让近乎绝望的我一下子似乎有了依靠,抓着衣角的手也更加有力。这回轮到中年人脸红了起来,他嘿嘿自嘲着说:“我是跟伢子开玩笑呢,五分钱给你。”
中年人走后没多久,父亲也两手空空回来了,看起来他出去这一趟并无收获。我将刚才卖生姜的一幕向父亲叙说了一遍,父亲非常开心,似乎一扫刚才的失望,连声感谢卖黄豆的老头。老头用袖口往鼻子下面一抹,哈哈一乐,胡子翘起老高:“伢子都伤心了,做人哪能那样呢!收摊吧,给伢买根油条犒赏一下,强如那五分钱没搞到。”没想到老头会猜到我的这点小心思。父亲喏喏地回答着,手在口袋里掏着什么,却什么也没掏着。我知道父亲是想向人家敬根烟,但父亲不抽烟,口袋里也就没带烟,掏了半天当然是空的。想来想去,父亲忽然随手拿起一片生姜要给老头,以示感谢。那老头一看父亲如此客气,立即双手交叉在胸前连续摆动,口中连呼:“瞎讲!瞎讲!你这半天一分没赚,还要搭两个出去,那我还成不讲理人呢!”拒意坚决,毫不妥协!父亲和老头像是打架一般拉拉扯扯了好一阵,才握手各自收摊回家。
那一刻,我觉得卖黄豆的老头一点也不讨厌了,和我父亲一样都是那么可爱的人。
负重而来的父亲,依然负重而回,这一趟买卖看来是砸了,我却紧捏着一根油条一截一截撕着吃到家,至于刚才摆摊的那些焦灼心情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更没有充满“失败”感的沮丧之情了。
长大后我没有成为你
那个春夏之交的下午,父亲支开了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只把我一人留下,空寂而沉闷的屋子里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父亲躺在床上,第一次和我谈了那么久的话。
父亲语调很平缓,听起来宛如平时,除了明显的无力和虚弱之外,并无悲伤和叹息之声。那时的我还在学校读书,即将面临中考,只知道父亲生病了,却并不清楚这个病到底有多么严重。
父亲说,他这病是治不好了的。
父亲说出这句话时,像是自然地拉家常,但告诉我的却是一个极其残酷的现实,我的世界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接着便是无语泪千行!我从小到大形影不离,让我最最离不开的父亲,才到中年,却即将离我而去,犹如晴天一声霹雳而来,叫我如何承受得住?那一刻起,我的眼泪就没有止住过。
父亲等我的情绪稍微平息一点后,才又和我说话。
父亲说,他这一辈子吃盡了苦头,尽在穷困中打滚了,眼看着几个儿女即将长大成人,却在最需要他的时候,老天爷竟然瞎了眼,让他无路可走,也跑到大医院看了,实在没办法,天生就这个命吧,伤心难过也没用了。
这些话,似乎是在劝我不要太难过,因为我是家里的长子,更是这个家庭未来的依靠者。然而,我的悲伤早已逆流成河,只不过在即将大去的父亲面前,我得强忍着,聆听他最后的教诲。
如何做人做事以及家里未来大事的处理,父亲能说的几乎都说了,我只是一边流泪一边点头,谨记在心。独有一事,我当时并没答应。父亲说,好好读书将来上师范学校,如果考不上就当个民师,再进修也挺好的。而我的回答却非常直接明了:我不想当老师,太苦了。
当年的我毕竟少不更事,尚不能完全理解父亲在我未来就业上提出的这个建议或设想。现在想想,他在自己的那个三尺讲台耕耘了近二十年时间,其中的情结已经深入到骨髓了,而我却只看到了父亲当年的苦。
父亲出生在一个赤贫家庭,却因天资聪颖,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连续跳级考上师范学校,本以为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一丝生机,却在学业中途,遭遇精简下放政策,无奈又回乡务农了,命运给他开了一个极为无聊的玩笑。虽然又在几年后被聘为民办教师,却从此背上了谋求“转正”的思想重负,直到一病不起,政策的春风也未能吹进父亲心中的玉门关。父亲辛苦从教近二十年,往往是放下笔头就要拿起锄头,过着半工半农的生活,拿着可有可无的补贴,生命里还有着那么多的不能承受之重,他却依旧敬业爱岗,从无怨言。
父亲是那个乡村小学唯一可以同时教高年级语文、算术的老师,只要学校有需要,他可以随时服从安排。
记得,一个暑假里,全校师生都放假了,他却把毕业班学生召集起来,专门补教汉语拼音知识,而且把当时三年级的我也带到课堂一道补课。父亲在语文课堂上往往抑扬顿挫,讲到高兴之处还会摇头晃脑,非常受学生喜爱。父亲从a、o、e最简单的发声训练开始,不厌其烦地义务补课,历时半个月的汉语拼音课补下来,可以说让学生们受益终生。实话说,我今天的电脑打字只用拼音,而不用其他软件,完全得益于父亲当年的暑假补课。
我上初一的那年秋天,父亲又开始带五年级算术课了。一个星期天,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块硬纸板,旁边放着剪子、尺子和钢笔,然后在桌边反反复复认真地打量着,像个裁缝似的细心地画线、裁剪,聚精会神忙碌了一通后,父亲忽然像个孩子似猛一拍大腿说,原来是这样啊,终于搞明白了,一种如释重负之感清晰地写在脸上。我问父亲这是干嘛。他说,要计算一个圆柱体里面的扇形面积,但一时拿不准,需要亲自试验一下,才能讲得清原理。父亲在那个半工半农的条件下,敬业精神从未衰退过,所带班级的成绩在全乡一直名列前茅,收获荣誉颇多,虽然奖品不过是一条毛巾、一个茶缸,或者只是一个小小的奖状而已,但却是父亲最能引以为傲的事儿。
半工半农的父亲,需要维持七口之家的生活,谈何容易!大集体时,母亲每天只能挣九分工,五个娃娃都还年幼,无法成为劳动力,而父亲主要的时间都在学校,能挣工分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每年生产队年底一算账,我家都是超支大户,也就是又欠下一屁股新债,还得求人家得钱户扒个账(算是欠他家的),拖到来年再慢慢还。印象中,随着母亲重重的一声叹息,父亲的眉头有好几天都无法舒展开来,因为他知道,自己那可怜的一点薪水实在无力为家庭补上这个漏洞。
父亲的同事中有两名是正式教师,每月工资是父亲的好几倍,父亲在和他们平时交流中难免会有些心理落差,但说来说去,只怨自己运气不好。偶尔喝点小酒,父亲必醉,而醉了的父亲却又豪情万丈,总是用他那特有的抑扬顿挫语调和同事们大侃特侃,看似开怀畅饮的那一刻,呈现的却是一种无法言表的“苦恼人的笑”。父亲期盼着有朝一日能恢复正式教师待遇,为此,也曾多方奔走打探,但终究石沉大海。当希望一次次成了幻灭的肥皂泡后,父亲的叹息反而少了,却更加执着于自己的讲台,担任了学校的教导主任,专门负责教学工作,将三尺讲台的情结相伴终身,直到“蜡炬成灰”的那一天。
作家刘醒龙曾写过一本专门反映中国农村民办教师故事的书《天行者》,他把这个群体称呼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说他们“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在我看来,父亲完全算得上是这个群英谱中值得尊敬的一员。
就在那一年的初秋,全国教育工作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节日——教师节,而我的父亲却在那个节日到来之前凄然离世,他连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最后的荣光和尊严也未能享受到。十年后,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传颂大江南北:“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只是,父亲,长大后我没有成为你。
我没有像父亲在临终前所期望的那样当个老师,这也是我唯一有违父亲遗愿而做的选择。在我看来,父亲那二十年的民师之路,充满着凄风苦雨,且有诸多难言的不幸和酸楚,这并未阻隔父亲对这个职业的执着和热爱。我想,当年我只看到了父亲默默地苦行,却看不到父亲心里坚定的信仰。
教师节又至,网上有首被誉为教师节最赞的歌《夜空中最亮的星》,我听了无数次,每次都会热泪盈眶。父亲,您在我心里,就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啊!是您一直在照亮我前行!长大后我没有成为您,但您的那些敬业奉献、诚实做人的基因,早已顺着传承的长河,流进了我的血液里,落地生根。
张道德,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随笔集《我心我诉》《草木本心》。
这些临时摊贩多数很年轻,能出来练摊,是需要勇气的。如果换作是我,可能就自叹弗如了。因为我年少时曾经有过一次“摆摊”经历,但结果很失败。
那是在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吹响不久,农村仍在大集体时代,我家依然处于极度贫困状态。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要维持七口之家的生活,仅凭母亲的工分和父亲微薄的民师工资度日,是非常困难的,借钱借粮是常态,加上那一年父亲因患哮喘病又欠下一屁股债务,日子更是难上加难。父亲的苦往往都是一个人面对的,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的操劳奔波也从未停下脚步。
一个春天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父亲喊上我,说要和他一起上街去,而且是去贩卖生姜。作为十来岁的孩童,能上街当然是件令人兴奋的事了,因为梦想着父亲可以买个油条或狮子头之类的零食给我吃,至于卖生姜肯定不是我的事,于是屁颠屁颠地跟着父亲上路了。
一路上,父亲背着一袋约二三十斤重的生姜,我扛着一杆小秤,紧走慢跑跟在父亲后面,秤砣碰着秤杆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沙沙的脚步声与沉重的喘气声交替登场。五六里的羊肠小路,父亲弯腰曲背,一路负重前行,终于顶着一头汗水赶到街上。此时的大街已是熙熙攘攘,挑担子的、拉板车的,一路喊着“让一让,让一让,油来了哦”,那其实是在提醒行人让道,挑的、拉的根本不是油品,而是其他交易物,因为油一旦沾上衣服很难洗掉,所以行人唯恐躲之不及。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父亲看到一个卖黄豆老头的摊位边还有点空位,于是就一脚跨了过去,随即卸下肩上的生姜,然后倚着墙壁,一手掐腰、一手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算是简单的休息了。稍后又蹲下身子把生姜口袋打开,从我手里把秤杆接过去放在口袋上,一屁股坐在墙根之下,标志着今天的买卖正式开始了。
我原以为,东西到街上就会有人买的,所以心里只盼着父亲早点把生姜卖掉,我就可以搞到点零食吃了。哪知,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们的生姜摊子就是没人过问。隔壁卖黄豆的老头像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对着父亲说:“今天这买卖怕是不好做啊!”我听了心里就更加泄气,这才注意到这位说话的老头。他坐在一个矮凳子上,佝偻着腰,兩手抱在胸前,沟壑纵横的额头上戴着一顶高高的黑棉帽子,枯瘦的眼睛却非常有神,一刻不停地盯着来往的行人,下巴的胡子稀稀拉拉长短不一,和山羊的须子差不了多少,鼻子下面总有点亮亮的东西,仔细一看,是擦不完的鼻涕堆在那儿。
我有点讨厌这位卖黄豆的老头,包括他说的那句话。
渐渐不耐烦的我,一会儿坐在地下,一会又站起来拍拍屁股伸伸懒腰,无奈的眼睛盯着那些来往的行人,却就是没人愿意多看一眼我们的摊子。已是接近中午,父亲看来也觉得没啥希望了,说是去找熟人看看可有人要,但又怕有人来买,所以就现场教我认秤,并告诉我七毛钱一斤的价格。我心里巴望着父亲能找到熟人把我们的生姜全给收掉,至于叫自己零卖,实际上几乎完全失去了信心,没办法,只能等着。
当父亲消失在人群中时,我坐在摊前的地下,一点做买卖的心思都没有,也不敢抬头看行人,哪怕与行人一个简单交流的眼神都没有,只顾低着头看着来来往往的脚步在眼前走来走去,奢望着脚步能在我的摊前停下。多次失望之下,我几乎放弃卖的念头,有时干脆把身子扭到侧面,脸对着墙壁,似乎那生姜与我无关,心里却在想着今天的油条是没指望了,还不如早点回家找小伙伴们打弹子玩。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我“心有旁骛”之时,突然听到一声:“这生姜怎卖的啊?”
“嗯,是问我吗?”我这才回过神来,却有点不相信。
“生姜是你在卖吗?”眼前问话的是个中年人,肩上搭着个蛇皮袋,两只手互插在袖孔里,嘴上叼的烟沾着上嘴唇,稳当得很,正似笑非笑地看着我。
“是啊,七毛一斤。”我怯怯地回道。
“可还能再少点?”中年人想还点价。
“我不晓得呢!”我这一回答,反倒惹得中年人嘿嘿笑了起来,显然,我那时不知道什么叫还价。中年人的眼神充满怀疑,蹲下身来从袖孔里抽出一只手来把生姜扒了扒、捏了捏,又问了一句:“你家大人呢?你小家伙可识秤啊!”那口气倒还温和。
看他要买的样子,我赶紧说:“我识秤,你买了不要紧。”
中年人嘴里的烟似乎要烧到嘴皮了,才不慌不忙地吐掉烟屁股,腾出两只手来捡了几块生姜,我用带来的细稻草扎好上秤,哆哆嗦嗦地在秤杆上来回捻了半天,大概在一斤半处,秤杆比较平衡了,却又不敢确认,就用手捏紧准星让中年人看。
“太寒了!(不足斤的意思)”中年人边说边从我的生姜口袋里又拿出一块生姜要放上。
“够了哎,你看秤啊!”我想据理力争,但声音太小,一点威慑力量都没有,只得巴巴地瞅着中年人掏钱。中年人解开上衣的一粒扣子,伸出手来在里面摸索了许久,才抽出几张毛票,数了几遍后递给我,“正好一块钱,拿着。”
“不对,缺五分呢!”已经读到小学四年级的我,这点账是算得出来的,心想,我还指望着五分钱买根油条吃呢。中年人似乎并不在乎我的声音,站起身来就要走。我一时间急得脸都红了,眼泪都快下来了,伸手抓住中年人的衣角不让走。
“站住别走!欺负人家小孩有用吗?”几乎是一声断喝,却出自我讨厌的卖黄豆老头之口。 “啊……你?”中年人一时语塞。
“啊什么呢?秤都掀掀的(足斤的意思),我都看到了,还少给人家五分钱,把人家搞哭了,你快活啊!他这一上午一两也没卖掉呢!”一直没说话的卖黄豆老头,忽然开口为我主持公道,让近乎绝望的我一下子似乎有了依靠,抓着衣角的手也更加有力。这回轮到中年人脸红了起来,他嘿嘿自嘲着说:“我是跟伢子开玩笑呢,五分钱给你。”
中年人走后没多久,父亲也两手空空回来了,看起来他出去这一趟并无收获。我将刚才卖生姜的一幕向父亲叙说了一遍,父亲非常开心,似乎一扫刚才的失望,连声感谢卖黄豆的老头。老头用袖口往鼻子下面一抹,哈哈一乐,胡子翘起老高:“伢子都伤心了,做人哪能那样呢!收摊吧,给伢买根油条犒赏一下,强如那五分钱没搞到。”没想到老头会猜到我的这点小心思。父亲喏喏地回答着,手在口袋里掏着什么,却什么也没掏着。我知道父亲是想向人家敬根烟,但父亲不抽烟,口袋里也就没带烟,掏了半天当然是空的。想来想去,父亲忽然随手拿起一片生姜要给老头,以示感谢。那老头一看父亲如此客气,立即双手交叉在胸前连续摆动,口中连呼:“瞎讲!瞎讲!你这半天一分没赚,还要搭两个出去,那我还成不讲理人呢!”拒意坚决,毫不妥协!父亲和老头像是打架一般拉拉扯扯了好一阵,才握手各自收摊回家。
那一刻,我觉得卖黄豆的老头一点也不讨厌了,和我父亲一样都是那么可爱的人。
负重而来的父亲,依然负重而回,这一趟买卖看来是砸了,我却紧捏着一根油条一截一截撕着吃到家,至于刚才摆摊的那些焦灼心情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更没有充满“失败”感的沮丧之情了。
长大后我没有成为你
那个春夏之交的下午,父亲支开了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只把我一人留下,空寂而沉闷的屋子里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父亲躺在床上,第一次和我谈了那么久的话。
父亲语调很平缓,听起来宛如平时,除了明显的无力和虚弱之外,并无悲伤和叹息之声。那时的我还在学校读书,即将面临中考,只知道父亲生病了,却并不清楚这个病到底有多么严重。
父亲说,他这病是治不好了的。
父亲说出这句话时,像是自然地拉家常,但告诉我的却是一个极其残酷的现实,我的世界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接着便是无语泪千行!我从小到大形影不离,让我最最离不开的父亲,才到中年,却即将离我而去,犹如晴天一声霹雳而来,叫我如何承受得住?那一刻起,我的眼泪就没有止住过。
父亲等我的情绪稍微平息一点后,才又和我说话。
父亲说,他这一辈子吃盡了苦头,尽在穷困中打滚了,眼看着几个儿女即将长大成人,却在最需要他的时候,老天爷竟然瞎了眼,让他无路可走,也跑到大医院看了,实在没办法,天生就这个命吧,伤心难过也没用了。
这些话,似乎是在劝我不要太难过,因为我是家里的长子,更是这个家庭未来的依靠者。然而,我的悲伤早已逆流成河,只不过在即将大去的父亲面前,我得强忍着,聆听他最后的教诲。
如何做人做事以及家里未来大事的处理,父亲能说的几乎都说了,我只是一边流泪一边点头,谨记在心。独有一事,我当时并没答应。父亲说,好好读书将来上师范学校,如果考不上就当个民师,再进修也挺好的。而我的回答却非常直接明了:我不想当老师,太苦了。
当年的我毕竟少不更事,尚不能完全理解父亲在我未来就业上提出的这个建议或设想。现在想想,他在自己的那个三尺讲台耕耘了近二十年时间,其中的情结已经深入到骨髓了,而我却只看到了父亲当年的苦。
父亲出生在一个赤贫家庭,却因天资聪颖,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连续跳级考上师范学校,本以为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一丝生机,却在学业中途,遭遇精简下放政策,无奈又回乡务农了,命运给他开了一个极为无聊的玩笑。虽然又在几年后被聘为民办教师,却从此背上了谋求“转正”的思想重负,直到一病不起,政策的春风也未能吹进父亲心中的玉门关。父亲辛苦从教近二十年,往往是放下笔头就要拿起锄头,过着半工半农的生活,拿着可有可无的补贴,生命里还有着那么多的不能承受之重,他却依旧敬业爱岗,从无怨言。
父亲是那个乡村小学唯一可以同时教高年级语文、算术的老师,只要学校有需要,他可以随时服从安排。
记得,一个暑假里,全校师生都放假了,他却把毕业班学生召集起来,专门补教汉语拼音知识,而且把当时三年级的我也带到课堂一道补课。父亲在语文课堂上往往抑扬顿挫,讲到高兴之处还会摇头晃脑,非常受学生喜爱。父亲从a、o、e最简单的发声训练开始,不厌其烦地义务补课,历时半个月的汉语拼音课补下来,可以说让学生们受益终生。实话说,我今天的电脑打字只用拼音,而不用其他软件,完全得益于父亲当年的暑假补课。
我上初一的那年秋天,父亲又开始带五年级算术课了。一个星期天,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块硬纸板,旁边放着剪子、尺子和钢笔,然后在桌边反反复复认真地打量着,像个裁缝似的细心地画线、裁剪,聚精会神忙碌了一通后,父亲忽然像个孩子似猛一拍大腿说,原来是这样啊,终于搞明白了,一种如释重负之感清晰地写在脸上。我问父亲这是干嘛。他说,要计算一个圆柱体里面的扇形面积,但一时拿不准,需要亲自试验一下,才能讲得清原理。父亲在那个半工半农的条件下,敬业精神从未衰退过,所带班级的成绩在全乡一直名列前茅,收获荣誉颇多,虽然奖品不过是一条毛巾、一个茶缸,或者只是一个小小的奖状而已,但却是父亲最能引以为傲的事儿。
半工半农的父亲,需要维持七口之家的生活,谈何容易!大集体时,母亲每天只能挣九分工,五个娃娃都还年幼,无法成为劳动力,而父亲主要的时间都在学校,能挣工分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每年生产队年底一算账,我家都是超支大户,也就是又欠下一屁股新债,还得求人家得钱户扒个账(算是欠他家的),拖到来年再慢慢还。印象中,随着母亲重重的一声叹息,父亲的眉头有好几天都无法舒展开来,因为他知道,自己那可怜的一点薪水实在无力为家庭补上这个漏洞。
父亲的同事中有两名是正式教师,每月工资是父亲的好几倍,父亲在和他们平时交流中难免会有些心理落差,但说来说去,只怨自己运气不好。偶尔喝点小酒,父亲必醉,而醉了的父亲却又豪情万丈,总是用他那特有的抑扬顿挫语调和同事们大侃特侃,看似开怀畅饮的那一刻,呈现的却是一种无法言表的“苦恼人的笑”。父亲期盼着有朝一日能恢复正式教师待遇,为此,也曾多方奔走打探,但终究石沉大海。当希望一次次成了幻灭的肥皂泡后,父亲的叹息反而少了,却更加执着于自己的讲台,担任了学校的教导主任,专门负责教学工作,将三尺讲台的情结相伴终身,直到“蜡炬成灰”的那一天。
作家刘醒龙曾写过一本专门反映中国农村民办教师故事的书《天行者》,他把这个群体称呼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说他们“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在我看来,父亲完全算得上是这个群英谱中值得尊敬的一员。
就在那一年的初秋,全国教育工作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节日——教师节,而我的父亲却在那个节日到来之前凄然离世,他连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最后的荣光和尊严也未能享受到。十年后,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传颂大江南北:“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只是,父亲,长大后我没有成为你。
我没有像父亲在临终前所期望的那样当个老师,这也是我唯一有违父亲遗愿而做的选择。在我看来,父亲那二十年的民师之路,充满着凄风苦雨,且有诸多难言的不幸和酸楚,这并未阻隔父亲对这个职业的执着和热爱。我想,当年我只看到了父亲默默地苦行,却看不到父亲心里坚定的信仰。
教师节又至,网上有首被誉为教师节最赞的歌《夜空中最亮的星》,我听了无数次,每次都会热泪盈眶。父亲,您在我心里,就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啊!是您一直在照亮我前行!长大后我没有成为您,但您的那些敬业奉献、诚实做人的基因,早已顺着传承的长河,流进了我的血液里,落地生根。
张道德,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随笔集《我心我诉》《草木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