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那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尤为重要。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水平
一、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初二学生开始学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是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实验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固然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它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把自己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
2、联想生活情境,激发兴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我们的生活中有丰富的物理素材。如果我们从生活、生产中熟悉的实例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例如: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与同伴放学时的情景,把学生放入生活实例,这样可以加快学生的理解并且可以去实践。
3、利用现代媒体,创设物理情境。百闻不如一见,许多现象、概念、规律,只凭教师说,学生仍然无法想象,借助计算机媒体或实物投影,可将许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初中物理与课本配套的光盘以及电脑上的“网上视频”来创设情境。
三、创设有多种感官参与的实验情境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说学生对物理实验是有天生的好奇心的,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培养,这种好奇心就会消失。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利用各种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并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兴趣和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效的手段。
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最直观的、展示物理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它有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的功能。它不仅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还能通过实验、讲解,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创设多媒体情景
多媒体情景设置就是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借助多媒体大容量、超文本的特性,创设具体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并联电路的应用”的教学,我就采用了拍摄生活录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生活紧密联系”是我这节课的抓手,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发动学生利用周末拍摄了一系列和生活有关的并联电路录像,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物理和生活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并联电路的知识。由学生参与主持、拍摄的这些录像,把全体学生带到了医院、小区和家庭这些熟悉的场景;主持人自然、生动的介绍,让其他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这一段段录像在课堂上果然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了学生对并联电路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使教学容量最大化,在教学中还能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物理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利于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依据科技,丰富教学手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重视实验教学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软件和直观性教具,有利于其有效实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让学生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通过实验体验过程具有教育意义。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体验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重视过程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结论的情况提出来的,应当注意不要一谈重视过程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只重过程而轻视结论。事实上,教学的结论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水平
一、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初二学生开始学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是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实验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固然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它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把自己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
2、联想生活情境,激发兴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我们的生活中有丰富的物理素材。如果我们从生活、生产中熟悉的实例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例如: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与同伴放学时的情景,把学生放入生活实例,这样可以加快学生的理解并且可以去实践。
3、利用现代媒体,创设物理情境。百闻不如一见,许多现象、概念、规律,只凭教师说,学生仍然无法想象,借助计算机媒体或实物投影,可将许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初中物理与课本配套的光盘以及电脑上的“网上视频”来创设情境。
三、创设有多种感官参与的实验情境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说学生对物理实验是有天生的好奇心的,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培养,这种好奇心就会消失。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利用各种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并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兴趣和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效的手段。
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最直观的、展示物理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它有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的功能。它不仅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还能通过实验、讲解,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创设多媒体情景
多媒体情景设置就是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借助多媒体大容量、超文本的特性,创设具体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并联电路的应用”的教学,我就采用了拍摄生活录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生活紧密联系”是我这节课的抓手,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发动学生利用周末拍摄了一系列和生活有关的并联电路录像,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物理和生活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并联电路的知识。由学生参与主持、拍摄的这些录像,把全体学生带到了医院、小区和家庭这些熟悉的场景;主持人自然、生动的介绍,让其他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这一段段录像在课堂上果然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了学生对并联电路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使教学容量最大化,在教学中还能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物理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利于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依据科技,丰富教学手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重视实验教学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软件和直观性教具,有利于其有效实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让学生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通过实验体验过程具有教育意义。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体验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重视过程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结论的情况提出来的,应当注意不要一谈重视过程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只重过程而轻视结论。事实上,教学的结论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