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辈子再也不做语文老师了。”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口头禅。这并非语文教师不负责不敬业,更多的体现了当今语文课堂尴尬现状。教师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课堂上讲得满面绯红、热情似火,可学生却听得眼神游离、思维涣散。年轻教师遇到这样的场景,可能会出离愤怒,稍不留意便演变成师生对立事件;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则采取“貌似平静,实则放纵;好像和谐,实则漠然”的态度。
对于上述现状,许多教师把原因归结于语文本身和学生的无知。固然,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沉默不是语文教师唯一的选择,等待不是最佳的办法。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切实努力,用实际行动构筑心中的理想课堂。
真正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怎样的呢?
一、语文课堂应是枝繁叶茂的大树,能让学生从根部汲取到无尽的营养
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不重视,是因为从内心深处认为语文课多听一节少听一节并没有太多区别。语文课与数学不同,做错一道题不至于离线十几分;它也不像英语,只要勤背勤记总会见成效。它需要的是点滴的积累和广泛的阅读,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付出和热爱。所以,基础不好的学生,早就没了耐心,索性破罐子破摔;基础一般的,俨然没了目标;基础薄弱的,更是失去了信心。
著名学者布鲁纳曾说:“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果每节课都能精心地安排一个学习重点,与学生的基础考点、写作技巧甚至生活态度等紧密地联系起来,就根本不需要担心学生在语文课上恹恹欲睡了。如教授《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就着重让学生学会分析写景顺序的变化:远近结合、高低并举、动静交错、总分有序,这既能用来解答诗歌鉴赏的写景角度题,又能让学生学会有条理、有层次、多角度地描写景物;学习《想北平》,侧重体会作者选取酸枣、嫩蜻蜓、绿苇叶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物来表达大主旨的手法,并当堂让学生描写最熟悉的家乡风物,香沙芋、山羊肉、青甘蔗、麦芽糖等事物在学生的笔下香味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教授《前赤壁赋》时,除了切实掌握文言文的各个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用描写、议论等手法推动情感变化的写作特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线索,并在写作记叙文《温暖》时明确要求学生以情感变化作为文章的内在线索,其后学生的作文构思果然精巧了许多。同样,对于《乡土情结》引用诗句的作用,《我心归去》孤寂心理的渲染,《拿来主义》的比喻论证,《我的四季》中的人生哲理句等,均可采用类似于此的教学方式。
显而易见,与教师常用的字音字义、作者作品背景介绍、段落把握、内容分析四步走等方式相比,这样的语文课如同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让学生既感觉到每节课的生气与鲜活,又能从中汲取到各有侧重的丰富营养,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自然有所提高,放弃听课的现象就更为少见了。
二、语文课堂应是清澈见底的小溪,让学生在水里享受到灵动的快乐
学生敢于在语文课上懈怠,除了教学程序的僵化,更因为教学模式的单调。好多教师为了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索性一直奉行传统的“大满贯”教学方法,整堂课如同一潭死水,激不起一丝波澜。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真正的语文课堂必须切实从学生出发,把教本变成学本。没有一节课是可以复制的,或个体泛读,或整体诵读,或单个回答,或小组合作,不同的课文应该通过灵动的形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教授《相信未来》,适合用齐读的形式,因为学生高亢激昂的声音更能激发出他们对未来的坚信、对生命的热爱;教授《我心归去》时,文中有这一句“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如果教师能在其间播放一首赶车谣,学生自然就会陶醉在乐曲奋进的旋律中,而这恰是赶车谣所蕴含的精神愉悦的含义;教授《秋水》时,可以引进于丹《庄子的智慧》;讲授《虞美人》时,可以试着亲自演唱;教授《登高》,可以让学生先画出诗中的画面;讲授《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时,可以让几位学生进行小品表演;教授《我有一个梦想》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教授《我与地坛》时,可以联系读本内容品读。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只要用心走近学本、走近学生,每堂课必定与众不同、灵动多姿。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思考。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思考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如果语文教师在每一篇文章里思考出自己的惊喜后才走进课堂,又何尝需要担心学生不会从课堂中得到惊喜呢?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这样的语文课堂教无定法,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时时都充满期待,享受着灵动、变化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三、语文课堂应是浩渺无边的天空,让学生从云间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有教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可又不想过于费力地从学生口中淘出答案,就会让学生齐答一些不问也知道的问题;还有一些教师精通多媒体技术,将课上可能涉及的一切步骤和所有内容都固定在课件上,每个环节的时间、每个问题的答案都被格式化了,整堂课学生都受到教师和课件的牵制,一节课结束,学生的书本上和脑海里什么都没有。
罗杰斯指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理想的语文课堂,最需要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开放、民主、包容。在一堂讲授《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课上,讨论到诗中对“惊”字的理解,教师先后叫了两位学生,都一致回答了“惊喜”,教师马上就不耐烦地打断说:“请按照我的思路去思考,这是诗人不得志时写的。”试想,不得志时所有的情感就都必须是悲伤的吗?如果是这样,我们教育学生要笑对生活,不就都付诸空谈了吗?我在听课间已然意兴全无,更何况是课课深陷其中的学生呢。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课堂更是如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讲自己所想讲,甚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新的问题。我在讲授《十八岁和其他》的公开课时,讨论到“学习的苦乐”这个话题时,按照一开始的设想,应该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苦的,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乐的,两方就此展开辩论。可真正上课时,学生全部认为学习是苦的。这确实是作为90后学生的心里话,我没有否定他们,只是引导着他们去搜寻快乐的事情:克服难题的时候,成绩进步的时候,偶尔放假的时候,帮助他人的时候……在体会的过程中,他们发觉,学习也是一件苦中作乐、先苦后乐的事情。有这样宽松、包容的课堂氛围,学生自然愿意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教授《劝学》时,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的“焉”,我根据下文的注释“由此”讲解为兼词,可学生在讨论时发现前两句解释为“风雨从山上兴起,蛟龙在渊中产生”是合适的,而“圣人的心境因为品德也就具备了”却是比较牵强的,因此不如把这个兼词直接理解成句末语气词。我个人认为,学生的看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让学生有用武之地,真正做到动手、动口、动脑,长期积累,必然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资料:
1.〔美国〕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
2.于永正《论语文对话教学》。
对于上述现状,许多教师把原因归结于语文本身和学生的无知。固然,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沉默不是语文教师唯一的选择,等待不是最佳的办法。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切实努力,用实际行动构筑心中的理想课堂。
真正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怎样的呢?
一、语文课堂应是枝繁叶茂的大树,能让学生从根部汲取到无尽的营养
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不重视,是因为从内心深处认为语文课多听一节少听一节并没有太多区别。语文课与数学不同,做错一道题不至于离线十几分;它也不像英语,只要勤背勤记总会见成效。它需要的是点滴的积累和广泛的阅读,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付出和热爱。所以,基础不好的学生,早就没了耐心,索性破罐子破摔;基础一般的,俨然没了目标;基础薄弱的,更是失去了信心。
著名学者布鲁纳曾说:“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果每节课都能精心地安排一个学习重点,与学生的基础考点、写作技巧甚至生活态度等紧密地联系起来,就根本不需要担心学生在语文课上恹恹欲睡了。如教授《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就着重让学生学会分析写景顺序的变化:远近结合、高低并举、动静交错、总分有序,这既能用来解答诗歌鉴赏的写景角度题,又能让学生学会有条理、有层次、多角度地描写景物;学习《想北平》,侧重体会作者选取酸枣、嫩蜻蜓、绿苇叶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物来表达大主旨的手法,并当堂让学生描写最熟悉的家乡风物,香沙芋、山羊肉、青甘蔗、麦芽糖等事物在学生的笔下香味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教授《前赤壁赋》时,除了切实掌握文言文的各个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用描写、议论等手法推动情感变化的写作特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线索,并在写作记叙文《温暖》时明确要求学生以情感变化作为文章的内在线索,其后学生的作文构思果然精巧了许多。同样,对于《乡土情结》引用诗句的作用,《我心归去》孤寂心理的渲染,《拿来主义》的比喻论证,《我的四季》中的人生哲理句等,均可采用类似于此的教学方式。
显而易见,与教师常用的字音字义、作者作品背景介绍、段落把握、内容分析四步走等方式相比,这样的语文课如同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让学生既感觉到每节课的生气与鲜活,又能从中汲取到各有侧重的丰富营养,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自然有所提高,放弃听课的现象就更为少见了。
二、语文课堂应是清澈见底的小溪,让学生在水里享受到灵动的快乐
学生敢于在语文课上懈怠,除了教学程序的僵化,更因为教学模式的单调。好多教师为了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索性一直奉行传统的“大满贯”教学方法,整堂课如同一潭死水,激不起一丝波澜。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真正的语文课堂必须切实从学生出发,把教本变成学本。没有一节课是可以复制的,或个体泛读,或整体诵读,或单个回答,或小组合作,不同的课文应该通过灵动的形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教授《相信未来》,适合用齐读的形式,因为学生高亢激昂的声音更能激发出他们对未来的坚信、对生命的热爱;教授《我心归去》时,文中有这一句“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如果教师能在其间播放一首赶车谣,学生自然就会陶醉在乐曲奋进的旋律中,而这恰是赶车谣所蕴含的精神愉悦的含义;教授《秋水》时,可以引进于丹《庄子的智慧》;讲授《虞美人》时,可以试着亲自演唱;教授《登高》,可以让学生先画出诗中的画面;讲授《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时,可以让几位学生进行小品表演;教授《我有一个梦想》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教授《我与地坛》时,可以联系读本内容品读。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只要用心走近学本、走近学生,每堂课必定与众不同、灵动多姿。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思考。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思考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如果语文教师在每一篇文章里思考出自己的惊喜后才走进课堂,又何尝需要担心学生不会从课堂中得到惊喜呢?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这样的语文课堂教无定法,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时时都充满期待,享受着灵动、变化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三、语文课堂应是浩渺无边的天空,让学生从云间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有教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可又不想过于费力地从学生口中淘出答案,就会让学生齐答一些不问也知道的问题;还有一些教师精通多媒体技术,将课上可能涉及的一切步骤和所有内容都固定在课件上,每个环节的时间、每个问题的答案都被格式化了,整堂课学生都受到教师和课件的牵制,一节课结束,学生的书本上和脑海里什么都没有。
罗杰斯指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理想的语文课堂,最需要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开放、民主、包容。在一堂讲授《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课上,讨论到诗中对“惊”字的理解,教师先后叫了两位学生,都一致回答了“惊喜”,教师马上就不耐烦地打断说:“请按照我的思路去思考,这是诗人不得志时写的。”试想,不得志时所有的情感就都必须是悲伤的吗?如果是这样,我们教育学生要笑对生活,不就都付诸空谈了吗?我在听课间已然意兴全无,更何况是课课深陷其中的学生呢。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课堂更是如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讲自己所想讲,甚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新的问题。我在讲授《十八岁和其他》的公开课时,讨论到“学习的苦乐”这个话题时,按照一开始的设想,应该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苦的,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乐的,两方就此展开辩论。可真正上课时,学生全部认为学习是苦的。这确实是作为90后学生的心里话,我没有否定他们,只是引导着他们去搜寻快乐的事情:克服难题的时候,成绩进步的时候,偶尔放假的时候,帮助他人的时候……在体会的过程中,他们发觉,学习也是一件苦中作乐、先苦后乐的事情。有这样宽松、包容的课堂氛围,学生自然愿意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教授《劝学》时,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的“焉”,我根据下文的注释“由此”讲解为兼词,可学生在讨论时发现前两句解释为“风雨从山上兴起,蛟龙在渊中产生”是合适的,而“圣人的心境因为品德也就具备了”却是比较牵强的,因此不如把这个兼词直接理解成句末语气词。我个人认为,学生的看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让学生有用武之地,真正做到动手、动口、动脑,长期积累,必然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资料:
1.〔美国〕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
2.于永正《论语文对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