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在民间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n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省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的长篇报告文学《马桑树儿搭灯台——湘西北红色传奇》,在《中国作家》首发,同时由湘潭大学出版社单行出版。这是一部深刻记录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桑植普通百姓参加红军投身革命,为民族独立解放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小历史、微历史,呼唤、铭记用热血与激情书写的历史的作品,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神秘湘西红军长征的重要窗口。纪红建以抵达现场、深入采访的方式,对发生在湘西北的红色故事进行多维度挖掘、全方位阐述,给人以警醒和启示。
  长征精神在民间具有顽强而巨大的生命力。长征的胜利是我们党坚定不移追求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的历史成果。正是靠着坚定信念的支撑,我们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才得以完成。没有这种信念,长征走不下来;没有这种信念,我们也无法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取得胜利;没有这种信念,我们更无法建设新的中国。虽然这部作品是关于红军的宏大题材,但纪红建没有采取传统的“高大全”的叙述方式,而是巧妙地从细微处着手,以平民的视角,对那些完全散落并淹没在民间乡野之中的珍贵历史进行了抢救与打捞,记述与思索。作品用很多真实的情节故事,生动地表达了桑植军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忠诚担当、坚守理想信念、坚定革命信仰,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和镇压依然进行着不屈不挠斗争的情形。红军时期,熊正荣有兄弟姐妹九个,六男三女。熊正荣的父亲原本以为自己儿女多,以后会儿孙满堂。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因为革命思想的影响,这个家庭开始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受熊正荣大哥的影响,他们九个兄弟姐妹,有八个参加了红军,只有老六没有参加。不是老六觉悟不高,而是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熊正荣的父母死活不同意。熊正荣的父亲说,九个娃儿,八个当了红军,不少了,总得留一个在家,给我们养老送终吧!但老六跟着了迷似的,非得要去。熊正荣的父亲最后生气地说,幺儿,你要去,我就逮(打)断你的腿,让你一世也出不了门。熊正荣的母亲更绝,天天守着我老六,老六出去砍柴种地,她都要陪着,从来不让他单独行动,几乎寸步不离。最终,熊家当红军的八个兄弟姐妹,只有熊正荣活着回来。当时的另一个红军熊正凯,对于当时的现实社会非常痛恨,他说:“那狗日的地主土豪,还要涨租,都是些逮(吸)血鬼,专逮我们这些穷人的血,逮我们这些老实人的血,都狗日的啥子世道。”于是熊正凯毅然参加红军,并捎信回家说:革命不逮(打)赢,死也不回家。后来,熊正凯牺牲在了战场。女儿队队员罗二妹面对敌人的铡刀,没有惧色,没有反抗,非常淡定。不论敌人如何用刑,她始终没有说出女儿队队员的名单和住处。最后,罗二妹被铡刀砍死。再说贺满姑,尽管她皮肉腐烂了,指头断了,骨头碎了,还是没有供出任何有关党和红军的机密。敌人想尽了办法审讯和动用了所有酷刑,居然没得到半句口供,气急败坏的敌人最终只有把贺满姑凌迟处死。
  寻找也是一种传承,也是生命力的延续。从桑植走上长征路的红军,有的胜利到达了陕北,但更多的,要么在途中的战斗中牺牲,要么病死,要么失散。牺牲的病死的失散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亲人当红军去了,音讯全无,作为父母,作为兄弟姐妹,作为侄儿侄女等亲属,谁不牵挂,谁不担忧。或失散,或牺牲,这支踏上异乡的英雄队伍,他们的生死,他們的命运,就这样层层叠叠地、紧紧密密地、盘根错节地挽成了一个永不拆散的情结。庹文化的二爷爷去当红军时,还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没有成家,也没有处对象。刚当兵那会,还经常跟家里有联系,或是通过战友和老乡捎信回家。后来二爷爷跟着红军长征了,就基本上没有信了。于是,他们家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庹文化爷爷那代找了后,又是她父亲那代找,现在他们这代一直四处寻找二爷爷的下落。退休教师刘纪勋家也一直在寻找大爷爷,虽然70年过去了,依然没有下落,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刘纪勋说,他们家族一直在寻找大爷爷,不是为了给他平反,算个烈士什么的,主要是想知道大爷爷魂落何方,别让他一辈子都是孤魂野鬼。
  这些故事,生动而又深刻地再现了红军时期桑植大地悲惨而又感人的场景,揭秘了这片土地遍地赤诚的真相,也客观审视和解读了被神秘化的湘西。同时,也体现了大时代背景下个体人物的情缘、情感与命运,以及悲欢离合的时代命运与情感,呈现出红军、红军家属、红军后代以及老区人民的信念与坚守和坚韧不拔、不畏困难、不惧艰险的精神,以及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的薪火相传。这样的历史故事,看似细微,但在通过纪红建生动的文笔,文学而又人性的再现后,不仅彰显着长征精神在民间的顽强而巨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发出震憾人心的力量与发人深省的作用。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地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具体体现。这点,在纪红建的《马桑树儿搭灯台——湘西北红色传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书中一曲曲风味浓郁的民歌,为读者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桑植是中国民歌之乡,这里聚居着28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两千多年来,已经汇集了山歌、小调、号子、花灯调等2300多首,无疑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民间文化的优秀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印制的第一本《中国民歌》,其第一首就是桑植革命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2006年5月20日,桑植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民歌不是为歌而歌,最早同样产生于劳动,那是在岩缝里生存,那是在绝壁上攀登,那是在艰苦拉纤中,背负不了、忍受不住抗争自然的哀号和呐喊,那是天底下最催人泪下的苦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始创于200多年前的清朝,表达的是一位商人与妻子的坚贞爱情。200多年后,红军师长贺锦斋将这首民歌改写,在民间传唱起来,表达了一位红军战士与他相爱的妻子的动人故事。当作为红军的丈夫战死沙场后,妻子戴桂香每天都唱着这首民歌,一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从这感人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文化的传承、爱情的传承、更是信仰的传承。在革命战争年代,桑植儿女用忠诚、血泪与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或荡气回肠,或慷慨激昂,有独特的灵性与高尚的灵魂的民歌。桑植能够成为一片丰厚肥沃的革命热土,孕育和滋养着富有顽强生命力的革命种子,并非偶然,与这片土地的人民历来不向剥削和压迫低头,不屈不挠的优良传统有关,与独具特色的大山赋予他们坚忍不拔的品质有关。
  桑植是一片赤诚的土地。纪红建翻阅大量历史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回答了 “面对残酷的迫害和镇压,是什么让桑植人民如此坚定理想信念,满腔赤诚地忠于革命?”这个核心问题。更为可贵的是,纪红建始终怀着担当精神,怀着悲悯情怀,紧贴大地和人民写作,挖掘透彻,最大限度地走向真实的历史,历史的真实;厚重思辨,在理性分析中反思现实,诗意抒情与客观叙事巧妙结合,使长征这样的“硬题材”的表达获得了某种张弛有度的艺术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长征精神,更多的是希望大家不忘初心,要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发挥在我们当下所有工作和领域之中。长征,这一震撼世界的革命壮举,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坚定信念、百折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为主要特征的长征精神,将一直照耀我们前行。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依靠的是新一代。年轻人只有了解历史,了解长征,践行老一辈留下的长征精神,继承革命传统,祖国才能更加富强。呼唤、铭记用热血与激情书写的红军历史,就是呼唤今天的人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这便是这部作品的灵魂与价值,也是这部作品给予人们的深刻启示。
其他文献
离开古镇很久了  小河中的月亮打磨得很薄  岁月将它揣在背包里  每在梦中打开行囊  就轻轻播放出  妈妈哼着的那首童谣  沧浪之水将月亮  冲刷得像块薄薄的鹅卵石  在波纹中晃动  我再不想用它打水漂  真担心那些光腚的镜头  从溪水中飞出  清辉洒在老屋的窗欞上  月亮薄得像张窗纸 泛着乳白  我蹑足从窗下经过  卧房里有急促的呼吸声  我缩回那胆怯的手指  不敢戳穿那个害羞的月亮  记得月亮
期刊
有些历史用手写在纸上  轻轻地便翻阅过去  这里的演义  用脚拓印在石板上  厚重得不易折叠  时光将半边古街  打磨得发亮  凡是路过的人  低头可以找到影子  对照前人的风范  还能整理自己的衣冠  每一块青石板  印刷着古老的脸面  踩着那些凹凸的节奏  腳底涌动千年底气  铿锵的经典里  行走着几分羞愧
期刊
那些粗糙简单的岁月  总把那幼小的纯洁  磨得破损裸露  但总有一种情结  将祖宗的传承搓成细线  把人间的羞耻缝补和遮掩  在那时街坊的世俗里  针线是一曲女儿经  补丁被翻看成弟子规  生活中知微见著的崇尚  都用四书五经中的精气神  日复一日缝补出来  每当行走在耀眼的时尚之中  總想从这个光鲜的世界里  找到一块新鲜的裸露  让快要失传的针线  派上真实的用途  但我发现祖传的手艺  已无
期刊
1990年代以来,伴随着商业经济对构成社会根基的经济结构的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从以伦理结构社会转向以经济结构社会。相應地,建筑在强化群体伦理基础上的文学的教育作用趋向弱化,建筑在商业个体人生基础上的文学的娱乐功能消费功能得以强化,类型文学渐成文学时潮,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网络小说、科幻小说、悬疑小说、公案小说等等,不一而足。每种类型文学,都自有其文体形式,譬如,武侠小说,快意恩仇,魔道斗法;言
期刊
村头磨房边的老水车  好像城里的大钟  虽没有鸣响,没有指针  但那嘎吱嘎吱的叫声  经常咬痛我的梦  村子似个大磨盘  父亲是那推碾的人  白天推着太阳  晚上转动着月亮  老把日子碾成泡沫  将星星磨出泪水  如今碾子失業了  水车仍在空转  它把故乡的发条  一天一天拧得很紧  却一直没能敲响  那口孤独的钟
期刊
我听见嘭的一声  门就关上了。那是无风的日子  瞬间被关在门外的  是许多熟悉的人  以及我热爱的人  嘭的一声,他们就转身离去  他們不可思议地离去  在关门之后  我还记得他们的声音和表情  在那些无风的日子出门  让我难以相信,他们像一次远行  像失踪者那样  没有归期  只有嘭的一声,只有我看见了  关门的那只手
期刊
即便是一丝轻风  也能吹动  墙上那本斜挂的旧历  时间在风中晃荡  如钟摆,衰老的显现  让我一次又一次  低下头来  看不到很远,我就开始关注  更弱小的事情  我低头时,只需要浇灌  窗前的綠萝  这一刻的黄昏如此生动  想起多年前阅读  一封旧信,青石阶上的脚步声  越来越近  风吹过的日子,落叶满地  我知道自己  正在回来的路上
期刊
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  是无意义的,只是无痕的风  吹过我岁月的门窗  我注视这日常世界  所有的事物  都留下比事物更轻的阴影  我不再追问什么  生命就变得明亮,四季安然  认真地重复每一个日子  在鸟声中早起  等待一场相同的雨  像面对诗歌,在时光中放弃  那些重量的词语  顺从季节的秩序,我能看见  秋天消逝,冬天降临  仿佛是某种衰老的象征  因简单而纯粹  我已坦然于这一切悄然无声  
期刊
2016年6月19日,“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化建设”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诸位专家学者针对当代文学批评问题,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这个小专辑共4篇文章,郜元宝教授的《关于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模糊印象——从的批评与研究说起》是一篇“真诚”之作。他总结梳理了《创业史》在1960初、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两个“阐释高潮”,但这并不是一种考古学的趣味使然,而是在缅怀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形成的优良传统,并反思这个传
期刊
因为教学研究的关系,我时常查阅“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些论著,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印象,不知是否属实,一直未曾与朋友们切磋印证,但又长期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差不多成了一个心结。  这印象就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界批评和研究同时代作家作品,在1960年代初和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达到了两个小高潮,此前此后都不曾有过。  这里仅以上述两个时期对柳青《创业史》的评论与研究为例,但暂且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