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阶段高校教育体系创新的过程中,为了强调党组织工作设计的价值性,应该通过基層党组织工作的设计状况的分析,进行党组织工作的完善,逐渐提高党组织工作的组织能力,满足党组织工作项目的建设需求。本文主要探讨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组织力;高校;基层党组织;意义;举措
引言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对党的全面领导在高校的扎实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来作为孕育人才的教育基地之一,应该结合时代特色、密切联系实际,不断进行自我改革、自我完善,以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方向,以提升高校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努力创建一批党建工作示范性的高校,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 新时代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凝聚全体党员共识
从组织力的内向构成要素来看,在一个具备较强组织力的组织里,必然是架构设置完善、日常运作正常、组织文化高度认同的,这是基层党组织中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得到强化的保证。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强,反映在全体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自觉强化自己全方位的党员意识。在此基础上,最终凝聚全体党员的共识,直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组织力外向构成要素的作用,落实新时代使命。
1.2 有利于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高校的党组织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范畴,其内部也形成了包括学校党委、院系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组织力是一个系统力量,贯穿于整个高校党组织内在体系所有基层党组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必然是内在体系的整体提升,能有效地解决“党组织体系碎片化”问题,促使组织体系整体性更高,组织体系自身的整体性效应发挥更全面。
1.3 有利于推进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创新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深化教育体制改制创新”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高校教育体制机制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学校党委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离不开严密的党组织体系的保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将推进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取得实效[1]。
2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
2.1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夯实基层根基
政治思想的统一有助于有效的执行力度提升,尤其是对于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发展来说,有助于其团队力的体现,有助于凝聚力的形成。因此,要想更好地促进当前高校党组织建设的良好发展,就要通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存在领导体制、制度建设、教职工队伍流动性大等方面的差异,在党建工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因此,民办高校必须要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将其政治思想建设融入到当下的工作过程中,以实际行动来确保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依靠的是整个党组织成员的力量来共同促进的。只有将基础党组织内的党员政治需求进行高度的统一,使得其凝聚力提升,进而才能够促进整个组织的组织力提升[2]。
2.2 严格落实组织制度,发挥组织的工作合力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必须通过严格落实组织制度,确保党组织体系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合力。
1)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高校严格执行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制度,以及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合力来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进程。通过党委的领导制度,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引领形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合力:一是党组织对高校党员和群众的带动,形成人力资源合力;二是党组织对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形成发展合力;三是党组织对高校党政工团妇组织的文化平台进行统筹,形成文化合力。
2)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党组织必须严格执“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请示报告、民主评议、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
2.3 落实激励保障机制,激发组织的生机活力
近年来,中组部、教育部党组等部门联合发文,对高校党支部在以下方面的保障机制提出了要求: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工作规划、干部人事、年度考核等重要事项的制度;建立人才聘任、晋职晋级、评奖评优征求党支部意见的机制;支部书记考核结果在晋职晋级、选拔任用、进修研修、表彰奖励等方面运用的机制;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机制;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党务培训和人才培训范畴机制;具备“双带头人”培育条件的支部书记在课堂教学、科研立项、组建团队上给予扶持机制等;高校党支部的正向激励保障机制在上层设计上是比较全面的,高校要把握政策机遇,结合自身实际在抓细抓实上做好文章,通过联动式、项目式、倾斜式、评优式、试点式等形式多样的落实方式,确保中央关于激励保障机制的要求在高校落实不走样、不打折扣,真正成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有力举措[3]。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科学论断为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政治方向。然而如何将党的十九大关于提升组织力和突出政治功能的具体要求落实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卿秋军.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
[2]韩大盾.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3]吴运高.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4(36):9-12.
[4]史祝云.高职院校创建一流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8(10):2-4.
作者简介:
曾霞,女,湖南新化人,1979年9月,硕士,副教授,基层党建。
关键词:组织力;高校;基层党组织;意义;举措
引言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对党的全面领导在高校的扎实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来作为孕育人才的教育基地之一,应该结合时代特色、密切联系实际,不断进行自我改革、自我完善,以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方向,以提升高校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努力创建一批党建工作示范性的高校,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 新时代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凝聚全体党员共识
从组织力的内向构成要素来看,在一个具备较强组织力的组织里,必然是架构设置完善、日常运作正常、组织文化高度认同的,这是基层党组织中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得到强化的保证。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强,反映在全体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自觉强化自己全方位的党员意识。在此基础上,最终凝聚全体党员的共识,直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组织力外向构成要素的作用,落实新时代使命。
1.2 有利于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高校的党组织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范畴,其内部也形成了包括学校党委、院系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组织力是一个系统力量,贯穿于整个高校党组织内在体系所有基层党组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必然是内在体系的整体提升,能有效地解决“党组织体系碎片化”问题,促使组织体系整体性更高,组织体系自身的整体性效应发挥更全面。
1.3 有利于推进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创新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深化教育体制改制创新”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高校教育体制机制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学校党委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离不开严密的党组织体系的保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将推进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取得实效[1]。
2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
2.1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夯实基层根基
政治思想的统一有助于有效的执行力度提升,尤其是对于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发展来说,有助于其团队力的体现,有助于凝聚力的形成。因此,要想更好地促进当前高校党组织建设的良好发展,就要通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存在领导体制、制度建设、教职工队伍流动性大等方面的差异,在党建工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因此,民办高校必须要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将其政治思想建设融入到当下的工作过程中,以实际行动来确保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依靠的是整个党组织成员的力量来共同促进的。只有将基础党组织内的党员政治需求进行高度的统一,使得其凝聚力提升,进而才能够促进整个组织的组织力提升[2]。
2.2 严格落实组织制度,发挥组织的工作合力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必须通过严格落实组织制度,确保党组织体系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合力。
1)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高校严格执行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制度,以及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合力来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进程。通过党委的领导制度,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引领形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合力:一是党组织对高校党员和群众的带动,形成人力资源合力;二是党组织对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形成发展合力;三是党组织对高校党政工团妇组织的文化平台进行统筹,形成文化合力。
2)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党组织必须严格执“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请示报告、民主评议、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
2.3 落实激励保障机制,激发组织的生机活力
近年来,中组部、教育部党组等部门联合发文,对高校党支部在以下方面的保障机制提出了要求: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工作规划、干部人事、年度考核等重要事项的制度;建立人才聘任、晋职晋级、评奖评优征求党支部意见的机制;支部书记考核结果在晋职晋级、选拔任用、进修研修、表彰奖励等方面运用的机制;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机制;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党务培训和人才培训范畴机制;具备“双带头人”培育条件的支部书记在课堂教学、科研立项、组建团队上给予扶持机制等;高校党支部的正向激励保障机制在上层设计上是比较全面的,高校要把握政策机遇,结合自身实际在抓细抓实上做好文章,通过联动式、项目式、倾斜式、评优式、试点式等形式多样的落实方式,确保中央关于激励保障机制的要求在高校落实不走样、不打折扣,真正成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有力举措[3]。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科学论断为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政治方向。然而如何将党的十九大关于提升组织力和突出政治功能的具体要求落实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卿秋军.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
[2]韩大盾.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3]吴运高.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4(36):9-12.
[4]史祝云.高职院校创建一流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8(10):2-4.
作者简介:
曾霞,女,湖南新化人,1979年9月,硕士,副教授,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