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技术及生物产业已成为当今高新技术群体中最富有活力的领域,增值产业链正在迅速形成。为占据制高点,200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建设“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我省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提出了全省生物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目标、产业化发展目标和企业培育目标。生物产业迅猛的发展态势,在生物产业化发展上面临的历史机遇,对生物类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转变,随之产生了高校定位的趋同化、人才培养的同质化。2007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
关键词:改革 创新 创新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61-02
1 研究背景与思路
生物技术及生物产业已成为当今高新技术群体中最富有活力的领域,增值产业链正在迅速形成。为占据制高点,200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建设“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我省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提出了全省生物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目标、产业化发展目标和企业培育目标。生物产业迅猛的发展态势,在生物产业化发展上面临的历史机遇,对生物类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转变,随之产生了高校定位的趋同化、人才培养的同质化。2007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
我校作为全国第一所生物工程类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充分发自身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深入思考学校发展的定位问题,改革办学思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我校在生物类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孵化工程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
2 研究内容及实践
2.1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我校发展战略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引进博士、返聘高校教授、吸引社会专家和大力培养本校专任教师”的“3+1”人才引进与培养途径,和,着力打造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合、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师队伍。
2.2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将启发式、研讨式、交互式、体验式和PBL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格局。针对某些专业课程特点,积极探索现场教学、示范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购买课程CAI和电教片,建立网上共享平台。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过程管理。以专业性学生社团为依托,丰富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2.3 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强化基础训练,注重综合性大实验,开展设计性实验,强化实习实训”的建设思路,构建了“3+1”实验教学体系。设置独立学分的实验课程,通过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熟悉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原理与方法。综合大实验分为课程性综合大实验和专业性综合大实验两个层次,后者使学生打破课程界限,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自主性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设立课题,查阅资料和准备器材,自主完成研究内容,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小论文。同时,要求学生在本科期间,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科学研究项目、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毕业论文等形式完成实习实训。
3 主要研究成果
3.1 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我校“承认差异、善待差异,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育人理念深入人心,是指导我校一切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始终以素质需求、能力培养、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把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确立了“因材施教,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普通本科班、钱学森实验班、新兴(支柱)产业班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实验班”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达到70%以上,部分班级达到80%。生物制品产业班入选首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已与湖北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单位、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该企业的4名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已成为我校的兼职教师。
3.2 优化了课程体系,加强了课程建设
学调查于养和能力提升,强调学术,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依托生物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优势,从主干学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3个层次进行改革和优化。构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模块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按照国家教指委构建的现代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6+X”,强化通识教育,保证应用理论基础,压缩专业必修,增加应用实践。经过调整,目前4个板块所占的学分比例约为4:3:1:2,理论学时与课内实验教学的学时比例约为3:1。同时,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课程,突破教材的局限,注重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优化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本校生物类专业已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 3.3 充实了师资队伍,优化了师资结构
经过几年的建设,师资队伍的知识、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年龄等结构日趋合理。我校生物类专业现有专职教师有27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6人,占教师比例的24.4%,具有硕士学位的132人,占教师比例的48.7%;师资队伍中具有教授、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73人,所占比例为26.9%;35岁以下的教师比例为66%。 现有4名二级岗教授,3名三级岗教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30多位兼职企业家,高级工程师、技师以及30余位“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
3.4 “产学研”互促共进,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学校多年来坚持将产学研联合办学作为立校之本,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重视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搭建了产学研联合的办学平台,促进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同时,学校还选派青年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管理,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如我校与高科技企业武汉天天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生物保健类和生物化妆品等领域谋求共同发展;与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新型工业酶制剂——壳聚糖酶制剂的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填补了国产工业级壳聚糖酶制剂产品的空白。
4 学校特色与创新点
4.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教育的“特色教育”之路
校企联合办学是凸显我校生物工程特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加强校企合作,瞄准本专业建设重点所对接的重点企业、龙头企业,通过与企业达成共识,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开设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订单(定向)培养计划,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我省生物产业输送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4.2 以三大“孵化工程”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作为一所民办高校,我校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积极实施“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创业实践”三大孵化工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一大批学生毕业后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拓展了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质量。
4.3 建立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综合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校拿出50亩试验田作为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综合基地。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环境工程为主体,以生产花卉,蔬菜,果树,食用菌等为对象,建立实验室研究与基地转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以校办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综合基地为依托,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验课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5 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项目受益面大,影响广泛。项目实施以来,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论文,出版了近二十本专业教材,主持和参与了多场学术交流活动,涌现出二十余位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就业率长期居于同类院校前列,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
5.1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创业成果显著
近年来,我校本科培养取得可喜成绩。近4年,共有88篇本科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成功考取研究生475人,其中考取985重点大学38人,占8%,考取211大学190人,占40%;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部分专业高达97%。近两年,学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篇,有4名学生在2010年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中获奖,有2名学生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在武汉市“三小”活动中有129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1名。同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的典型。通过创业实践,迄今已经有多名毕业生拥有5000万元以上的资产,每年都有数十名成功创业的“校友老板”返校招聘,为学弟学妹提供就业岗位上百个。
5.2 “教学质量工程”成果显著,示范辐射作用大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已获得立项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项,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3项,省级教研项目7项,市级教研项目11项,发表教研论文多篇,主、参编教材17部,获省市级教学成果14项,专利成果9项,鉴定成果2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41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成果显著。19项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均建立有相应的精品课程网站。网络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相关专业的其它课程起到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于2004年开始实施,目前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环节。8年来,学生参与达10万余人次,受表彰的同学达5千余人次,我校申报的《大学生“综合实践周”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在2008年获武汉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项目建设期间,来校参观考察交流的院校有10余所,参加全国性教学研讨会的学校领导及专业教师共20余人次,并于2010年成功举办“武汉地区高校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委员会2010年年会”。我校的教育实践与成果并多次被央视新闻联播、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项目成果受到教育主管部门高度肯定和同类院校的广泛好评。
关键词:改革 创新 创新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61-02
1 研究背景与思路
生物技术及生物产业已成为当今高新技术群体中最富有活力的领域,增值产业链正在迅速形成。为占据制高点,200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建设“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我省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提出了全省生物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目标、产业化发展目标和企业培育目标。生物产业迅猛的发展态势,在生物产业化发展上面临的历史机遇,对生物类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转变,随之产生了高校定位的趋同化、人才培养的同质化。2007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
我校作为全国第一所生物工程类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充分发自身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深入思考学校发展的定位问题,改革办学思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我校在生物类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孵化工程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
2 研究内容及实践
2.1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我校发展战略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引进博士、返聘高校教授、吸引社会专家和大力培养本校专任教师”的“3+1”人才引进与培养途径,和,着力打造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合、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师队伍。
2.2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将启发式、研讨式、交互式、体验式和PBL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格局。针对某些专业课程特点,积极探索现场教学、示范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购买课程CAI和电教片,建立网上共享平台。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过程管理。以专业性学生社团为依托,丰富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2.3 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强化基础训练,注重综合性大实验,开展设计性实验,强化实习实训”的建设思路,构建了“3+1”实验教学体系。设置独立学分的实验课程,通过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熟悉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原理与方法。综合大实验分为课程性综合大实验和专业性综合大实验两个层次,后者使学生打破课程界限,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自主性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设立课题,查阅资料和准备器材,自主完成研究内容,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小论文。同时,要求学生在本科期间,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科学研究项目、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毕业论文等形式完成实习实训。
3 主要研究成果
3.1 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我校“承认差异、善待差异,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育人理念深入人心,是指导我校一切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始终以素质需求、能力培养、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把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确立了“因材施教,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普通本科班、钱学森实验班、新兴(支柱)产业班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实验班”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达到70%以上,部分班级达到80%。生物制品产业班入选首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已与湖北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单位、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该企业的4名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已成为我校的兼职教师。
3.2 优化了课程体系,加强了课程建设
学调查于养和能力提升,强调学术,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依托生物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优势,从主干学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3个层次进行改革和优化。构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模块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按照国家教指委构建的现代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6+X”,强化通识教育,保证应用理论基础,压缩专业必修,增加应用实践。经过调整,目前4个板块所占的学分比例约为4:3:1:2,理论学时与课内实验教学的学时比例约为3:1。同时,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课程,突破教材的局限,注重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优化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本校生物类专业已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 3.3 充实了师资队伍,优化了师资结构
经过几年的建设,师资队伍的知识、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年龄等结构日趋合理。我校生物类专业现有专职教师有27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6人,占教师比例的24.4%,具有硕士学位的132人,占教师比例的48.7%;师资队伍中具有教授、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73人,所占比例为26.9%;35岁以下的教师比例为66%。 现有4名二级岗教授,3名三级岗教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30多位兼职企业家,高级工程师、技师以及30余位“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
3.4 “产学研”互促共进,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学校多年来坚持将产学研联合办学作为立校之本,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重视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搭建了产学研联合的办学平台,促进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同时,学校还选派青年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管理,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如我校与高科技企业武汉天天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生物保健类和生物化妆品等领域谋求共同发展;与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新型工业酶制剂——壳聚糖酶制剂的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填补了国产工业级壳聚糖酶制剂产品的空白。
4 学校特色与创新点
4.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教育的“特色教育”之路
校企联合办学是凸显我校生物工程特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加强校企合作,瞄准本专业建设重点所对接的重点企业、龙头企业,通过与企业达成共识,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开设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订单(定向)培养计划,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我省生物产业输送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4.2 以三大“孵化工程”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作为一所民办高校,我校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积极实施“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创业实践”三大孵化工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一大批学生毕业后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拓展了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质量。
4.3 建立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综合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校拿出50亩试验田作为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综合基地。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环境工程为主体,以生产花卉,蔬菜,果树,食用菌等为对象,建立实验室研究与基地转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以校办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综合基地为依托,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验课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5 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项目受益面大,影响广泛。项目实施以来,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论文,出版了近二十本专业教材,主持和参与了多场学术交流活动,涌现出二十余位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就业率长期居于同类院校前列,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
5.1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创业成果显著
近年来,我校本科培养取得可喜成绩。近4年,共有88篇本科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成功考取研究生475人,其中考取985重点大学38人,占8%,考取211大学190人,占40%;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部分专业高达97%。近两年,学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篇,有4名学生在2010年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中获奖,有2名学生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在武汉市“三小”活动中有129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1名。同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的典型。通过创业实践,迄今已经有多名毕业生拥有5000万元以上的资产,每年都有数十名成功创业的“校友老板”返校招聘,为学弟学妹提供就业岗位上百个。
5.2 “教学质量工程”成果显著,示范辐射作用大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已获得立项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项,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3项,省级教研项目7项,市级教研项目11项,发表教研论文多篇,主、参编教材17部,获省市级教学成果14项,专利成果9项,鉴定成果2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41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成果显著。19项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均建立有相应的精品课程网站。网络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相关专业的其它课程起到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于2004年开始实施,目前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环节。8年来,学生参与达10万余人次,受表彰的同学达5千余人次,我校申报的《大学生“综合实践周”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在2008年获武汉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项目建设期间,来校参观考察交流的院校有10余所,参加全国性教学研讨会的学校领导及专业教师共20余人次,并于2010年成功举办“武汉地区高校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委员会2010年年会”。我校的教育实践与成果并多次被央视新闻联播、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项目成果受到教育主管部门高度肯定和同类院校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