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林业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林业技术成果转化出现了严重断层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林业科研院所与地方林业主管 部门沟通联系出现障碍,以至于先进的林业技术成果无法在第一时间转化为劳动生产力。如何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从而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使之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中图分类号:S7-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59-01
一、双动力牵引法德概念与措施构成
双动力牵引法是通过有效措施的综合应用,对科技人员形成内动力和外动力,以带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内动力措施在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的切身利益出发,从根本上调动积极性。促使措施对象获得利益或是不影响既得利益而长久的工作动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风险机制。打破传统的工资、奖金分配形式,把工作好坏与工资、奖金直接挂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具体做法:将原固定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和浮动工资两部分,基础工作完成后发给基础工资,超额完成工作,按量多少加发适量的浮动工资。奖金按每个人的出勤、实绩、德能考核计分,以分带奖,拉开档次。
二是竞争机制。对部分工作和部分站室实行投标承包,给真正有才能的科技人员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引入竞争机制,给所有人压力和机会。
三是荣誉观和事业心。科技人员多数把志向抱负寄托于事业成功。他们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荣誉观,在这方面除对他们的事业给予大力支持,还要定期展开评比劳模、记功受奖等荣誉性活动。
外动力是内动力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外动力调动和激发内动力,外动力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工作目标:对每个科技人员的年度工作计划、技术职务任期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大方面。如对科技人员的包乡、包村服务指标设定;科研成果转化等做出明确规定。
二是争取项目。打破传统的逐级争取项目的形式,把项目争取也与工资、奖金挂钩,充分发挥科技人员自身的人际优势。如对科技人员争取多少项目计入年度考核成绩,在项目验收报奖后,按所得奖项给予奖金奖励等方式,调动科技人员参与项目争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内动力、外动力互补完善,形成了内外相济、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双动力,富有成效的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另外还要加以辅助措施,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科技人员素质。主要形式是:(1)开展培训;(2)参加函授学习;(3)邀请专家授课;(4)与大专院校挂钩代培训人才;(5)鼓励科技人员与科研院所展开合作。使科技人员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知识层次上都有更大的提高。
二是生活上给予照顾。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住房、子女就业、干部提拔、报功奖励等方面的优先考虑。
三是传递科技信息。为科技人员广泛收集各种各类的科技信息,让他们了解现代林业科技动向,从而确立有实际价值的科研项目和工作重点。
二、对双动力牵引的思考
1.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因和外因两大作用的共同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困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双动力牵引有效的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展了生产力。因此,它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双动力牵引通过综合措施,广角范围,形成了强大的牵引力,把科技人员的精力集中到了工作上。这种牵引力有一定的持久性,避免了过去采用单纯的行政措施形成的阶段性。使科技人员对待工作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由时热时冷变为正常运行,由看摊守业,碌碌无为变为开拓创新,大有作为。
3.双动力牵引可以使科技人员人尽其力,力尽其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好发挥,对人才的使用达到合理科学。
4.传统思维模式束缚严重,重视不够。从领导方面来看,地方领导只看重政绩,不看重实际。造成上行下效,使广大科技干部也放弃了自己的科技研究,只看重虚无的所谓政绩工程。领导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干,不抗上,不帮下,严重影响了科技干部在广大林农心目中的形象,只知看摊守业,不会积极进取,消极堕落;科研院所的领导只看重科研研究是否能获得国际、国家的奖项,不看重该科研项目是否能得到广泛实际应用,也是所谓的政绩工程的表现形式。但采用双动力牵引能够打破这种束缚,从而解放科级干部的思想,为广大林农提供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科研成果。同时,改善科级干部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从经费投入方面来看,地方林业主管部门没有科研经费,无法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地方部门的经费大多是各种国内、国外造林项目的管理费、培训费专款专用,不能挪用,没有专门的科研经费;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科研经费,可以开展大量的科研项目,但缺少科研实践的场地。双向牵引力也许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它能通过内动力与外动力的相互作用有机的解决这个问题,也许这将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S7-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59-01
一、双动力牵引法德概念与措施构成
双动力牵引法是通过有效措施的综合应用,对科技人员形成内动力和外动力,以带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内动力措施在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的切身利益出发,从根本上调动积极性。促使措施对象获得利益或是不影响既得利益而长久的工作动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风险机制。打破传统的工资、奖金分配形式,把工作好坏与工资、奖金直接挂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具体做法:将原固定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和浮动工资两部分,基础工作完成后发给基础工资,超额完成工作,按量多少加发适量的浮动工资。奖金按每个人的出勤、实绩、德能考核计分,以分带奖,拉开档次。
二是竞争机制。对部分工作和部分站室实行投标承包,给真正有才能的科技人员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引入竞争机制,给所有人压力和机会。
三是荣誉观和事业心。科技人员多数把志向抱负寄托于事业成功。他们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荣誉观,在这方面除对他们的事业给予大力支持,还要定期展开评比劳模、记功受奖等荣誉性活动。
外动力是内动力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外动力调动和激发内动力,外动力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工作目标:对每个科技人员的年度工作计划、技术职务任期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大方面。如对科技人员的包乡、包村服务指标设定;科研成果转化等做出明确规定。
二是争取项目。打破传统的逐级争取项目的形式,把项目争取也与工资、奖金挂钩,充分发挥科技人员自身的人际优势。如对科技人员争取多少项目计入年度考核成绩,在项目验收报奖后,按所得奖项给予奖金奖励等方式,调动科技人员参与项目争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内动力、外动力互补完善,形成了内外相济、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双动力,富有成效的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另外还要加以辅助措施,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科技人员素质。主要形式是:(1)开展培训;(2)参加函授学习;(3)邀请专家授课;(4)与大专院校挂钩代培训人才;(5)鼓励科技人员与科研院所展开合作。使科技人员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知识层次上都有更大的提高。
二是生活上给予照顾。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住房、子女就业、干部提拔、报功奖励等方面的优先考虑。
三是传递科技信息。为科技人员广泛收集各种各类的科技信息,让他们了解现代林业科技动向,从而确立有实际价值的科研项目和工作重点。
二、对双动力牵引的思考
1.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因和外因两大作用的共同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困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双动力牵引有效的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展了生产力。因此,它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双动力牵引通过综合措施,广角范围,形成了强大的牵引力,把科技人员的精力集中到了工作上。这种牵引力有一定的持久性,避免了过去采用单纯的行政措施形成的阶段性。使科技人员对待工作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由时热时冷变为正常运行,由看摊守业,碌碌无为变为开拓创新,大有作为。
3.双动力牵引可以使科技人员人尽其力,力尽其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好发挥,对人才的使用达到合理科学。
4.传统思维模式束缚严重,重视不够。从领导方面来看,地方领导只看重政绩,不看重实际。造成上行下效,使广大科技干部也放弃了自己的科技研究,只看重虚无的所谓政绩工程。领导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干,不抗上,不帮下,严重影响了科技干部在广大林农心目中的形象,只知看摊守业,不会积极进取,消极堕落;科研院所的领导只看重科研研究是否能获得国际、国家的奖项,不看重该科研项目是否能得到广泛实际应用,也是所谓的政绩工程的表现形式。但采用双动力牵引能够打破这种束缚,从而解放科级干部的思想,为广大林农提供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科研成果。同时,改善科级干部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从经费投入方面来看,地方林业主管部门没有科研经费,无法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地方部门的经费大多是各种国内、国外造林项目的管理费、培训费专款专用,不能挪用,没有专门的科研经费;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科研经费,可以开展大量的科研项目,但缺少科研实践的场地。双向牵引力也许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它能通过内动力与外动力的相互作用有机的解决这个问题,也许这将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个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