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更倾向于一种认识,中学生作文中缺少真情实感。我认为写作是情感的外化,思想是文章的内核。学生缺失的不是生活的感受,他们缺少的是对生活的思考。教师们要承担的责任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感受,认同他们的真实情感,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引领学生思考生活,找回 “丢失”的生活体验。
【关键词】作文问题;学生是生活的主体;关注真实体验;认识生活;思索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和思想情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其中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写作目标和内容要求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①。
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到7年级已经对写人记事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有所了解,基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学生的作文也只限于对某一事件大致过程的记述,缺少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亮点”——既能统摄全篇又能充分表现感情的“动情点”,以致写出的文章内容多浅白、空泛,缺少真情实感。针对中学生作文中缺少真情实感这一问题,不少一线教师写文论及,其中“中学生作文中真情实感缺失原因之我见”(文章刊载于 《今日科苑》2010年 第6期 李永静 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高级中学)一文中分析道 “问题是这种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之作,我们所能看到的寥若晨星。学生们这样那样的“缺失”,追究起来,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是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过多地强化了价值判断上的“一统”,第二,是教师对作文的“冷情批阅”导致了学生作文的“记忆创伤”。第三,集中体现娱乐功能的大众文化以其不挡之势侵袭着学生的学习生活。”② 综上所述,原因有三:首先社会及教育背景影响,其二教师教学方法失当,其三学生主体生活体验缺失。
作为一线教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尽管亦有同感.,我们在自身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得就是关注学生自我的真实体验,从“学生主体生活体验缺失”入手,引领学生挖掘生活中的“亮点”,启迪学生思考生活,找回 “丢失”的生活体验,承担起改变中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现状的责任。
叶圣陶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就会活泼的,昼夜不息” ③。古往今来,有多少文学大师的传世杰作都得益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学生即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也是生活的主体,而眼下的中学生们,他们生活范围本来就很有限,再加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限制,也就只能在“四角的天空下”活动了。文章不是无情物,没有来源于自我生活的真实经历,要他们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谈何容易。什么是“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应该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我”到精神世界的“我”两端之间寻找的一种心理平衡的过程。现实中的中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补习中,很少接触社会,没有太多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可写,要写“亲身经历”、“真情实感”, 只能“苦坐苦思苦想苦不堪言,愁事愁情愁理愁断肝肠,怎一个难字了得”。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俯下身去作一名中学生,身同感受的体会他们生活模式的单一、生活内容的平淡无奇,认同他们的真实情感,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
角色一旦转换,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生活,做他们生活的伴随者、引领者,伴随他们一起体验、感悟和理解,和学生一起喜怒哀乐。一次作文指导课其间,曾经很有感触地对学生说:高墙厚砖阻隔了你我,粗沙冷石打磨了情感,我们之间少了许多温情的回忆。当我们走过这段道路后,回首时不觉遗憾吗?”并向学生展示了一组经过精心筛选、配字,整理做成幻灯片的生活瞬间画面,请学生选择一幅图片,谈谈被触动、被震撼的感受。他们都准确的说出画面蕴含的意味,甚至一语中的。由此看出他们“胸中的积蓄是决不会贫乏的”(叶圣陶语)④,问题是许多可供他们写作的材料或不曾仔细地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法国文学家乔治·桑感慨地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教师的责任就是引领学生发现生活的“亮点”,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一瞬间,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从司空见惯的凡人琐事中发现许多让他们动心的事物,陪伴他们找寻“丢失”的生活体验,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素材库,那么写作时情感的流淌自然就会真实。
学生的习作中不乏精彩片段,他们也不时捕捉到了一些“亮点”,选材很普通,很微小,读来却很感人,因为它真实,材料真实,情感真实。你会发现,能写出这样动心小作文的学生,不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细心观察了身边人事物,更动脑思考了,他才会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从凡人琐事中发现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思想是内核,语言是外壳。为了让学生明确思考给文章带来的感人力量和启迪价值,例举了朱自清《背影》、胡适《我的母亲》、毕淑敏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名篇佳作,这些文章共同的亮点是作者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即生活细节,既细致地刻画,把内心的感情细腻、真实地表现了出来,又道出了生活的领悟。‘真正的爱,不是写在脸上,挂在口边。或嵌在缤纷多姿的玫瑰与物质里的。它从来都是隐在最深处,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会让你泪流’。生活中的情意也会隐藏在琐碎而平淡的背后,教师要教学生做个剥葱人,剥开生活的种种表象,思考这些“亮点”的意义,挖掘这些“亮点”的价值和思想内涵。否则在刹那间感动之后,就不了了之,从而丧失了一个个很好的写作素材。
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⑤” 中学生活是个人必经之途,平淡也罢,精彩也好,回首往事都将成为他们最难忘的一段回忆,成人们不可能凭空为他们生造生活的记忆,但我们可以做他们生活的伴随者、引领者、启迪者,为他们增添生活的深厚度。
总之,中学生在作文中抒写真情实感并难事,因为他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属于他们的“动情点”。教师要大力引导他们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引发心灵震动的瞬间,学会留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不断积累,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另外,还要启迪他们思考生活,提升自己的人生体验。真情实感不只是一些煽情的生活经历,它还包括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教师亦通过作文教学,逐渐完善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素养,好的思想和人格素养能够帮助一个人经受住人生的考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中学生作文中真情实感缺失原因之我见》文章刊载于 《今日科苑》2010年 第6期 | 李永静 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高级中学
[3]“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论集》《〈文章例话〉序)
[4]“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关键词】作文问题;学生是生活的主体;关注真实体验;认识生活;思索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和思想情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其中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写作目标和内容要求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①。
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到7年级已经对写人记事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有所了解,基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学生的作文也只限于对某一事件大致过程的记述,缺少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亮点”——既能统摄全篇又能充分表现感情的“动情点”,以致写出的文章内容多浅白、空泛,缺少真情实感。针对中学生作文中缺少真情实感这一问题,不少一线教师写文论及,其中“中学生作文中真情实感缺失原因之我见”(文章刊载于 《今日科苑》2010年 第6期 李永静 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高级中学)一文中分析道 “问题是这种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之作,我们所能看到的寥若晨星。学生们这样那样的“缺失”,追究起来,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是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过多地强化了价值判断上的“一统”,第二,是教师对作文的“冷情批阅”导致了学生作文的“记忆创伤”。第三,集中体现娱乐功能的大众文化以其不挡之势侵袭着学生的学习生活。”② 综上所述,原因有三:首先社会及教育背景影响,其二教师教学方法失当,其三学生主体生活体验缺失。
作为一线教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尽管亦有同感.,我们在自身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得就是关注学生自我的真实体验,从“学生主体生活体验缺失”入手,引领学生挖掘生活中的“亮点”,启迪学生思考生活,找回 “丢失”的生活体验,承担起改变中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现状的责任。
叶圣陶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就会活泼的,昼夜不息” ③。古往今来,有多少文学大师的传世杰作都得益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学生即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也是生活的主体,而眼下的中学生们,他们生活范围本来就很有限,再加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限制,也就只能在“四角的天空下”活动了。文章不是无情物,没有来源于自我生活的真实经历,要他们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谈何容易。什么是“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应该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我”到精神世界的“我”两端之间寻找的一种心理平衡的过程。现实中的中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补习中,很少接触社会,没有太多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可写,要写“亲身经历”、“真情实感”, 只能“苦坐苦思苦想苦不堪言,愁事愁情愁理愁断肝肠,怎一个难字了得”。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俯下身去作一名中学生,身同感受的体会他们生活模式的单一、生活内容的平淡无奇,认同他们的真实情感,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
角色一旦转换,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生活,做他们生活的伴随者、引领者,伴随他们一起体验、感悟和理解,和学生一起喜怒哀乐。一次作文指导课其间,曾经很有感触地对学生说:高墙厚砖阻隔了你我,粗沙冷石打磨了情感,我们之间少了许多温情的回忆。当我们走过这段道路后,回首时不觉遗憾吗?”并向学生展示了一组经过精心筛选、配字,整理做成幻灯片的生活瞬间画面,请学生选择一幅图片,谈谈被触动、被震撼的感受。他们都准确的说出画面蕴含的意味,甚至一语中的。由此看出他们“胸中的积蓄是决不会贫乏的”(叶圣陶语)④,问题是许多可供他们写作的材料或不曾仔细地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法国文学家乔治·桑感慨地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教师的责任就是引领学生发现生活的“亮点”,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一瞬间,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从司空见惯的凡人琐事中发现许多让他们动心的事物,陪伴他们找寻“丢失”的生活体验,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素材库,那么写作时情感的流淌自然就会真实。
学生的习作中不乏精彩片段,他们也不时捕捉到了一些“亮点”,选材很普通,很微小,读来却很感人,因为它真实,材料真实,情感真实。你会发现,能写出这样动心小作文的学生,不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细心观察了身边人事物,更动脑思考了,他才会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从凡人琐事中发现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思想是内核,语言是外壳。为了让学生明确思考给文章带来的感人力量和启迪价值,例举了朱自清《背影》、胡适《我的母亲》、毕淑敏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名篇佳作,这些文章共同的亮点是作者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即生活细节,既细致地刻画,把内心的感情细腻、真实地表现了出来,又道出了生活的领悟。‘真正的爱,不是写在脸上,挂在口边。或嵌在缤纷多姿的玫瑰与物质里的。它从来都是隐在最深处,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会让你泪流’。生活中的情意也会隐藏在琐碎而平淡的背后,教师要教学生做个剥葱人,剥开生活的种种表象,思考这些“亮点”的意义,挖掘这些“亮点”的价值和思想内涵。否则在刹那间感动之后,就不了了之,从而丧失了一个个很好的写作素材。
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⑤” 中学生活是个人必经之途,平淡也罢,精彩也好,回首往事都将成为他们最难忘的一段回忆,成人们不可能凭空为他们生造生活的记忆,但我们可以做他们生活的伴随者、引领者、启迪者,为他们增添生活的深厚度。
总之,中学生在作文中抒写真情实感并难事,因为他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属于他们的“动情点”。教师要大力引导他们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引发心灵震动的瞬间,学会留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不断积累,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另外,还要启迪他们思考生活,提升自己的人生体验。真情实感不只是一些煽情的生活经历,它还包括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教师亦通过作文教学,逐渐完善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素养,好的思想和人格素养能够帮助一个人经受住人生的考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中学生作文中真情实感缺失原因之我见》文章刊载于 《今日科苑》2010年 第6期 | 李永静 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高级中学
[3]“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论集》《〈文章例话〉序)
[4]“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