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列一:青少年跳楼是严重的社会现象
2007年5月8日至16日,短短数天时间,北京高校相继有五名学生跳楼自杀,这样的频率震惊了社会!大学生跳楼自杀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是许多学子向往的圣殿,此次自杀的学生又都是“人中之杰”的资优青少年,为何都选择这一决绝又惨烈的行为来结束他们年轻的生命?为此,本刊编辑部成立了专题小组,希望能深入剖析事件当事人自杀的相关因素。首先以“青少年自杀”为标题上网搜索,得到令人触目惊心的统计报告:
2007年5月8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一名大二学生从主教学楼坠楼身亡;
2007年5月9日,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生活区11号楼大一女生跳楼身亡;
2007年5月14日,清华大学34号楼大三建筑专业女生跳楼身亡;
2007年5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科研楼大二男生学生会副主席坠楼身亡;
2007年5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科技楼11楼一名女研究生跳楼身亡;
200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3号学生宿舍北侧楼一名女博士生跳楼身亡。
根据1998年我国卫生系统统计资料,造成15~24岁年龄组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就是自杀。根据国家卫生部估计中国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其中青少年比例排在第一位。据2002年北京自杀干预防治中心统计后公开的数字,中国已经与印度、匈牙利成为了世界上自杀率名列前茅的国家,这说明自杀是我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杀已经成为中国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
系列二:国内外关于青少年自杀引发因素研究
美国自杀预防基金会(1998年)报道:
1.26%~33%的青少年自杀者以前曾有自杀企图;
2.90%自杀者通常被诊断有抑郁症;
3.自杀意念影响,当父母有过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时,青少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
4.媒体有关自杀的情感图片、采访描述;
5.家里有枪;
6.有暴力倾向的人;
7.绝望感(包括对人生环境的困惑和自我怀疑);
8.巨大的压力(陷于学业、法律上的困境);
9.渴望成功的压力;
10.经济不稳定、生活贫困;
11.离婚、家庭重组;
12.移居、搬到新社区;
13.家庭发生巨大变化,如家庭成员生病或死亡;
14.性别定位的困惑;
15.对死亡抱有美好的幻想;
16.文化冲突不被社会接受;
17.学习无能;
18.在同伴面前失面子;
19.滥用酒精或药物;
20.高度焦虑或愤怒致失常行为。
北京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的“全国心理解剖研究(2003)项目”中发现,我国自杀原因中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比重最大,家庭矛盾是与自杀相关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情感障碍(主要为抑郁症)是与自杀密切相关的心理疾病。但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自杀死亡者和三分之二的自杀未遂者并没有精神障碍,所以对中国青少年自杀危险因素尚待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从国内外的研究中可以得出对青少年自杀有潜在影响因素排列:
1.和父母吵架;
2.两性浪漫关系的破裂;
3.同伴交往问题或友谊问题;
4.学业问题、师生交往问题;
5.被拒绝、遭受羞辱或不合理的纪律处罚问题。
青少年跳楼事件,折射出学校人文关怀的缺失和生命教育的缺失,更反映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媒体报道出的死因和自杀并不构成因果关系,只是诱发因素之一。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综合了多种因素影响,才导致危机行为的产生。
系列三:青少年自杀前的预警信息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下面的这些行为是所有父母、同学、朋友和教师都必须注意的自杀危险征兆:
1.以前有过自杀企图或自杀未遂的行为;
2.说过自己要自杀,并制定自杀的计划和方式;
3.收集与自杀有关的方式并与人讨论自杀 ;
4.把事情突然安排有序,并把自己珍贵的东西随意送人;
5.突然使用或增量使用可以成瘾的物质,如酒精、药物;
6.抓伤、划伤、砍伤自己的身体或在身上做标记;
7.忽视个人外表形象,厌倦、懒散,注意力不集中;
8.突然性格转变,发生攻击性行为或闷闷不乐,突然从事高危险性活动;
9.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的内容;
10.学业、工作质量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
11.流露出绝望、无助,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
12.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疼痛,胃疼,头疼,月经突然失调,进食障碍,对有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13.突然离家出走,拖拖拉拉,慢性逃避;
14.无法忍受表扬或者嘉奖;
15.反复谈起梦见死去的亲人或朋友。
在语言表达方面,总是会和他人讨论有关死亡或者自杀话题,他们会直接地反复说出这样的话:
1.我希望我已经死去;
2.我再也不想活了;
3.我该怎样死才最好看。
他们会间接地不分场合地说出这样的话:
1.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
2.现在没有任何人能帮助我了;
3.没有我,你们会生活得更好;
4.我的生活一点儿意义也没有 ;
5.我再也无法忍受了;
6.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死了一切就解脱了。
以上危险征兆在一个人身上表现越多,越有在短期内采取自杀行为的可能。
一般自杀者周围的亲朋好友都表示自杀者生前没有自杀征兆。事实上国内和国际的研究都表明,大多数自杀者都会在采取自杀行为前向朋友、家庭成员表露出自杀意向,但他或她身边的人没有识别或并不当真。现在不幸的是,大多数的青少年学生会向朋友,但却不会向成年人表达自己的自杀意念或自杀计划。
一般情况下,这些同伴不愿意把这些自杀信息与成年人分享,他们要么是不把这种自杀信息当一回事,要么是因为他们想要保护自己的朋友,或希望通过这种保密的方式赢得友谊。青少年对家长和老师普遍存在不信任的情况,而家长和老师也无法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是目前青少年自杀防治要迫切突破的关键。
系列四:帮助有自杀意念青少年的要点
一个平时在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初中孩子,家长突然发现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想自杀的意念,并且还在他的衣柜里发现了一张揉皱的遗书。如果你就是这孩子的家长,你该如何和你的孩子谈论这样的问题?
1.首先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冷静和稳定。尽管发现孩子有自杀意念对我们来说是很痛苦的,也会令我们很担心,但孩子事实上是发出求救信息了,他希望得到理解和救助。
2.运用同理心的技巧表示你的关心。询问他们目前所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这些无法解决的困难对他们内心的影响,鼓励他们向你或者其他值得信任的人,说出自己内心的困惑。
3.多倾听少说话。要给青少年足够的自由和时间来说出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担忧,不要急于给出劝告也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有责任为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说出并重新面对困境和问题。
4.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轻易发火或放弃。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因为难以承认他们有无法解决的困难而否认他们有自杀的意念,他们会拒绝你所提供的帮助。
5.相信他们所说的,但要保持理智和冷静。要接纳孩子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允许他们在交谈过程中出现沉默或者烦躁,在交谈中我们自己要能保持沉默,因为重要的信息有时就会在沉默之后出现。
2007年5月8日至16日,短短数天时间,北京高校相继有五名学生跳楼自杀,这样的频率震惊了社会!大学生跳楼自杀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是许多学子向往的圣殿,此次自杀的学生又都是“人中之杰”的资优青少年,为何都选择这一决绝又惨烈的行为来结束他们年轻的生命?为此,本刊编辑部成立了专题小组,希望能深入剖析事件当事人自杀的相关因素。首先以“青少年自杀”为标题上网搜索,得到令人触目惊心的统计报告:
2007年5月8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一名大二学生从主教学楼坠楼身亡;
2007年5月9日,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生活区11号楼大一女生跳楼身亡;
2007年5月14日,清华大学34号楼大三建筑专业女生跳楼身亡;
2007年5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科研楼大二男生学生会副主席坠楼身亡;
2007年5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科技楼11楼一名女研究生跳楼身亡;
200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3号学生宿舍北侧楼一名女博士生跳楼身亡。
根据1998年我国卫生系统统计资料,造成15~24岁年龄组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就是自杀。根据国家卫生部估计中国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其中青少年比例排在第一位。据2002年北京自杀干预防治中心统计后公开的数字,中国已经与印度、匈牙利成为了世界上自杀率名列前茅的国家,这说明自杀是我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杀已经成为中国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
系列二:国内外关于青少年自杀引发因素研究
美国自杀预防基金会(1998年)报道:
1.26%~33%的青少年自杀者以前曾有自杀企图;
2.90%自杀者通常被诊断有抑郁症;
3.自杀意念影响,当父母有过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时,青少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
4.媒体有关自杀的情感图片、采访描述;
5.家里有枪;
6.有暴力倾向的人;
7.绝望感(包括对人生环境的困惑和自我怀疑);
8.巨大的压力(陷于学业、法律上的困境);
9.渴望成功的压力;
10.经济不稳定、生活贫困;
11.离婚、家庭重组;
12.移居、搬到新社区;
13.家庭发生巨大变化,如家庭成员生病或死亡;
14.性别定位的困惑;
15.对死亡抱有美好的幻想;
16.文化冲突不被社会接受;
17.学习无能;
18.在同伴面前失面子;
19.滥用酒精或药物;
20.高度焦虑或愤怒致失常行为。
北京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的“全国心理解剖研究(2003)项目”中发现,我国自杀原因中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比重最大,家庭矛盾是与自杀相关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情感障碍(主要为抑郁症)是与自杀密切相关的心理疾病。但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自杀死亡者和三分之二的自杀未遂者并没有精神障碍,所以对中国青少年自杀危险因素尚待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从国内外的研究中可以得出对青少年自杀有潜在影响因素排列:
1.和父母吵架;
2.两性浪漫关系的破裂;
3.同伴交往问题或友谊问题;
4.学业问题、师生交往问题;
5.被拒绝、遭受羞辱或不合理的纪律处罚问题。
青少年跳楼事件,折射出学校人文关怀的缺失和生命教育的缺失,更反映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媒体报道出的死因和自杀并不构成因果关系,只是诱发因素之一。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综合了多种因素影响,才导致危机行为的产生。
系列三:青少年自杀前的预警信息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下面的这些行为是所有父母、同学、朋友和教师都必须注意的自杀危险征兆:
1.以前有过自杀企图或自杀未遂的行为;
2.说过自己要自杀,并制定自杀的计划和方式;
3.收集与自杀有关的方式并与人讨论自杀 ;
4.把事情突然安排有序,并把自己珍贵的东西随意送人;
5.突然使用或增量使用可以成瘾的物质,如酒精、药物;
6.抓伤、划伤、砍伤自己的身体或在身上做标记;
7.忽视个人外表形象,厌倦、懒散,注意力不集中;
8.突然性格转变,发生攻击性行为或闷闷不乐,突然从事高危险性活动;
9.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的内容;
10.学业、工作质量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
11.流露出绝望、无助,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
12.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疼痛,胃疼,头疼,月经突然失调,进食障碍,对有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13.突然离家出走,拖拖拉拉,慢性逃避;
14.无法忍受表扬或者嘉奖;
15.反复谈起梦见死去的亲人或朋友。
在语言表达方面,总是会和他人讨论有关死亡或者自杀话题,他们会直接地反复说出这样的话:
1.我希望我已经死去;
2.我再也不想活了;
3.我该怎样死才最好看。
他们会间接地不分场合地说出这样的话:
1.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
2.现在没有任何人能帮助我了;
3.没有我,你们会生活得更好;
4.我的生活一点儿意义也没有 ;
5.我再也无法忍受了;
6.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死了一切就解脱了。
以上危险征兆在一个人身上表现越多,越有在短期内采取自杀行为的可能。
一般自杀者周围的亲朋好友都表示自杀者生前没有自杀征兆。事实上国内和国际的研究都表明,大多数自杀者都会在采取自杀行为前向朋友、家庭成员表露出自杀意向,但他或她身边的人没有识别或并不当真。现在不幸的是,大多数的青少年学生会向朋友,但却不会向成年人表达自己的自杀意念或自杀计划。
一般情况下,这些同伴不愿意把这些自杀信息与成年人分享,他们要么是不把这种自杀信息当一回事,要么是因为他们想要保护自己的朋友,或希望通过这种保密的方式赢得友谊。青少年对家长和老师普遍存在不信任的情况,而家长和老师也无法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是目前青少年自杀防治要迫切突破的关键。
系列四:帮助有自杀意念青少年的要点
一个平时在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初中孩子,家长突然发现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想自杀的意念,并且还在他的衣柜里发现了一张揉皱的遗书。如果你就是这孩子的家长,你该如何和你的孩子谈论这样的问题?
1.首先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冷静和稳定。尽管发现孩子有自杀意念对我们来说是很痛苦的,也会令我们很担心,但孩子事实上是发出求救信息了,他希望得到理解和救助。
2.运用同理心的技巧表示你的关心。询问他们目前所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这些无法解决的困难对他们内心的影响,鼓励他们向你或者其他值得信任的人,说出自己内心的困惑。
3.多倾听少说话。要给青少年足够的自由和时间来说出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担忧,不要急于给出劝告也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有责任为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说出并重新面对困境和问题。
4.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轻易发火或放弃。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因为难以承认他们有无法解决的困难而否认他们有自杀的意念,他们会拒绝你所提供的帮助。
5.相信他们所说的,但要保持理智和冷静。要接纳孩子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允许他们在交谈过程中出现沉默或者烦躁,在交谈中我们自己要能保持沉默,因为重要的信息有时就会在沉默之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