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语文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最“素质”的教育!
当我们说“应该”成为最素质的教育时,其实也就意味着现实中我们并未实现这一点。
任何人都能看到,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挥舞之下,语文的工具性与实用性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而最具有语文特色与内涵的人文性,却似乎有意无意的站在了美学的观点上——让我们远距离的欣赏她。这样的位置无疑传递着语文的尴尬,而这其实也正是我们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
所以,我们更要执着地说:语文教育必须成为最“素质”的教育!
这种“素质”不仅体现在语文的工具性上,更重要也更长久的体现在语文本身所包涵的丰富的人文性上。工具是基础,人文是内核。在传授工具技能的基础上浸润人文素质的熏陶,语文才能真正成为最“素质”的教育。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说得好:目前,语文教育我们最缺的是人文教育。这种教育应该给人以浪漫,理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的色彩。缺少这种生命亮色作底,我们的学生过早面对世俗丑恶,过早学会世故,当他们遇到黑暗沉重的东西时,便会走向绝望,走向极端。树立并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当下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教育和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的终极需要。
应该指出的是,基于人文素质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因而中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笔者在这里试将其笼统地归为“文化内涵教育”(包括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意志、态度、心理等教育)两个方面。
文化内涵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领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了解民族文化的深远,重视民族气节、民族操守,逐步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我们培养的应该首先是一个懂得欣赏与审美、懂得热爱本国文化的人,然后才是一个有着技能知识的劳动力。如果失去了前一个基础,那么我们的社会也就失去了精神的动力。于漪老师曾指出:“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语文教学切不可忽视中华民族文化背景,否则,讲出来、写出来的东西苍白无灵气,单薄无支撑。”同时,局限于课堂和教材的文化内涵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完全可以把教材以外的富于文化气息的美文引进课堂,把课堂内的感悟和品味推入社会,让学生在“大语文”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的熏染,在日积月累中沉淀自身文化的内涵。
人格修养教育其实是与文化内涵教育相融相补的,只不过它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健康完满的人格素养。中学语文教育在这方面特别需要注重两点:其一,给学生提供道德行为的典型(榜样)。斯宾诺莎说过,一个人的眼前应当时常出现某种人性的典范。换句话说,一个人应当具有一种他所尊重的人文标准,从中帮助他区分自己或别人身上,什么是创新的,什么是畸形和反常的。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中,有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伟人,有充满理想与抱负的有志之士,有坚强不息勇敢奋进的一代壮士,这些都能成为学生的理想榜样。其二,启发、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当学生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自觉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行动的优缺点时,才能积极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方式,逐渐养成积极的性格特征。因此语文教师更应联系课本中的学生认同对象,引导他们在比较鉴别中逐步完善自身人格。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人类自由的摇篮。它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格、理想和道德,向往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而中学语文以其特有的实际工具性和超越世俗的人文性,延展人的阅历空间、丰厚人的文化积淀,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以经典的文明气质健全人格,以深厚的文化传统提升品格,最终培养出学生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曾指出:“语文应是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它具有浓郁、强烈的人文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核,而且更应该贯串中学语文教育的全过程。
安民,语文教师,现居重庆。本文编校:洪 鸣
当我们说“应该”成为最素质的教育时,其实也就意味着现实中我们并未实现这一点。
任何人都能看到,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挥舞之下,语文的工具性与实用性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而最具有语文特色与内涵的人文性,却似乎有意无意的站在了美学的观点上——让我们远距离的欣赏她。这样的位置无疑传递着语文的尴尬,而这其实也正是我们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
所以,我们更要执着地说:语文教育必须成为最“素质”的教育!
这种“素质”不仅体现在语文的工具性上,更重要也更长久的体现在语文本身所包涵的丰富的人文性上。工具是基础,人文是内核。在传授工具技能的基础上浸润人文素质的熏陶,语文才能真正成为最“素质”的教育。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说得好:目前,语文教育我们最缺的是人文教育。这种教育应该给人以浪漫,理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的色彩。缺少这种生命亮色作底,我们的学生过早面对世俗丑恶,过早学会世故,当他们遇到黑暗沉重的东西时,便会走向绝望,走向极端。树立并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当下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教育和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的终极需要。
应该指出的是,基于人文素质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因而中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笔者在这里试将其笼统地归为“文化内涵教育”(包括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意志、态度、心理等教育)两个方面。
文化内涵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领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了解民族文化的深远,重视民族气节、民族操守,逐步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我们培养的应该首先是一个懂得欣赏与审美、懂得热爱本国文化的人,然后才是一个有着技能知识的劳动力。如果失去了前一个基础,那么我们的社会也就失去了精神的动力。于漪老师曾指出:“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语文教学切不可忽视中华民族文化背景,否则,讲出来、写出来的东西苍白无灵气,单薄无支撑。”同时,局限于课堂和教材的文化内涵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完全可以把教材以外的富于文化气息的美文引进课堂,把课堂内的感悟和品味推入社会,让学生在“大语文”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的熏染,在日积月累中沉淀自身文化的内涵。
人格修养教育其实是与文化内涵教育相融相补的,只不过它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健康完满的人格素养。中学语文教育在这方面特别需要注重两点:其一,给学生提供道德行为的典型(榜样)。斯宾诺莎说过,一个人的眼前应当时常出现某种人性的典范。换句话说,一个人应当具有一种他所尊重的人文标准,从中帮助他区分自己或别人身上,什么是创新的,什么是畸形和反常的。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中,有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伟人,有充满理想与抱负的有志之士,有坚强不息勇敢奋进的一代壮士,这些都能成为学生的理想榜样。其二,启发、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当学生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自觉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行动的优缺点时,才能积极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方式,逐渐养成积极的性格特征。因此语文教师更应联系课本中的学生认同对象,引导他们在比较鉴别中逐步完善自身人格。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人类自由的摇篮。它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格、理想和道德,向往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而中学语文以其特有的实际工具性和超越世俗的人文性,延展人的阅历空间、丰厚人的文化积淀,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以经典的文明气质健全人格,以深厚的文化传统提升品格,最终培养出学生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曾指出:“语文应是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它具有浓郁、强烈的人文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核,而且更应该贯串中学语文教育的全过程。
安民,语文教师,现居重庆。本文编校:洪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