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基德的《弓》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部关于爱和占有的影片。金基德在这部影片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虚拟的环境,压抑的冷色风格以及另类的情感基调。在这部影片中,人物的形象塑造独具特点,每一个人物都极具张力,因此人性与人性之间有了碰撞与对比。
关键词:弓;人性;欲望
金基德是一个喜欢极端的性和暴力,喜欢反映人性和民族悲剧的人,但大多以隐喻的形式出现,比如影片中的少女,老人等。并且,在他的影片中总是充斥着许多带有暗示性的细节,暗示着剧情的发展。其电影的艺术风格总体上说是平静舒缓的生活表象,但其背后隐伏着强大的张力和爆发力,从而形成简洁而不简陋、独特而不怪癖、真实而不媚俗的特点。
我看过三部他的电影,分别是《空房间》、《圣殇》和《弓》每一部都给予我强烈的震撼和心灵上的冲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弓》,又反复看了几遍。
《弓》的情绪满得快溢出来,却又找不到缺口。导演想说的太丰富,片子却一点不重不沉,反而拍得轻灵。金基德是尊重观众的,理解它需要观者动脑参与。你若有心,整部下来都分不开神,没有一个镜头的分寸拿捏不好,没有一处的感情是单一的。
影片中唯一的花季少女是一个花甲老人捡来养大的,他们一起生活了十年,陪伴他们的还有一把弓、一艘大船、一艘小船和大海。十年来,老人每天亲手替女孩洗澡擦身,抚摸着女孩柔嫩的肌肤,晚上握着女孩的手安心入睡,而女孩也从来没有反抗过,她的脸上始终挂着无邪的笑容,眼神中始终都透露着单纯与天真。但是最能将老人与少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便是老人的这把弓,这把弓可以是老人保护少女的利器,也可以成为老人演奏的乐器,更可以成为老人为船上的客人算命的工具。每当算命的时候船上的客人,包括我这个观影者总是要替少女捏把冷汗,可是也只有用这把弓算命的时候,才是老人与少女最为默契的时候,少女悠然地坐在秋千上,轻盈地荡着,满脸纯真和自信的微笑,老人也坚定得拉弓,瞄准,射箭,一气呵成,少女毫发无伤。如果没有那个年轻的男孩的出现,少女与老人的关系或许会始终如此和谐。
从船上客人的口中可以得知,老人与少女约定了在少女17岁生日的那天两人结婚,拉人亲手量了少女的身材尺寸,从陆地上买了他们大婚的衣服回来,并且他每天都会用红笔将过完的日子一天天划去,期待着大婚之日的到来。可是那个年轻的男孩出现了,他给女孩带来了现代化的随身听,让女孩感受到了纯真的爱情,他也是唯一一个想要解救女孩逃离老人囚禁的人。因为他的出现,女孩的自我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她开始反抗老人,她不愿意让老人给她洗澡,也不愿老人睡觉握她的手,老人愤怒地,迫切地,将日历撕掉,想要提前婚期。
少年与老人就是两个极端的对比,少年的随身听和老人的用弓做成的乐器;少年的善良和老人的狡猾;少年的新思想和老人的守旧观念;少年对少女的纯真的爱和老人对少女的偏执的占有欲,这些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女孩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地转变。
就当男孩要带着女孩开着小船离开时,老人开始慌乱了,他觉得他心中的执念,他的愿望要失败了,他以死相逼,这是我觉得老人在整个影片中最狡猾的时候。他提前将磨锋利的小刀放在自己手能够得到的地方,然后将牵着小船的绳子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随着小船的离去,绳子越来越紧,老人开始用小刀割绳子。但是与此同时,发现绳子的少女被激起了无限的同情,她疯狂地砍断了绳子,将小船调头回来,老人看到少女回來了,默默把小刀藏了起来,让少女下定了跟他结婚的决心。
在他们结婚仪式结束后,老人向天空射了一支箭,完成了毕生愿望的老人向着大海一跃而下。老人这充满了目的性的行为,却恰恰表现出其内心的孤独与脆弱,而少女,便是一直支撑他活下来的唯一的念想。即使老人已经离开了,但是老人对少女的影响却是深刻的,在最后一支箭落下之后,少女幻想老人还在身边。至于最后一支箭是如何使少女变成女人的,这完全不是现实可以解说的,而是富有无限诗意的。
影片所表达的并不仅仅如此,欲望与宿命如海上迷雾,从头到尾笼罩了这个故事。很多时候我们借了爱的名义,燃起熊熊欲望。这欲望犹如一张逐渐满涨的弓,苦心经营、缓慢铺陈、瞄准、定位,一箭射出,然后我们向着垂死的猎物微笑。《弓》用细腻沉实的笔触,力透纸背的描写了这样一个拉弓射箭的过程。
少年终于带着醒来的少女开着小船离开了,没有了老人与少女的大船,也随之沉入了大海。
老人与少女之间的感情,说不清也道不明,养育少女长大的老人更像是少女的亲人长辈,或许是限于伦理道德,金基德才将他换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的角色,同时也导致了老人与少女对彼此的感情和欲望都是复杂而又纠葛的。
这是金基德很有代表的一部,他将欲望的张力达到了崩塌的临界点,扮演少女的徐敏贞唇红齿白,性感的嘴唇和充满挑逗的眼神有着野性之美,导演没有让感观刺激成为目光注意的对象,整部电影体现了抑制之美,演员的选择往往决定了观众认同。
这个充满韩国风情的段落让我想到了中国张艺谋导演馆惯常的伪民俗,我觉得在韩国影坛金基德是个聪明人,他深知讨巧的方法,而林权泽就如他的削发明志一样对于他们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金基德曾经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不能实现的渴求和希望,通常大家都会把这些愿望藏起来。而我想表现的是,这些隐藏的愿望有多卑鄙、高贵、悲伤和美好。”而他的这部电影正是把那些隐藏的愿望(即老人想与少女结婚的愿望)放大,放大到极致,揭露给观众看,这或许,与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的,不愿表露的东西正相吻合,从而激发了人们的共鸣。
“欲望”那把“弓”就是欲望的象征,以至于老头最后死了之后也化成了“弓”,还有当旅客调戏女孩时;老头向旅客射箭,这把弓就是代表了欲望,老头对于女孩一直是一种控制欲,尔起初女孩由于长时间没有接触社会而导致对于所谓的“欲望”一无所知,直到见到了那个男孩之后,她的那种少女怀春的欲望才慢慢弥漫,以至于他开始学会反抗。整个影片的过程就是欲望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少女的,也是金基德的
我无法判断出这结局算是喜剧还是悲剧,看着海面上摇曳的小船,年轻的男女即将展开崭新的故事,那就暂且当它是个喜剧吧!
关键词:弓;人性;欲望
金基德是一个喜欢极端的性和暴力,喜欢反映人性和民族悲剧的人,但大多以隐喻的形式出现,比如影片中的少女,老人等。并且,在他的影片中总是充斥着许多带有暗示性的细节,暗示着剧情的发展。其电影的艺术风格总体上说是平静舒缓的生活表象,但其背后隐伏着强大的张力和爆发力,从而形成简洁而不简陋、独特而不怪癖、真实而不媚俗的特点。
我看过三部他的电影,分别是《空房间》、《圣殇》和《弓》每一部都给予我强烈的震撼和心灵上的冲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弓》,又反复看了几遍。
《弓》的情绪满得快溢出来,却又找不到缺口。导演想说的太丰富,片子却一点不重不沉,反而拍得轻灵。金基德是尊重观众的,理解它需要观者动脑参与。你若有心,整部下来都分不开神,没有一个镜头的分寸拿捏不好,没有一处的感情是单一的。
影片中唯一的花季少女是一个花甲老人捡来养大的,他们一起生活了十年,陪伴他们的还有一把弓、一艘大船、一艘小船和大海。十年来,老人每天亲手替女孩洗澡擦身,抚摸着女孩柔嫩的肌肤,晚上握着女孩的手安心入睡,而女孩也从来没有反抗过,她的脸上始终挂着无邪的笑容,眼神中始终都透露着单纯与天真。但是最能将老人与少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便是老人的这把弓,这把弓可以是老人保护少女的利器,也可以成为老人演奏的乐器,更可以成为老人为船上的客人算命的工具。每当算命的时候船上的客人,包括我这个观影者总是要替少女捏把冷汗,可是也只有用这把弓算命的时候,才是老人与少女最为默契的时候,少女悠然地坐在秋千上,轻盈地荡着,满脸纯真和自信的微笑,老人也坚定得拉弓,瞄准,射箭,一气呵成,少女毫发无伤。如果没有那个年轻的男孩的出现,少女与老人的关系或许会始终如此和谐。
从船上客人的口中可以得知,老人与少女约定了在少女17岁生日的那天两人结婚,拉人亲手量了少女的身材尺寸,从陆地上买了他们大婚的衣服回来,并且他每天都会用红笔将过完的日子一天天划去,期待着大婚之日的到来。可是那个年轻的男孩出现了,他给女孩带来了现代化的随身听,让女孩感受到了纯真的爱情,他也是唯一一个想要解救女孩逃离老人囚禁的人。因为他的出现,女孩的自我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她开始反抗老人,她不愿意让老人给她洗澡,也不愿老人睡觉握她的手,老人愤怒地,迫切地,将日历撕掉,想要提前婚期。
少年与老人就是两个极端的对比,少年的随身听和老人的用弓做成的乐器;少年的善良和老人的狡猾;少年的新思想和老人的守旧观念;少年对少女的纯真的爱和老人对少女的偏执的占有欲,这些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女孩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地转变。
就当男孩要带着女孩开着小船离开时,老人开始慌乱了,他觉得他心中的执念,他的愿望要失败了,他以死相逼,这是我觉得老人在整个影片中最狡猾的时候。他提前将磨锋利的小刀放在自己手能够得到的地方,然后将牵着小船的绳子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随着小船的离去,绳子越来越紧,老人开始用小刀割绳子。但是与此同时,发现绳子的少女被激起了无限的同情,她疯狂地砍断了绳子,将小船调头回来,老人看到少女回來了,默默把小刀藏了起来,让少女下定了跟他结婚的决心。
在他们结婚仪式结束后,老人向天空射了一支箭,完成了毕生愿望的老人向着大海一跃而下。老人这充满了目的性的行为,却恰恰表现出其内心的孤独与脆弱,而少女,便是一直支撑他活下来的唯一的念想。即使老人已经离开了,但是老人对少女的影响却是深刻的,在最后一支箭落下之后,少女幻想老人还在身边。至于最后一支箭是如何使少女变成女人的,这完全不是现实可以解说的,而是富有无限诗意的。
影片所表达的并不仅仅如此,欲望与宿命如海上迷雾,从头到尾笼罩了这个故事。很多时候我们借了爱的名义,燃起熊熊欲望。这欲望犹如一张逐渐满涨的弓,苦心经营、缓慢铺陈、瞄准、定位,一箭射出,然后我们向着垂死的猎物微笑。《弓》用细腻沉实的笔触,力透纸背的描写了这样一个拉弓射箭的过程。
少年终于带着醒来的少女开着小船离开了,没有了老人与少女的大船,也随之沉入了大海。
老人与少女之间的感情,说不清也道不明,养育少女长大的老人更像是少女的亲人长辈,或许是限于伦理道德,金基德才将他换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的角色,同时也导致了老人与少女对彼此的感情和欲望都是复杂而又纠葛的。
这是金基德很有代表的一部,他将欲望的张力达到了崩塌的临界点,扮演少女的徐敏贞唇红齿白,性感的嘴唇和充满挑逗的眼神有着野性之美,导演没有让感观刺激成为目光注意的对象,整部电影体现了抑制之美,演员的选择往往决定了观众认同。
这个充满韩国风情的段落让我想到了中国张艺谋导演馆惯常的伪民俗,我觉得在韩国影坛金基德是个聪明人,他深知讨巧的方法,而林权泽就如他的削发明志一样对于他们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金基德曾经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不能实现的渴求和希望,通常大家都会把这些愿望藏起来。而我想表现的是,这些隐藏的愿望有多卑鄙、高贵、悲伤和美好。”而他的这部电影正是把那些隐藏的愿望(即老人想与少女结婚的愿望)放大,放大到极致,揭露给观众看,这或许,与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的,不愿表露的东西正相吻合,从而激发了人们的共鸣。
“欲望”那把“弓”就是欲望的象征,以至于老头最后死了之后也化成了“弓”,还有当旅客调戏女孩时;老头向旅客射箭,这把弓就是代表了欲望,老头对于女孩一直是一种控制欲,尔起初女孩由于长时间没有接触社会而导致对于所谓的“欲望”一无所知,直到见到了那个男孩之后,她的那种少女怀春的欲望才慢慢弥漫,以至于他开始学会反抗。整个影片的过程就是欲望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少女的,也是金基德的
我无法判断出这结局算是喜剧还是悲剧,看着海面上摇曳的小船,年轻的男女即将展开崭新的故事,那就暂且当它是个喜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