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激“趣”培“真”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i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应注重激“趣”和培“真”。 激“趣”是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情趣。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才会喜写、乐写、勤写。培“真”是培养学生在作文时说真心话,表真心情。只有真情,文章才会感人,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 作文 激趣 培真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有利的空间,这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趣”的激发,“真”的培养。激“趣”就是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情趣。培“真”是培养学生说出真心话,表达真心意,让文章富有真情实感。实践证明,激“趣”与培“真”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一定的实效。
  1 激“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并伴有积极情绪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和能力是有选择性的。爱因斯坦说:“热爱的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长的摇篮。”要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首先必须激起学生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轻松、喜欢、快乐的心境中获得体验。先求爱说爱写,对作文产生需要,后求会说会写,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方面的激趣。
  1.1 联系切身生活,激发作文兴趣。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教学活动才能开展成功。作文教学须从学生的切身生活入手,指导学生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学生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容易兴奋、激动,因此,激发他们的情感变动,有利于培养练笔的积极性。只要将这种心理情感体验转化到语言的表达上,作文的兴趣便会自然而生。
  1.2 借助文本教学,激发作文兴趣。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选材构思到文章的开头、过渡、结尾,都有一定的技法和规律。学生不可能懂得那么多,教师只有借助文本范例,让学生学习文章写作的基本方法,懂得如何言情达意。语文教材,多数是名家的优秀作品,本身就是较好的习作范文,教学中灵活运用,指导学生读中悟写,吸收文本的精华,应用到写作练习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1 学习文章开头,引发兴趣。学生写作文,总感到开头难,不知如何下笔。谚语云:“描龙难在点睛,作文难在开头。”教学中,我认课文为例,启发如何写作文的开头。如《桂林山水》:“我看见波澜壮阔的大海……”文章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有拱云托月之妙,一气贯注,统领全篇。如《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开篇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前后句形成鲜明对比,表意非常明确,情感表达淋漓尽致。
  1.2.2 学习文章结尾,培养兴趣。文章的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课文《桂林山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揉合在一起。音韵绕梁,三日不绝。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课文《荔枝》:“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文章首尾照应,借物抒情,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言尽而意未尽。
  1.2.3 学会观察,养成兴趣。利用范文,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特征,明确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看到的形象就有区别,课文《鸟的天堂》:“真是一株大树……”其观察的效应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2.4 学会积累局端,提高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课外阅读和在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语文课的任务是读、说、记、用,通过理解、记忆、运用,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自己的习作做好积累运用。课文《索溪山谷的野》:“索溪山谷的山,是天然的美……”句子新颖鲜活,一股扑面而来的原始气息,令人耳目一新。深深吸引读者。课文《桂林山水》:“漓江的水真静……”句子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鸟的天堂》:“那么多的绿叶……”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展示出来,读之动情。
  1.2.5 借用名言佳句,增添兴趣。名言、诗词、格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对联等,语言精练、含蓄、幽默、跳脱、诙谐、风趣、生动活泼,有独特的语言魅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积累这些名言佳句,在作文时灵活运用,能优化习作的语言效果,同时增添对作文的兴趣。
  2 培“真”
  真情实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特有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的心理过程的重要方面。真情实感是作文的核心。写作是内心的真情流露,所谓“文贵真情”,假如自己写的文章都无法打动自己,更谈不上打动别人。培“真”就是培养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写,说出真心话,道出真心情。
  2.1 利用课文教学,诱发真情。文本的阅读,为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连贯古今,开启内心的门户,为习作找到了切入点和树立写作的范例。作文与阅读灵活结合,巧妙运用,能使学生愿意写、乐意写、有内容可写。读写结合,是把作文训练与阅读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将作文知识的传授与训练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我让学生体会句子:“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在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生活,说出心理话。甲学生说:“爷爷去世时,妈妈哭得很伤心,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我虽然没有哭出声,但眼泪禁不住流出来。”学习《荔枝》一课:“自从家里添了小孙子……都给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要求学生自拟题目习作,将日常生活中父母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事写出来。学生只要有切实的体验,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通过这样的练习,训练学生说出真心话,表出真心情。
  2.2 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真情。作文教学由于忽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不够。读写结合,得益于课内,运用于课外。但作文仅得益于课内是不够的。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如果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知识,运用到习作领域,就能更好地发挥功能性作用。教学中,我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掌握素材资源。如村里的送兵活动、风俗活动、植树活动、游行活动。组织学生在国庆节、劳动节、儿童节为学校黑板报写专栏文稿。在“教师节”、“母亲节”给父母、老师写感恩信。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心话。
  作文是一项难度较高且具有一定创造性因素的综合性作业。作文教学应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多读多练、乐写、勤写、会写,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拓宽知识面,表达真情实感。
其他文献
学会学习是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它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学生学会学习,核心就是要转变学习方式。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呢?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贵善导,学贵主动”,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课本上现成结论,而是主动参与丰富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学习主动权,引导他们在充分自主的平台上学习。  1.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
期刊
【摘 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教师的积极引导是关键。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本文试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围绕创设问题情境来探讨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 创设 问题情境 优化 情境教学    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
期刊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在一定的现实情境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便于保存,且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数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进而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情境。那怎样的情境可谓合适?一个好的情境要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  其一创设的情境,要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让人文性真正走进课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尊重学生的真情体验,做到耐心;尊重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做好服务;尊重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做好服务;尊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做好引导。通过初步探索,明白了让人文性真正走进课堂,这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关键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达到有效,在短短的40分钟内达到教学目标,下面谈谈我平时教学中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1 精心设计预案,为有效的阅读教学创立良好开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教学预案,是迈进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其有效性决定于教者在读懂《课标》、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的把握程度。苏教版教材是按单元分主题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要想扎实有效的
期刊
【摘 要】 很多学生存在怕写作文、对自己的文章缺少自信的消极心理,要化消极为积极,应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多阅读、多表达,并且教师要善于在评改中多表扬,如此,我们才会欣喜地看到学生“文思如泉”!  【关键词】 观察 体验 读书 表达 表扬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上到作文课,总有学生会锁眉哀叹;在考试前还未看到作文题目,很多学生就已高度紧张,内心恐惧;对于自己已写出来的文章
期刊
下面是我十多年来就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的点拨与评价”一点教学体会。  1 教学中教师的点拨至关重要  “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思维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动脑,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有效点拨,即教师审时度势,适时、适宜地进行点拨
期刊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最常见,最适用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提高其有效性。要注意做到精心设计,目的明确;难易适度 ,深题浅问;新颖别致,激发情趣;循循善诱,层层深入;面向全体,鼓励为主。从而充分发挥出提问良好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课堂 提问 有效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也最简单适用的教学方法了。然而据我了解,很多教师对“提问”的运用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提问过于简单,学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疲劳性骨膜炎发病的机理、原因、积极预防和处理几个方面作以说明,以其对以后的安排训练内容时加以帮助。  【关键词】 疲劳性骨膜炎 训练内容 预防    笔者作为体育教师十余年来,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因为除了要训练出成绩,还要防止出现一些意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四个方面专门针对疲劳性骨膜炎发病的机理、原因、积极预防和处理几个方面作以说明,以其对以后的安排训练内容时加以帮助。  1
期刊
【摘 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角色欲望”,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沐浴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精彩的导入环节无疑可为整堂语文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语,优化语文教学的导入环节,促使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优化导入环节 提高 语文思维 教学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