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秦代秦代国祚甚短,只有十五年。虽书同文文字,但篆书范本甚少,峄山刻石作为一个始皇东巡的遗迹,自然弥足珍贵。虽然其为宋儒徐铉摹本,但任然保持了秦篆的形体,又具有宋代玉箸篆的风貌。其篆书技法的特点,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以利于当代篆书艺术创作。
关键词 峄山刻石 篆书 技法
《峄山刻石》的书法艺术,应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为存世之翻刻精良的《长安本》分析。另外也要分析原《峄山刻石》的特点,以理解秦刻石的风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峄山刻石》原石于开元年以前便已毁损,传为秦丞相李斯所书,然峄山并无题署,历来相袭以为刻石之书必出其手,盖因李斯多随从始皇帝东巡,相继刻石。文献中多处有关于李斯书写刻石的记载,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1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此二颂三句为韵。其碑见在会稽山上。其文及书皆李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云:“今山南有大峄,名曰郗公峄。山北有绝岩,秦始皇观礼于鲁,登于峄山之上,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铭山领,名曰昼门。”2我们对李斯的篆书的风格的探求,亦能窥见《峄山刻石》之风貌。李斯的篆书历来为世所称道,被尊为小篆鼻祖,与汉代篆书家曹喜并称为“斯喜”。 李斯于《论用笔》中论及笔法:“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回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若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理当自见矣。”3其用笔强调节奏与轻重,其“疾”以曜风神。即古诀所谓:“速则神在其中,迟则妙在其内。能速而速谓之入神,能速而不速谓之赏会。”作书贵在能于自然中极其变化。《峄山石刻》虽为翻刻本,但也可以看出李斯的篆书用笔重劲速,亦贵淹留。结体屈伸有度,疎密停匀。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载:“秦时李斯号为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也。汉建初中,扶风曹喜善篆,少异于斯,而亦称善,邯郸淳师焉,略究其妙。韦诞师淳而不及也。”4唐张怀瓘《书断·书断上》赞曰:“李君创法,神虑精微,铁为肢体,虬作骖騑,江海渺漫,山岳峨巍,长风万里,鸾凤于飞。”5明代丰坊《书诀》:“吾子行曰:“李斯方圆廓落,阳冰圆活姿媚。”然兼之者亦唯子行一人,可谓独步千古。陶宗仪乃云专法阳冰,浅之知篆矣。徐家亦有妙处。”6
《峄山刻石》翻刻本以《长安本》最佳,此为郑文宝于宋淳化四年(993年)以徐铉摹本重刻。徐铉所摹为玉箸篆一脉,秉承“二李”,故可于探讨玉箸篆书风来探求《长安本》技法。玉箸篆自秦李斯传至李阳冰。词曰:“斯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後来者谁。千年有人,谁能待之。後千年无人,篆止於斯。”(唐舒元舆《题李阳冰玉箸篆词》)。李阳冰道出玉箸篆一脉的创作原理为取象于自然,于《论传》曰:“缅想圣达立卦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抵咀嚼之势。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性状者矣。”李氏把篆书技法的方圆、揖让、笔势于自然中得之,强调了篆书创作需要作者用情感化万物为我所有即“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性状”为“技进乎道”的境界。这也是“玉箸篆”一脉创新的关键,玉箸篆由于其用笔、结体皆尚精致,起止浑圆又无迹可寻,结体端庄且大小一致。故于创新甚难,且易流于描字、画字之弊。玉箸篆自秦以来,唯李阳冰有创新,改秦篆而成“铁线篆”。一直到清初作小篆者多拓于玉箸篆。
徐铉为“二李” (李斯、李阳冰)玉箸篆书风的杰出承继者,凭藉其显赫的地位与声名泽被有宋一代,故宋代的篆书几乎不出“二李”藩篱。《长安本》所表现的书法风格与秦篆相比,显得纤细流丽、秩序井然。明显受宋初篆书书风和徐铉篆书“再创作”的影响。《宋史·徐铉传》:“铉精小学,好李斯小篆,臻其妙,隶书亦工。”7徐铉用笔受李阳冰笔法颇深,陈槱《负暄野录·篆法总论》云:“小篆自李斯之后,惟阳冰独擅其妙。尝见真迹,其字画起止处,皆微露锋锷,映日观之,中心一缕之墨倍浓。盖其用笔有力,且直下不欹,故锋常在画中。此盖其造妙处。江南除铉书亦悉尔,其源自彼而得其精微者。”8由此可见,玉箸篆用笔重中锋古法。此中锋得于“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笔画中间渗墨最浓最深,故“中心一缕之墨倍浓”。用笔亦重“直下不欹”且有力,线条才会均匀挺健、精神奕烁。
玉箸篆一脉自宋以后,鲜有能出“二李”右者。清初还有以烧毫、秃笔等以求玉箸古法,枯笔作篆,几成恶习。故于此不再探讨。
注释:
(Endnotes)
[1]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0页。
[2](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96页。
[3]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397页。
[4]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14页。
[5]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160页。
[6]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507页。
[7](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046页。
[8]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376页。
关键词 峄山刻石 篆书 技法
《峄山刻石》的书法艺术,应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为存世之翻刻精良的《长安本》分析。另外也要分析原《峄山刻石》的特点,以理解秦刻石的风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峄山刻石》原石于开元年以前便已毁损,传为秦丞相李斯所书,然峄山并无题署,历来相袭以为刻石之书必出其手,盖因李斯多随从始皇帝东巡,相继刻石。文献中多处有关于李斯书写刻石的记载,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1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此二颂三句为韵。其碑见在会稽山上。其文及书皆李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云:“今山南有大峄,名曰郗公峄。山北有绝岩,秦始皇观礼于鲁,登于峄山之上,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铭山领,名曰昼门。”2我们对李斯的篆书的风格的探求,亦能窥见《峄山刻石》之风貌。李斯的篆书历来为世所称道,被尊为小篆鼻祖,与汉代篆书家曹喜并称为“斯喜”。 李斯于《论用笔》中论及笔法:“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回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若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理当自见矣。”3其用笔强调节奏与轻重,其“疾”以曜风神。即古诀所谓:“速则神在其中,迟则妙在其内。能速而速谓之入神,能速而不速谓之赏会。”作书贵在能于自然中极其变化。《峄山石刻》虽为翻刻本,但也可以看出李斯的篆书用笔重劲速,亦贵淹留。结体屈伸有度,疎密停匀。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载:“秦时李斯号为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也。汉建初中,扶风曹喜善篆,少异于斯,而亦称善,邯郸淳师焉,略究其妙。韦诞师淳而不及也。”4唐张怀瓘《书断·书断上》赞曰:“李君创法,神虑精微,铁为肢体,虬作骖騑,江海渺漫,山岳峨巍,长风万里,鸾凤于飞。”5明代丰坊《书诀》:“吾子行曰:“李斯方圆廓落,阳冰圆活姿媚。”然兼之者亦唯子行一人,可谓独步千古。陶宗仪乃云专法阳冰,浅之知篆矣。徐家亦有妙处。”6
《峄山刻石》翻刻本以《长安本》最佳,此为郑文宝于宋淳化四年(993年)以徐铉摹本重刻。徐铉所摹为玉箸篆一脉,秉承“二李”,故可于探讨玉箸篆书风来探求《长安本》技法。玉箸篆自秦李斯传至李阳冰。词曰:“斯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後来者谁。千年有人,谁能待之。後千年无人,篆止於斯。”(唐舒元舆《题李阳冰玉箸篆词》)。李阳冰道出玉箸篆一脉的创作原理为取象于自然,于《论传》曰:“缅想圣达立卦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抵咀嚼之势。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性状者矣。”李氏把篆书技法的方圆、揖让、笔势于自然中得之,强调了篆书创作需要作者用情感化万物为我所有即“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性状”为“技进乎道”的境界。这也是“玉箸篆”一脉创新的关键,玉箸篆由于其用笔、结体皆尚精致,起止浑圆又无迹可寻,结体端庄且大小一致。故于创新甚难,且易流于描字、画字之弊。玉箸篆自秦以来,唯李阳冰有创新,改秦篆而成“铁线篆”。一直到清初作小篆者多拓于玉箸篆。
徐铉为“二李” (李斯、李阳冰)玉箸篆书风的杰出承继者,凭藉其显赫的地位与声名泽被有宋一代,故宋代的篆书几乎不出“二李”藩篱。《长安本》所表现的书法风格与秦篆相比,显得纤细流丽、秩序井然。明显受宋初篆书书风和徐铉篆书“再创作”的影响。《宋史·徐铉传》:“铉精小学,好李斯小篆,臻其妙,隶书亦工。”7徐铉用笔受李阳冰笔法颇深,陈槱《负暄野录·篆法总论》云:“小篆自李斯之后,惟阳冰独擅其妙。尝见真迹,其字画起止处,皆微露锋锷,映日观之,中心一缕之墨倍浓。盖其用笔有力,且直下不欹,故锋常在画中。此盖其造妙处。江南除铉书亦悉尔,其源自彼而得其精微者。”8由此可见,玉箸篆用笔重中锋古法。此中锋得于“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笔画中间渗墨最浓最深,故“中心一缕之墨倍浓”。用笔亦重“直下不欹”且有力,线条才会均匀挺健、精神奕烁。
玉箸篆一脉自宋以后,鲜有能出“二李”右者。清初还有以烧毫、秃笔等以求玉箸古法,枯笔作篆,几成恶习。故于此不再探讨。
注释:
(Endnotes)
[1]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0页。
[2](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96页。
[3]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397页。
[4]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14页。
[5]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160页。
[6]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507页。
[7](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046页。
[8]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3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