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点回顾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文人雅士们把品味山川之美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因此,描写自然景物的文学作品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浸润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有助于理解文章主旨,更能提升我们的审美感悟能力,所以这一讲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写作景物描写的赏析短文。
写作要领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美好的景物,很想把它记录下来,力求写得生动有趣,形象感人。作家们也一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为了把眼前之景生动地描摹下来,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虚实相生,托物言志;或比喻夸张,拟人排比,既状物之形,更写景之神,把景物写得五彩缤纷,摇曳多姿。所以我们在赏析这些景物描写时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1. 找出写景语句,体会写景特点。要对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首先应该明确文章所写的景物对象,把握景物所体现的氛围特征。然后再分析其写景方法、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分析时往往又包括整体界定和具体分析两个步骤。整体界定时要能有效地从原文中撷取信息,具体分析时要能结合整篇文章对景物特点进行准确概括,精彩阐释。
2. 展开联想想象,感受景中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景物只有受之于人类的情感才能透露出灵性来。所以要真正读懂文章,从景物描写中领略到美,首先就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真正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之中,身临其境,同声相应,深刻感悟景物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在与作者的共鸣中走进作品,理解作者。
3. 选好切入点,进行精彩评析。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切入来评析其景物描写的精彩之处,关键是要善于选择,找准切入点。比如我们可以从字、词的赏析入手,再到句子,最后到整篇文章意境的赏析,层层深入,美的感受自然而然也就具体化了。或者我们可以从景物描写的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方面切入,分析作品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或深刻揭示作家们运用融情于景、化静为动、托物言志等的高超技巧,这样作家们的匠心独运之处,文章的跌宕多姿也就让人叹服了。
原文输入
山的呼唤
(琼瑶)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
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
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
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文本解读
《山的呼唤》是一篇清新隽永的散文。文章起于“那山的呼唤”,反复吟咏,又结于“那山在呼唤”,着笔温柔,意境朦胧而含义隽永。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了两座山——童年时湖南故乡的一座小山和后来攀登的玉山。童年时的故乡的小山因为“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而“始终活在我的心中”,这就为下文埋下了思乡的种子和热爱自然的根。接着作者着力用她那枝生花妙笔细腻而有序地描绘了玉山的优美景色,表达出对神奇的大自然的惊叹和沉迷。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摄取了清晨和夜里两个反差极大的特写镜头。清晨的玉山,使你不能不“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夜里的玉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语言委婉含蓄,隽永玲珑。全文情景交融,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不断攀登、永远进取的积极人生观,扣人心弦,催人奋进。
赏析范例
《山的呼唤》多角度的景物描写
琼瑶在《山的呼唤》一文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如梦如幻般神奇而又美丽的山景。
在具体描绘中,作者注意绘形、绘声与绘色相结合。比如故乡的小山“遍布着松树”“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泥土是红色的”,而两年前登上的玉山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这样写既突出了山间景物的特点,又体现出个人登“山”时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形象生动,趣味无穷。
作者综合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在作者的笔下,两座山都有人的灵性,像在“呼唤”她。玉山上的松枝,“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那种种声浪“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吸引着作者去攀登。语言生动,既概括了所见景物的总体特征,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各种景物的突出特点,凸现出大自然的巨大魅力。
虚实结合,意境朦胧而含义隽永。文中描绘了“实”的山——童年时期湖南乡间的一座小山以及日后攀登的玉山,通过反复的吟咏,作者还写出了象征意义的“山”——理想、成功、乡情等,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不断攀登、永远进取的积极人生观。
通过这些描写,文章为读者展现出一幅迷人的山景,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山的呼唤”,深切理解了作者对山的热爱与执著。
编辑/姚晟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文人雅士们把品味山川之美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因此,描写自然景物的文学作品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浸润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有助于理解文章主旨,更能提升我们的审美感悟能力,所以这一讲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写作景物描写的赏析短文。
写作要领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美好的景物,很想把它记录下来,力求写得生动有趣,形象感人。作家们也一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为了把眼前之景生动地描摹下来,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虚实相生,托物言志;或比喻夸张,拟人排比,既状物之形,更写景之神,把景物写得五彩缤纷,摇曳多姿。所以我们在赏析这些景物描写时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1. 找出写景语句,体会写景特点。要对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首先应该明确文章所写的景物对象,把握景物所体现的氛围特征。然后再分析其写景方法、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分析时往往又包括整体界定和具体分析两个步骤。整体界定时要能有效地从原文中撷取信息,具体分析时要能结合整篇文章对景物特点进行准确概括,精彩阐释。
2. 展开联想想象,感受景中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景物只有受之于人类的情感才能透露出灵性来。所以要真正读懂文章,从景物描写中领略到美,首先就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真正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之中,身临其境,同声相应,深刻感悟景物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在与作者的共鸣中走进作品,理解作者。
3. 选好切入点,进行精彩评析。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切入来评析其景物描写的精彩之处,关键是要善于选择,找准切入点。比如我们可以从字、词的赏析入手,再到句子,最后到整篇文章意境的赏析,层层深入,美的感受自然而然也就具体化了。或者我们可以从景物描写的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方面切入,分析作品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或深刻揭示作家们运用融情于景、化静为动、托物言志等的高超技巧,这样作家们的匠心独运之处,文章的跌宕多姿也就让人叹服了。
原文输入
山的呼唤
(琼瑶)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
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
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
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文本解读
《山的呼唤》是一篇清新隽永的散文。文章起于“那山的呼唤”,反复吟咏,又结于“那山在呼唤”,着笔温柔,意境朦胧而含义隽永。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了两座山——童年时湖南故乡的一座小山和后来攀登的玉山。童年时的故乡的小山因为“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而“始终活在我的心中”,这就为下文埋下了思乡的种子和热爱自然的根。接着作者着力用她那枝生花妙笔细腻而有序地描绘了玉山的优美景色,表达出对神奇的大自然的惊叹和沉迷。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摄取了清晨和夜里两个反差极大的特写镜头。清晨的玉山,使你不能不“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夜里的玉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语言委婉含蓄,隽永玲珑。全文情景交融,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不断攀登、永远进取的积极人生观,扣人心弦,催人奋进。
赏析范例
《山的呼唤》多角度的景物描写
琼瑶在《山的呼唤》一文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如梦如幻般神奇而又美丽的山景。
在具体描绘中,作者注意绘形、绘声与绘色相结合。比如故乡的小山“遍布着松树”“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泥土是红色的”,而两年前登上的玉山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这样写既突出了山间景物的特点,又体现出个人登“山”时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形象生动,趣味无穷。
作者综合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在作者的笔下,两座山都有人的灵性,像在“呼唤”她。玉山上的松枝,“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那种种声浪“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吸引着作者去攀登。语言生动,既概括了所见景物的总体特征,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各种景物的突出特点,凸现出大自然的巨大魅力。
虚实结合,意境朦胧而含义隽永。文中描绘了“实”的山——童年时期湖南乡间的一座小山以及日后攀登的玉山,通过反复的吟咏,作者还写出了象征意义的“山”——理想、成功、乡情等,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不断攀登、永远进取的积极人生观。
通过这些描写,文章为读者展现出一幅迷人的山景,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山的呼唤”,深切理解了作者对山的热爱与执著。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