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以下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高中教学方法,力求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进,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东西。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精神培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和爱好是入门的向导,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思维就会精致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意志就会坚韧而顽强。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数学语言抽象、枯燥、乏味,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规律,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的语言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技能。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兴趣的先导——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首先,师生必须建立和谐、融洽的“情感场”。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应尊重、爱护、体贴学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其次,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的前提。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没有兴奋的激情怎么能激励人?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当你面带微笑站在讲台的那一瞬间,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的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课堂才会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才会心灵相通。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的谆谆教诲,学生才会言听计从;对于要学习的知识,学生才会认真去探索、领会、掌握和运用。
二、兴趣的诱因——挖掘教材的新奇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奇是寻求知识的强大源泉。”他指出应尽量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暂时还不理解的有趣的新奇事物,展现越多,学生就越好奇,从而产生兴趣。
严密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笔者在多次教育实习中发现不少实习教师在这方面常出问题,有些在职教师对这方面也注意不够。
现将笔者在听课中发现的一些常见错误分类举例如下,希望能引起老师们的注意。
1、不适当地“删”、“添”定义、定理或法则中的字句。例如,对于“同一三角形中,大边所对的角较大”这个定理,尽管教材上说明可以简记作“大边对大角”,但教师在口述时是应该注意定理的完整性的。由于不少教师口述时只说“大边对大角”,致使有的学生对于两个三角形的问题,也错误地套用这一结论。又如,有的教师为了突出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把“点到直线的距离”说成“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使部分学生误认为点到直线的距离除了垂直距离,还有非垂直距离。
2、随意“挪用”一些相近概念。有的教师一面大讲(a+b)2与a2+b2不同,一面又把“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简称作“平方和公式”,致使有的学生对它们的区别长期若明若暗。有的教师把“-a与+a抵消”说成“-a与+a约了”;把“分子分母约去a”,说成“分子分母消去a”;把“这两个因式的积”说成“这两项的积”。这些说法干扰了学生对“约分”、“因式”、“合并同类项”等概念的理解和记述。有的教师把(-a)2与-a2都读作负a的平方,把(a+b)2与a+b2都读作a加b平方,使学生莫衷一是。还有不少教师把sin2x[(sinx)2]读作“sin平方x”,发生了概念性的错误。
3、不适当地引用学生未学过的名词、术语。有的教师把解分式方程时用到的“换元法”说成了“变量代换法”;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把“分析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说成了“找一下应用题中的不变量”。而初一、二的学生尚未学过“变量”概念,怎么能理解呢?有的教师在向同学解释“为什么0不能作分母”时说:“同学们上了大学就会明白,0作为分母无穷大。”笔者认为一时向学生解释不清的问题,暂不解释可以,胡乱解释就不好了。
4、不注意适应教材更新的需要。作为“集合”概念在初中的渗透,现行教材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都用集合观点给予解释,但有的老教师总觉得“集合”不如“轨迹”顺口,提轨迹的时候多,提集合的时候少,致使部分学生到初中毕业时,对“集合”还缺乏感性认识,给高中正式学习“集合”概念造成了困难。
5、说话不完整。例如,把“方程两边同乘以某数”说成“给方程乘某数”,把“π弧度等于180度”说成“π等于180度”,把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应大于或等于零”说成“被开方数应大于零”等。这些说法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还会使学生做题时出错。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科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的反映,希望老师们都来注意正确使用、用好数学教学语言。比如讲“有理数“的概念时,可这样引入:“零上3度和零下3度怎样用数来表示呢”?显然仅用数字“3”无法表示它们的区别,怎么办呢?昨天的温度是零上2度,因为来了寒潮,今天的气温下降了6度,那么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若收入记为正,那么小明今天用去20元,该记作什么?前进10米,记作+10米,则倒退5米记作什么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答疑,同学们就会正确地理解有理数了。
三、兴趣的延伸——运用教具,动手操作
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演示教具、操作学具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表象、理解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多种感官协调地进行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
四、兴趣的升华——数学生活化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的途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贵在培养。在教学设计中,只要教师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巧妙引导,一定可以把学生带到学习的天堂,促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精神培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和爱好是入门的向导,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思维就会精致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意志就会坚韧而顽强。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数学语言抽象、枯燥、乏味,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规律,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的语言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技能。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兴趣的先导——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首先,师生必须建立和谐、融洽的“情感场”。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应尊重、爱护、体贴学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其次,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的前提。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没有兴奋的激情怎么能激励人?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当你面带微笑站在讲台的那一瞬间,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的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课堂才会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才会心灵相通。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的谆谆教诲,学生才会言听计从;对于要学习的知识,学生才会认真去探索、领会、掌握和运用。
二、兴趣的诱因——挖掘教材的新奇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奇是寻求知识的强大源泉。”他指出应尽量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暂时还不理解的有趣的新奇事物,展现越多,学生就越好奇,从而产生兴趣。
严密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笔者在多次教育实习中发现不少实习教师在这方面常出问题,有些在职教师对这方面也注意不够。
现将笔者在听课中发现的一些常见错误分类举例如下,希望能引起老师们的注意。
1、不适当地“删”、“添”定义、定理或法则中的字句。例如,对于“同一三角形中,大边所对的角较大”这个定理,尽管教材上说明可以简记作“大边对大角”,但教师在口述时是应该注意定理的完整性的。由于不少教师口述时只说“大边对大角”,致使有的学生对于两个三角形的问题,也错误地套用这一结论。又如,有的教师为了突出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把“点到直线的距离”说成“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使部分学生误认为点到直线的距离除了垂直距离,还有非垂直距离。
2、随意“挪用”一些相近概念。有的教师一面大讲(a+b)2与a2+b2不同,一面又把“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简称作“平方和公式”,致使有的学生对它们的区别长期若明若暗。有的教师把“-a与+a抵消”说成“-a与+a约了”;把“分子分母约去a”,说成“分子分母消去a”;把“这两个因式的积”说成“这两项的积”。这些说法干扰了学生对“约分”、“因式”、“合并同类项”等概念的理解和记述。有的教师把(-a)2与-a2都读作负a的平方,把(a+b)2与a+b2都读作a加b平方,使学生莫衷一是。还有不少教师把sin2x[(sinx)2]读作“sin平方x”,发生了概念性的错误。
3、不适当地引用学生未学过的名词、术语。有的教师把解分式方程时用到的“换元法”说成了“变量代换法”;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把“分析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说成了“找一下应用题中的不变量”。而初一、二的学生尚未学过“变量”概念,怎么能理解呢?有的教师在向同学解释“为什么0不能作分母”时说:“同学们上了大学就会明白,0作为分母无穷大。”笔者认为一时向学生解释不清的问题,暂不解释可以,胡乱解释就不好了。
4、不注意适应教材更新的需要。作为“集合”概念在初中的渗透,现行教材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都用集合观点给予解释,但有的老教师总觉得“集合”不如“轨迹”顺口,提轨迹的时候多,提集合的时候少,致使部分学生到初中毕业时,对“集合”还缺乏感性认识,给高中正式学习“集合”概念造成了困难。
5、说话不完整。例如,把“方程两边同乘以某数”说成“给方程乘某数”,把“π弧度等于180度”说成“π等于180度”,把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应大于或等于零”说成“被开方数应大于零”等。这些说法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还会使学生做题时出错。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科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的反映,希望老师们都来注意正确使用、用好数学教学语言。比如讲“有理数“的概念时,可这样引入:“零上3度和零下3度怎样用数来表示呢”?显然仅用数字“3”无法表示它们的区别,怎么办呢?昨天的温度是零上2度,因为来了寒潮,今天的气温下降了6度,那么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若收入记为正,那么小明今天用去20元,该记作什么?前进10米,记作+10米,则倒退5米记作什么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答疑,同学们就会正确地理解有理数了。
三、兴趣的延伸——运用教具,动手操作
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演示教具、操作学具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表象、理解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多种感官协调地进行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
四、兴趣的升华——数学生活化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的途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贵在培养。在教学设计中,只要教师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巧妙引导,一定可以把学生带到学习的天堂,促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