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走班模式下选排课流程优化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通过对选排课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选排课流程从学生需求重视程度与反馈效率两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并将优化后的方案应用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贯通培养项目,有效地提高了选课满意率,增加了选课成功人数。该文提出的优化后选排课流程,对其他学校的选排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选排课流程  学生需求  选课满意率  选课成功人数
  中图分类号:G4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a)-0184-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and arranging courses,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process of course selection and scheduling from two aspects: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to students' needs and feedback efficiency. The optimized scheme is applyed to the through training project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The optimized scheme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course selection and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course sel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ost-selection course scheduling process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other schools to select and arrange courses.
  Key Words: Course selection and scheduling process; Student needs; Course selection satisfaction rate; Number of successful course selection
  隨着新高考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与实施,高考选考已经逐渐被各个省市所接受。在新高考6(部分省市为7)选3模式下,共有20种不同的组合[1],选择不同组合的学生数量之间差距很大,以往行政班授课形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选课走班成了新高考模式下学校的必然选择[2]。选课走班模式下,按照课程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3类课程:必修类课程(语文、数学、英语)、选考类课程(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与选修课程(体育、艺术、技术)。目前必修课程分层走班、选考课程分组合走班与选修课学生自由走班是选课走班的主流形式[3]。但选课走班在施行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均遇到了大量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需求的变动性与学校调整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在现行的选排课流程当中,某一学期的课程安排是在对上一学期选课情况进行反思、改进的基础上设置的。这种选排课流程对于选排课出现问题的反应存在一个周期,而这个周期往往是以学期为计算单位。现行长周期、静态的选排课流程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动态的需求。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学部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审批2016年正式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贯通培养试验项目采用“2+3+2”的7年贯通培养模式,其中基础教育阶段2年,引入北京市11所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高职教育阶段3年,利用学院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使学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在教学上积极采用选课走班模式,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该文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原有选排课流程与优化后选排课流程为例,探讨选排课流程的优化方式。
  1  原有选排课流程与存在的问题
  1.1 原有选排课流程简介
  原有的选排课流程是一个依据学校可开设资源与学校课程体系情况,让学生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选择的过程。具体环节有:排课之前对学校资源与学生学分情况进行统计;协调教师、学生、教学场地三者及其上课时间,完成排课过程;学生在选课规则之内进行选课,满足学分与选课种类的要求;选课结束后对选择课程不合适的学生进行调课。
  1.2 原有选排课流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 重视学校资源分配忽视学生需求
  选课走班模式是为了尊重学生学习需求个性化、学习能力差异化而实行的教学方式。但在原有选排课流程当中,从教学资源的统计到课程的安排都是针对学校场地与教师时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本身对课程种类以及数量的需求。大量无法抢到自己喜欢课程的学生只能等待随机安排。所以在选课过程中,学生哄抢课程以及学生拒绝选择的情况严重,被随机安排课程的学生与授课教师关系紧张的问题时常发生。这些问题的产生反映了课程设置与学生需求的不匹配,而这种不匹配正是选排课流程当中忽视学生需求导致的。
  1.2.2 问题反馈处理效率低   选课走班模式将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依据自身需求进行选课。学生的需求往往是实时变化的,这就需要选排课过程中实时根据学生情况对课程种类、数量进行调节。但在原有选排课流程当中,选课过程中问题的反馈是通过选课结束后,教务人员根据学生调课情况进行整理得到的。问题反馈周期为一个学期,反馈效率极低。在这种低效反馈之下,学生需求与学校安排严重不匹配,选排课各个环节矛盾频发。
  2  选排课流程的优化
  2.1 选排课流程优化思路
  选排课过程是将学校资源与学生需求进行匹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了解教学资源、学生需求与匹配3个环节。原有的选课流程中,只突出了对教学资源的了解,所以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要增加对于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学生与课程匹配度的衡量。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与问题反馈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需求,通过学生实时选课满意度调查的方式了解资源匹配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进行调整。
  2.2 优化后的选排课流程
  2.2.1 选排课风险预测与评估
  在学校选排课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上学期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根据之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此次选排课风险预测与评估,并提出应急预案。
  2.2.2 资源整合与学生意愿调查
  对该校资源进行统计并对学生选课的意愿进行调研与分析。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个课程学生选择意愿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查看学校资源满足学生的需求情况,并寻找替代的资源与课程对缺口进行填补。保证开设资源与学生需求尽可能匹配。
  2.2.3 提出排课方案并进行满意度调查
  选排课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的过程。在第一次课表编排完毕后可将课表录入选课系统,由教师与学生查看课程,对课程满意度进行评价并给出修改意见。在查看满意度与修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多轮调整改进。
  2.2.4 选课过程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选课过程应当是学生根据课程情况与自身需求进行挑选的过程。挑选的基础是学生对于课程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学校通过各项信息渠道提前将各个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性质、授课形式等信息发送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理性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选课。并在选课过程中及时将出现的问题记录反馈。
  2.2.5 调课过程收集学生信息形成对后续选课的反馈
  调课过程是学生对于最终结果进行调整的过程。该过程是学生对于选课结果最直观的反映与表现,对于后续课程调整的指导、借鉴意义极大。所以学校教务要做好调课信息记录,在选调课结束后进行反思讨论,总结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优化后选排课流程如图1所示。
  3  优化后选排课流程的实践
  在对选排课流程优化后,将优化的流程应用于北京劳动保障職业学院贯通培养项目选排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选课满意度上升;二是选课过程中选课成功人数增加,拒绝选课人数减少。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贯通培养基础教学部2016年开始运行,2016级学生一直采取原有选课流程,在2017年首次在2017级新生中开始进行新流程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选课满意率分布情况与选课成功人数分布情况如图2、图3所示。
  从图中可知,采取新选课流程后,学生满意率与选课成功人数均有提高。优化后的流程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
  4  结语
  该文提出的优化方案有效地提升了选排课的满意率,降低了拒绝选课人数,但是在选课过程中,仍然存在少量学生不选的情况,学生与学校课程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改进提升的空间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 赵丹,李军靠.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面临问题及应对[J].科教文汇,2018(12):109-111,129.
  [2] 肖巧玲,叶舒婷.改革驱动走班化实践:基于文献的考察[J].教育评论,2018(12):137-142.
  [3] 杨志明.新高考与走班制教学之分类分层探析[J].决策与信息,2018(3):109-117.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世界,电梯已然成为楼宇建筑必备的交通工具,随着电梯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乘梯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能够全面提高电梯的服务质量一直是群控电梯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以西门子S7-1200PLC为主控制器,设计了一款基于专家函数的S7-1200群控电梯控制系统,针对群控电梯的3个评价指标——乘客候梯时间、乘客乘梯时间、能源消耗量对系统进行评价,结果验证了该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
期刊
摘 要:学生作业的布置,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它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来说,其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笔者从两个实际的教学案例中分析出,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针对笔者班学生的实际,笔者尝试“分层设计”学生的作业,让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生吃得消。通过新的尝试,该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既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摘 要:在不同的参考背景条件下,雷达恒虚警的实际检测性能往往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当参考背景单元呈现为瑞利分布时,GO-CFAR有着最好的检测性能。但在多目标同时存在的干扰环境下,GO-CFAR的检测性能会随着干扰点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基于有序统计量的OS-CFAR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在有多目标干扰的条件下,选择OS-CFAR可以获得最好的检测性能。该文使用MATLAB分析了两种检测方法的性能,并
期刊
摘 要:在中职院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时,教师需要大胆地改革创新,如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开展混合学习的模式,更好地提高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该文以中职院校电工电子专业电工基础课程为例,分析混合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中职院校 电工电子专业 电工基础 混合学习  中图分类号:TM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a)-0143-02  在中职电工
期刊
摘 要:“3+4”衔接模式的生源在升入本科教学阶段后,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往往遇到比普通本科生更多的问题。课程思政化,润物无声地在专业学习中解决他们思想上的难题,必然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难关。该文分析了该类生源的特点、课程思政的内涵,阐述了个人对于如何针对课程思政进行建设的观点。  关键词:“3+4”衔接 自动化专业 课程思政 生源特点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该文基于世界银行数据库1984—2014年美国的碳排放量、美国人均GDP、美国人口总量、化石燃料能耗百分比、人均耗电量等数据,结合多种预测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测了美国未来30年的碳排放量。首先基于灰色预测模型表明,未来30年美国的碳排量将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将偏差的关系归纳到BP神经网络模型中,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趋势外推法对预测结果作进一步完善,预估未来30年美国的碳排
期刊
摘 要:该文以笔者学校近期与俄罗斯摩尔多瓦国立大学合作开展的“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为例,探索和优化针对具有船舶行业背景的中外工程硕士双学位的联合培养方案和实施路径,形成的成果为该校和其他类似高校进一步针对涉船涉海专业开展工程硕士国际化视野人才培养、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提供试点经验借鉴。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动力工程专业 国际化视野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乌鲁木齐市户外拓展训练机构为出发点,调查户外拓展训练机构的发展现状,找出凸显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研究结果表明:拓展机构整体专业性不强,场地设施较为简单,设施安全难以保障;经营活动类型种类多样,培训师无证上岗、证岗不符的问题较为普遍;培训内容老旧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创新,营销手段较为单一。建议:提高拓展训练机构培训质量,整改完善场地配套设施;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开展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新时代下的一种趋势,通过技能竞赛可以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该文以常规土工检测(坝工土料工)竞赛为例,对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进行了经验总结。笔者作为指导老师,带领3名选手参加了常规土工检测(坝工土料工)赛项并取得了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现将技能竞赛中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的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技能竞赛 高技能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期刊
摘 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已深刻地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探索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高职英语课程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该文以微信公众号“飞学英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用以解决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效辅助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 大学英语 移动互联网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