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入手,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解决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结构层面上说,就是要扩大有效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盘活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进而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从体制层面上说,就是要政府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降低企业税负成本和融资成本,加快国企改革,鼓励中小企业创新,打破行政干预和区域垄断行为。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结构性失衡;经济增长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经济能在一段时期内可持续增长,物价适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品增长并且实现国家公民的充分就业一直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宏观管理目标,但每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征,要实现这一目标,宏观调控管理方式也是不尽相同。
  当下主流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包括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所谓的需求管理就是当经济低迷或者需求过度时,管理当局主要通过控制货币总量的货币政策或者政府支出、财税调整等财政政策的实施来达到控制经济衰退或者经济过热。采用需求管理政策不改变经济体制,是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即经济总量来达到短期内的经济可持续增长。而供给管理就是通过生产效率角度的调节,来达到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所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积极的供给侧干预,破除供给侧的各种限制和约束比如提高生产端土地要素流转约束、解除对行业竞争性的约束等使要素最优化配置的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长期的数量和质量上的稳定增长。
  需求侧管理侧重短期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而供给侧管理则侧重经济的中长期潜在的增长,要保持中长期的经济稳定增长就需要将供给侧的四大要素即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通过一定的政策达到充分配置。
  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需求侧和供给侧共同管理的思路,对于当下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来说这是完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
  (一)国内时代背景及原因
  改革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制的改革,中国的劳动生产效率和要素配置效率都在改革开放的30年来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成为中国经济自改革以来的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在此过程中供给和需求两侧的改革一直是主旋律,在改革前期和中期,供给侧的改革占了主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企业和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经济管制较强,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社会总供给不足,当局当时通过对价格体制、贸易机制、收入分配以及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促使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进入2003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一轮的增长周期,众多大型国企改制上市,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得以建立,整个经济处于工业化的加速进程中,社会全行业都在大力发展中,经济突飞猛进,社会急需提高总量,因此供需总量失衡而非结构失衡成为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当时的政府积极的运用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等需求管理政策对经济进行了调控在防止经济快越发展出现的过热的情况下实现高速增长。
  2003年至2007年,我国GDP实现了从10%至14.2%年均增长达11.6%的高速增长阶段,通货膨胀在该经济区间也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可以说这在当时是很有成效的。
  进入2007年后,经济发展出现了过热迹象,CPI达到了104.8,2008年则到达105.9。数据上看经济总量失衡,但深层次的却是结构性失衡矛盾导致,政府对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的限度内控制住了通胀,但是GDP增速却下滑了,2008年GDP仅9.6%,较2007年的14.2%回落了4.6%,政府陷入了控制通胀与保增长的两难窘境,从2003年以来一直实行的需求管理调控已经不能满足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必须通过供给侧改革来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各种结构性失衡难题。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了全球经济危机,我国的经济深受波及,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出于应对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当时政府下了“四万亿”的投资拉动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由紧缩突变为极度宽松,经济增长危机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深藏在经济中的机构失衡问题越发凸显和尖锐。从2012年GDP的8%一路下滑至2015年的6.9%。与此同时,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至2016年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47个月下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亏损面扩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一些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潜在风险显性化的可能性增大。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表面上是有效需求不足,但最根本的还是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经济出现结构性失衡。
  从需求侧看,过去一个时期“住”和“行”主导的需求结构,正在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需求结构转换。一是“住”和“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从我国情况看,房地产市场面临去库存压力,汽车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二是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各类消费品需求的性价比、安全、质量等要求也水涨船高,但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导致人们要出国狂扫货现象。三是服务化需求发展迅速,旅游、养老、教育、培训和各类生产性服务需求与日俱增,而服务业供给结构仍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从供给侧看,制造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急剧扩张产能膨胀,当经济陷入下滑周期时,不管国内还是国外需求都不再能够支持如此巨大的产能,于是产能过剩现象在许多传统行业例如石化、钢铁、煤炭、建材等行业都出现了,利润水平也大幅回落,有的行业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过去一个时期,我们主要是从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都实行了较大力度的扩大内需政策,这在当时传统产能的市场需求还有空缺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并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需求转换,原先着重刺激传统产能行业的经济供给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新经济常态下的需求结构了,供需矛盾已经不能再继续用简单粗放扩大投资的方式来解决了,增大投资效用最大化的时点已经过去,在投资边际效用递减的的下行曲线侧,继续扩大传统行业投资不仅对经济拉动作用微弱,而且还会使结构性失衡的供需矛盾递延至后期,经济中潜藏的风险只会进一步累积。   由此可见,主要矛盾正在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由于经济下行的原因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面对的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因而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政策实现经济反弹,而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经济发展动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际时代背景
  历史上,世界各国不乏对供给学派理论的实践,供给侧改革便是其中的典型实践。上世纪70年代美国曾陷入滞胀,英国也曾于20世纪70-80年代陷入滞胀加结构性问题的经济窘境。减税的同时对国企进行一些列的改革是当时“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对供给学派理论最经典的实践,这令当时一度陷入萧条下滑的经济走出了衰退泥潭,对经济的复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里根总统在1981年上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施政纲领:降低税率来支持企业发展,减少政府对行业竞争的限制来放开并引入新活经济市场机制增强贸易自由度,削减政府开支等。该措施使得居民提高了可支配收入,边际税率也降低了42%(从70%下调至28%),这不仅推动了消费,也直接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力的供给意愿;另一面企业也因税率的降低大大提高了营业盈利,政府让利的结果是企业的投资意愿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供给侧改革的纲领实施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很长一段时期的稳健繁荣,为日后经济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
  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目标是通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激发企业竞争活力。具体途径包括:政府税制改革,降低企业税负;引导金融机构扶持实体经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鼓励企业创新,减少行政干预等等。简言之,就是要化解过剩产能,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持续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改革目标的实现路径可以从以下四个要素着手:
  (一)劳动力优化——人口政策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提前到来,未富先老已成为客观事实,过往高速发展所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老龄化人口(60岁以上)已超过2亿,人口老龄化率达到15.5%,高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将有助于缓解老龄化现象,补充国内劳动力人口。
  同时需要关注的是,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人口大省劳动力大规模前往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现象非常普遍。但是户籍制度的限制造成了迁徙式的人口流动,也成为目前诸多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春运等无法有效解决,因此,户籍制度改革也必将成为人口政策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是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它能有效的促进劳动力要素实现跨区域流动,另一方面对于当下居高不下的房地产库存能起到很好的消化作用。当前,除一线城市以外的其它城市,房地产去化速度过慢,若能将户籍制度的改革与住房购房制度改革齐头并进,将会极大刺激购房需求,提高去化率的过程加快我国的户籍城镇化提高效率。
  除了进行户籍改革,大力发展服务业也成为了优化劳动力的重要举措。当前,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越前两产业,要解决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传统行业必然造成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服务业将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吸纳作用。第三产业的增长边际就业吸纳力比工业要多出50万,即每增长1%,第三产业要比工业多出50万个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服务业将是稳定中国经济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举措。
  再者,目前国内劳动人员技能水平低下、职业素养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需要从政策层面支持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再深入根源的就需要加快农村脱贫速度,大力投入教育,让教育实现公平化,通过从农村从小抓起的教育来实现全民素质的提升对劳动力优化的长远意义将更重大。
  (二)优化生产要素
  优化生产要素,提升要素使用效率,包括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不仅提升廉价农村用地使用效率,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调控。
  除了土地要素,资本要素也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成本要素,高成本的资本要素将会是企业经营的致命要害,因此要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提高资本回报率,降低资本成本是要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加速利率市场化,放开政策限制鼓励企业直接融资比例,结合央行降息等措施都能有效起到降低资本要素成本。
  另一方面,对于产能过剩行业,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敢于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精简企业编制,尤其是国有企业。完善下岗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等配套政策,使企业轻装上阵,步入发展正规。
  (三)政府层面政策支持
  政府层面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对市场的强力行政干预,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自我调节。
  同时营造鼓励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发万众创业、社会创新的活力。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注意经济软着陆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长期供给改革和短期保增长的冲突、大幅减税和国家债务的矛盾会慢慢浮出水面。
  当前在中国的社会总投资中,33%的比例是制造业投资,在这33%的制造业中,传统产业重化工却占到了64%,我过产能过剩的重化工也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力太大了。中国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需要产业结构实现由“重”到“轻”的转变,但快速出清这些过剩产能的重化工业容易导致经济急剧的下滑,短期内的保增长政策要每年6.5%的GDP增长目标就很难以实现。要避免经济的硬着陆就要加大新兴产业投资,充分冲供给端释放新兴行业的活力,只有在传统行业供给收缩信号明显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有充分的资源从传统行业中挤压出来流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便可由供给端的收缩来实现供需结构优化,避免了生硬从传统行业直接剥离带来的断崖式下跌冲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众多重要举措中有一个是关键的是要减税,减税意味着财政赤字将会大幅增加,国际上通行的办法是加大国债的发行规模。若向国内市场发行国债,市场的容量空间却是有限的,假如向全球发行人民币债券,这又有赖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且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性信心都将直接影响世界对中国国债的需求规模。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配合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家实力的进一步提升,这将是一个缓慢而反复的过程,避免经济硬着陆和杠杆加大带来的冲击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五、结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入手,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解决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结构层面来说就是要扩大有效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盘活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化解过剩产能,加大资产重组力度,促进要素有序合理流动,进而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从体制层面上说,就是要政府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降低企业税负成本和融资成本,加快国企改革,鼓励中小企业创新,打破行政干预和区域垄断行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意味着需求管理和需求政策退出,两者应相互配合,互为促进。需求管理主要是适度扩大总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供给侧改革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供给侧改革则着重于提升效率,扩大消费需求,激活企业创造力,为中长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温州银行总行)
  参考文献:
  [1] 刘伟,2010.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从需求管理到供应管理,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第一版.
  [2] 冯志峰,20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经济问题,2016第2期第12页-17页.
  [3] 陈杰,2015.供给侧改革和保增长只能二选一,证券市场周刊,2015(45).
其他文献
婆婆这人特别小气,刚结婚我就发现了。  我们刚结婚时,家里客人多,婆婆每次招待客人,都喜欢从她的小菜园里就地取材,张罗一桌满是乡土气息的饭菜。天冷了,小菜园里没菜时,她就在快要散集的时候去买菜,买回来的菜都是蔫的。不用说,这样的菜便宜。我告诉她:“买菜别图便宜,新鲜蔬菜才好呢。”她不以为然,一边择着芹菜的蔫叶子、剥着洋白菜的蔫外皮,一边说:“这碍什么事,里面好好的,照样吃。”我不吭声,她还接着说:
杨晨光,芭东集团总经理,青岛市人大代表、正和岛山东岛邻机构秘书长、“盛和塾”山东理事长。尽管有一系列的名头,但他几乎从不出现在媒体视野,而是契合着稻盛和夫先生所提出
期刊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明显提高。不断提高全
去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2007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时,与往年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在提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居民消费价格、
北风吹起,雪花飘落,隆冬到来。风吹乱了我的思绪,我抬起快要被书本和试卷掩埋的沉重的脑袋——哦,原来早已飞雪漫天,我却浑然不知。仔细看,我笑了。小时候,小小的我被父母抱
要选择一款好冰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1.比发泡层冰箱的发泡层就像人的外套,发泡是否充实直接决定了冰箱的保温效果,可以通过捏、敲等 To choose a good refriger
核心技术标准化是国家标rn准战略的关键rn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WTO)通过签署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定)等方式,确立了技术标准在
一、问题的提出  同居现象有许多种,本篇文章所要讨论的仅限于非婚同居,即同居双方均未婚而同居。  由于这种同居关系不像结婚那么正式,所以分居是一件很容易而且很平常的事情,这就涉及同居期间所形成的财产如何分割的问题。对于同居期间财产要进行分割或者能否到法院主张分割,首先就得先确定这种财产状态的性质,方能有效分割财产。  二、理论总结  对于非婚同居期间,经过双方共同劳动和共同努力而获得或累积的财产,
问题rn双重标准欠公允.在执行招标准则过程中,评标专家出于个人目的对不同投标人采用双重标准区别对待,具体表现为“开绿灯”与“亮红牌”,常见于标书审查的一些细枝末节中.
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长不大的问题,其成长障碍既有来自外部的政策环境等因素,又有来自内部的家族经营的因素。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