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今天在看手机的时候,屏幕上猛然跳出的一条消息,让我再一次被胡歌的善良和教养所感动。因为这件事情,如果不是博主披露,有可能永远都不为人所知。
事情是这样的:
微博博主“吾名璎璎”,于2017年5月查出自己患了白血病。刚开始,男朋友一直陪伴着她。两个月之后,男友离开了。在治疗过程中,她曾一度濒临死亡。
她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
之前死了40多秒的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我一个人在黑暗无边的地方,脚下不知道是湖是海。我坐在木桶里,没有声音,没有方向,我只看得到我自己,我就这么荡呀荡,荡呀荡……
那种无助的悲伤,跃然纸上。
吾名璎璎和其他女孩一样,心中也有一个最爱的偶像。在最艰难、最难熬的日子里,她再次看了一遍偶像胡歌主演的《琅琊榜》,她特别想胡歌能对她说一句话,或者写一段话,让自己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于是她便在微博里@了胡歌,后来又觉得这样不好,有可能会对自己的偶像造成骚扰,形成道德绑架,于是她在微博里表示了歉意。正在这时,眼尖的网友们却突然发现,胡歌的微博上很久没有动静的微博关注,竟然多了一个人。点进去一看,居然就是吾名璎璎。
没有任何的宣传,也没有任何大张旗鼓的动静,胡歌与吾名璎璎联系上了。征得胡歌的同意后,吾名璎璎将她与胡歌私信的内容发在了网上。私信中的每一句发言,都体现了胡歌深入骨子里的善良和教养。
在私信中,胡歌全程都从吾名璎璎的角度考虑,为她留足了余地。而且从胡歌的语气上看,其实他并不希望把这件事情曝光,但是只要博主开心,胡歌就愿意。
真正的教养,都藏在了细节里,不张扬,却悄悄浸润。
2
还记得前几天,胡歌无意中的一个举动又把他自己送上了热搜榜。
在《如梦之梦》发布会的现场,胡歌一个帅气的箭步跃上了舞台。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表演,而是因为听到了一个普通粉丝的喊声。这位粉丝是个妈妈粉,是一名大学退休教师,因为年事已高,无法跨上高高的舞台,所以胡歌索性直接跳上去,半跪在舞台上聆听妈妈粉说话。
原来这位妈妈粉是在为自己89岁的老母亲索要胡歌的签名。她的母亲身患癌症,非常喜欢胡歌,她希望胡歌能写一句话鼓励她母亲一下。胡歌马上跪伏在舞台上,为妈妈粉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当天在场的还有著名演员前辈卢燕女士,当卢女士在助手的搀扶下缓缓前行的时候,胡歌弯腰捡走了掉在她前方路上的纸杯,完全没有一个当红大明星的做派,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晚辈。
教养这种东西,是藏也藏不住的,它深深地刻进了人的骨髓当中,随时随地悄然绽放。
3
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这其实也是胡歌自己人生的写照。
23岁前的胡歌是演艺圈最明亮的少年,他年少成名,飞扬灿烂。直到2006年,那一场车祸,让他痛失好友的同时,还承受了身体缝合120针的痛楚和几近毁容的惶恐。
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不再自信。脸上明显的伤疤,让他有意无意地去遮掩,心门也半开半闭。
他曾在一篇名为《照镜子》的文章里这样写道:
车祸重创了我的容貌,也冲击了我的内心。每次当我战战兢兢拿起镜子的时候,我都渴望能在镜子里寻找到勇气和力量。镜子的语言简洁而充满了智能,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够让我真正重新站立。如果皮囊难以恢复,那就用思想去填满它。
从那以后,胡歌开始蜕变。他曾对黄磊说:“最近每日养病疗伤正是读书的好机会。万一演不了戏就转幕后,多读些书是好的。”
胡歌让黄磊开列了很多的书单,开始了他的自我修养之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胡歌还写下了一本书《幸福的拾荒者》,字里行间透露出他曾经的痛楚和迷茫,犹豫和颓丧。蜕变的过程有多艰难,胡歌在书中并没有大写特写,只是最后让我们看到了凤凰涅槃的结局。
2015年,那个长发束起、长袍宽袖的梅长苏,从屏幕上缓步走来,真实,沉稳,成熟。胡歌已经彻底与磨难握手言和。
真正的教養不会轻言苦难,而是直面苦难却风轻云淡。
4
2016年,他一举拿下了金鹰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
那篇高情商的获奖感言,感动了很多人,也是胡歌人品、修养的最好写照。
“我觉得今天能拿到这个奖不是因为我的演技有多么好,而是因为我很幸运,我可能比更多的人更早地知道演员应该是怎么样的。我的第一部戏是跟郑佩佩老师合作的,她让我知道演员在现场应该是怎么样的。我很幸运的是,我可能比更多人更早地知道了什么样的演员才是真正的演员。
……
这是一条创新之路,也是一条传承之路,艺术是需要创新的,但是追求艺术敬业的精神是需要传承的。”
在领奖前,他快步走到李雪健面前,双手合十,微微鞠躬,并在李雪健身边轻轻说了一声:“受之有愧!”
真正的教养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力量,一种宽以待人的体谅。
5
胡歌是演艺圈一个独特的存在,靠着零绯闻、零黑史,低调不浮躁,俘获了一众胡椒。
他的谦逊礼貌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真正的修养。他会和现场每一位工作人员打招呼,收工后会谢谢人家,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他会很尊重地叫别人老师。
真的希望像胡歌这样“只想专心做一个演员,别无其他”的演员越来越多。
就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那样:“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
今天在看手机的时候,屏幕上猛然跳出的一条消息,让我再一次被胡歌的善良和教养所感动。因为这件事情,如果不是博主披露,有可能永远都不为人所知。
事情是这样的:
微博博主“吾名璎璎”,于2017年5月查出自己患了白血病。刚开始,男朋友一直陪伴着她。两个月之后,男友离开了。在治疗过程中,她曾一度濒临死亡。
她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
之前死了40多秒的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我一个人在黑暗无边的地方,脚下不知道是湖是海。我坐在木桶里,没有声音,没有方向,我只看得到我自己,我就这么荡呀荡,荡呀荡……
那种无助的悲伤,跃然纸上。
吾名璎璎和其他女孩一样,心中也有一个最爱的偶像。在最艰难、最难熬的日子里,她再次看了一遍偶像胡歌主演的《琅琊榜》,她特别想胡歌能对她说一句话,或者写一段话,让自己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于是她便在微博里@了胡歌,后来又觉得这样不好,有可能会对自己的偶像造成骚扰,形成道德绑架,于是她在微博里表示了歉意。正在这时,眼尖的网友们却突然发现,胡歌的微博上很久没有动静的微博关注,竟然多了一个人。点进去一看,居然就是吾名璎璎。
没有任何的宣传,也没有任何大张旗鼓的动静,胡歌与吾名璎璎联系上了。征得胡歌的同意后,吾名璎璎将她与胡歌私信的内容发在了网上。私信中的每一句发言,都体现了胡歌深入骨子里的善良和教养。
在私信中,胡歌全程都从吾名璎璎的角度考虑,为她留足了余地。而且从胡歌的语气上看,其实他并不希望把这件事情曝光,但是只要博主开心,胡歌就愿意。
真正的教养,都藏在了细节里,不张扬,却悄悄浸润。
2
还记得前几天,胡歌无意中的一个举动又把他自己送上了热搜榜。
在《如梦之梦》发布会的现场,胡歌一个帅气的箭步跃上了舞台。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表演,而是因为听到了一个普通粉丝的喊声。这位粉丝是个妈妈粉,是一名大学退休教师,因为年事已高,无法跨上高高的舞台,所以胡歌索性直接跳上去,半跪在舞台上聆听妈妈粉说话。
原来这位妈妈粉是在为自己89岁的老母亲索要胡歌的签名。她的母亲身患癌症,非常喜欢胡歌,她希望胡歌能写一句话鼓励她母亲一下。胡歌马上跪伏在舞台上,为妈妈粉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当天在场的还有著名演员前辈卢燕女士,当卢女士在助手的搀扶下缓缓前行的时候,胡歌弯腰捡走了掉在她前方路上的纸杯,完全没有一个当红大明星的做派,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晚辈。
教养这种东西,是藏也藏不住的,它深深地刻进了人的骨髓当中,随时随地悄然绽放。
3
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这其实也是胡歌自己人生的写照。
23岁前的胡歌是演艺圈最明亮的少年,他年少成名,飞扬灿烂。直到2006年,那一场车祸,让他痛失好友的同时,还承受了身体缝合120针的痛楚和几近毁容的惶恐。
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不再自信。脸上明显的伤疤,让他有意无意地去遮掩,心门也半开半闭。
他曾在一篇名为《照镜子》的文章里这样写道:
车祸重创了我的容貌,也冲击了我的内心。每次当我战战兢兢拿起镜子的时候,我都渴望能在镜子里寻找到勇气和力量。镜子的语言简洁而充满了智能,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够让我真正重新站立。如果皮囊难以恢复,那就用思想去填满它。
从那以后,胡歌开始蜕变。他曾对黄磊说:“最近每日养病疗伤正是读书的好机会。万一演不了戏就转幕后,多读些书是好的。”
胡歌让黄磊开列了很多的书单,开始了他的自我修养之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胡歌还写下了一本书《幸福的拾荒者》,字里行间透露出他曾经的痛楚和迷茫,犹豫和颓丧。蜕变的过程有多艰难,胡歌在书中并没有大写特写,只是最后让我们看到了凤凰涅槃的结局。
2015年,那个长发束起、长袍宽袖的梅长苏,从屏幕上缓步走来,真实,沉稳,成熟。胡歌已经彻底与磨难握手言和。
真正的教養不会轻言苦难,而是直面苦难却风轻云淡。
4
2016年,他一举拿下了金鹰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
那篇高情商的获奖感言,感动了很多人,也是胡歌人品、修养的最好写照。
“我觉得今天能拿到这个奖不是因为我的演技有多么好,而是因为我很幸运,我可能比更多的人更早地知道演员应该是怎么样的。我的第一部戏是跟郑佩佩老师合作的,她让我知道演员在现场应该是怎么样的。我很幸运的是,我可能比更多人更早地知道了什么样的演员才是真正的演员。
……
这是一条创新之路,也是一条传承之路,艺术是需要创新的,但是追求艺术敬业的精神是需要传承的。”
在领奖前,他快步走到李雪健面前,双手合十,微微鞠躬,并在李雪健身边轻轻说了一声:“受之有愧!”
真正的教养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力量,一种宽以待人的体谅。
5
胡歌是演艺圈一个独特的存在,靠着零绯闻、零黑史,低调不浮躁,俘获了一众胡椒。
他的谦逊礼貌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真正的修养。他会和现场每一位工作人员打招呼,收工后会谢谢人家,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他会很尊重地叫别人老师。
真的希望像胡歌这样“只想专心做一个演员,别无其他”的演员越来越多。
就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那样:“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