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比较性朗读训练之我见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_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我认为,加强比较性朗读训练,能提高朗读的效率。比较是思维的操作手段,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的思维过程,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加强比较性朗读训练,有助于在一定的背景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下面分三个方面加以陈述。
  
  一、课文片断之间的比较性朗读
  
  文章结构方法告诉我们,课文片断内部或片断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或总分关系,或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如《小站》中写到小站在荒山秃岭之中,却春意融融;
  《白杨》写到白杨生活在荒无人烟,气候恶劣的沙漠里,却长得高大挺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则通过二至五段的叙述解决第一段中“作者的疑问”,因果关系十分显明。
  对这些章节内容进行反复地比较性朗读,实际上就是把某一段落置于一定的背景中理解,由于语义间存在着相互补充和相互对照的关系,因此这样做对抓住文章线索,领会文中感情大有益处。
  而传统教学不是简单地读几遍课文,就是光注重某个段落的析读。很少运用段落间的联系加强朗读,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因此,在比较朗读中要注意精选训练内容,并把握训练的“度”,努力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二、重新设计词句内容的比较性朗读
  
  情感与认知相互制约的规律告诉我们:情感与认知是相互促进的。有些同学之所以未能在朗读中很好地表情达意,是因为他们对课文词句的理解还未达到一定的阶段。这时,朗读俨然成了检验学生认知水平的标尺。重新设计词句内容,能帮助学生体会词句的含义乃至妙处。
  具体方法主要有删、换、添、调、补充等。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有一句“迸射出仇恨的火花”换成“发出仇恨的火花”,在对比朗读中学生对英雄的感情心领神会;《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删成“人们常常看到周总理”,在对比朗读中加深了学生对总理的敬爱之情。
  另外,补充类似情境的内容进行比较朗读,可使学生获得暗示。如教学《将相和》时学生对蔺相如竟要与璧同归于尽大惑不解,教师可出示一则材料:“爸爸给弟弟买了一双新鞋,但弟弟哭着马上就要穿上,这时爸爸伸手把鞋扔了,弟弟的哭声戛然而止。”凭着生活经验,学生对蔺相如的举动恍然大悟,再读课文时,学生已经把握了文中人物的感情脉络。
  费尔马哈指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在比较过程中,学生逐渐地进入角色,在朗读中传达出感情,从而训练了表象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培养了语感。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的繁琐分析所不能达到的。
  
  三、着眼学生差异的比较性朗读
  
  由于学生有着各自的思想与见解,他们会在阅读时,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经验,对课文中事物进行再创造。因此,在读课文时,投入的情感和想象也可能不同,所以有必要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加强比较性朗读。
  1.同一学生前后几次的朗读比较。读得不好允许重读,给学生以创造成功的机会。相信学生能读得更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测试学生在学习不同阶段的朗读情况,有进步的给予表扬。
  2.不同学生或不同小组同一段落的朗读比较。教师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一是鼓励学生互相挑刺,二是诱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三是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在这种民主、平等又互相激励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空前提高,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渐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时,要根据教学阶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感知性朗读与感受性朗读,一个层次较低,一个层次较高,在要求上也要做到循序渐进。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理解程度有高低,评价标准也应因人而异。要注意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运用比较法朗读,是把朗读训练落到了实处,展现了学生认知的过程,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表层性过渡到解释性,并最终达到创造性理解。比较性朗读,无疑是对传统教学重讲轻读模式的否定,是语文学习返朴归真的有效途径。
  (河北省大名县大街乡北门口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的文本要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功效,也就是说文本要实现现实转换,主要有赖于语文教师。  因为是我们每天面对学生,是我们实际进行语文教学,没有我们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再好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文本只是文本。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师迎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是观念的挑战,思想的挑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再一次
期刊
教材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基本平台。教师只有认真把握现行新版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其编排意图和渗透的现代教学理念,才能做到适应教材、推进课改、更新教法,才能更好的达到《语文课标》规定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我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和2001年3月版过度教材相比,不难看出现行教材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也跟广大的初中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跟新教学理
期刊
自学能力指的是在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上,一般不依赖教师而能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借助一定的学习工具,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能力。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做法。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最初的数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总之,能够让儿童的感官所接受,这时,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当今世界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奠定基础。  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体现了这一精神,把鼓励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了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要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组织再创造,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
期刊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倡导的“温故而知新”道出了复习的巩固知识和为学习新知做铺垫的作用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教学中比较重要的课型,是数学总复习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好复习课,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点。通过巩固和实践,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怎样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学过的概念穿线结网,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数学课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自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虑,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  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期刊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在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才是关键。  关键词:培养自学能力积极性兴趣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  学习能力依赖于学习兴趣、学
期刊
自主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人之所以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能力。儿童的独立、自主教育已成为整个世界的教育重要发展趋势。然而,与现代社会对孩子自主的要求相比,我国的孩子的自主能力均很薄弱。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兴趣是学好语文,培养自学能力的先导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