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年前,一个看上去已经慢慢在衰落的公司走上了复兴之路,如今苹果已经成为创新的代名词,尽管在iPod上,公司的名字已经浓缩成一个小小的图标。1997年,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Steve Jobs重返公司,从此,苹果开始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公司走向传奇的品牌之路,Steve将公司重新定位为消费电子类产品的公司,现在苹果正投巨资生产移动电话。它的吸引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它创新的特性。在全球一项关于创新公司的调查排名中,苹果始终位居首位。从1977年苹果的第一款电脑,到1984年的麦金托什苹果机,2001年的iPod音乐播放器,以及即将在6月份投放美国市场的苹果手机,凭借着引领潮流的力量,苹果公司日益兴盛起来。
苹果公司即将入选标准普尔指数,但是它现在也并不是事事顺心的。苹果一直因为拒绝将自己的操作系统和音乐保护软件与他人共享,而遭到外界的攻击。对苹果在产品制作和客户服务方面不足的讨伐之声也一直不绝于耳。
只凭借虚有其表的小东西和毫无用处的呼叫中心,苹果是很难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衬托出苹果公司非同一般的特性,在消费者中掀起了一阵近乎宗教崇拜的狂热。以下四个方面,苹果可使其他公司得到有益的启示。
第一点,不要单纯依靠自身的创新,要善于接受外部的创意。苹果的创新特色,经常使人们将它与爱迪生和贝尔实验室相提并论,人们印象中创新是公司将工程师锁起来,大家一起寻找灵感。而苹果的创新是将自己的策划与外界的技术巧妙结合在一起,并在一流的软件和时尚的设计方面进行充分的包装。比如iPod音乐播放器的创意就是由苹果聘用的一个项目顾问首先提出来的,将现货供应的零件与内部优势结合在一起,比如有特色、方便的控制操作系统。通过设计,iPod音乐播放器与苹果的自动点唱软件iTunes紧密结合在一起,而这个软件也是苹果从外部购买的并经过升级改造的。苹果公司成为一个将各种技术综合在一起的管弦乐队,同时不排斥来自外部的创意,并能通过自己的手法将这些技术融合在一起。
这种方式,被称为“网状创新”(network innovation),并不只限于电子产品类型。其他公司如P&G、BT以及其他药品行业的巨头公司都在应用这种方法,这些公司都认同这样一种理念,那就是好点子并不一定都从内部产生。而网状创新需要注重培养创意的起始点和理论研究人员,长期关注和跟踪来自外部的新创意。
第二点,苹果描绘出了设计新产品应当围绕着用户的需要、而不是技术的需要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很多科技公司认为自己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这样就让产品畅销了,实际上最后研发出的只是一个工程师为另一个工程师设计的小玩意儿,并不为市场所接受。苹果一直以来就善于将先进的技术和简单的应用结合起来。iPod 最初并不是音乐播放器,而是传输并整理音乐文件,并通过网络购买;苹果手机的最初设想也只是将音乐播放器、网络浏览器和电子邮件软件结合在一起,而现在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在使用上并不智能,而是相当繁琐。苹果并不是唯一一个追求简约的公司,菲利普,荷兰的电子产品巨头,也在采用相似的策略。
苹果公司在创新方面的第三个经验是,聪明的公司有时候应当忽略来自市场的声音和时下的需求。倾听来自消费者的意见是个好主意,但并不是全部。iPod音乐播放器在2001年推出的时候曾经一度遭到嘲笑,但是Jobs出于本能还是坚持了下去。任天堂在电子游戏类产品也采取了类似的市场策略,推出超前理念的产品,引导客户的消费。
苹果公司的第四个经验被称为“精明的失败”。麦金托什苹果机是失败的上一代后的产物,而苹果手机是在与摩托罗拉联手生产的音乐手机失败后改进的产品。苹果能从每次失败的错误中吸取经验并继续努力。每次面对失败不要气馁,而是要容忍错误的存在,并从中受益。而欧洲无力与美国硅谷相抗衡,与欧洲相对严格的企业破产法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苹果公司是相当自我的公司,而即将推出的苹果手机是否成功也还有很多疑问。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大型公司能够在创新方面可以超越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即将入选标准普尔指数,但是它现在也并不是事事顺心的。苹果一直因为拒绝将自己的操作系统和音乐保护软件与他人共享,而遭到外界的攻击。对苹果在产品制作和客户服务方面不足的讨伐之声也一直不绝于耳。
只凭借虚有其表的小东西和毫无用处的呼叫中心,苹果是很难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衬托出苹果公司非同一般的特性,在消费者中掀起了一阵近乎宗教崇拜的狂热。以下四个方面,苹果可使其他公司得到有益的启示。
第一点,不要单纯依靠自身的创新,要善于接受外部的创意。苹果的创新特色,经常使人们将它与爱迪生和贝尔实验室相提并论,人们印象中创新是公司将工程师锁起来,大家一起寻找灵感。而苹果的创新是将自己的策划与外界的技术巧妙结合在一起,并在一流的软件和时尚的设计方面进行充分的包装。比如iPod音乐播放器的创意就是由苹果聘用的一个项目顾问首先提出来的,将现货供应的零件与内部优势结合在一起,比如有特色、方便的控制操作系统。通过设计,iPod音乐播放器与苹果的自动点唱软件iTunes紧密结合在一起,而这个软件也是苹果从外部购买的并经过升级改造的。苹果公司成为一个将各种技术综合在一起的管弦乐队,同时不排斥来自外部的创意,并能通过自己的手法将这些技术融合在一起。
这种方式,被称为“网状创新”(network innovation),并不只限于电子产品类型。其他公司如P&G、BT以及其他药品行业的巨头公司都在应用这种方法,这些公司都认同这样一种理念,那就是好点子并不一定都从内部产生。而网状创新需要注重培养创意的起始点和理论研究人员,长期关注和跟踪来自外部的新创意。
第二点,苹果描绘出了设计新产品应当围绕着用户的需要、而不是技术的需要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很多科技公司认为自己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这样就让产品畅销了,实际上最后研发出的只是一个工程师为另一个工程师设计的小玩意儿,并不为市场所接受。苹果一直以来就善于将先进的技术和简单的应用结合起来。iPod 最初并不是音乐播放器,而是传输并整理音乐文件,并通过网络购买;苹果手机的最初设想也只是将音乐播放器、网络浏览器和电子邮件软件结合在一起,而现在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在使用上并不智能,而是相当繁琐。苹果并不是唯一一个追求简约的公司,菲利普,荷兰的电子产品巨头,也在采用相似的策略。
苹果公司在创新方面的第三个经验是,聪明的公司有时候应当忽略来自市场的声音和时下的需求。倾听来自消费者的意见是个好主意,但并不是全部。iPod音乐播放器在2001年推出的时候曾经一度遭到嘲笑,但是Jobs出于本能还是坚持了下去。任天堂在电子游戏类产品也采取了类似的市场策略,推出超前理念的产品,引导客户的消费。
苹果公司的第四个经验被称为“精明的失败”。麦金托什苹果机是失败的上一代后的产物,而苹果手机是在与摩托罗拉联手生产的音乐手机失败后改进的产品。苹果能从每次失败的错误中吸取经验并继续努力。每次面对失败不要气馁,而是要容忍错误的存在,并从中受益。而欧洲无力与美国硅谷相抗衡,与欧洲相对严格的企业破产法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苹果公司是相当自我的公司,而即将推出的苹果手机是否成功也还有很多疑问。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大型公司能够在创新方面可以超越苹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