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学习策略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方面,能否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将直接影响到语言学习的效果。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分析其理论成果,并运用到大学外语教学中,将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学习策略 外语教学 认知策略 社会策略 情感策略
随着普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二语习得研究的重心逐渐从教学法转向教学过程。学习者是语言学习的主体,对他们进行研究加深了对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语言学习策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家通过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方面进行的大量探索,发现学习策略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学习策略泛指语言学习者为了有效的学习和使用语言而作出的各种选择以及采取的各种措施,既包括学习者为提高自身语言水平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也包括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过程的调控,二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根据语言学家O’Malley以及Chamot的学习策略理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策略主要有下述三方面:
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成功的学习语言有意识的利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过程采取的管理步骤。它主要包括:1. 计划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开始前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据此制定计划,如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学习方法、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途径等;2. 监控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断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3. 评价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根据某个标准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参考信息;4. 调整策略,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补救和调整措施。
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部分,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它主要包括:1. 选择性注意策略,指学习者选择某些相关信息或重要信息加以注意的策略,它可以对进入大脑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保证大脑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编码、贮存和加工;2. 记忆策略,指学习者运用记忆的一般规律对信息进行有效识记、保持和提取的策略,它可以促进大脑对信息的记忆,提高记忆效果;3. 精加工策略,指学习者将新获取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的策略,它可以促进大脑对新知识的深层理解;4. 组织策略,指学习者将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策略,其目的是构建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效加强与提高对所学材料的记忆、理解与表达;5. 思维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运用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社会策略主要是指学习者为了与其他学习者及本族语者进行交际而采取的行动。情感策略则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于调控情感状态,特别是抑制消极情感状态的策略。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是影响其学习过程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动机、态度、焦虑、信心、个性特征等。
在此基础上,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又对“语言学习成功者”以及“语言学习欠成功者”在学习策略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了探索。他们指出,“成功者”和“欠成功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均能采用某些策略,能否根据任务需求恰当的使用策略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学习活动的成败。Rubin (1975)、Stern (1975)、Naiman (1978)等人分别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归结起来, “语言学习成功者”在学习策略方面至少具备以下一些特征:1. 积极主动的计划策略。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后,了解学习进展情况,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2. 学术性学习策略。学习者能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过程,把语言作为一個系统,分析目的语的特点以及目的语与本族语之间的差异,同时监控自身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已达到准确和恰当使用语言的目的;3. 积极的社会策略。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和交往的工具,通过多种方式寻求交流机会,主动探求语言的社会文化含义;4. 有效的情感策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有较高的动机,有融入或学习目的语及其文化的欲望,能不断加深自己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对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感如焦虑、紧张等能有效的控制。
由此可见,如何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将直接影响到语言学习者的效率和结果。然而,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外语学习效果感到不够满意,这与他们的学习策略的缺失或运用不当不无关系。因此,培养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外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一方面,从客观上讲,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正确地运用认知策略将有效的发挥人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而言,探索并发展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策略体系对大学阶段乃至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具体来说,外语教师可以通过适时的提醒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监督;通过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解决方法上给予指导;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创造使用学习策略的良好氛围。例如,为使学生有效地运用社会策略,外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交际动机,创造交流机会。对于情感策略,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動机,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的负面的情绪,教师更应适时地介入,帮助学生可其不利影响。
再次,语言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主客观因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学生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也会有所差别。外语教师应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O’Malley J M & Chamot A 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傅政. 二语学习成功者策略研究初探 外语教学,2001 (3)23-26
摘要:学习策略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方面,能否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将直接影响到语言学习的效果。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分析其理论成果,并运用到大学外语教学中,将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学习策略 外语教学 认知策略 社会策略 情感策略
随着普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二语习得研究的重心逐渐从教学法转向教学过程。学习者是语言学习的主体,对他们进行研究加深了对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语言学习策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家通过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方面进行的大量探索,发现学习策略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学习策略泛指语言学习者为了有效的学习和使用语言而作出的各种选择以及采取的各种措施,既包括学习者为提高自身语言水平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也包括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过程的调控,二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根据语言学家O’Malley以及Chamot的学习策略理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策略主要有下述三方面:
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成功的学习语言有意识的利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过程采取的管理步骤。它主要包括:1. 计划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开始前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据此制定计划,如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学习方法、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途径等;2. 监控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断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3. 评价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根据某个标准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参考信息;4. 调整策略,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补救和调整措施。
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部分,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它主要包括:1. 选择性注意策略,指学习者选择某些相关信息或重要信息加以注意的策略,它可以对进入大脑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保证大脑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编码、贮存和加工;2. 记忆策略,指学习者运用记忆的一般规律对信息进行有效识记、保持和提取的策略,它可以促进大脑对信息的记忆,提高记忆效果;3. 精加工策略,指学习者将新获取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的策略,它可以促进大脑对新知识的深层理解;4. 组织策略,指学习者将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策略,其目的是构建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效加强与提高对所学材料的记忆、理解与表达;5. 思维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运用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社会策略主要是指学习者为了与其他学习者及本族语者进行交际而采取的行动。情感策略则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于调控情感状态,特别是抑制消极情感状态的策略。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是影响其学习过程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动机、态度、焦虑、信心、个性特征等。
在此基础上,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又对“语言学习成功者”以及“语言学习欠成功者”在学习策略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了探索。他们指出,“成功者”和“欠成功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均能采用某些策略,能否根据任务需求恰当的使用策略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学习活动的成败。Rubin (1975)、Stern (1975)、Naiman (1978)等人分别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归结起来, “语言学习成功者”在学习策略方面至少具备以下一些特征:1. 积极主动的计划策略。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后,了解学习进展情况,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2. 学术性学习策略。学习者能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过程,把语言作为一個系统,分析目的语的特点以及目的语与本族语之间的差异,同时监控自身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已达到准确和恰当使用语言的目的;3. 积极的社会策略。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和交往的工具,通过多种方式寻求交流机会,主动探求语言的社会文化含义;4. 有效的情感策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有较高的动机,有融入或学习目的语及其文化的欲望,能不断加深自己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对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感如焦虑、紧张等能有效的控制。
由此可见,如何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将直接影响到语言学习者的效率和结果。然而,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外语学习效果感到不够满意,这与他们的学习策略的缺失或运用不当不无关系。因此,培养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外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一方面,从客观上讲,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正确地运用认知策略将有效的发挥人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而言,探索并发展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策略体系对大学阶段乃至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具体来说,外语教师可以通过适时的提醒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监督;通过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解决方法上给予指导;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创造使用学习策略的良好氛围。例如,为使学生有效地运用社会策略,外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交际动机,创造交流机会。对于情感策略,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動机,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的负面的情绪,教师更应适时地介入,帮助学生可其不利影响。
再次,语言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主客观因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学生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也会有所差别。外语教师应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O’Malley J M & Chamot A 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傅政. 二语学习成功者策略研究初探 外语教学,2001 (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