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也是每个学生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舞台。为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获得最大效益,教师需要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思维产生碰撞,从而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所得。为此,教师应赋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话语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阐发自己的观点。
现以本人执教的七年级语文《了不起的粉刷工》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话语争锋,并尊重学生不同意见的表达。同时探讨如何创造和谐的对话氛围,正确进行舆论导向,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
一、顺水推舟,波澜不惊
这是一节教学研究课,之前已在别的班级进行了两次实践尝试。依据上课后的教学反思和本班学生的学情,笔者再次修改了教学设计。
这节课是这篇课文的第三次教学实践,起始部分几乎完全是按“量身定做”的预设方案实施的。课堂上,教师轻车熟路,学程推进很快。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到对小说的主人公粉刷工汤姆行为的评价,轻松地学习着,并且很自然地引出了“了不起”这一条贯穿全课的主线。课中,学生一边品读课文,一边在书本上圈画、批注,又经过小组讨论,比较顺利地解读出汤姆“善于用计,善于表演,善于总结”这一“了不起”的内涵。
课堂上,课代表小X的发言赢得了全班学生的掌声。小X说:“汤姆在无意中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凡要促使大人或小孩渴望去做某件事,只需要使做这件事的机会让人难以获得就可以了。汤姆总结出了这条重要规律,所以能让‘本’心甘情愿地为他刷墙。更‘了不起’的是,汤姆还知道如何将这个规律用来对待其他笨小孩,这让他从‘一贫如洗’变成了一个‘阔佬’。”这个回答真是“入木三分”,几近无懈可击。只有语文学习优秀的学生才能如此完美地表达,小X不愧为一个“了不起”的学生。
此时,似乎所有学生都认同了这一鞭辟入里的分析。由此,这节课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了——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汤姆•索亚历险记》。
二、学困生的“拍案而起”
正当笔者为这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而暗自欣喜,并且开始说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话时,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
女生小S突然“拍案而起”,她忿忿不平地说:“我讨厌汤姆,我讨厌这个欺负人的人。”一刹那间,课堂上所有的人好像都傻了眼,课文中哪一处含有能引起这样激烈情感反应的信息呢?等大家缓过神来,有几个学生已开始嬉笑起来,有的甚至在悄声地说:“她跟课文中的‘本’一样傻。”此时,除了请小S自己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也许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让人理解她如此愤怒的原因了。于是,笔者对全班学生说:“小S同学讨厌汤姆,肯定有她的理由,请她来说给大家听听,她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孩子,好吗?”其实,笔者心里的希望是,她的回答千万不要太离谱,要是没法和预设对接,那会让自己难以收场的。小S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我觉得汤姆太狡猾,实在可恶。”对小S这个回答,班长憋不住了,她不请自说:“汤姆这样做,是智慧的表现,怎么能说他‘狡猾’?显然,你的用词不当。”听班长这么反问,大家都笑了。小S又站了起来,这个平时不会被人多瞧几眼的学困生,竟然那么执著,这简直让笔者难以想象。她说:“我认为你有偏见,因为汤姆聪明,你就认为‘狡猾’这个词用在他身上不妥当,是不是对不聪明的人才可以这样用词,比如说他们是‘笨孩子’,如果可以用‘聪明’来形容汤姆,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天真’来描写其他的孩子?我觉得这些孩子的遭遇真像我们,我们也被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认为‘笨’,总是被他们笑话。”
此刻,教室里鸦雀无声,好像每个人都若有所思。对于班内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偏见,小S说得多么一针见血。笔者庆幸,让她说了;笔者没想到,学困生也有一鸣惊人的时候。
三、一石激起千层浪
小S所在那个组的组长忍不住了,她站了起来,诚恳地说:“我觉得小S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我认为学习成绩好不等于聪明,大家眼中的学困生也不等于笨。”听她这么说,小S组的其他四人都鼓起了掌,刚才嘀咕小S“傻”的那几个学生慢慢地低下了头。
顿时,笔者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有理走遍天下”这句话,不由得说:“小S指的问题,我们班上确实存在。在人生旅途,人们常常习惯于看别人的笑话,很少反省自己有什么问题。实际上,每个人都应学会自我反思。小S的意思是,既然能将‘聪明’一词用在汤姆身上,那也可以将同样的褒义词用在其他孩子身上。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马克•吐温写这篇小说的目的难道是为了突出汤姆的聪明,反衬其他孩子愚笨吗?”课代表小X果敢地站起来说:“其实,小S说的话很有道理。我第一次读完这篇文章后,觉得作者写得很幽默,这些小朋友就是好奇心特重的孩子,也像馋猫一样。再说,他们跟我们差不多,很可爱,即使被骗了,依然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对此,小D,刚才还在暗笑,此时好似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呐呐地说:“给她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作者凸显汤姆的聪明,其实并不是要贬低别的孩子,而是想反映儿童的世界是快乐的,所以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另一个在我眼里总是显得稚嫩的孩子,也居然能这么深刻地说:“这个讨论一方面告诉我们很有必要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不要势利地以学习成绩好坏看待一个人。”
或许,这次不期而至的讨论有一点节外生枝,但笔者以为,学生说的有些话要比笔者提出“想全面了解汤姆这个人,就得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样的要求,显然更具有启发性和驱动力。
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课堂上,多的是意外。从意外事件中有效生成教学资源,是一种智慧。当然,不是所有的课堂意外都可以用作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对课堂资源进行梳理、筛选。有效的资源生成能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利益最大化在这节课上的体现就是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话语争锋。
小S猛地站起来的时候,其动因或许是想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慨。当时她不满的只是课文中主人公待人接物的方式,这与预设的学程没有直接关联。对此类意外事件,是将它“压下去”还是“提起来”,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面临的两难问题。当时,笔者觉得这个学生对学习是很投入的,不然,也不会如此激动。而且,作为一个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与课文中那些被骗的孩子容易产生共鸣,她此时的一番倾诉是一种正常的情感表达。作为教师,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话语表达需求。实际上,小S的一席话不仅释放了她长期积累下来的一种“怨气”,还让她感受到自己也能在课堂上被尊重。将课堂话语权还给学困生,不但有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且还可以从中生成有用的教学资源。
这堂课上,当学生发生争论时,笔者并没有否认班级中存在的那种事实,而是迅速概括出话题要点,将其聚焦于“笨与聪明的评价”之中,并提出马克•吐温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否是为了突出汤姆聪明而其他孩子笨的问题,并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小S所说进行反思,纠正“成绩好就是聪明,成绩不好就是笨”的传统偏见,否定成绩差会被被人笑话的理由,从而促使全班达成共识。这种导向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在争论中一次次碰撞(既与同学,又与先前的自己),而且有利于端正班风,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场争论中,小S是“始作俑者”,她顶住了被人耻笑的压力,敢于“真情告白”,从而让更多的人走出认识误区。所以,笔者要用“了不起”来形容她,要感谢这位“了不起”的学困生,是她争取话语权的行动为这堂课引出别样的对话,进而闪现教与学的智慧火花。
五、由归还话语权引起的再思考
课堂教学中要求“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但是怎么去“定”,什么时候要“少”,什么情况下可“多”,这些问题还常常让教师处于“不求甚解”的困境。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得适应课堂上出现的变化,这应该是“定”的内涵。课堂意外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不知几何,面对课堂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智慧,见招拆招。虽然那些公开课上的意外常常会使教师措手不及,但教师不必惧怕它,也不要因为是在“被观课”情况下,面对意外的失措而懊恼不已。相反,教师应善于将课堂发生的意外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将学生敢于提出另类答问视为促使其成长的契机,视为生成教学智慧的源泉。
这堂课,那位学困生“离经叛道”式的质疑,不但促使全班学生深入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冲击了班级里形成已久的错误观念,更对教师提出了话语权挑战,这也许是师生双方都始料未及的。这一切足以引起教师的反思,课堂不能只是优秀生的舞台,学困生也应该有他们的话语权。一些公开课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常常会忽视学困生的话语,这种偏见与歧视必须改变。
学生有没有充分的话语权,关系到教学是否民主、师生能否平等,这通常是在课堂互动中反映出来的。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课堂话语权往往旁落一边。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有时常常是被动的。在以往的特设语境中,他们未必会那么真诚、真实地参与。为此,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心态,改变教学方式,创造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更愿意、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与“学”、“少”与“多”的辩证法就体现在这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所以教师不仅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还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引导学生话语争锋,推动课堂讨论走向纵深。
比如,教师可以运用点评技巧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推行生生互评,让学生感受到被教师认可、被群体认同,以获得成就感,体现自我价值。在这里,学生的互评不仅可以消解这个班级学生之间长期积存下来的一些情感纠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现以本人执教的七年级语文《了不起的粉刷工》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话语争锋,并尊重学生不同意见的表达。同时探讨如何创造和谐的对话氛围,正确进行舆论导向,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
一、顺水推舟,波澜不惊
这是一节教学研究课,之前已在别的班级进行了两次实践尝试。依据上课后的教学反思和本班学生的学情,笔者再次修改了教学设计。
这节课是这篇课文的第三次教学实践,起始部分几乎完全是按“量身定做”的预设方案实施的。课堂上,教师轻车熟路,学程推进很快。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到对小说的主人公粉刷工汤姆行为的评价,轻松地学习着,并且很自然地引出了“了不起”这一条贯穿全课的主线。课中,学生一边品读课文,一边在书本上圈画、批注,又经过小组讨论,比较顺利地解读出汤姆“善于用计,善于表演,善于总结”这一“了不起”的内涵。
课堂上,课代表小X的发言赢得了全班学生的掌声。小X说:“汤姆在无意中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凡要促使大人或小孩渴望去做某件事,只需要使做这件事的机会让人难以获得就可以了。汤姆总结出了这条重要规律,所以能让‘本’心甘情愿地为他刷墙。更‘了不起’的是,汤姆还知道如何将这个规律用来对待其他笨小孩,这让他从‘一贫如洗’变成了一个‘阔佬’。”这个回答真是“入木三分”,几近无懈可击。只有语文学习优秀的学生才能如此完美地表达,小X不愧为一个“了不起”的学生。
此时,似乎所有学生都认同了这一鞭辟入里的分析。由此,这节课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了——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汤姆•索亚历险记》。
二、学困生的“拍案而起”
正当笔者为这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而暗自欣喜,并且开始说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话时,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
女生小S突然“拍案而起”,她忿忿不平地说:“我讨厌汤姆,我讨厌这个欺负人的人。”一刹那间,课堂上所有的人好像都傻了眼,课文中哪一处含有能引起这样激烈情感反应的信息呢?等大家缓过神来,有几个学生已开始嬉笑起来,有的甚至在悄声地说:“她跟课文中的‘本’一样傻。”此时,除了请小S自己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也许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让人理解她如此愤怒的原因了。于是,笔者对全班学生说:“小S同学讨厌汤姆,肯定有她的理由,请她来说给大家听听,她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孩子,好吗?”其实,笔者心里的希望是,她的回答千万不要太离谱,要是没法和预设对接,那会让自己难以收场的。小S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我觉得汤姆太狡猾,实在可恶。”对小S这个回答,班长憋不住了,她不请自说:“汤姆这样做,是智慧的表现,怎么能说他‘狡猾’?显然,你的用词不当。”听班长这么反问,大家都笑了。小S又站了起来,这个平时不会被人多瞧几眼的学困生,竟然那么执著,这简直让笔者难以想象。她说:“我认为你有偏见,因为汤姆聪明,你就认为‘狡猾’这个词用在他身上不妥当,是不是对不聪明的人才可以这样用词,比如说他们是‘笨孩子’,如果可以用‘聪明’来形容汤姆,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天真’来描写其他的孩子?我觉得这些孩子的遭遇真像我们,我们也被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认为‘笨’,总是被他们笑话。”
此刻,教室里鸦雀无声,好像每个人都若有所思。对于班内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偏见,小S说得多么一针见血。笔者庆幸,让她说了;笔者没想到,学困生也有一鸣惊人的时候。
三、一石激起千层浪
小S所在那个组的组长忍不住了,她站了起来,诚恳地说:“我觉得小S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我认为学习成绩好不等于聪明,大家眼中的学困生也不等于笨。”听她这么说,小S组的其他四人都鼓起了掌,刚才嘀咕小S“傻”的那几个学生慢慢地低下了头。
顿时,笔者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有理走遍天下”这句话,不由得说:“小S指的问题,我们班上确实存在。在人生旅途,人们常常习惯于看别人的笑话,很少反省自己有什么问题。实际上,每个人都应学会自我反思。小S的意思是,既然能将‘聪明’一词用在汤姆身上,那也可以将同样的褒义词用在其他孩子身上。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马克•吐温写这篇小说的目的难道是为了突出汤姆的聪明,反衬其他孩子愚笨吗?”课代表小X果敢地站起来说:“其实,小S说的话很有道理。我第一次读完这篇文章后,觉得作者写得很幽默,这些小朋友就是好奇心特重的孩子,也像馋猫一样。再说,他们跟我们差不多,很可爱,即使被骗了,依然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对此,小D,刚才还在暗笑,此时好似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呐呐地说:“给她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作者凸显汤姆的聪明,其实并不是要贬低别的孩子,而是想反映儿童的世界是快乐的,所以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另一个在我眼里总是显得稚嫩的孩子,也居然能这么深刻地说:“这个讨论一方面告诉我们很有必要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不要势利地以学习成绩好坏看待一个人。”
或许,这次不期而至的讨论有一点节外生枝,但笔者以为,学生说的有些话要比笔者提出“想全面了解汤姆这个人,就得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样的要求,显然更具有启发性和驱动力。
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课堂上,多的是意外。从意外事件中有效生成教学资源,是一种智慧。当然,不是所有的课堂意外都可以用作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对课堂资源进行梳理、筛选。有效的资源生成能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利益最大化在这节课上的体现就是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话语争锋。
小S猛地站起来的时候,其动因或许是想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慨。当时她不满的只是课文中主人公待人接物的方式,这与预设的学程没有直接关联。对此类意外事件,是将它“压下去”还是“提起来”,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面临的两难问题。当时,笔者觉得这个学生对学习是很投入的,不然,也不会如此激动。而且,作为一个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与课文中那些被骗的孩子容易产生共鸣,她此时的一番倾诉是一种正常的情感表达。作为教师,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话语表达需求。实际上,小S的一席话不仅释放了她长期积累下来的一种“怨气”,还让她感受到自己也能在课堂上被尊重。将课堂话语权还给学困生,不但有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且还可以从中生成有用的教学资源。
这堂课上,当学生发生争论时,笔者并没有否认班级中存在的那种事实,而是迅速概括出话题要点,将其聚焦于“笨与聪明的评价”之中,并提出马克•吐温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否是为了突出汤姆聪明而其他孩子笨的问题,并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小S所说进行反思,纠正“成绩好就是聪明,成绩不好就是笨”的传统偏见,否定成绩差会被被人笑话的理由,从而促使全班达成共识。这种导向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在争论中一次次碰撞(既与同学,又与先前的自己),而且有利于端正班风,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场争论中,小S是“始作俑者”,她顶住了被人耻笑的压力,敢于“真情告白”,从而让更多的人走出认识误区。所以,笔者要用“了不起”来形容她,要感谢这位“了不起”的学困生,是她争取话语权的行动为这堂课引出别样的对话,进而闪现教与学的智慧火花。
五、由归还话语权引起的再思考
课堂教学中要求“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但是怎么去“定”,什么时候要“少”,什么情况下可“多”,这些问题还常常让教师处于“不求甚解”的困境。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得适应课堂上出现的变化,这应该是“定”的内涵。课堂意外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不知几何,面对课堂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智慧,见招拆招。虽然那些公开课上的意外常常会使教师措手不及,但教师不必惧怕它,也不要因为是在“被观课”情况下,面对意外的失措而懊恼不已。相反,教师应善于将课堂发生的意外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将学生敢于提出另类答问视为促使其成长的契机,视为生成教学智慧的源泉。
这堂课,那位学困生“离经叛道”式的质疑,不但促使全班学生深入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冲击了班级里形成已久的错误观念,更对教师提出了话语权挑战,这也许是师生双方都始料未及的。这一切足以引起教师的反思,课堂不能只是优秀生的舞台,学困生也应该有他们的话语权。一些公开课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常常会忽视学困生的话语,这种偏见与歧视必须改变。
学生有没有充分的话语权,关系到教学是否民主、师生能否平等,这通常是在课堂互动中反映出来的。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课堂话语权往往旁落一边。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有时常常是被动的。在以往的特设语境中,他们未必会那么真诚、真实地参与。为此,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心态,改变教学方式,创造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更愿意、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与“学”、“少”与“多”的辩证法就体现在这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所以教师不仅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还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引导学生话语争锋,推动课堂讨论走向纵深。
比如,教师可以运用点评技巧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推行生生互评,让学生感受到被教师认可、被群体认同,以获得成就感,体现自我价值。在这里,学生的互评不仅可以消解这个班级学生之间长期积存下来的一些情感纠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