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而起之后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也是每个学生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舞台。为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获得最大效益,教师需要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思维产生碰撞,从而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所得。为此,教师应赋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话语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阐发自己的观点。
  现以本人执教的七年级语文《了不起的粉刷工》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话语争锋,并尊重学生不同意见的表达。同时探讨如何创造和谐的对话氛围,正确进行舆论导向,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
  一、顺水推舟,波澜不惊
  这是一节教学研究课,之前已在别的班级进行了两次实践尝试。依据上课后的教学反思和本班学生的学情,笔者再次修改了教学设计。
  这节课是这篇课文的第三次教学实践,起始部分几乎完全是按“量身定做”的预设方案实施的。课堂上,教师轻车熟路,学程推进很快。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到对小说的主人公粉刷工汤姆行为的评价,轻松地学习着,并且很自然地引出了“了不起”这一条贯穿全课的主线。课中,学生一边品读课文,一边在书本上圈画、批注,又经过小组讨论,比较顺利地解读出汤姆“善于用计,善于表演,善于总结”这一“了不起”的内涵。
  课堂上,课代表小X的发言赢得了全班学生的掌声。小X说:“汤姆在无意中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凡要促使大人或小孩渴望去做某件事,只需要使做这件事的机会让人难以获得就可以了。汤姆总结出了这条重要规律,所以能让‘本’心甘情愿地为他刷墙。更‘了不起’的是,汤姆还知道如何将这个规律用来对待其他笨小孩,这让他从‘一贫如洗’变成了一个‘阔佬’。”这个回答真是“入木三分”,几近无懈可击。只有语文学习优秀的学生才能如此完美地表达,小X不愧为一个“了不起”的学生。
  此时,似乎所有学生都认同了这一鞭辟入里的分析。由此,这节课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了——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汤姆•索亚历险记》。
  二、学困生的“拍案而起”
  正当笔者为这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而暗自欣喜,并且开始说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话时,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
  女生小S突然“拍案而起”,她忿忿不平地说:“我讨厌汤姆,我讨厌这个欺负人的人。”一刹那间,课堂上所有的人好像都傻了眼,课文中哪一处含有能引起这样激烈情感反应的信息呢?等大家缓过神来,有几个学生已开始嬉笑起来,有的甚至在悄声地说:“她跟课文中的‘本’一样傻。”此时,除了请小S自己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也许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让人理解她如此愤怒的原因了。于是,笔者对全班学生说:“小S同学讨厌汤姆,肯定有她的理由,请她来说给大家听听,她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孩子,好吗?”其实,笔者心里的希望是,她的回答千万不要太离谱,要是没法和预设对接,那会让自己难以收场的。小S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我觉得汤姆太狡猾,实在可恶。”对小S这个回答,班长憋不住了,她不请自说:“汤姆这样做,是智慧的表现,怎么能说他‘狡猾’?显然,你的用词不当。”听班长这么反问,大家都笑了。小S又站了起来,这个平时不会被人多瞧几眼的学困生,竟然那么执著,这简直让笔者难以想象。她说:“我认为你有偏见,因为汤姆聪明,你就认为‘狡猾’这个词用在他身上不妥当,是不是对不聪明的人才可以这样用词,比如说他们是‘笨孩子’,如果可以用‘聪明’来形容汤姆,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天真’来描写其他的孩子?我觉得这些孩子的遭遇真像我们,我们也被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认为‘笨’,总是被他们笑话。”
  此刻,教室里鸦雀无声,好像每个人都若有所思。对于班内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偏见,小S说得多么一针见血。笔者庆幸,让她说了;笔者没想到,学困生也有一鸣惊人的时候。
  三、一石激起千层浪
  小S所在那个组的组长忍不住了,她站了起来,诚恳地说:“我觉得小S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我认为学习成绩好不等于聪明,大家眼中的学困生也不等于笨。”听她这么说,小S组的其他四人都鼓起了掌,刚才嘀咕小S“傻”的那几个学生慢慢地低下了头。
  顿时,笔者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有理走遍天下”这句话,不由得说:“小S指的问题,我们班上确实存在。在人生旅途,人们常常习惯于看别人的笑话,很少反省自己有什么问题。实际上,每个人都应学会自我反思。小S的意思是,既然能将‘聪明’一词用在汤姆身上,那也可以将同样的褒义词用在其他孩子身上。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马克•吐温写这篇小说的目的难道是为了突出汤姆的聪明,反衬其他孩子愚笨吗?”课代表小X果敢地站起来说:“其实,小S说的话很有道理。我第一次读完这篇文章后,觉得作者写得很幽默,这些小朋友就是好奇心特重的孩子,也像馋猫一样。再说,他们跟我们差不多,很可爱,即使被骗了,依然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对此,小D,刚才还在暗笑,此时好似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呐呐地说:“给她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作者凸显汤姆的聪明,其实并不是要贬低别的孩子,而是想反映儿童的世界是快乐的,所以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另一个在我眼里总是显得稚嫩的孩子,也居然能这么深刻地说:“这个讨论一方面告诉我们很有必要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不要势利地以学习成绩好坏看待一个人。”
  或许,这次不期而至的讨论有一点节外生枝,但笔者以为,学生说的有些话要比笔者提出“想全面了解汤姆这个人,就得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样的要求,显然更具有启发性和驱动力。
  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课堂上,多的是意外。从意外事件中有效生成教学资源,是一种智慧。当然,不是所有的课堂意外都可以用作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对课堂资源进行梳理、筛选。有效的资源生成能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利益最大化在这节课上的体现就是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话语争锋。
  小S猛地站起来的时候,其动因或许是想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慨。当时她不满的只是课文中主人公待人接物的方式,这与预设的学程没有直接关联。对此类意外事件,是将它“压下去”还是“提起来”,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面临的两难问题。当时,笔者觉得这个学生对学习是很投入的,不然,也不会如此激动。而且,作为一个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与课文中那些被骗的孩子容易产生共鸣,她此时的一番倾诉是一种正常的情感表达。作为教师,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话语表达需求。实际上,小S的一席话不仅释放了她长期积累下来的一种“怨气”,还让她感受到自己也能在课堂上被尊重。将课堂话语权还给学困生,不但有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且还可以从中生成有用的教学资源。
  这堂课上,当学生发生争论时,笔者并没有否认班级中存在的那种事实,而是迅速概括出话题要点,将其聚焦于“笨与聪明的评价”之中,并提出马克•吐温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否是为了突出汤姆聪明而其他孩子笨的问题,并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小S所说进行反思,纠正“成绩好就是聪明,成绩不好就是笨”的传统偏见,否定成绩差会被被人笑话的理由,从而促使全班达成共识。这种导向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在争论中一次次碰撞(既与同学,又与先前的自己),而且有利于端正班风,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场争论中,小S是“始作俑者”,她顶住了被人耻笑的压力,敢于“真情告白”,从而让更多的人走出认识误区。所以,笔者要用“了不起”来形容她,要感谢这位“了不起”的学困生,是她争取话语权的行动为这堂课引出别样的对话,进而闪现教与学的智慧火花。
  五、由归还话语权引起的再思考
  课堂教学中要求“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但是怎么去“定”,什么时候要“少”,什么情况下可“多”,这些问题还常常让教师处于“不求甚解”的困境。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得适应课堂上出现的变化,这应该是“定”的内涵。课堂意外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不知几何,面对课堂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智慧,见招拆招。虽然那些公开课上的意外常常会使教师措手不及,但教师不必惧怕它,也不要因为是在“被观课”情况下,面对意外的失措而懊恼不已。相反,教师应善于将课堂发生的意外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将学生敢于提出另类答问视为促使其成长的契机,视为生成教学智慧的源泉。
  这堂课,那位学困生“离经叛道”式的质疑,不但促使全班学生深入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冲击了班级里形成已久的错误观念,更对教师提出了话语权挑战,这也许是师生双方都始料未及的。这一切足以引起教师的反思,课堂不能只是优秀生的舞台,学困生也应该有他们的话语权。一些公开课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常常会忽视学困生的话语,这种偏见与歧视必须改变。
  学生有没有充分的话语权,关系到教学是否民主、师生能否平等,这通常是在课堂互动中反映出来的。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课堂话语权往往旁落一边。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有时常常是被动的。在以往的特设语境中,他们未必会那么真诚、真实地参与。为此,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心态,改变教学方式,创造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更愿意、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与“学”、“少”与“多”的辩证法就体现在这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所以教师不仅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还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引导学生话语争锋,推动课堂讨论走向纵深。
  比如,教师可以运用点评技巧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推行生生互评,让学生感受到被教师认可、被群体认同,以获得成就感,体现自我价值。在这里,学生的互评不仅可以消解这个班级学生之间长期积存下来的一些情感纠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其他文献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中的《散步》,是一篇质朴清新的散文。文章构思巧妙,语言朴实,立意深刻,尤其是在情理交融这一点上,达到了“情不醉人人自醉”的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被蕴含其间的意境和哲理深深感动。它以理服人,高声唱出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赞歌;它以德动人,高歌了中年人的责任感;它以情感人,尽情颂扬了对生命的关爱。阅读这篇文章,如同一次情感的洗礼。  针对如此精美的文章,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整
期刊
当前的语文教育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在自主学习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课前预习显得格外重要。问题在于,预习变作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后,有时会变得浮于形式、流于表面,实现不了语文学习的预定目标。预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走进作品,揣摩作者的行文思路、写作意图,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引发深入思考。  这样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
期刊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什么是语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迅速的领悟和驾驭能力,就是语感。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而语感也正是在这样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期刊
一、说课实录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与母亲、母爱有关,来自冰心——《纸船》。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感受诗歌所蕴含的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互动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1.说课标与教材  《纸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以 “家庭、亲情”为在主题,共设置了五篇课文。《风筝》写手足之间的童年故事;《羚羊木雕》写子
期刊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是一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的事情。尤其是对农村的学生而言,这就更难了。农村的教学条件相对较差,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教材资源都有限。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能力去买课外书籍,更别说价格偏贵的名著书籍。农村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是相对较低的,他们不知道名著是什么,更别说去阅读名著,理解名著。因此,引导农村学生阅读名著的重担就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如何更好地引导农村学生阅读名著,
期刊
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文本的想象之美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意义非凡;对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也意义非凡。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想象类文本尤其是现代诗歌的文本解读开展语文教学呢?  一、细读文本,巧妙创设,引领课堂诗意氛围形成  要让诗歌文本的美在课堂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学生走进课堂的时候,让他们马上能够感受到
期刊
李舵的散文《美丽的西双版纳》是一篇极具感染力、极富想象力和极富创造力等美学特质和艺术张力的文学艺术作品。作者在这篇散文中以高超的语言技巧对艺术形象——美丽的西双版纳进行了精心描绘,将其对西双版纳无比向往、无比热爱、无比赞美的主观情思与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的客观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集神奇、美丽、欢快、戏谑、庄严等美学特质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使之蕴涵丰富的美学意蕴和独特的审美特质,让读者由此产
期刊
对话之中有“乾坤”  塑造人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描写人物的语言,即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简易对话体作文不失为一种好的作文形式。采用简易对话体作文的方式,可写明说话的人物,也可不写明,仅用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可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也可用对话的形式,也以语言为描写重点来塑造人物形象;可用一人主要诉说,另一人在幕后的形式;可用两人直接对话,也可写多人对话。  总之,简易对话体作文的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但是
期刊
在学习人教版八上第三课《蜡烛》一文的过程中,有关“如何理解文中出现的11次对炮火的描写”这一问题,教参中如是说:“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这些描写是为了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从而表现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  诚然,分析文中如“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等直接描写炮火猛烈的句子,的确能
期刊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作品。莫泊桑的作品重视结构布局,行文波澜起伏,情节巧妙真实,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晰,更直观地了解莫泊桑小学的情节特色,笔者将它与莫泊桑的另一名篇《项琏》作比较并画出了它们的情节曲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形象的曲线  《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三次态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