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方寸净土静守人性花开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16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人教版八上第三课《蜡烛》一文的过程中,有关“如何理解文中出现的11次对炮火的描写”这一问题,教参中如是说:“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这些描写是为了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从而表现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
  诚然,分析文中如“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等直接描写炮火猛烈的句子,的确能验证这样的结论。可再看下面的四句: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炮弹仍旧落得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这四句话的前半句中,“还在轰击”、“还在开炮”等描写极现环境之险,足以衬托出老妇人的无畏,可后半句话却表达了一个共同意思:虽然炮火很猛,但所有的炮弹都离老妇人很远。笔者不禁有些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复呢?可以用“为了突出当时环境的危险,从而表现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来解释吗?直接写“炮弹就在老妇人身边不远的地方炸开”似乎更能突出老妇人不惧生死的品格吧?对此,该怎样去解读作者的匠心呢?于是,课堂上,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为什么要反复交代炮弹离老妇人很远呢?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出现了如下观点。
  第一,从现实情况看。
  手无寸铁的老妇人构不成威胁。这是学生们最直观的回答,可这样的回答是苍白的。这只能回答为什么炮火打不到老妇人,如果真是这样,那反复交代炮火离老妇人很远岂不是多余?当笔者提出这种质疑时,学生有了片刻的沉默。紧接着一阵讨论后,有学生这样回答:反复地出现是作者想用德军对老妇人的轻视来强调德军眼中老妇人的衰老和弱小,因为文中有这样的语句“路并不远……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而就是这样弱小的她,在几乎是没有间歇的炮火中,竟然用“几个小时的工夫,捧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外在的弱小和内在的强大形成了对比,更能突出老妇人临危不惧的品格。
  这样的答案侧重于回答为何反复出现炮火远离的情节,从学生的角度自然地应和了教参的说法,不经意间避开了教参答案的拔高之嫌。毕竟,没人能想像出,因为家园被毁、亲人死别的恨,因为对苏联红军生死相助的感恩,因为母爱的天性,这样一个弱小的躯体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第二,从人性角度看。
  德军看到老妇人时良心发现。这是一种极为感性的回答。在战争的深渊中,人性的伟大与渺小、英勇与怯懦以一种原生态的方式呈现。作为一名普通人,和亲人一起过安定的生活是他们的幸福,然而现在作为一名士兵,被国家机器所操纵,身不由己,以侵略者的角色出现,心里定是百味纷呈。当老妇人出现在德军的视野中时,他们的心里也许就会有了一些波澜,这位老妇人也许就像他们远在家乡的母亲,是否此刻,她也在翘首盼望着自己的归来。曾经,赫赫有名的巴顿将军第一次到北非战场时,指着夕阳下的荒漠,忧郁地对他的参谋人员说:“明天将有千千万万美利坚的士兵在这儿死去,他们的父母将失去他们年轻的儿子。”同样,作为德军的普通士兵,一些无足轻重的战争的牺牲品,他们的内心定会有着难以言表的痛苦和无奈。国家和时代赋予了他们并不光彩的责任,他们的炮火也不断地燃烧着罪恶,但面对弱不禁风的老人,也许他们内心深处的人性和良知并没有被战争的硝烟完全蒙蔽,因此,炮火也就每次都落在了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也许,有太多的历史记录着法西斯的血腥无道,但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应该可以允许个体出现细节性的不同。所以,炮火是可以远远地离开老妇人的。
  然而,当老妇人将蜡烛点燃在苏联青年的坟头时,这种闪耀着人性最美光辉的烛光让德军士兵意识到了自己所面对的现实,在极端的无奈和恐惧中,他们的良知也就在或远或近的炮火中或发现或泯灭。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也许,一部好的战争作品不该对交战双方做出善与恶、好与坏的简单判断,它赞扬或是批判的不应该是战争本身,不应该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仇恨与杀戮,它应该让人认识到战争是如何地引起人类的灾难和痛苦,从而思索导致了民族之间无谓的仇恨的根源。
  第三,从文体方面看。
  若老妇人死了,通讯则无意义。这是一个让大家哄堂大笑的答案。其谬误之处在于: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真实是底限。所以,老妇人的生死非作者可控。老妇人被炸死,是符合当时战争环境可能的情节之一,但作为文学作品,它的艺术感染力就会大打折扣。
  战地通讯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在保证事件真实的基础上,文学性特征要求作者将生活中的原型艺术转化成作品中的典型,其创作方法,可以运用除虚构以外的一切文学表现技巧,使作品充分形象化。所以,炮火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作者是可以设置的。在老妇人没有被炸死的真实下,作者可以以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倾向左右炮火的远近,从而使文学价值与新闻价值相调和。
  在以战争为背景的作品中,西蒙诺夫也像大部分作家一样,愿意不遗余力地去挖掘战争中人性的闪光或泯灭。但是,丑恶的人性是作家仇恨的对象,不管这种人性之恶依附于那一方,都会让作家形成一种有意或无意的情感规避,从而呵护人性美的生存空间,将战争不得人心表现得不动声色,含蓄维持了作品“让世界铸剑为犁”的理想主题。故出现如“炮弹颇具灵性的远离,不愿去打扰老妇人所主持的这场庄重而神圣的葬礼”这样的情节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中,身为军事记者的西蒙诺夫将自己的战争观与人类的立场结合,所关注和呈现的是生命本质上的感受和诉求。烛光虽微弱,但却能越过那冰冷战场上敌我的沟壑,让无奈的炮手在民族间无谓的仇恨的夹缝里执著地播下一粒人性的种子,让炮火暂时远离。所以,悲悯和人性关怀永远是战争题材作品的底线,其间燃烧的人性光辉能让早已习惯平庸生活和混沌人性的我们产生巨大的惊愕和震憾,激发起我们远离战争,走向永久和平的强烈愿望。
  文学可以是一种纯粹的存在。带着一颗单纯的心,绕开阶级和政治,用本真的人性去品读,也许肤浅,但却能安慰那些被争端困扰着的心灵,能让一些素不相识的心灵相互理解和接近,从而汲取前行的力量。这也许该是文学作品最质朴的价值之一。所以,让读者记住了爱与美,在炮火的远远近近中体悟人性的复杂,捕获温暖与希望,使人们在心灵中留住方寸净土,静守人性花开。这才是这篇战地通讯最大的成就。
  
其他文献
修改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指导学生”这四个字取代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上的“让学生”三个字,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工作任务。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固然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缺失了教师具体指导的作文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悟”作文写作,
期刊
“无话可说、辞不达意、语言平淡”三句话准确描述了初中生作文语言的现状。作文语言是中考作文评价的重要方面。沒有适合的语言,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黯然失色。怎样才能使学生作文语言富有魅力和文采呢?下面以我的一堂题为“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的作文课为例,试简述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为了创设情境,我的导语设计是为学生讲述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
期刊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中的《散步》,是一篇质朴清新的散文。文章构思巧妙,语言朴实,立意深刻,尤其是在情理交融这一点上,达到了“情不醉人人自醉”的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被蕴含其间的意境和哲理深深感动。它以理服人,高声唱出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赞歌;它以德动人,高歌了中年人的责任感;它以情感人,尽情颂扬了对生命的关爱。阅读这篇文章,如同一次情感的洗礼。  针对如此精美的文章,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整
期刊
当前的语文教育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在自主学习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课前预习显得格外重要。问题在于,预习变作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后,有时会变得浮于形式、流于表面,实现不了语文学习的预定目标。预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走进作品,揣摩作者的行文思路、写作意图,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引发深入思考。  这样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
期刊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什么是语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迅速的领悟和驾驭能力,就是语感。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而语感也正是在这样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期刊
一、说课实录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与母亲、母爱有关,来自冰心——《纸船》。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感受诗歌所蕴含的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互动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1.说课标与教材  《纸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以 “家庭、亲情”为在主题,共设置了五篇课文。《风筝》写手足之间的童年故事;《羚羊木雕》写子
期刊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是一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的事情。尤其是对农村的学生而言,这就更难了。农村的教学条件相对较差,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教材资源都有限。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能力去买课外书籍,更别说价格偏贵的名著书籍。农村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是相对较低的,他们不知道名著是什么,更别说去阅读名著,理解名著。因此,引导农村学生阅读名著的重担就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如何更好地引导农村学生阅读名著,
期刊
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文本的想象之美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意义非凡;对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也意义非凡。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想象类文本尤其是现代诗歌的文本解读开展语文教学呢?  一、细读文本,巧妙创设,引领课堂诗意氛围形成  要让诗歌文本的美在课堂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学生走进课堂的时候,让他们马上能够感受到
期刊
李舵的散文《美丽的西双版纳》是一篇极具感染力、极富想象力和极富创造力等美学特质和艺术张力的文学艺术作品。作者在这篇散文中以高超的语言技巧对艺术形象——美丽的西双版纳进行了精心描绘,将其对西双版纳无比向往、无比热爱、无比赞美的主观情思与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的客观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集神奇、美丽、欢快、戏谑、庄严等美学特质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使之蕴涵丰富的美学意蕴和独特的审美特质,让读者由此产
期刊
对话之中有“乾坤”  塑造人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描写人物的语言,即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简易对话体作文不失为一种好的作文形式。采用简易对话体作文的方式,可写明说话的人物,也可不写明,仅用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可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也可用对话的形式,也以语言为描写重点来塑造人物形象;可用一人主要诉说,另一人在幕后的形式;可用两人直接对话,也可写多人对话。  总之,简易对话体作文的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