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要求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此次a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以及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为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思想,由“被动”的状态转换为“主动”的状态,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1.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教师则处于完全主导的位置,使得整体的教学效果一般,且气氛“沉闷”,让学生感到课堂教学十分压抑,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态。那么,要想转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并懂得听取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以此打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从而找到学习的动力。
  2.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次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学生的思想依旧停留在课文的情节中。这时,教师需要懂得抓住时机,延伸其他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及时向学生介绍一下课外的经典书籍,让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章,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就像《从百草味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散文集中的一部分,作为《朝花夕拾》的补充部分存在的,其文本主要阐述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自主阅读和搜查相关的课外知识和信息,从而加深自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诱导式教学法
  诱导教学法主要是一种思维上的引导教学方法,根据一定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知识,从而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由教师主导课堂,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采用“强灌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的传递。然后,通过题海战术,进行加强训练,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那么,面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采用诱导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使用设问情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作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然后,再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并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教学难点和重点时,教师应当通过课堂交流、师生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有效突破。尤其是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和探讨一下,如果学生依旧找不到思考的方向,教师能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找到思考的切入点,以此诱导学生突破思维的局限,透过事物看到本质性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对于某些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当给予赞扬和鼓励,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说出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同时,对于一些思维方向错误的学生,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考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
  2.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问
  疑问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疑惑是思维的积极表现,也是探索知识的关键动力。质疑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所以,学生质疑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从“问题”方面出发,改变以往单向的問答方式,转变为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的氛围,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并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三、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部分,所以,如何理解文本的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任务。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文本,阅读文本,走进文本中的世界,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和思想,将一些抽象的文字表达转化成实际的虚拟情境,让学生从想象的画面中,感受到作者描述的情感和思想。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就必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在文本阅读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架构一座桥,让学生学会自己领悟文本的情感和思想。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自主阅读和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懂得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同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学会”转换成“会学”的状态,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雷静.巧做一名铺路工 只为学生自主行——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谈[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4(7).
  [2]代龙莲.浅谈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乐山),2013(4).
  [3]覃素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7).
其他文献
◆摘 要: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很好的满足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需求,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表达内心真实的感悟和体会、通过教师引导意境可以让学生更方便理解文学作品所想表达的情感、通过让学生人人参与到活动当中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热情本文就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结合效果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激发兴趣  一、引言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满堂灌”的传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时的交流用语,从而掌握一定的沟通交流技巧、学会善于说话。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近与人相处时的融洽度,受到他人的欢迎、赢得他人的赞赏。因此,口语交际能力应从小学阶段就引起重视,这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和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探
期刊
◆摘 要:新时期,高中政治教学在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打通教学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间的界限,将书本知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生活化的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生活化  众所周知,高中政治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引导